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奶奶的小木船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i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奶奶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木头在遛弯儿:“木头,咱们这辈子还能去南海看看不?”木头知道三奶奶“去南海看看”的意思,就拍了一下自己的腿,叹了一口气:“唉!都是我,拖累你了!”三奶奶的眼圈有些发红,苦笑了一下:“算了吧,咱都老了,走不动了,听说去南海先坐飞机再坐轮船,千里遥远的,这辈子想想就算去了。”
  三奶奶和木头两个人一块儿过,大门上挂着“烈属”的红牌牌。这个红牌牌让三奶奶脸上荣光了一生,也心痛了一生。
  没过几天,三奶奶问木头:“木头,快告诉我,咱们薛河的水是不是流向西湖的?”
  “是呀。”
  “西湖水是不是流向东海呢?”
  “对呀。”木头弄不明白三奶奶问这些做什么。
  三奶奶又说:“那东海的水一定是通南海的,对不?”
  木头愣了一下,说:“是呀,还别说你知道得真不少呢。”
  听木头说是,三奶奶昏花的老眼瞬间亮了。
  过了些日子,三奶奶又对木头说:“木头,咱们找人做一只小木船吧?”
  木头不明白地看着三奶奶:“你做小木船干啥?不当吃又不当喝的。”
  “我看见有人把河灯放在小木船上,河灯就不会下沉,顺着河水往下漂,听说能漂很远很远,挺好玩的。”
  木头心里想,你都多大年纪了,还放河灯?怪不得有人说老人是“老顽童”“老小孩”,看来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
  几天后,三奶奶拿回家一只小木船,像拿个宝贝一样欣喜地反和正地看。
  夏季的一天,山洪暴发,薛河涨水了。三奶奶踮着小脚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木头急急地出了门:“快,木头,咱们走。”三奶奶把小木船放在轮椅后面,她自己背着一个布包,“木头,走,咱们下河去。”三奶奶推着木头到了河边。
  河水暴涨,黄龙一样滚滚向西。三奶奶把那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双发了黄的老布鞋,就是那种手工的,千缝百纳能踢死牛的老布鞋。木头一惊,突然明白了三奶奶要做什么了。
  三奶奶小心翼翼地把老布鞋放入小木船里,再用绳子固定好,然后把小木船缓缓地推进了河里,那只载着老布鞋的小木船就顺着浪涛向下漂去。三奶奶看着越漂越远的小木船,松了一口气:“好了,这下老三就能穿上我做的鞋了。”
  那只小木船越漂越远,三奶奶的心也好像跟着小木船漂走了:“老三啊……六十七年了呀,我一直想给你送这双老布鞋……去南海太远了。再说,木头这个样子,一会儿也不能离人,我没办法呀……晚上我只要一合眼,就看到你光着脚丫子在大海里……我和木头也没有多少日子了,就要去见你了……”原来,三奶奶心里一直藏着一个故事,三奶奶的故事只有木头知道。
  六十七年前,三奶奶过门才三天,三爷的部队就接到了攻打海南岛的命令。三爷脱掉脚上结婚时的新布鞋,穿上那双露着脚趾头的烂布鞋就要走。那双新布鞋是结婚时借对门二蛋的。三奶奶一把拉住了三爷:“急啥呀?”三奶奶也顾不上脸面了,央求婆婆去东家借鞋布,西家借鞋底,点灯熬油整宿没睡觉,也只赶出来一只,另一只才刚起头儿,三爷就穿着那双露着脚趾头的旧布鞋跟着部队走了。三爷走时对三奶奶说:“媳妇,慢慢做,等我打完海南岛回来再穿也不晚。”谁知三爷这一去就没能回来。
  后来,三爷的连长回来了,连长是拄着一双拐杖回来的。连长握着三奶奶的手说:“他是个英雄,没有他就没有敢死队!”连长说着从一个小箱子里拿出一只老布鞋,那是一只露著脚趾头的褪了色的旧布鞋。连长双手托着,像托着一枚军功章,给三奶奶……原来,三爷带着敢死队强渡琼州海峡时英勇牺牲了。连长只抢回了三爷的一只漂在海水中的鞋子。三爷的声音一直在连长的心头炸响:“如果我光荣了,请你照顾好我的女人!”
