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芒萁这么美

来源 :珠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o0osjo0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必每一个南方人对芒萁(Dicranopteris pedata)都不会陌生。在烧柴做饭的年代,芒萁是南方农家中必备的引火材料。母亲曾和我说谈起过她童年扒芒萁的时光。扒芒萁是比较轻松的农活,通常由孩子们担当主力。那时候的孩子几乎都有找芒萁的小技巧。放学后回家带上一把耙子出门,在家宅附近晃悠一会,很快便能收获一大捆,带回家烧柴备用。我出生时家里已经用上了燃气灶,我并没有经历过扒芒萁的童年,倒是幼时回老家守着外婆的灶火时见过芒萁燃烧。芒萁燃烧的姿态极美。干芒萁遇火即燃,火苗飞快地窜上枯枝,在火焰的包裹下,芒萁叶片迅速内卷,眨眼的功夫便化为碳灰,一碰即散。幼时调皮,外婆做饭,我总爱在边上往灶火里添芒萁,一次又一次地观察它燃烧的姿态,觉得是一件颇有意思的事。外婆则在一边急忙翻炒着锅中的菜,一边赶紧藏起剩下的一小撮芒萁。
  如今,芒萁不再是家中必需品,很多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已经不认识它,把它当做一株“杂草”,甚至因为芒萁太过常见,一些人已经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其实,即便撇开芒萁的“功能性”不谈,稍微观察一下芒萁,你就会重新认识它,原来芒萁这么美。
  生命进化的奇迹
  芒萁属于蕨类植物。世界上所有的蕨类植物大约有12000种左右,我国有2600余种,大约占世界总数的五分之一。我国的蕨类植物主要分布于南方,从地理条件来看,珠海有着观察蕨类植物的先天优势。蕨类植物的生存历史非常悠久,它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以孢子繁殖的植物,距今已有约4亿年的历史,被称为“生命的进化和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芒萁不开花,不结果,没有种子,以孢子繁殖。孢子繁殖是蕨类植物繁殖的特征之一。每年秋末冬初,是芒萁孢子囊将要成熟的时期。倘若你在此时找到一株芒萁,将叶片翻到背面,在灰白的叶片背面可以看到圆形的孢子囊群排列分布。细看,大概5-8个孢子囊组成像小花一样的圆形囊群。这些孢子囊里有着成百上千个负责繁衍的孢子。芒萁的孢子囊从发育到成熟大约需要2个月时间。当孢子成熟后,它们便会陆续弹出,这是新生命开始的重要一跃。因为芒萁依靠孢子的传播来进行繁殖,这决定了它的生长环境必须是在潮湿的环境中,所以成熟孢子要以水为媒介完成受精,当生存条件合适时,孢子发芽新的生命征程就此开启。
  芒萁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大,只要有几颗孢子发芽,数年后便能繁衍出茂盛的芒萁群落。这得益于芒萁庞大的根茎网络,它的地下根像竹鞭一样,能够重新长出新的植株,并不断向四周扩散,让整个芒萁种群欣欣向荣。所以,不论是人为采割还是火烧,只要破坏的仅是芒萁地表上的部分,它们便很快又能生长出新的群落。
  蕨类植物登陆后,以其强盛的繁衍与生存能力,很快便给地球覆盖上翠绿的底色。蕨类植物成片生长,腐烂后又成为其它动植物生存的重要养分。很难想象上亿年前的地球是怎样的景象,那时的蕨类植物是恐龙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单是想象一下,个头矮小的剑龙囫囵吞食着低矮的蕨类植物的场景,都会让人觉得很神奇。如今,恐龙已经灭绝,蕨类植物依然生生不息繁衍生存在地球上,生机勃勃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嫩芽似花
  虽然芒萁不会开花,但它本身的样子就很古朴优美。春天,芒萁会长出幼芽。幼芽时的芒萁叶片还没有展开,蜷缩着像是一个个软糯的小拳头,姿态各异,形态万千,足以吸引人的好奇心。成片的芒萁群幼芽更是可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问号,努力地摇曳着身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样子。随着时间推移,幼芽慢慢展开,卷曲的叶片逐渐张开。叶片成对生长,沿着棕褐色的细茎,分叉展开,再往上分叉展开,就这样,一茎连一茎,开始呈粉黄色,此后逐渐长成绿色。漫山遍野,让人感觉生机无限。
  仔细看,你会发现芒萁的叶子的分叉很有意思,是二叉树形,就是一分二,二分四的规律。自然界中有很多有趣的几何图案和数字排列,比如肿柄菊相邻两片叶子夹角222度32分,与360度呈黄金分割比例。二叉分支是最原始的一种植物分枝方式,在裸蕨中较为常见,比如地钱、鹿角菜、松叶蕨等。


