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水碧韩山青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815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海水般蔚蓝的天空飘游着梦一般洁白的云朵,阳光温暖地洒在碧绿的韩江上,古朴典雅的湘子桥焕发出别样的光芒,倒映在江水中沧桑的影子随着微波熠熠闪光。岸边绿草如茵,凤凰花开得热烈奔放,一树繁花开成诗,一江碧水绿成画,韩山苍翠蓊郁,目光所及,满眼的阑珊诗意,而我的脑海却浮现了一个满怀家国情怀人的身影,今日有幸我造访了韩公祠,走进韩愈的精神世界。
  一走近韩公祠就感到一股浓浓的书卷气迎面扑来,古书型的石雕上刻的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似乎在告诫我们摒弃浮躁之心,宁静深思,沿着五十一级台阶拾级而上,我走进了韩愈五十一岁的生命历程。唐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要迎佛骨入宫内供养三日。韩愈听到这一消息,写下《谏迎佛骨表》,上奏宪宗,极论不应信仰佛教,列举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事佛求福,乃更得祸”。韩愈认为,“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如今,佛已死久,“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岂宜令入宫禁”,应该将这骨头“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世之惑。”韩愈最后极为恳切地说:“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表示愿负得罪佛祖的一切责任。唐宪宗接到谏表,大怒,要处死韩愈,当时大臣裴度、崔群出来说情,说韩愈“内怀至忠”,应该宽恕,以鼓励忠臣提意见。宪宗说:“韩愈说我奉侍佛教太过分,还可以容忍;他甚至说东汉以后,奉侍佛教的皇帝都是短命的,怎么能说这荒唐的话呢?韩愈作为人臣,竟然狂妄到这个程度,怎么能赦免呢?”最后决定贬其为潮州刺史。
  韩愈被贬时五十一岁,距其生命的终点仅仅只有五年的时间,他遭此打击,料定生还无望,即交代侄子韩湘“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没想到他一到潮州,看到满目疮痍,鳄鱼横行,蓄奴成风,民智未开,他早把个人的荣辱得失抛到了九霄云外,把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付诸于实实在在的为民办实事的行动中去,延师兴学、驱鳄除害、关心农桑、赎放奴婢等等,言传身教,对潮州的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史无前例的推动作用。祠前的橡木蓊郁挺拔,其型如华盖,其皮粗黑,若鱼鳞,叶脉凸起,棱角分明,这真是一种在风霜里毫不畏惧的生命,刚直、挺拔、坚韧。传说橡树是韩愈从长安带过来的,而且潮州人“以花之繁稀卜科名盛衰”,其实不管传说是真是假,橡树早就如韩愈的精神深深地扎进了潮州这片热土,我仰望一树芳华不由肃然起敬。
  踏入祠堂,静谧安详,四周镌刻着历代无数名人吟诵韩愈的诗词碑文,中央韩愈塑像,长须飘拂,目光坚定,古樸少饰,肃穆端庄,没有半点的烟火气息。徜徉在黑瓦青墙间,抚摸着苍黑的石柱,脚踏着斑驳的砖石,悠悠思古之情油然而生,心灵为之澄净空明。走过许多寺庙祠堂,无不是烟火缭绕,喧嚣嘈杂,神佛庄严肃穆,可世间的人有太多的欲望,喋喋不休的祷告,无非是为了功名利禄,殊不知神佛静默不语就是告诫世人:心有桃花源,何处没有水云间?可走进韩公祠却让人时刻沐浴在清朗的文化气息中。午后的艳阳映照在苍黑的瓦楞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我逡巡彷徨在古朴典雅的殿堂下,思绪悠悠:当政治前途眼看已成泡影,挫折带来的家庭不幸,也一齐降临到这个已知天命的封建官员身上时,在这样一种凄凉的心境下,在这样一个远离京师的荒蛮之地,我们还能指望韩愈在漩涡中造福一方吗?而韩愈还能期望让封建君主看到自己斐然的政绩吗?还是置身世外,度过一个平安、坦然的晚年! 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一位士大夫可以弃个人切肤之痛于不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想作为知识分子的韩愈,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包括忧患精神、笃行精神,在其身上体现为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和忧国忧民、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骨子里头的这个东西,促使他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在追求儒家积极入世精神的价值实现。所以,他到任后即以振兴文教为首务,化腐朽为神奇,在潮州七、八个月间,开启了边远州郡的一代文风,开创了潮州文明不老的传说。孤臣羁旅,独占江山,正是韩愈积极入世的精神影响了其身后潮州千年文化,促进潮州爱国爱家、勤劳善良、艰苦奋斗的淳朴民风的形成,受到历代的景仰和后世的标榜,以至潮州一片江山尽姓韩。
  走出韩公祠,伫立门前,晴空万里,白云悠悠,橡树花开,灿然夺目,眺望韩江,碧波荡漾,仿若一条玉带环绕这古老的潮州城,滔滔江水,奔流不息,体现在韩愈身上的积极入世精神早已化为一束耀眼的光芒,穿越了茫茫历史夜空,映照得韩江水碧韩山青。
其他文献
