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的五个问题分析:基于安徽三县的调查

来源 :大众商务·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be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产出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本文基于安徽三县的调查,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五个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这些问题有的影响土地流转的数量,有的影响土地流转的质量,最终将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的提高。
  【关键词】土地流转;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4-0278-02
  
  2009年夏,笔者随“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研究”课题组对安徽省颍上、青阳、肥西三县的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以下是笔者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简要分析。
  1 农民对土地流转持消极态度
  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大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持消极态度。特别是四十五岁以上的农民几乎都表示不愿意转出土地。在农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都要到六十多岁,这就是说,在这一二十年的时间内,这部分农民手中的土地很难进行流转。在皖北和皖中,大约有一半的人表示在租金合适的情况下,愿意转出土地。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流转,他们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而在皖南地区,大约只有三成的农民表示愿意转出土地,并且这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年龄在35岁以下。
   据了解,农民对土地流转持消极态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民有很强的“恋土情节” 。尽管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但他们还是不愿转出土地,而由妇女、老人留在家中继续耕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八、九九部队” ;二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目前,农民的生老病死主要还是由个人或家庭承担。土地实质上起到了社会保障的作用。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功能使部分农民把它视为命根子,即使已有其他就业门路也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1];三是农民担心村委会干部克扣租金。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在进行土地流转时,绝大部分是通过村委会干部进行的,普通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很少,他们担心村委会干部可能会从中获得好处,甚至截留、扣缴;四是还有部分农民担心自己的土地被企业承包后转作他用,从而导致田地收回后不再适合耕种;五是转出土地的示范效应不好。在一些地方,有的土地流转给了企业,条件是农民可以在企业务工。而务工收入极不稳定,有工作就做,没有工作就不做。相比较自己耕种,收入增加有限,工作量也没有减轻,还没有安全感。
  2 有利于规模经营的流转方式未占主导地位
  据我们在安徽三县的调查,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以转包的方式为主,且多发生在父子、兄弟及朋友之间,一般转出方只向转入方收取少许的转包费或者以粮食代替转包费,特点是期限短,流转面积少,不签订转包合同。在皖北地区约有五成以上的农民采取转包的方式,皖中与皖北类似;而在皖南地区,采取转包流转方式的约占全部流转方式的九成。以种植基地为依托的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能形成规模经营的并不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比较多,但是能够成功运作的也比较鲜见。同时,农民自身也更倾向于选择转包的流转方式,其原因是转入方都是亲戚、朋友或者本村村民,是自己熟悉的人,不存在什么风险。如果出租给外村人或公司就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农民担心自己想耕种时,田地收不回来,担心自己的田地被用着它途,担心自己的田地被毁坏,担心村委会克扣转包费等等。至于转让这种流转方式,几乎只出现在一种情况下,那就是土地承包方全家迁入城市。互换方式发生的可能性也较小,因面积、肥力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异性,一般只很难达成协议。入股的流转方式在理论上是一个很好的流转方式,具有土地集中机制和投资激励机制。但实际操作有很大的难度,它不仅需要有统一规模经营的条件,还特别需要有组织管理能力很强的能人。在肥西县调查土地股份合作社时,发现农民有许多顾虑,如收入的保障性是否可靠?合作社能否长期生存?等等。从农民的角度看,土地是自己的基本生活保障,没有土地就失去了生活保障,而且既无税费负担,又能获得国家的补贴,所以转让这种流转方式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而出租和入股也是有风险的;只有转包的方式风险较小,不用经过村委会同意,不用签订书面合同。所以在多种流转方式中,诸如转让、出租和入股等能够形成规模经营的流转方式无法占主导地位。
  据了解,农民之间的土地转包具有面积小、期限短的特点,一般多为几亩到十几亩不等。 “农民经营土地规模在50~100亩左右为投入产出率最高”[2]所以转包方式流转的土地远没有达到适度规模经营的要求。而流转期限短则会影响转入方对土地的投入。对土地的投入少,土地的单位产出就低,有时甚至会出现转入方对转入的土地采取掠夺式的耕种,从而毁坏耕地。因而,从有利于农业长远发展来说,应积极倡导能够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流转方式,诸如出租、土地入股等,通过反租倒包的方式将土地流转到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组织手中,以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3 转入主体组织化程度较低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笔者参与调查的三个县土地流转方式以转包为主,且转入主体以个体农户为主。龙头企业等组织程度较高的转入主体估计还不到两成,个体农户占绝对优势,且流转的土地面积较小。其结果是农业的经营主体很分散。这种分散导致了一些问题:一是不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市场预测能力差,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和需求变化;二是无法形成规模经营,也就无法产生规模效应;三是分散的农民经济实力薄弱,融资困难,扩大再生产受到很大限制,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弱,很难获取或分享二三产业的增资利润[3]。
