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少老师还是热衷于在备课时制造所谓的“亮点”,在课堂上天马行空,语文书被搁置一边,“语文味”越冲越淡,学生思维呈现浅化与弱化。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彰显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呢?
细细回想,我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注重带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精微隐秘的深处,引导他们获得最真切的感悟的,其中有几个教学片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现在写出来,以飨读者。
一.“单看”能改为“先看”吗?
我在教学《长城》时,清晰地看到课文中有这样的话语: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感受,后在“单看”这个词上加上着重号,设置疑问,请学生把这个“单看”改为“先看”,补充好下面的内容。
(多媒体出示)先看那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再看那 ,那时候
我边巡视,边提示学生读书细致,在文中找语言。
生:再看那宽宽的马路,有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那时候,绝对没有这么宽的道路啊!
生:再看那糯米和石灰粘接的石条,城墙三面风雨不透,那时候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技术呢?我们现在都没有这样的本领啊!
生:再看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呼应,那时侯谁有这么好的设计本领呢?我太佩服了!
生:再看那长城有一万多里长,那时侯怎么有这么多的人修长城呢?
……
学生的思维燃烧起来。听着同学们飞扬着智慧的话语,我不失时机地启问: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写这么多的内容呢,而只用了一个“单看”呢?
学生又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他们的探究能力超乎我的想象,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体味与感悟——
生: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已经让我们无比的赞叹,更不用说其他的了,更让大家敬佩了。
生:一个“单看”,就能让我们产生无穷的想象,长城简直就是伟大的奇迹。
……
教学中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其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补一补”,“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在比较、推敲中感悟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课堂也因此焕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二.“大约”和“的确”矛盾吗?
小说《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意味深长,内涵丰富。但我们学生初读这句话,觉得语意含混不清,既是“大约”,又岂能“的确”?然而我们的学生再把它放到孔乙己所处的典型环境中加以推敲,却又发现是符合情理的。孔乙己是周围人们取乐的笑料,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没有人会关心他,谁能确切地知道他是死,还是活着?只能说“谁晓得?许是死了”,更证实“大约”的准确无误。孔乙己现已身受重伤,穷途末路,存活希望不大。况且他是个嗜酒的人,只要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喝一口,但一年多的时间始终没见孔乙己来,看来孔乙己并非“大约死了”,而是“的确死了”,这是很合乎逻辑的。结尾处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却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惨处境和命运,同时也增强了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批判麻木的国民性的鞭挞力量。
这样咬文嚼字式的品读,使我们的学生领会到一个词句只要进入具体的语境中,就与周围的语句乃至全文发生紧密的联系。
三.从“竹柏”两种植物解读苏轼的品行
在《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的思想,我设计了以下一个问题。我说:“难道承天寺的院子里只有竹子柏树,就没有其他植物吗?”
课堂马上进入了一个高潮。学生们马上发现“竹柏”这两种植物的特殊内涵。当大多数同学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时,我们文学社中一个文字功底较好的学生已经举手发言:“老师,我知道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作者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君子。柏遇霜雪而不凋,耐寒耐旱,冬夏常青,傲居霜雪,郁郁葱葱,精神抖擞,坚强不屈。苏轼遭权臣迫害,被安置黄州管制。他在荒地上栽种农作物,又筑园围墙,园子里则遍种松、柏、竹、梅等花木。竹同松柏‘志同道合’,不同流合污,坚贞不屈,地位高洁。苏轼不向恶势力低头,不被千磨万折所屈服,不肯随波逐流的高大形象正气凛然地傲立在我们面前。这不正是文中竹柏之托物言志,寓意所在吗?”
我还能说什么呢?要做的只是用劲儿鼓掌。
陈桂香,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句容。责任编校:舒 坦
细细回想,我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注重带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精微隐秘的深处,引导他们获得最真切的感悟的,其中有几个教学片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现在写出来,以飨读者。
一.“单看”能改为“先看”吗?
我在教学《长城》时,清晰地看到课文中有这样的话语: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感受,后在“单看”这个词上加上着重号,设置疑问,请学生把这个“单看”改为“先看”,补充好下面的内容。
(多媒体出示)先看那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再看那 ,那时候
我边巡视,边提示学生读书细致,在文中找语言。
生:再看那宽宽的马路,有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那时候,绝对没有这么宽的道路啊!
生:再看那糯米和石灰粘接的石条,城墙三面风雨不透,那时候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技术呢?我们现在都没有这样的本领啊!
生:再看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呼应,那时侯谁有这么好的设计本领呢?我太佩服了!
生:再看那长城有一万多里长,那时侯怎么有这么多的人修长城呢?
……
学生的思维燃烧起来。听着同学们飞扬着智慧的话语,我不失时机地启问: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写这么多的内容呢,而只用了一个“单看”呢?
学生又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他们的探究能力超乎我的想象,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体味与感悟——
生: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已经让我们无比的赞叹,更不用说其他的了,更让大家敬佩了。
生:一个“单看”,就能让我们产生无穷的想象,长城简直就是伟大的奇迹。
……
教学中启发学生选择课文的精湛词句与其相近词句进行比较,采用“补一补”,“换一换”等方式,仔细解析它们在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范围、程序、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让学生在比较、推敲中感悟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课堂也因此焕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二.“大约”和“的确”矛盾吗?
小说《孔乙己》的结尾“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意味深长,内涵丰富。但我们学生初读这句话,觉得语意含混不清,既是“大约”,又岂能“的确”?然而我们的学生再把它放到孔乙己所处的典型环境中加以推敲,却又发现是符合情理的。孔乙己是周围人们取乐的笑料,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没有人会关心他,谁能确切地知道他是死,还是活着?只能说“谁晓得?许是死了”,更证实“大约”的准确无误。孔乙己现已身受重伤,穷途末路,存活希望不大。况且他是个嗜酒的人,只要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喝一口,但一年多的时间始终没见孔乙己来,看来孔乙己并非“大约死了”,而是“的确死了”,这是很合乎逻辑的。结尾处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却含蓄、深刻地表现了孔乙己的悲惨处境和命运,同时也增强了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批判麻木的国民性的鞭挞力量。
这样咬文嚼字式的品读,使我们的学生领会到一个词句只要进入具体的语境中,就与周围的语句乃至全文发生紧密的联系。
三.从“竹柏”两种植物解读苏轼的品行
在《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苏轼的思想,我设计了以下一个问题。我说:“难道承天寺的院子里只有竹子柏树,就没有其他植物吗?”
课堂马上进入了一个高潮。学生们马上发现“竹柏”这两种植物的特殊内涵。当大多数同学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时,我们文学社中一个文字功底较好的学生已经举手发言:“老师,我知道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作者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竹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君子。柏遇霜雪而不凋,耐寒耐旱,冬夏常青,傲居霜雪,郁郁葱葱,精神抖擞,坚强不屈。苏轼遭权臣迫害,被安置黄州管制。他在荒地上栽种农作物,又筑园围墙,园子里则遍种松、柏、竹、梅等花木。竹同松柏‘志同道合’,不同流合污,坚贞不屈,地位高洁。苏轼不向恶势力低头,不被千磨万折所屈服,不肯随波逐流的高大形象正气凛然地傲立在我们面前。这不正是文中竹柏之托物言志,寓意所在吗?”
我还能说什么呢?要做的只是用劲儿鼓掌。
陈桂香,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句容。责任编校:舒 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