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作者鲁引弓:让家长焦虑不是我的初衷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1983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小别离》和《小欢喜》后,反映当下教育问题的“中国教育四重奏”的第三部《小舍得》,再次把“教育焦虑”的现实问题抛给观众。
  不同于《小别离》聚焦于出国留学、《小欢喜》聚焦于高考升学,《小舍得》着意摹刻的是学生们课外补习的苦。
  说起来,《小舍得》还是广东读者给原著作者鲁引弓出的“命题作文”:《小别离》全国热播后的2016年冬,广东一家媒体对学生们的课外补习的辅导班进行了报道,在读者群体掀起相当热的讨论度,其中有不少鲁引弓先生的读者私信他,请他“写写课外补习,写写小学生、幼儿园受的苦。”
  这就是《小舍得》的由来。
  与前两部作品掀起的热议相同,观众对《小舍得》的其中一个争议点就是它与焦虑的关系:它到底是在贩卖焦虑,还是在关注焦虑?
  原著作者鲁引弓曾说,包括《小别离》《小欢喜》《小舍得》和《小痛爱》在内的“中国教育四重奏”,是献给中国中国家庭的糖。
  可很多家庭反而从这个系列里,感受到了更强的焦虑感。
  这当然不是鲁引弓的创作初衷。
  在他看来,“不管你看或不看书/剧,焦虑都在那里”,这是摆脱不了的现实问题。他要做的是把这个问题用更直观的故事呈现在大家面前,让面对这个问题的人们找到彼此,“感觉自己不孤单,感觉有很多人都想有所改变,这就会形成一个积极的场”,也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借着《小舍得》热播,我们对该系列的原著作者鲁引弓先生进行了专访,请他介绍自己创作初衷的同时,还请他聊了聊教育焦虑与环境问题的看法。

我提供不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Q:小说作者和媒体人,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相同之处吗?
  A:确实,我之前是媒体人,这让我敏感于社会痛点,擅长从各种素材中迅速判断新闻点在哪儿,并找出最适合头版的重磅新闻。然后确立一个写作计划后,我会实地去做许多调研,或者对于作家来说,是采风。对于我个人而言,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社会内驱力。
  你的问题很好,虽然有共同点,但作为一个记者去采访,和作为一个作家去采访是不一样的。作为记者,我会迅速从表象里提出一个关键词,然后狠狠地把当事人家长,把社会的某种机制方面的不顺、悖论说一顿,然后说,“你们放下”。这更像一个理性的外部旁观者。可作为一个小说家,我去采访,首先要解决的是代入感,要跟着不同的爸妈从头一路走一遍,这里边更多的是感性的体验。体验之后,你会觉得问题没有那么简单,不是说放下就能够放下的。
  Q:“中国教育四重奏”共有四部作品,每部作品都有自己针对教育的一个侧重点,这是从创作开始就已经规划好的吗?
  A:我是偶然进入教育题材的创作领域的。2013年,我在上海浦东机场看到很多中学生和大学生在机场等待出发,他们要去留学,我感觉他们是一片候鸟。我看到一名中年妇女在我旁边经过,泪流满面,这个场景我很触动。
  回来后,我调动了作为媒体人的经验,花了17天时间写完了《小别离》。在写作的过程中动了感情,写着写着就心疼了,有痛感了,因为这种别离不容易,此岸和彼岸的教育都是茫然的,并不是因为彼岸那么好,也不是此岸那么不能忍受。这种别离背后是低龄化留学,让我很触动。
  小说发表后,没有想到两个星期内有很多影视公司来找我。其实,这个题材从常规来说并不是爱恨情仇,但真正触动千家万户的现实需求。
  在电视剧《小别离》火了后,我和上海柠萌影业就开始有意识打造“小系列”,于是有了《小欢喜》。
  《小舍得》是来自广东读者给我的命题作文。2016年冬天,广东一家媒体对课外补习进行了报道。我很多读者是中学生和家长,他们看到我转发了这个报道后,让我写写课外补习,写写小学生、幼儿园受的苦,这就推动了我继续进入教育题材。

  我想给家长一个释然,甚至偶然的一个深呼吸也好,然后对小孩子稍微和颜悦色一点,能够这样,这个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然后等我写了之前的三本,我又发现一个问题,大人小孩都缺爱,而缺少爱的滋养,再优秀的教育理念也无用武之地的。于是有了《小痛爱》,它关注的是爱的教育。

  读者对我的推动让我知道文学的意义,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否则无法引起共鸣。我本来与教育领域隔得比较远。但你越进去,越发现很多东西可以写,动情的地方也很多。
  我的创作初衷,就是希望通过阅读和讨论,让教育获得多一点善良、多一点努力、少一些失控。我想给家长一个释然,甚至偶然的一个深呼吸也好,然后对小孩子稍微和颜悦色一点,能够这样,这个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Q:您曾说“中国教育四重奏”这个系列是送给中国家庭的糖,但实际上很多家庭尤其是父母,反而从您的这个系列里,感受到更强烈的焦虑感——这是否背离了您创作的初衷?