  另外,调研中笔者发现,即使是组织化程度较高的转入主体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合作社,一部分是由从事农产品加工、销售的私营企业组建的,合作社负责人几乎都是由原企业的负责人兼任,这样一旦出现企业利益与合作社利益冲突时,负责人很自然地就会偏向企业,因为“企业是自己的,合作社是大家的” 。有的甚至将合作社变成自己企业的生产部门或农产品收购部门,合作社名不副实。笔者认为由私营企业组建的合作社应该进行“整顿” ,其原因:一是名不副实,不能给农民带来收益;二是阻碍真正合作社的发展。
  4 农民非农就业不稳定制约了土地流转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越来越多,但稳定性较差。调研中,笔者问了农民这样两个问题:在什么地方打工?做什么样的工作?答案是:上海、北京、广东这些地方,哪里有机会就去哪,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发达省市。能做什么工就做什么工,都是苦力活,比如服务员,保姆,建筑工等。从中不难发现农民的非农就业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缺乏安全感。大部分人都是全国各地的找工作,一年一个地方,很少有农民拥有一份很稳定的非农就业。这样就使农民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经济上都会对土地有依赖感。从而不会轻易进行土地的流转。
  5 当地二三产业发展状况影响土地流转
  就地就业可以降低农民非农就业的成本,避免盲目的流动,来回的奔波以及信息不畅引起的长期待业状态,还可以让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有机会选择兼业。所以说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从而影响当地的土地流转状况。但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从第二产业发展状况看。并不是当地的工业越发达当地的农民就能获得很多的就业机会。农民的非农就业机会跟工业的种类有很大的关系。一些重化工业提供给农民的就业机会就很少。因为这些多是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同时技术含量较高,农民受能力限制承担这类工作概率很小。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就能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如加工制造企业就能给当地的土地流转带来积极地作用。另外,仅有城市工业而没有农村工业会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9].由于一系列原因,城市工业会排斥农民工的进入,而农村工业扎根于农村,与农民的关系很亲密,很和谐,并且技术含量不高,多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近几年,农产品的加工业在农村发展的很好。
  其次,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看。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强,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密切,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重要渠道。但也不是所有的第三产业都能够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金融、电信、教育、科学研究等第三产业向农民提供就业的机会就很小。而运输业、商业、餐饮服务业、仓储业则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行业。安徽的青阳县以九华山闻名,旅游收入是当地的主要收入来源。该地的酒店、餐饮服务业十分发达,以此为依托,以零售为代表的商业也比较发达。酒店餐饮服务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高,对当地农民的就业贡献很大,同时该地区的整体经济状况比较好,促使很多的农民以个体工商户的身份参与带该地的商业发展中去。较之与其他县市的农民,当地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感更少点,也更愿意转出土地。
  参考文献:
  [1] 郑景骥.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方略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125-126.
  [2] 沈贵银.探索现代农业多元化规模经营制度[J].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5).
  [3] 赵凯.中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1.
其他文献
以何种分配原则将真伪不明事实的证明义务及不利后果分由各诉讼主体承担是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一种原则的确立应适当吸收历史的给予,同时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事执行难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就试图通过探讨有关民生强制执行法的几个问题,以期对解决我国执行难问题有所裨益。
在职消费在各国均普遍存在,且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学术界对该领域实证研究也在渐渐增多,对在职消费的认识不断深化。本文主要研究了国内外对在职消费对企业影响的主流观
本文对目前我国的溶剂油生产现状作了分析,并对国内外的溶剂油生产现状作了比较。希望我国能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改进溶剂油的生产。
农村包围城市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是马克思中国化的产物,两者具有许多方面的相似性。本文通过指导思想、理论出发点、实践过程三个方面的分析,论证了农村包围城市对
我国关于醉酒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仅限于现行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即“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从总体上看是正确的,但略显粗梳。因为在实践中,醉酒犯罪的
水文测验原始数据的计算和整理是水文工作最重要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水文测验的目的与内容,计算机数据采集的特点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最大限度减少误差,提高水文资
【摘要】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正改变着体育教育的模式,推动着体育教学的改革。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对体育教师与学生产生的影响作了说明,并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应用和效果。关键词:多媒体技米:职业院校;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223-01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在体育教育教学多媒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这种变化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回顾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商号是区别不同商事主体的识别性商业标记,与商事主体的信誉密切相关,是商事主体无形财产的重要内容。本文旨在解决现在的法制需要与我国关于商号法律保护不完善的矛盾,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