  也许芒萁没有那些有花植物那么华丽,但其独特的外形在西方素有“无花之美”的称誉。植物志上形容芒萁的叶片“篦齿状深裂几达羽轴”,篦是一种密齿梳。芒萁的叶子规整,有着天然的和谐之美。很多植物标本的初学者会以芒萁标本作为入门,因为芒萁的叶片无需过多加工,简单地呈现就很漂亮,让人很有成就感。在日本,蕨类植物被认為是高贵素雅的象征。在日本花道艺术中,经常能见到用芒萁来打造古朴的调性。而在欧美等国家,蕨类植物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颜色青翠,外观清雅,也常作为室内插花的点缀。新鲜的芒萁叶片,挺立修长,不仅翠绿、水润,富有光泽,而且枝干挺立,叶片舒展,张力感强,用芒萁作为点缀可以营造出花束的线条感和空间感。
  芒萁也有口味偏好
  不仅人有口味偏好,芒萁也有。芒萁是偏好“酸口”。芒萁是典型的酸性土壤指示性植物,有芒萁生长的地方,说明了这片地区的土壤有点酸。因为芒萁生长能力强,所以它常是荒地的先锋物种,森林大火过后,往往先生长出来的是芒萁,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地区,最后褪去的也是芒萁。芒萁是防止水土流失的优选植物。在珠三角地区,很多高速路段两边的山坡上,生长着成片的芒萁。这些芒萁不仅点缀着路途风景,还有着防止滑坡的重要作用。芒萁虽然不高大,但它似乎有种古老的使命感,坚持着一份誓言,默默守护着


  森林。
  芒萁也不是完全没有“个性”的植物,它有明确的“交友原则”。在野外,芒萁常与杉刺、松树、映山红、桃金娘、山莓等相伴丛生。此外,芒萁和菌类也是一对“好伙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有农业学家利用芒萁、五节芒等野生草本植物“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的研究,并成功研究出“菌草技术”。据研究表明,用芒萁作为灵芝栽培基材生长出的灵芝,有效成分多糖肽的提取率最高是椴木栽培出的3倍。
  不过,芒萁对另一些植物似乎不是那么友好。芒萁会通过向周围环境释放一些化学物质,排挤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为自身创造有利的生存条件,这是一种植物界普遍存在的“化感作用”。有研究表明,芒萁水提液对刺苋、豚草、稗草、牛筋草、鲤肠、狗尾草等植物的种子萌发有显著或极显著抑制作用。已经有研究将芒萁的这种植物特性用于抑制有着“植物杀手”之称的入侵植物——薇甘菊,以本土植物控制外来植物入侵,芒萁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无论是干旱贫瘠,还是风雨雷电,自然里的芒萁总是一派生气蓬勃的姿态。作为一种比恐龙还古老的植物,芒萁以其顽强、野性的基因密码代代传承,生存至今。没有花的植物,竟然也可以这么美。下一次遇见,你是否会为芒萁的魅力而驻足?
  植物档案
  中文名:芒萁
  拉丁文名:Dicranopteris pedata
  别称:狼萁、铁狼萁、芦萁、门舌等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无患子科
  科:无患子科
  属:龙眼属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3-5米,蔓延生长。根状茎横走,深棕色,被锈毛。叶远生;柄深棕色,幼时基部被棕色毛,后变光滑;各回腋芽卵形,密被锈色毛,苞片卵形,边缘具三角形裂片,叶轴第一回分叉处无侧生托叶状羽片,其余各回分叉处两侧均有一对托叶状羽片,斜向下,上部的变小,披针形或宽披针形;末回羽片形似托叶状的羽片,篦齿状深裂几达羽轴;裂片平展,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钝,微凹,基部上侧的数对极小,三角形,全缘,中脉下面凸起,侧脉上面相当明显,下面不太明显,斜展每组有,小脉3条。叶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无毛。孢子囊羣圆形,细小,一列,着生于基部上侧小脉的弯弓处,由5-7个孢子囊组成。
  生境分布
  我国南北皆有,生于海拔140-2000米强酸性土壤荒坡或林缘,在采伐后或放荒后坡地常成优势群落。也广泛分布于印度、越南、朝鲜半岛及日本等地。
其他文献
如果你的時间足够充裕,那么接下来的珠海旅游线路会是你深入探索城市的好补充。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珠海市旅游发展中心公布的“巴士观光”“亲子游乐”“浪漫滨海”“海岛度假”等线路,为旅客们搭配出不同内容主题的玩法。你可以快速了解珠海各个景点特色,根据个性搭配出专属游玩路线。  ·巴士观光·  A线 情侣路观光:拱北口岸→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爱情邮局→珠海渔女→珠海大剧院(日月贝)→珠海博物馆(
期刊
故事发生在我读中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是一个秋天,学校组织我们年级参加一次为期4天的集体旅行,从东京开始,沿着日光大道到足尾山地。学校通知我们必须在早晨6点半赶到上野火车站集合。  那天的天气不怎么好,是个阴天。我赶到火车站的时候还早,只有我们班的两三位同学等在候车室里。我们彼此打过招呼,然后就像往常一样,开始叽叽喳喳地叫嚷起来。  我们都才10多岁,正处在喜欢表现自己的年龄。从大伙嘴里冒出的句子就像
