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停止了吗?

来源 :科技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寒流已持续近两周,因严寒死亡的人数已增至460人,流经中欧和巴尔干半岛的多瑙河九成结冰。而在亚洲,我国内蒙也出现了零下50℃的极端低温。极寒天气是否意味着全球变暖已经停止?
  
  近日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英国《每日邮报》因此宣称,今年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
  记者欧洲体验极寒天气
  从1月底到2月初,短短数天时间,记者在法国亲身体验了寒流的凶猛。1月底时,巴黎虽是冬季,但是由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巴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素有花都之称。所以1月的巴黎,记者仍能看到满眼的绿色草地、树木,以及一些耐寒的鲜花盛开。走在巴黎的街道上,清凉的空气十分宜人,身穿一件薄呢大衣,就足以抵御塞纳河边的冷风。
  但记者只享受了一天温暖的日子。第二天,寒流的魔爪就伸向了法国。在一阵紧似一阵的冷风中,记者感觉身穿的呢子大衣就像一张薄纸,完全无法抵抗寒冷的低温。
  而后的几天,伴随着气温的进一步降低,巴黎开始飘起雪花。一些人家的窗台下,已经结成了细细的冰柱。记者换上羽绒服、长围巾,把自己裹了个严严实实,但是也不能完全抵挡这股湿冷。到了2月初,记者户外走100米的路程都颇为艰难,暴露在外的耳朵、鼻子、脸颊都会被冻得生疼。
  2月5日,巴黎的气温继续降低,降落的雪片堆积在地上,以往4~8℃的巴黎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寒冷世界。在法国107个区中,已有41个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而在这次极寒的天气中,欧洲其他很多国家的情况更加严重。2月初,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有自动提款机因低温失灵,居民发现取出的纸币都粘着冰霜。在以往温暖湿润的意大利首都罗马,也出现27年以来最大降雪。更加不幸的是,本次极寒天气在乌克兰、意大利、法国、希腊等国均造成了严重的冻死人事件。截至2月10日,欧洲因严寒死亡的人数已增至460人。
  内蒙古出现-50℃气温
  在极寒风暴的席卷之下,中国也没能幸免。据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监测显示,内蒙古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的哈吉区域自动站,2月3日出现了零下50.7℃的极端低温。在内蒙古一家洗浴中心的外墙上,水蒸气被室外的超级低温瞬间凝成了冰霜,就像一座小型瀑布悬挂在窗棂上,而人们的睫毛、眉毛上,也都挂上了乳白的冰霜。与去年同期相比,呼伦贝尔林区和牧区,温度偏低8℃至10℃,5个旗(市)打破了历史同期最低气温极值,这也导致当地上千牧民受灾,500多头牛羊被冻死。
  这次极寒也造成了辽东湾海冰进入重冰期,截止到2月8日,辽东湾的温度达到了零下18℃,海面上还伴随着8级以上的大风。在低温的控制下,海冰最远达到64海里,最大冰厚40厘米。海冰覆盖面积占到了整个海域的一半以上。
  而2月4日即将立春的北京城,前几天最高气温仍然在冰点以下,“五九”比“三九”还要冷。这次冷空气同样也肆虐了亚洲其他各地,日本最为寒冷的地区是北海道陆别町,达到零下28℃。大雪天气到2月8日已造成至少63人死亡,而恶劣天气使众多列车晚点、飞机航班取消。此外,韩国首尔2月2日夜间的气温达到零下17℃,达到55年来同期最低温度。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欧亚极寒?
  众多中外气象专家研究认为,这次欧亚的极寒天气与地球北半球异常的大气环流有很大的关系,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则是北极涛动出现了异常。
  北京市气象局研究员吴正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极涛动是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一种“跷跷板现象”,一般发生在距离地面6000米左右的高空。在一般情况下,北极受低气压系统支配,而高气压系统则位于中纬度地区,这种状况会限制极区冷空气向南扩展,以致北半球的很多中纬度国家在冬季不至于太冷。
  但是近些年国内外不少气候学家研究发现,从21世纪初开始,北极涛动出现了新的变化,气压的“南高北低”逐渐转为“南低北高”,北极极地中心逐渐被高气压控制,这样之前一直限制在极地范围的冷空气就被排挤南下,导致强大的寒流出现,从而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气温。
  现在,普遍的观点认为,2009~2012年,全球大范围寒潮天气的出现,北极涛动出现的变化是主要原因。在这个冬季,由于北极上空的高气压、寒带喷射气流都被挤压到比以往更远的南部地区,从而造成了欧洲和中国出现极寒天气。
  吴正华表示,在东亚区域,由于受到北极涛动的影响,西伯利亚寒流不仅变得更加强大,并且其方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一般情况下,每年西伯利亚寒流都是在西北方向进入新疆、内蒙古西部,而后向东南偏东方向扩散,但是受北极涛动的影响,近几年有时西伯利亚寒流开始从蒙古高原直接向南冲入中国,这样就导致了中国的极寒天气大幅南移,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也出现了十分寒冷的天气。”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祝从文表示,现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寒冬与海温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北太平洋海温持续偏暖,西伯利亚高压持续偏强,海陆热力差异加大,有利于东亚地区西伯利亚寒流的南侵。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郭艳君则认为,去年12月份入冬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持续发展,以致大气环流方向发生了改变,也易导致我国大部冬季气温偏低。据了解,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该现象的发生也会导致地球的整个大气环流出现异常,目前有不少气象学家认为,除了中国的一些区域,近来朝鲜、韩国、日本这些国家出现的严重雪灾及极寒天气就与拉尼娜有很大的关系。