  连长留下来了。木头就是那个连长。
  望着越来越远的小木船,木头忽然缓缓地抬起右手,向小木船和那双老布鞋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选自《海燕》
其他文献
他在笔录上签了字,按了指紋。那字迹粗硬扭曲,和他的手指很配。那只手黑黢黢,粗糙僵硬。指甲里都是泥垢。  大哥,你看我的事儿,严重不?他怯怯地问。  我没有搭理他,掏了一支烟递给他。我自己也点了一支,隔着那袅袅的烟气,眼前这个男人,和笔录中的事情,还没有完全吻合,甚至有点儿错位。  大哥,所有的事儿,我都说了,一点儿没藏着。今天儿童节,我能见见我俩儿子不?大哥?他倒是有点儿急切,那张沧桑的脸竟有些羞
期刊
这里讲一个婴儿落水的故事。  一群人正站在河边。  突然,河中央传来婴儿的哭声。他们吃惊地看到水中漂浮着一个婴儿。  一个人立即跳入水中抢救婴儿。但与此同时,岸上的人发现,又有一个婴儿顺流而下,接着,又有一个婴儿。  岸上的人要么跳入河中救嬰儿,要么留在岸上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随时准备协助救援,只有一个人转身离开了人群。  这个人的冷漠引起了众人的愤慨,大家怒声斥责他:“你要去哪里?”  那人回答说
期刊
顾青龙有一个愿望:杀了霹靂手成不二。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在昆嵛山上随师傅古月胡苦练了十五年,终于练成了独步武林的梨花剑法。在他二十三岁的那个春天,背着一把祖传宝剑下山了。  十五年前,成不二的一双铁砂掌打遍江湖无敌手,和他比武的人非死即伤,顾青龙的父亲顾云就不幸惨死在他的掌下。  然而,当年威震江湖的成不二如今却像风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正当顾青龙猜想成不二是不是已经死去的时候,一个叫静虚子的道人找
期刊
左劭小时候在他家院里种下一棵桐树,长到一搂粗,莫名其妙地枯死了。桐树枯死的当年,又从他家房后生出一棵小桐树,人们都说这棵小桐树是那棵枯死的桐树须根须出来的。小桐树挨着墙根,像是受到墙体挤压的缘故,树身有点儿斜,但长势非常旺盛,两三年就一掐粗了,仿佛在与墙体较劲儿,越挤压越猛长。  左劭家的房墙后面是条街,街很窄,只能通过一辆小型汽车。街虽窄,也设有便道,看上去十分齐整。便道只两尺宽,紧贴着墙体,小
期刊
“滚,滚得远远的,再过来,这家里就有你没我!”  马顺峰抓小鸡一样抱着自己的亲弟弟马顺利,把他从大门里“扔”出去的时候,其妻薛桂兰站在大门口喊骂着说。  马顺利小时候因小儿麻痹致残了腿脚,且前几年又被小骡驹踢断了健康一侧的小腿骨,所以,先前拄着的一根拐杖,从而变成了一双。  常言说:十个瘸子九个怪,只有一个不是怪,安上腿脚飞一样快。虽然腿脚不便但一张嘴能把天上的鸟儿说下树来,见红说红,见破说破,马
期刊
“你好,先生。我能为你做什么?”  “请给我退掉这只闹钟。”  “它有什么问题吗?”  “闹钟坏了。”  “怎么讲?”  “闹铃不响。”  “你按照说明书检修过了吗?”  “是的。”  “还是不响?”  “不响。”  “好吧。你有收据吗?”  “没有。我找不到了。”  “那我不能给你退款。”  “哦,不是的,你误解我了。我不需要退款,只想调换一只好的。”  “好的。你保留原包装了吗?”  “没有。
期刊
25年前,他准备结婚,买了一身西服,穿给母亲看。母亲围着他转了一圈,直点头说“好看,好看”。当听他说花了1500元时,母亲拍了拍他的后背說:“三头牛呀!”他说,那身衣服自己再也没穿过,一看那衣服就心重得很,感觉真像眼前站了三头牛。他现在是著名评论家。  选自《今晚报》
期刊
天下太平了些。听说打进北京城的李闯王屁股都没坐热,就被入关清兵杀得像收割过的庄稼,一个没剩。鹅城远在边关,也颇受时局震荡之苦。终于,新朝廷派来了新官员,鹅城仿佛一盆散面瞬间注入了水,看来乱局快消停了。  一日傍晚,残阳如血。鹅城来了个头陀,弓着背,戴着顶破草帽,满面尘灰,一道紫红色的疤像条肥大的蚯蚓横亘在脸上。他的目光像秋后的河水,深邃得望不见底。他一手拎着把月牙铲,一手搀着个小儿。两个人在鹅城东
期刊
山本带兵进入通城,甚是兴奋。据传,通城梅花琴社传承人陈同心收藏一张宋代宫廷古琴,上级命令山本一定要弄到手。  山本祖上在中国学古琴,山本自然也是琴手。部队刚驻扎,山本便前往梅花琴社。  通城梅花琴社坐落于城内河畔,明清院落,白墙青瓦,绿树成荫,正是幽静文雅之地。临近琴社,传来琴声,山本示意随从止步。听来分明是一曲《关山月》,此乃李白描写边关将士保家卫国之词,琴曲也是梅花琴社的名曲。只听得琴声和唱:
期刊
谁都可以打开青莲的身子,但谁都不许打开青莲的发髻。  前一句可以理解,只要给足银两,任谁都可以睡青莲;后一句则让人蹊跷,莫非她的发髻里埋着炸药?不过,男人嘛,要的只是青莲的身子,谁稀罕她的发髻呢?  话说百花城虽然只是一座小山城,但百花江流经百花城拐了个弯儿,甩出了偌大的“百花码头”,故而小小山城灯红酒绿、人马喧嚣。城内有“名楼”四座,皆临江,实为妓院,其中“萼翠苑”的灯笼最红艳,最壮观。  青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