期刊
将近一年了,我们同乘9路公共汽车,每天往返于模范城与新德里之间。  她每次都是在康诺特广场下车。但有一次因车上人太挤,到站她来不及下车。只好在我下车的议会大街下了。  这是我第一次与她说话:“你得往回走段路了。”她冲我笑了笑,露出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  “没关系,”她说,“我走惯了。”  我很想知道她是谁,住在哪里。显然,她有固定的职业;可从她简朴的穿戴和手提的塑料包看,不像个收入很多的人。  她
期刊
珠海  “曲水流觞,墨舞云山”  ——胡抗美书法观摩活动“盛装”亮相舞“墨”登场  11月30日,《墨舞|胡抗美書法作品观摩活动》“盛装”亮相,舞“墨”登场,让走过千年的美好散发着新的荣光。本次活动由珠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珠海市书法家协会、澳门莲花卫视协办,不碍云山承办,将持续至12月31日。我国著名书法家胡抗美先生与大湾区书协会员、书法爱好者共聚不碍云山展厅,以书法为媒,畅叙经典,切磋技艺
期刊
“山地越野跑让我以另一种速度认识自然与风景。”爱上山地越野跑运动的刘仲春表示,当身体跑起来时,周围的一切都会变得不同,并让人一次又一次地沉浸其中。人们在城市中虽然可以享受到方便的生活方式,但内心深处依然保有着对探索自然的向往与好奇。山地越野跑让刘仲春开启了新世界,不仅是各式各样的自然风景拓展了她的视野,更因为在山间跑步,让她对“勇气”和“自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山間奔跑在给人带来正能量和了解
期刊
在南方,玩水可不是专属于夏天的活动。在珠海,冬季也能进行不少水上运动项目。相较于夏天的烈日炎炎,冬季的阳光更为亲人,但也不至于让人感到寒风瑟瑟。冬季昼短夜长,多做户外运动,不仅可以弥补人体在此时的光照不足,减少人体在高溫下运动时出现的不适感,还能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比起冬季宅在家中的日子,到户外进行一场畅快的水上运动才是真正地享受生活。别再犹豫,选择一款你感兴趣的水上运动,开启冬季玩水“新姿势”吧
期刊
“今年赛场上我有好几个感兴趣的项目,他们都已经非常接近市场化,后续我会特别关注,也会推荐给一些相关的投资者,帮助他们尽快落地量产。”刚从评委席起身的卫光生物合伙人、股权资本投资人张钧兴奋地说道。11月14日,2020珠海(国家)高新区“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高校联赛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落下帷幕。在颁奖现场,大赛组委会发布210个高新区企业招聘需求,实现就业创业直接对接。珠海高新区
期刊
你是否还记得?2020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人不得不“宅”在家中。被迫“蜗居”的日子,让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起健康的意义,尤其是户外自然活动对于生活的重要影响。事实上,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人们心底对户外活动的向往之心就已蠢蠢欲动。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对自然的渴望源是生命的本能。在我们当中,有一部分人自小在自然中长大,幼时和伙伴们在山林里尽情玩耍,他们热爱这种从童年时代就开始的生活方式
期刊
由珠海演艺集团出品的大型民族管弦主题音乐会《乐从大湾来》在11月21日晚于珠海大剧院上演。本次演出也是该作品冲刺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的终评演出。  长达100分钟的音乐之旅,170多名演员共同演绎湾区故事。此次音乐会是珠海民族管弦乐团继2020珠海新年音乐会、何占豪经典作品专场音乐会《英雄泪》之后,推出的又一台大型主题音乐会。  整场演出由著名作曲家、指挥、星海音乐学院教授李复斌执棒,珠海民族管弦
期刊
珠海 / ZHUHAI  中国话剧扛鼎之作《白鹿原》  《白鹿原》根据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陈忠实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孟冰编剧、胡宗琪导演,陕西人艺老中青三代实力演员打造。此版《白鹿原》的创作在叙事中紧紧抓住了作品中的命运感,舞美设计融入时代、地域、风情、民俗诸多元素,以充满美学的写意处理与精良的制作细节,启发者观众对原著、对命运的再度思考。  12月6日 - 7日 20:00  珠海大剧院  1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