  这十几年气温一直在下降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带领学生和祝从文组成的团队,对自1850年以来到2008年的全球气温变化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过去159年间,全球气温从整体上一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其增温速率为平均100年上升0.44℃。
  不过该团队对气象资料的统计发现,1998年是自1850年来气温最高的一年,2002~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位于次高,此后从2006年~2008年气温就一直在持续下降。如果从1998年起算,到2008年11年间全球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每10年下降0.01℃,这也就是说这11年内全球的平均气温有所下降。
  “2005年以后,中国持续出现冷冬现象,尤其是2008年以来,北半球不断发生的大范围寒冷、冰冻天气过程,极有可能就是这种降温趋势的体现。”祝从文说。
  在另外一个方面,一些研究太阳的中外科学家也发现,近些年来太阳的活动一直在持续减弱。有关太阳活动的观测显示,2008年8月整月太阳无黑子,到2010年3月无黑子天数达到近800天,这是1913年以来将近100年没有观测到的。
  根据对太阳活动的研究,目前科学界将太阳的活动分为极大期与极小期,在极小期内地球的温度会出现明显的下降。科学研究认为,太阳活动从1920年进入一个活跃期(一般称之为现代极大期),到2000年已经持续了80年的时间,一些专家从地球温度近10年来的变化分析认为当前可能太阳活动的极大期正在结束,并开始向极小期转换。而太阳活动极小期被科学界认为是小冰河期产生的直接原因。
  地球进入新一轮小冰河期证据不足
  大约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河期”(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给经济和社会均带来了严寒的破坏。从16世纪开始,在欧洲的高山区、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地区普遍出现冰川的膨胀和冰舌的前进,破坏了农田和山村。冰川补给的河流,经常出现灾害性洪水,还伴随着滑坡和崩坍。由于气候的异常寒冷,在欧亚大陆,灾荒和由灾荒引发的战争也时有发生。
  直到20世纪初期,这场漫长的小冰河期才结束。
  也正是在这个冬季全球多国连续出现极寒的天气。最近,科学家们发出了小冰河期到来的预言。有人根据太阳黑子的活动情况推测,如果来得快,2015年,我们就一脚踏进了“小冰河期”。
  但是祝从文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做出地球进入新一轮小冰河期的判断还为时尚早,太阳活动完全转入极小期还需要较长的时间,目前全球的极寒天气也还没有达到小冰河期的程度。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研究认为地球的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等一些活动密切相关,但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目前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现在很多观点也是截然相反,例如一种观点认为黑子活动增强时,地球气温趋冷,暴雨成灾;可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太阳黑子活动较弱乃至静默时,地球气温趋冷。因此很多气候学家对太阳活动与天气之间的关系的猜测并不可靠,这个还有待继续深入的研究。
  吴正华也表示,小冰期是一个长时间段的时间尺度,它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做出判断的。“现在有人声称地球即将迎来千年极寒的气候,这也是不科学的说法,在科学上没有依据,因为这么长的时间尺度,根本就无法准确预测。”
  地球变暖趋势总体未发生逆转
  “目前,还找不到充分的证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发生了改变。”吴正华说,祝从文也如此表示。
  研究发现,自最近的千年来,全球气温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时期,前400多年处于中世纪暖期,接着出现了近400年的小冰河期,从1850年开始,地球又进入到全球增暖期。
  祝从文告诉记者,虽然他们的研究显示近十多年全球气温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他也表示,仅仅用10年趋势预估地球未来几十年或者百年的温度变化是不合适的,其次不同的时间起止点和时间长度,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统计1975~2008年34年间的月平均全球气温,则发现气候变化的结果为每10年增暖0.17℃,地球依旧在持续变暖。
  祝从文另外表示,从古到今,气温一直呈波浪线变化,一段时间温度高,甚至进入至高点;而后,温度逐渐下滑,甚至陷入至低点。但是气温在升高或者降低的过程中,也不是一直呈现出这样的趋势,而是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反复,例如在1878~1911年34年间,地球就经历了全球降温的趋势,平均每10年下降了0.088℃,另外在1944~1975年32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也维持了一个相对低温的时段,这几年北半球多地的极寒天气可能就是类似的现象,预计在未来数年内,这种状况还会持续。
  在另外一个方面,德国阿尔弗雷德·瓦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日前发表报告认为,造成欧亚寒冬与北美暖冬的“罪魁祸首”正是“全球变暖”。
