现代叙利亚政治史研究的力作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简要论证了近年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风诡云谲的叙利亚国家问题的学术研究状况,对王新刚《现代叙利亚国家与政治》一书的研究作了充分肯定,认为该书具有宏大观察视野,具有多重理论并举的认知结构及具有丰富的史料基础和严谨的思辨逻辑。
  关键词:叙利亚;国家;政治
  中图分类号:D8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叙利亚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说它古老,是因为叙利亚拥有长达四千余年文字可考的厚重历史和悠久文化底蕴,这里蕴含着许多值得深入研究、仔细玩味的历史内涵,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与探讨价值。说它年轻,是由于建立在厚重历史基础之上,现代叙利亚民族主权国家的诞生、起步较晚,其政治发展历程充满戏剧化色彩和不确定,有待人们进一步认知、理解和发掘。然而,国内学界对叙利亚问题的探讨往往大而化之、缺乏深度,常有将之作为一个构成因素纳入到对中东地区全局性的宏论中予以思考的倾向,对叙利亚具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则见者寥寥。比较于国外学界的最新研究进展,国内学界的研究现状已呈现出些许后进色彩。
  在读完西北大学王新刚教授主持撰写的《现代叙利亚国家与政治》后,感觉中国学者在叙利亚研究领域的耕耘,终于取得了实际意义上的长足进步。该书可谓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叙利亚当代政治史研究的一部系统性专著,其紧紧扎根于叙利亚国别本身,以作者在该领域长年的知识积累、思考探索和研究成果为基础,将纵向的时间推演和横向的政治制度模块化分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严谨细致、平和翔實、循序渐进、全面深入的行文叙事形式,完整勾勒并清晰描绘出现代叙利亚上起民族国家秩序萌芽,下至巴沙尔威权政治危机,前后纵横70余年的国内政治发展、变迁、演进和危机的全景画卷,进而为理解当今叙利亚种种乱象提供了一条深入问题本质的有益知识途径。
  总览全书,本书的学术特色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局性的宏大观察视野是其第一个鲜明的学术特色。作为一本叙利亚问题专著,该书却有着较为宏观的观察视野。其宏观性表现在时间跨度、空间跨度以及要素跨度上。即从时间跨度上说,作者不单以某一特定的历史片段、政治时期或孤立时代做为研究主体,而是纵贯整个叙利亚现代史,将民族国家蒙生、委任统治制度的建立、议会民主政治制度的实践、泛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尝试、复兴党一党专制、阿萨德威权政治运作、巴沙尔开明威权转型、现代叙利亚政治危机八个重要历史时期以及将贯穿其中的军人政治、政教关系有机整合起来,前后呼应演绎出叙利亚国家政治的总体变化和演进历程,极具动感地展示了不同政治模式下叙利亚内部各种复杂要素的交互影响和缘生缘灭;从空间跨度上讲,作者并未将观察视野仅仅固定在叙利亚国内,在相应研究节点上,作者常主动呼应叙利亚悠久的历史传承,将目光投向作为大叙利亚新月地带的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以及约旦等地,探索和思考这些地区内外变化对叙利亚国内政治历程的影响和作用。从要素跨度上讲,作者未将现代叙利亚政治为唯一叙事对象,而是将经济、民生、文化、宗教、外交等周边要素吸纳进来,将其作为一个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加以结合,使得全书叙事布局呈现出较为宏大的特色。
  其次,多重理论并举的认知结构是其第二个学术特色。这本专著虽然仍以传统的历史学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为基本的立论依据,但作者并未因此陷入单一学科和一元方法论的桎梏。而是大量地借鉴和应用了诸如西方民族主义理论、民族国家构建理论、现代化理论、政治发展理论、政党政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经典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文明交往论、文明冲突论等多个学科的多种方法,进而构建起一个丰富多元、有机生动的认知结构框架。这一分析路径有利于读者从多个视点、多个角度多元认知现代叙利亚政治社会的演绎规律。
  再次,丰富的史料基础和严谨的思辨逻辑是又一个鲜明的学术特色。作者在全书论述过程中语言平和严谨,逻辑连贯严密,史料运用丰富自如,自觉地开辟了新的观察视角,提出了较为新颖的论点论据,并对部分学术界历来聚讼已久的问题给出了独特和具有解释力的解答。例如,对1970年叙利亚干涉约旦“黑九月事件”的解读,以往学术界普遍认为叙利亚政府在干预问题上的激烈分歧是复兴党内部矛盾激化、阿萨德发动军事政变的根源。但作者通过对阿萨德本人职务权力、基本态度、相关言行,当时叙利亚国内外政治状况以及同时期发生的叙以边界冲突的具体例证,有力地质疑了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共识,进而得出叙利亚干预“黑九月事件”并非是阿萨德夺取政权直接根源的崭新结论。此外,书中熟练应用与反思既定结论和史料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其扎实的学术根基令人印象深刻。
  总而言之,王新刚教授主持的《现代叙利亚国家与政治》著作具有较为宏观的全局视野,理论上多元并举,思辨上严谨缜密,且史料基础扎实厚重,是中国学者在叙利亚当代史和现代政治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相关研究的较高水平。
  作者简介:李云鹏,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直)
其他文献
摘要:《正蒙》从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前七篇完整展现了张载的思想体系。在《西铭》的阐释上,编纂者从道不离器的立场出发,认为人伦关系(器)出现之后伦理道德(道)方才成立,将“民胞物与”思想解释成万物一体之仁的天人合一境界,批判了程朱基于理气、道器二元论的理一分殊说。在《东铭》的阐释上,编纂者认为其主旨是通过遵守外在的教化和规范来发明其内在之诚的自明诚工夫。而《西铭》的本体工夫论则是通过发明天赋之