在我的潜意识里,诗歌就是一个情感的医生,它会修复思想的碎片,它会将它们一一拾掇,并统一成一种完整的什物——诗意。是的,在生活中,这种诗意难能可贵,在多数人看来,诗歌是廉价的精神产物,但事实是,这只能是你对诗歌的一种偏见,“诗歌是最具魅力的文学样式,处于文学金字塔的顶端”,真正的诗歌是高贵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是有着一顶桂冠的。《光明日报》于日前发文说:“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基础地位,又发挥着重
期刊
一  某日周末,與亲友骑摩托车奔驰二十多公里,入园。忙中偷闲,心情大好。寻得一处有树影的遮阳草地,坐下聊天。随身带有饮料食物和水果,啜食无忌。视野开阔,满目青葱,不远处有一道小溪流,让我想到张天翼的童话故事《小溪流的歌》。小时候曾有过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又找到寄托。  那天讲了些什么都忘了,只记得时不时伴随开怀大笑。  其实是很普通的一天,为什么还记得。已是初秋,南方仍与夏季无异,从城里到花博园往返
期刊
金秋时节,北国已是万类霜天。南国漳州依然温润如春,天蓝地绿,处处水木清华,花香沁人。20年前,“海滨邹鲁、花果之乡”漳州迎来了一场特别的盛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10年之后,“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又接踵而至。从此,两岸农博会·花博会像两位美丽的花仙子,每年如期相约在水仙花的故乡漳州盛大举行。无数海内外客商、游人在此期间欢聚漳州共襄盛举。  花开两岸,香飘世界。仿佛七彩纽带,两岸农博会·花
期刊
11月18日-22日期间,北国大地已是一派萧疏,漳州的花势依然鼎盛,漳州马口的花博园拉开盛大的帷幕,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同时开幕。人们纷纷涌入花博园观赏,花博园里珍卉异草一千多个品种争奇斗艳,似乎,漳州的秋色无关肃杀,站在漳州任何一处的街角巷陌,都会以为置身一个大花园,真是“花样漳州”的独特魅力。有多家台资花卉企业先后落户漳州,真可谓一支浩浩荡荡的花卉大军。花卉品种有蝴蝶兰、
期刊
先哲老子曰:“上善若水”。上善若水有着很深的哲理在其中,不同的读者有不同之理解。其后句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虽不是全面的解释,却是精华凝结之语。花做为世间美好的事物,其种类繁多,雅俗共赏,不吝色泽香味,不拒贫寒老幼,既美化环境又陶冶心灵,予花予果、予色予香、予清新空气予文化情操,而无所求于人类,唯美且恒久专一地美,实有上善之德。  当然,以我个人的喜好作为其德善的观点,似乎带着偏见的色彩。只是
期刊
假如你是和风,你肯定会跑过来,心甘情愿地为她传播芬芳。假如你是细雨,你肯定会停下脚步,满心欢喜地为她滋润颜容。假如你是小鸟,你肯定会飞落在她的枝头,欢唱不已。假如你是蝴蝶,你肯定会飞奔过来,为她的盛会助兴。  她是谁呢?她就是闻名海内外的东南花都,她位于福建漳州漳浦马口,国道324旁。每年公历11月18日,这里都会如期举办为期十天左右的百花盛会。你要是不来约会啊,那该多遗憾呀。  我可是年年和东南
期刊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大师。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前来拜访已是88岁高龄的齐白石,艾青还带来了一幅画,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好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可以吗?”  艾青听后,赶紧收起这幅画,笑笑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您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所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
期刊
龙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点缀其间的红色旅游景点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贴近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请你跟随英雄的背影来一趟洗涤和净化心灵之旅,“传承英烈志,激励后来人”。  在革命老区东泗乡卓港村,有一座具有独特南洋风格的三层洋楼,乃旅外华侨苏德炉于1926年独资兴建,建筑面积约2901平方米,为名噪一时的地标。1932年红军进漳时,革命青年苏静和苏精诚组织老同学及贫苦农民成立游击队
期刊
第10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會·第20届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将于11月中旬如期举办。花卉博览会的“花”字,让我浮想联翩。  很难想象,这个世界如果没有花,是个什么样子。“春暖花开”是我们常说的话。春天来了,百花盛开,但是,其他季节就没有花了吗?有,夏有荷花,秋有菊花,冬有水仙……  花与人为友,只给人带来美好,不给人找麻烦,所以,人们喜欢花。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自古就有咏花的诗词,这些
期刊
时下,手机非常廉价,成年人几乎人人都持有手机。手机原本的功能就是为了方便通话,然而,如今的手机却功能居多,可拍照、发微信、看电影、看电视、打游戏、看新闻等等。于是,不论是在列车上、办公室里,或是行走的路上……我们都能看到低头阅读手机的人。  一次和同事聊天,说起我想去新华书店买本新上架的文学书。同事不屑地说,现在满网络都是新书,谁还去书店买书看,想看什么书手机打开随便看,免费的,而且什么场合都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