  A:我特别希望“四重奏”成为家长的一面镜子,如果家长看完之后更焦虑了,这不是我的初衷。其实你看或不看书/剧,焦虑都在那里。走出家门,没走几步就有培训机构的招牌;疫情之后,我小区附近的很多实体店关门了,取而代之的是培训机构、房产中介。这些都是焦虑。
  现实你直面它,内心会痛苦,你回避它,痛其实还在。小“系列”只是直面了教育的痛點,这个过程可能让有些人开始真正关注自己的焦虑,但焦虑并不是小说或者电视剧带来的。在一个大范围引起反思、讨论,这其实有可能已是良性循环的开端,即使改变无法立竿见影,但已经有所启动。   我在采风的时候有个深切的体会,那就是只要你有好的交流方式,那么很多人会愿意与你分享自己的故事,然后有的聊着聊着,突然表示感谢,因为说了这些,他好过一些了。
  剧火了之后,其实各种声音都有,比如也有人说,“教育四重奏”可以归为亲子书,因为它让身处其中的家长和孩子都感觉到被理解,而且会一起借着聊书中或者剧里的情节,开始把话题引向自身,双方有了进一步的沟通。这种声音,让我挺欣慰的。
  家长在书里,剧里看到自己,然后看到那么多的舆论,感觉自己不孤单,感觉有很多人都想有所改变,这会开始形成一个积极的场。
  Q:您的小说,给我的观感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来提出问题。但现在的读者大多很注重方法论,就是总想通过某本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有人感慨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其实,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道理过于抽象,能直接运用到生活的人不多。所以我捕捉到这个社会痛点以后,以故事的形式呈现问题,提供各种三观,让大家在阅读中联系自身经历,进行一番沉浸式思考。这是一种迂回的让大家关注问题的方式。
  问题常会变化,每个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教育其实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小别离》播出后,95%以上留言的人问我的是要不要出国留学。到了《小舍得》,很多人问我该不该给孩子报补习班拼民办,家长的问题其实问得非常现实、很直接,他希望取得方法论。可是,如果我直接能说得出走还是不走、报或者不报的话,小说写作的动力都没有了。我其实提供不了答案,提供了也不一定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更希望读者通过小说里人物的三观,然后与自己的心灵、与孩子真诚地做一次对话,自己摸索出接下来要走的路。

现在的孩子,让人心疼


  Q:小说中涉及的很多教育问题,大体上给人有一种“心有戚戚焉”的共鸣感——对这种感受的铺排,您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是采风后得出的感觉?