  “由于全球变暖,导致近年来北冰洋在夏季融冰速度加快,冬季时北极地区冰山面积缩小,让原本覆盖于冰面之下的洋面,开始直接与大气发生联系和反应。”德国科学家研究认为,也正是这样的原因,这个冬季北半球寒冷气流才会如此复杂、多变。
其他文献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证据司法鉴定人  前不久,微博上出现了一场有关“方舟子拖欠某人工资”(下称命题P)的激烈争论,这是一起发生在网络上与电子证据相关的有趣事件。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对命题P的真假下结论,也不是要对其中涉及的证据作鉴定,而是以此为例,说说电子证据的一些常识。   显然,在该场争论中,控方宣称命题P是真的,而辩方指出命题P是假的。在争论中,控方称有图1的图片为证;
期刊
一篇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molecular cell》(《分子细胞》)上的文章,从2011年的7月开始,就引起了生物学领域的关注。   文章的内容与白血病、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关;作者是在美国密歇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的中国青年武立鹏。他发现了一种复合物可以在一个新位点上催化“组蛋白泛素化”的发生;这可以帮助人们在对肿瘤的治疗中,寻找到新的目标和途径。   所谓的“组蛋白泛素化”,是一个十分前沿
期刊
20世纪无疑是科技大发展的世纪,数不清的科技产品、科学发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元素,渗透到各个角落。科技已经包围、席卷了人的工作与生活。对科技产品的赞叹和恐惧交织在一起,成为现代人普遍的心理情结。  凯文·凯利的疑惑说起来平淡无奇。一方面,我们感受到科技无处不在、威力巨大,享有科技带来的种种舒适、便捷、惬意,惊叹于科技的伟大与神奇;另一方面,似乎科技的脾气又桀骜不驯、难以驾驭,生态、环境、
期刊
“千里洮河,唯富临洮”,临洮,古称狄道,地处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古丝绸之路要道,是黄河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乡”的美誉。但是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远离工业化的进程,这颗“昔日明珠”逐渐落后。   “临洮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难题。”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科协主席陈文宏说。   随着全县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
期刊
长期航天影响宇航员大脑和视觉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长时间太空飞行可能导致宇航员出现大脑和视觉受损,其症状与不明原因的颅内高压患者类似。此前有研究表明,长期太空生活可导致宇航员骨质疏松、肌肉和视力退化。例如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在度过6个月失重生活并重返地面后,往往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恢复原有骨质。 ——新华社    精通26种语言的翻译机     微软公司即将打造出一款通用翻译程
期刊
一条不准确的微博被人们疯狂转发,而准确的微博却鲜有人问津。  “心脏病发作在睡眠时,剧烈的胸疼足以把人从沉睡中痛醒。如有上述状况发生,立刻口含两颗阿司匹林让它化开,然后和一点水吞下。接着立刻联络急救中心。坐在椅子或者沙发上静候援助,千万别躺下!”该微博还郑重提醒:“心脏科医师强调:如果每个看到这条微博的人,能够转发10份给其他人,肯定至少有一条命将会被救回。” 1月28日早上7点,网友“@文摘精
期刊
来自中国电信大量的垃圾短信是通过中国移动的手机号段发给了移动用户。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两个方面中国移动无法为自己免责。  2012年央视“3.15”晚会,我国严重的垃圾短信黑幕被央视予以了披露,再次曝光中国电信乱发垃圾短信的问题。而中国移动公司在里面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报道并没有过多提及。  在央视的报道后,一时之间,中国电信一下子就成了众矢之的。但是笔者认为,如果现在将国内垃圾短信泛滥的板子全部
期刊
多巴胺、血管加压素、应激激素等干涩的化学名词,使得人类的大脑进入非同寻常的工作程序,为恋爱中的男女带来各种美妙的心理体验。    明天就是情人节,很多人在为这一天做着各种准备。许多人认为,恋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它是人类进化后才产生的美妙心理体验,多巴胺、血管加压素等化学名词,跟恋爱压根扯不上一点关系。但殊不知,能使人感受到爱情的,正是这些复杂的化学物质。它们使得大脑进入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工作程序,
期刊
超酷迷你手电(丹麦)  三颗不足衬衫扣大小的电池,能保持连续20个小时的高亮照明,便是这款迷你手电的最大优势,造型小巧简约,功率虽不大,但光的强度可不小,接近100流明,足够户外夜晚照明。    “助起”马桶(美国)  随着年龄增长和体质下降,即便是蹲下、起立等小事都会让老人感觉到双腿备受折磨。为此,设计师们就针对年长人群推出了这款“助起”马桶。它装有一个靠液体提供能量的坐便圈,每当需要站起的时候
期刊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光伏发电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由于近几年来的过度投资与扩张,几乎给光伏产业带来了灭顶之灾。这个产业转冷为暖还要多久?  疯狂扩张  在电力供应越来越紧张的时候,人类把目光瞄上了太阳,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由于这种发电方式没有什么污染,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  在这样的局面下,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