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行正颌手术后其口腔功能间隙的改变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行正颌手术后,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为正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研究口腔功能间隙的改变对术后保持与防止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共20例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定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方法,通过患者治疗前后的对照,比较正颌术后口腔功能间隙的改变。结果: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行正颌手术后较术前1周口腔功能间隙减小(P<0.05),有统计学差异。下颌后退量与口腔功能间隙减少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经正颌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矢状向面积有所减小,其直接原因可能是正颌手术后退下颌骨造成的,并且口腔功能间隙变化量与下颌骨后退距离存在正相关性。
  [关键词]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口腔功能间隙;正颌手术;头影测量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292-04
  
  Changes of oral functional space in patients with skeletal mandibular prognathism after orthognathic treatment
  HE Yuan-jia1,WANG Shao-feng1,LU Li2
  (1.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2.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School of Stomatology,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 Changes of oral Functional space in patients with skeletal mandibular prognathism after orthognathic treatment,understood the oral cavity function gap and the tooth jaw occurs abnormally the relations provide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jaw clinical diagnosis treatment,simultaneously studies the oral cavity function gap the change after the technique maintains with prevents the recrudescence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Methods Study in the 20 mesioclus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uses locates X end shade survey analysis the method,treats around through the patient the comparison,after jaw technique oral cavity function gap change. 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skeletal mandibular prognathism after orthognathic surgery,compares the surgery previous 1 week oral cavity function gap to reduce(P<0.05) to have statistics difference lower jaw backlash quantity and the oral cavity function gap decrement existence obvious relevance. Conclusion The oral cavity function gap of patients with skeletal mandibular prognathism after orthognathic surgery has to the area reduces,its immediate cause possibly is the jaw surgery backlash mandible creates,and the oral cavity function gap change quantity and the mandible back drift have the relevance.
  Key words:mesioclusion;onasopharyngeal spaces;orthognathic;X-ray cephalometric
  