  A:我自己孩子的教育经验,到今天其实不够用了,这种感受的铺排是采风后得出的。
  比如写到那些培训机构,或者某些幼升小、小升初名校招生的情况,不经过实地采风,真想象不出那种场景,写不出那种感觉的。上海、北京的冬天,晚上,非常冷,我走进那些高楼大厦,发现那些孩子像小胖猪一样,被关在房间里,考语文、数学、英语。因为要选拔。但是这种选拔往往是不能摆在桌面上的,因为减负了,不能放在学校里考的。于是有时候就在培训机构考,或者在外面哪个地方考,家长闻风而动,因为多考一次就多一个机会,谁也不知道这个机会在还是不在,但是绝对不想错过。
  晚上大概10点钟左右,门开了,小孩子一个个出来考得鼻青脸肿的感觉,然后就走了,满走廊都是家长在寒冷中等待。
  我是难得去一趟,但这些家长听说是晚上哪考都会去考的。真的让人非常心疼。
  创作一定要来自于生活,不只让人心有戚戚焉,采访时会发现某种生活的逻辑,规律来自于老百姓心里的渴望。提前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是违背自然规律的,18个月的孩子去学游泳,这就是违背规律。只要不符合人性和规律的一定要调整,于是不期然还有了神预测。
  比如小说《小舍得》里写道,孩子在奥数杯赛现场怒掀桌子,这是来自于真实的场景。当时写完小说,生活中还没有发生要整顿补习班这样的事情,但没有想到图书出版当年,“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就是关于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之后很多城市开始整顿清理奥数杯赛。
  在小说《小欢喜》里也有类似的神预测,关于考试和选课,这种选择里有很多功利。违背规律的东西一定得改变,我用小说的方法提前写了理想化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一年后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了。
  Q:很多家长都很感慨,覺得自己上学时,似乎很少让家庭背负这么重的负担。您觉得这是社会的原因、教育的原因,还是孩子的原因?
  A:我采访过程中,接触的大量的感性情况就是说,社会发展太快了,很多人无所适从,这时候都想要寻找一个安全感,于是找到了所谓的阶层、分数,但很多东西却被异化了。
  国家是为了减负,提倡就近入学,但没想到这个问题被房产商接盘了,就近入学,结果一套学区房价格暴涨。有的地方房子一平方米从几千变到十几万,它里头有多少喜怒哀乐在。
  这时候,民办学校出来了,这比单纯用钱去决定谁进哪个学校,似乎更胜一筹,结果民办学校进行筛选,这环节又被培训机构接盘了。
  倘若照此下去,我们的接班人是补课的一代吗?一代人倘若命中那种野性没有了,我觉得这是个大问题。
  另一方面,在这个内卷潮中,如果没有这样的补课,农村孩子几乎没有机会考清华、北大。《小舍得》小说里写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米桃,也是想探讨这个问题。
  社会发展了,我们现在教育资源比以前多,但另一方面,你又会觉得教育资源更稀缺了。这是悖论,也是现实。原因是多方面的。
  Q:您觉得当下学校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最大的问题,但倘若孩子学了很多知识,没有转化成智慧,而转化成考试能力,这是个问题。
  Q:在自己的生活经验里,越来越多家长抱怨自己家的孩子承受能力太弱了,而且新闻也时不时有孩子因为挫折或批评做出过激反应的报道。现在的孩子是真的经受不住挫折,还是说只不过是网络放大了我们的认知?
  A:我们常常会觉得今天孩子太脆弱,其实不对的。如果把所有的关注度集中在一个点上,考学、升学、补课、培训,学校讲这个,家长讲这个,甚至即使不讲,你都让他感觉到这种标准的单一,他就容易因为挫折或批评做出过激反应。
其他文献
一面面道旗,一幅幅壁画,一尊尊浮雕,一张张笑脸,映衬着传统文化走进渤海的步履,展现着和谐山村建设的无穷魅力。以“关注民智,厚德育爱”为理念。以“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渤海”为目标的“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成为渤海镇2009年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头戏,在全镇20个行政村浓墨重彩的唱了起来。通过在“进”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求实效,使“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古为今用
城管野蛮执法行为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更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江苏省南京秦淮区城管打人事件还是让我们感到震惊。近日,本刊接到南京市秦淮区木匠营小区居民戚小琴的投诉信,她对一些城管野蛮执法致使其被城管拧断腿的血泪控诉让记者震惊。而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的这次城管打人事件的真相以及当地有关部门对此事的态度,更让人不解、震惊和愤怒。  只要到网上搜索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城管打人事件可谓是屡见不鲜,而且是似乎成
