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示·释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u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教材加大了文言文的比重,新课标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诵读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文言文,形成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呢?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试、示、释。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能力;诵读能力
  一、试,即试探、尝试
  现在的学生离文言文较远,所以在心理上对文言文有畏惧感,但同时又充满好奇:之乎者也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因此可以鼓励他们去“试”:试着读一读,感受一下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节奏、停顿和读音上的不同;试着讲一讲,这一句、那一段写的是什么意思,体会一下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特点;试着背一背,把理解的、感悟的变成记忆,积累名篇佳句;试着品一品,几百年前的作者如何推敲字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试着评一评,鲁庄公“鄙”在何处、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代表什么样的社会……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试着解一解,“绝”字有几种解释,“之”字有几种用法……如此一试,试出了乐趣,试出了规律,试出了方法,也试成了能力。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很慢,很费劲,学生的兴趣也不高,但是只要不放弃,多鼓励,适当点拨,便会拨开云雾见青天。那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不是讲授所能给予的。
  二、示,即演示、出示
  文言文比现代文枯燥。学生理解文言文,离不开译文,而把文言文机械地翻译成现代文,又會损伤文言文的美。可以用“示”的方法解决:对故事性很强的文章,如《扁鹊见蔡桓公》《狼》等,可以让学生排演课文剧,在黑板上图示背景,用文言说台词,作旁白,力争创设“古”的意境;对故事性不强,但可用形体动作帮助理解的文段,也用演示方法,如学《口技》一文中一家人由睡到醒的一段时,让几个同学模拟里面的声音,一声犬吠引出一串单音,然后各种声音“一时齐发”,再加上讲台上几个“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学生对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体会得就更加深刻了。不能用演示的方法帮助理解的就用“出示”:出示一些实物,学《核舟记》时让学生欣赏一下石刻的小卧佛;出示插图,学《岳阳楼记》时找来一幅岳阳楼的挂图,从而对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有直观的感受。
  三、释,即解释,说明
  不论“试”还是“示”,学生总有不明白之处,所以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帮他们一把。一是示例。教师先做出榜样,学生再跟着学,如怎样利用工具书,怎样读出节奏韵味等。二是点拨,在懵懂中“点”一句,在徘徊时“拨”一下,指点迷津,指明方向,如《核舟记》中那个“左”“右”难分的段落,学生在背诵时感到很困难,这时只要点给学生,古时候“右”比“左”大,一般情况下先说“右”后说“左”,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三是补充。补充课本里没有提供完整的但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内容,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补充注释中没有而学生又没法查到的内容,如《出师表》中“庶竭驽钝”的“庶”就要补充注释给学生。
  综上所述,“试”是先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示”是辅助,帮助学生试得对,试得好,“释”是保障,引导学生试得深,试得远。三种方式相结合,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便会逐渐形成或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为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笔者结合初二思想品德课特点,针对所教学生实际,在教学工作中根据课本知识内容,在授课中精选,运用案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兴趣的。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掌握了法律知识,并能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又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使之从小养成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护法的行
摘 要:随文练笔,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并不陌生。它一直被认为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教师所使用的语文教材都是学生习作的最好典范。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充分挖掘教材的写作因素,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关键词:模仿;结合课文
摘 要:《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诸葛亮神机妙算、张飞生性鲁莽……这些性格伴随着这些人物从一而终,仿佛是一个标签,唯有曹操这一艺术形象性格中存在着明显的变化,看得见矛盾,值得做一番探究。  关键词:矛盾;求贤路上;性格;行事作风  在《三国演义》这朵艺术奇葩中,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关羽、赵云、姜维等,都可以称得上是英雄。纵观这些英雄人物,性格最为复杂,并且能够集政治家、
摘 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感受艺术美的前提。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喜欢艺术,就应该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创设情感氛围,拨动美的心弦,让学生愉快地学习音乐。  关键词:兴趣;生活;参与意识;个体差异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最古老、最具普遍性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面和量提出了总要求,而且在质和法方面也有了明确的意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通过几年的实践和反思,我认为抓住课外阅读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自主、感悟、激励、合作”四个方面下真工夫,就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语文素养。  一、以自主为舵手开启阅读的航船  对于小学生来说,“喜欢阅读,感受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智力发育、身体发育迅速,对学生思维、学习方法的引導和调整显得非常重要。由此需要重视小学二、三年级数学衔接教学,以完善学生知识、技能与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与自尊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心理、学习能力衔接这几个方面探索了小学数学二、三年级衔接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综合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衔接,基
摘 要:简单谈论了聆听几位教师的评优课后的感想。总体感知,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风格;理解;感知  2012年11月28至29日,我利用两天时间,有幸聆听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县小学数学评优课活动中的七位数学教师的评优课——《组合图形的面积》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不同的教师,不同的上法,不同的听课,交织在一起,有了对比,让我对数学教学有了更为
摘 要: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体现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语感应以“读”为本,在阅读中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并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增强语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能力;语感;方法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体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一、新课改下以教学案例探究思想政治趣味课堂的必要性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人文科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新课程倡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虽比传统思想政治课堂的结构更优化、更合理。但是,在实际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有些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对自己准确地定位,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却轻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把重“过程”与重“形式”混淆了,出现了情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进行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通过老师多次观摩、研究、探讨和践行,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我也从中感悟到了一些好的做法。  一、自主学习,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必须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学生敢说话、会说话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