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高二理科生学好历史的探究

来源 :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c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期,由于高二文理分科,理科生大多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能力欠缺。又加上每周只有一课时,而且历史理论性强,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学习难度大,但学生又必须要完成学业水平考试。为了有效解决高二理科生学习历史的难题,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思想,提高成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增强人文素养,我选择了这一研究课题。现在我想谈谈我在此微课题探究中的几点做法和肤浅感悟。
  1.培养学生们在兴趣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一个学生是否热爱一门学科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我在教学中注意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故外,还通过传奇、有趣的野史来讲述历史,尽量将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对历史的本原进行分析与理解,进而学会用历史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的问题,学会思考人类的发展和人生的价值。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是经常要思考的问题。随着教学的不断积累和摸索,在课堂教学中,我逐渐的做到了以下两点:(一)“三不讲”一是教学内容学生看书能会的不讲,就让学生看书;二是学生之间通过谈论能够解决的不讲,就让学生讨论;三是学生讨论不得,经老师点拨,能够解决的也不讲,就引导、点拨、启发学生。(二)“讲”就讲学生思而不得,经老师点拨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讲就要讲彻底,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在学习《16课 三民主义》的时候,三民主义的内容,学生看书可以直接指出来。然后引导提出新问题:三民主义要解决当时中国的哪些问题?学生讨论会得出一部分内容,这时老师再进一步指出: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解决的问题区别在哪里?学生经讨论,思考往往也能得出来。最后如何对三民主义进行评价?怎样理解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学生往往思而不得。那么,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往往还不能解决,这时教师就要讲彻底。在这过程中,只有最后的评价问题有难度,需要教师讲解,其他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学生看书和讨论,由学生来解决,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3.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进入历史角色
  人常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其实就是说体验的重要性。让学生体验一下,会使他们得到更深的感悟。用脑思考,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手做,用身体亲身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例如在学习《毛泽东思想》这一课的导课时,我先播放一段视频“开国大典”,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豪迈。这样的开场白,是想借助背景音乐、我的陈述和视频片段,营造一种浓郁的历史情景,让学生思绪、情绪、情感迅速进入一种特定的“历史场景”,在“神入历史”中,让学生情绪受到感染,心灵受到震撼。
  在课堂知识学习时,我设置问题探究例如【探究问题】“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请结合已有知识,深入思考、小组讨论,分析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历史条件。这个问题设计就是针对学生预习中提出的最为突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也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与思考。,我给学生提供六个方面思考的视角,提供材料支持,引导学生正确而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感悟到毛泽东心忧天下、胸怀大志、勤学好思、注重锻炼的伟大情怀和良好习惯,以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启悟学生的心灵,强化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得以落实。
  4.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现在的考试试题以考查学生的能力为主,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已经成为考试命题追求的方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理解记忆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法指导是关键,“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 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把理解记忆历史的方法(如抓关键词法、联想记忆法、打油诗法等)展示给学生;有意识的把审题、解题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做好示范。把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统一为整体,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扩大课堂容量、生动、丰富再现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我们的社会正在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计算机的普及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教学中必须增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能力的内容,信息能力也要作为素质教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在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发展学生英语的基本条件。就像砖头一样,任何一幢高大的建筑物都离不开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更决定着学生学习英语成败的关键。随着高中英语词汇量的加大,许多学生感觉记忆单词力不从心,以致直接影响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考试的成绩。根据教改的要求,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词汇教学中的被动学习现象,找到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并且从英语语言规律中,找到多元化
期刊
田径运动是一项复杂而又技术比较全面的运动,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它与其他运动项目,特别是田径运动本身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存在一般规律和共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意运动技能的一般规律,还应特别注重其存在的共性。抓住其共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并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关于跳跃运动教学的共性,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初步进行探索。  1.短跑与跳跃助跑的共性和节奏  田径教学中,短跑作为学习田径运动的现
期刊
【摘要】书院是中国古代独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明显区别于官学的独特的办学特色;在办学理念上,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德育人的教育观念,这种教育理念成为了气势磅礴而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教育思潮;在管理形式上和教学方法上对现代教育提供了诸多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书院;办学特色;以德育人;讲会China ancient times the academy do to learn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
期刊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内化、运用知识乃至形成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可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发展语言,陶冶情操。”倘若学生对一句、一段乃至全篇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那就算基本读懂了;能读出适当的语气,恰当的语调,这就不仅读懂了,而且准确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
期刊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
期刊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性学科,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落实这一目的,笔者认为应以阅读教学为抓手,把握阅读教学的各环节要求,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自觉参与文本研读,从而内化为能力。   1.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由易到难,有梯度   阅读的对象是文章,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
期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大部分农民工子女由父母一方留下照顾,或者夫妻双双进城而将子女托付给亲属看护照管。由此便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而这个特殊群体的安全、教育等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教师、学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探索改善留守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对策,这有利于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让他们不至于流失、辍学,有更多的机会去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从而得到可持续
期刊
课堂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性学习,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浅析如下。   1.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   首先,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笔记记满一大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