大埔于我,有天然的亲切感。我家乡“大竹”在四川最东边,与重庆交界。大埔在广东东北角,紧邻福建。每每在地图看到,有两县互为克隆之感。我喜读历史书,读到大埔众多名人。它文化底蕴之深厚,就是本县所不及的了。“一腹三翰院”“父子进士”“兄弟三将军”“父子总理”“同期四省主席”,李光耀、田家炳、张弼士、罗卓英、吴奇伟、范汉杰……响当当的名字太多。3月中旬,到大埔公干,游西湖公园。名人长墙,蔚为壮观,远远多过
2003年的时候,我来到刚刚创刊的《新京报》,许多从广州来的同事跟我细细念叨广州的种种好处,到现在还记得几条:1.离香港近,离北京远;2.好吃的多,又便宜又好吃的多。  第一次到广州,被朋友拉到一处河边的小馆子里吃夜宵。广州的夜晚,喧腾,敞亮,热闹,质朴,正如同广州的食物。当然,那天吃了什么现在也忘记了,只是记得一杯又一杯的葡萄酒,最后是一份饱含深情的煲仔饭。  去广州多了,就清楚了这座城市的滋味
早在2001年时,国家为加强新农村建设出台了一个“5 1”工程,即也就是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给搬迁移民户每户发5000元、每口人加1000元的政策补助。2004年,桥沟镇炭窑沟村移民搬迁项目正式立项。对于地处地质断裂带上、曾经因为山体滑坡而造成窑洞坍塌砸死人的事件影响的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炭窑沟村的村民来讲,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然而,住进新房的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结果很伤心!2008年1
2009年7月底,一篇重提“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稿件到了《记者观察》编辑部的案头,这是山西省平陆县原纪委副书记李敬斋发来的。对于新闻而言,这一发生于1960年、曾经引起过全国轰动的历史事件,自然是陈年旧闻了,似乎报道价值不大。但出乎意料的是,编辑部的同仁却对此事表现得饶有兴致,“这61个人中还有多少人健在”“他们的生活有没有因为名人效应发生过什么改变”……最主要的是,一些中学和大学的课本中收录的《
柏杨先生驾鹤西去,在海峡两岸都引起一阵追思和缅怀的热潮。曾经使柏杨先生名动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说”以及“中国文化是酱缸文化说”,又再次成了媒体和网页上的大字标题,如“柏杨走了,而中国人依然丑陋”“我们还没走出柏杨的文化酱缸”等,柏杨先生本人的声望,也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如“一个美丽的中国人”“完美的启蒙者”等等。  无疑,柏杨先生是一位深刻犀利的思想者,他对国民劣根性的痛诋,也确实让国人
眼下,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各种大型相亲活动此起彼伏,相亲新招迭出,让人眼花缭乱。  但是对于商家来说,这层玫瑰色面纱的背后,是真金白银的“相亲经济”。    万人相亲会:不仅是收门票    前一阵,上海世纪公园,4000多名白领男女在这一个谐音“我爱你”的日子里参加号称“浪漫盛典单身派对”的大型相亲会。早在长三角地区的南京、杭州乃至边陲的乌鲁木齐等城市盛行。虽然当事人都表示要找到称心如意的另一半可
2009年是明十三陵首陵——长陵,营建600周年。明十三陵历经六百年风雨依旧保存完整、气势恢宏,被誉为“明代建筑的实物历史”。作为中国古代陵寝建筑的优秀典范,其长达二百余年的营建过程是明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发展的缩影与见证,是明代文化集中展示的最佳载体。  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借助明长陵营建600周年这一历史契机,北京市旅游局、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物
“什锦八宝饭”是什么饭?没听过!  “我是什锦八宝饭”这文章的题目也错了吧?饭是用来吃的,应该是“我吃……饭”才对。  您没看错,这文章的题目叫“我是什锦八宝饭”的确没错!  “什锦八宝饭” 既不是什么传统秘制,也不是新研制出的美味佳肴,而是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粉丝团的名称。胡锦涛主席的粉丝叫做“什锦饭”,温家宝总理的粉丝称为“八宝饭”,两位领导人的粉丝团加起来就是“什锦八宝饭”!  您千万别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