期刊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把黑格尔首次提出的精神的、抽象的、超阶级的“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改造为物质的、具体的、阶级的。恩格斯在对菲迪南.拉萨尔的作品《济金根》的批评实践中完美实现了“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的有机统一,其统一的基础在于对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阶级本质的准确把握。以历史的、包容的发展性眼光对这一文艺批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与理性反思,有益于当下的文学现实与批评实践。  关键词:“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
期刊
摘要:统观百年来的发展演进历程,中国共产党文艺指导思想具有五个特征:思维方式和理论视野的战略性,基本立场和价值追求的人民性,概念范畴和学科体系的科学性,理论话语发生方式的现实性,以及发展逻辑的扬弃性。这五种理论特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话语。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五维一体;中国话语  中图分类号:I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如果将1915年陈独秀于上海创办的《新青
期刊
摘要:《文献通考·经籍考》由于其辑录体的特殊体制,决定其分类体系与书目归类具有综合众家而折衷以己意的特征。通过对其子部书目文献的分析可知,马端临在《经籍考》辑录前代书目的过程中进行的调整主要包括:分类体系中由分类项目的设置及其横向关系与纵向沿革造成的调整,以及书目归类中由分类者的主观视角与思想立场的差异造成的调整。通过分析历代书目与学术史,特别是与古籍书目的集大成者《四库总目提要》相对照可知,《经
期刊
摘要:德国著名汉学家汉斯-格奥尔格·梅勒(Hans-Georg Moeller)先生所著的《的哲学》一书,抛弃了以西人视角解读中国哲学的一贯做法,运用中国古人“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方式,从道家文本的语义资源出发,深刻揭示《道德经》文本的真实内涵,认为:网络结构是《老子》文本的特征,“谷”是《老子》的意象结点,“水”是《老子》的意象链接,由此向我们传达了《老子》关于“道”和“德”的重要主张。梅勒先生的
期刊
摘要: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是其最后的“遗言”,在看似畅想“明天”、憧憬“幸福”、追求“希望”的外表下,不仅表达其对今天、现实的绝望,也表达其对明天、未来的绝望。海子作为一个希望者,在其看不到原本属于自己的希望或者说被剥夺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希望的情境之下,就只能走向绝望。毁灭自己成为其唯一的、最后的“出路”。  关键词:海子;幸福;绝望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卫女思归”主要是指远嫁异地的卫国女子从婚恋到思乡的感情变化过程,涉及和体现了春秋时期父母殁而不得归的归宁习俗与江河日下的女性地位。现试以《诗经》中的《邶风·泉水》、《鄘风·载驰》和《卫风·竹竿》来解读“卫女思归”,通过具体分析诗中卫女思乡难归的婚后生活,推测卫女的历史身份可能是卫宣公之女许穆夫人,并从中看其背后的无奈悲哀。  关键词:《诗经》;《泉水》;《载驰》;《竹竿》;“卫女思归”  
期刊
摘要:庄子,作为先秦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不仅追求对生命的超越,更是醉心于精神的自由。在庄子看来,人的生命和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彻底摆脱名利束缚,看淡生死,虚无忘我,才能超越有限,实现绝对的精神自由,达到与道同一的真人境界。  关键词:庄子;价值观;精神自由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庄子,作为先秦道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其价值观主要受到老子“尊道贵德、清静无为、大患
期刊
摘要:文章梳理了中国文论发展史及其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著述,并简述其不同的面貌,最后推出了张金梅教授等《中国文论名篇注析》作为重点介绍,指出了该著作作为高校教材之特点:一曰精选精析善别裁;二曰博观约取出新篇。  关键词:张金梅;《中国文论名篇注析》;评鉴  中图分类号:I206;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27年,陈中凡先生《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
期刊
摘要:海上文化线路是人类跨越海洋实现文化传播、交流、融合而形成的线路。[1]中药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与丝绸、瓷器一道对外传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但在学术研究领域中药的外传几乎无人问津,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宋代指南针的应用和航海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物质文化外传提供了可能。这一时期中药外传的路径,分别为东北亚诸国的东线航路;东南亚诸国的南线航路;西亚、南亚诸国的西南航路。这些航路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沿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