   口腔功能间隙作为颌面部的重要功能腔隙,与牙颌畸形的发生关系密切[1]。根据Frankel的观点,将口腔功能间隙的上界及后界定为硬腭及软腭,前界定为上下切牙舌侧面,下界定为下切牙和下第一恒磨牙根尖的连线(近似于口底)[2]。Moss在他的“功能基质”理论里提出,功能腔隙是影响颌面部生长发育,造成牙颌畸形的决定性因素之一[3]。目前许多学者对于安氏II类错牙合患者以及下颌后缩患者通过矫形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的变化做了大量的研究[4]。但是对于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口腔功能间隙的有关研究国外报道很少,尤其是正颌手术治疗前后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定位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方法,通过患者治疗前后的对照,探讨随着颌关系改变的同时,口腔功能间隙面积的改变,了解口腔功能间隙与牙颌畸形发生的关系为正颌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同时研究口腔功能间隙的改变对术后保持与防止复发提供理论依据(如图1)。
  1 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病例来源为2007年6月~2010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的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8~24岁,平均20.45岁。纳入标准:①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治疗;②单纯发育畸形,无外伤及综合征,无先天畸形,如唇腭裂畸形等;③术前都已经过正畸治疗去除牙齿代偿[5];④临床资料完整(见表1)。
  1.2 方法
  1.2.1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所有20例患者在术前1周(T1)和术后6个月后(T2)都由同一名技师采用同一台Orthopantomograph型头颅定位X线片机(TUUSULA,Finland)拍摄,将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导入德国Onyx-ceph 2.0头影测量分析系统软件,定点由同一人完成,并使用软件定点校正功能,测量及计算为软件自带功能[6]。为减少误差,每张X线片隔周重复定点,测量3次,且前后测量结果作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后取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1.2.2治疗方法
  1.2.2.1术前正畸治疗:术前正畸治疗的目的是为手术创造条件,以利于手术中颌骨的移动与定位及保持术后颌骨与咬合的稳定[7]。
  1.2.2.2正颌外科手术:①术前准备包括:影像学检查;模型外科;牙合板制作,用于手术中及术后的定位和固定;通过模型和牙合板测量出上下颌骨移动距离并记录,观察下颌后退距离与口腔功能间隙变化的关系。②手术方式: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采用坚固内固定[8]。术者均为同一治疗小组术后辅以颌间固定4~6周;复查时间为手术后12个月以上,平均为术后15个月。
  1.3口腔功能间隙测量:摄取正颌手术前1周(T1)及正颌手术后6个月(T2)头颅侧位定位片各1张,侧位片为下颌正中牙合咬合位,对治疗前后X线片进行常规头影测量,分析各项临床指标,以观察治疗前后牙颌面的变化。并对治疗前后的X线片上的口腔功能间隙矢状断面面积进行测定[9]。采用onyx软件进行测量,由同一个人定点测量,测量3次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由onyx自带的测量软件进行计算,得出矢状向口腔功能间隙的面积(如图2~5)。
  1.4统计方法:研究对象自身T1、T2两个时间点的比较:研究对象测量数据进行SNK-q验检,分析正颌手术前、后口腔功能间隙的变化,并对双下颌平均后退量与功能间隙变换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研究对象自身T1、T2两个时间点的比较:患者正颌手术后较正颌手术前1周口腔功能间隙减小(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2.2下颌后退量与功能间隙变化量的关系: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双下颌平均后退量与功能间隙变换量进行描点绘图可以直观的观察到下颌后退量与口腔功能间隙减少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见表3)。
  3 讨论
   Moss等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功能基质假说”(functional matrihypothesis,FMH)。功能基质分为骨膜基质(periosteal matrix)和囊基质(capsulamatrix),前者的代表为咀嚼肌、牙齿、神经、血管及腺体等,后者包括由大脑软膜、脑脊液等组成的神经颅囊基质(neurocranial capsular matrix)和颌面囊基质(orofacial capsular matrix)即口鼻咽腔功能间隙(oronasopharyngeal spaces)。“功能间隙”在Moss著名的功能-形态关系假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影响颌面部生长发育,造成牙颌畸形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而在颌面部畸形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中,我们应该重视口腔功能间隙的变化。根据功能基质理论,下颌骨的生长有赖于口腔功能间隙的扩大,其生长的动力源于口腔功能间隙的功能需要,所以对于下颌前突患者,有学者提出该类患者口腔功能间隙有增大的趋势。本研究中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口腔功能间隙的均值为2272.3mm2,确实大于文献里报道的正常牙合口腔功能间隙面积2169.5mm2以及下颌后缩组1973.6mm2[10]。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假说,认为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在通过正颌手术后退下颌骨后口腔功能间隙应该会有所减小,并且本研究结论也证实了该假说。据Moss功能-形态关系理论,减小后的口腔功能间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因功能间隙紊乱带来的向前生长的动力源。但另一方面,由于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固有口腔内的舌体长期处于较大的功能间隙中,已对这种环境产生了适应性,手术减小了口腔功能间隙的同时可能对舌咽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口腔功能间隙是一个空间概念,当然最好用体积来表示其测量结果,但是由于口腔环境的特殊性,很难获取其体积资料,而X线头影测量结果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其所反映的矢状向测量结果是医师更为关注的内容,且操作简便效率高,具有可重复性[11]。
   本实验比较了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正颌治疗前后口腔功能间隙的变化,发现该类患者在进行正颌手术后矢状向口腔功能间隙的面积有所减小(P<0.05),而有的学者采用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III类错牙合,发现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增大。这些结果和本研究并不矛盾,因为功能矫形是在颞下颌关节适应的范围内,通过后退下颌和前伸上颌达到矫治III类错牙合患者颌骨矢状向位置不调的畸形,它的适应证均为生长发育期的患者,通过矫形力刺激颌骨生长,因而扩大了口腔功能间隙。而本研究选取的患者均为成年患者,排除了自然生长的影响,所采用的治疗方案为正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采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这与功能性矫型治疗有本质的区别,因而得出了相反的结果。
  
  4 结论
   骨性安氏III类错牙合患者,经正颌治疗后,口腔功能间隙矢状向面积有所减小,其直接原因可能是正颌手术后退下颌骨造成的,并且口腔功能间隙变化量与下颌骨后退距离存在正相关性。
  
  [参考文献]
  [1]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2-445.
  [2]PeriG,VaillantJM,GrelletM,et al.TheTrauner-Obwegeser technic in the treatment of mandibular prognathism[J].Ann Chir Plast,1968,13(1):23-29.
  [3]Bjork A,Chad AP,Hayashi T.Some biological aspects of prognathism and occlusion of the teeth[J].Acta Odontal Scand,1950,9(6):1-40.
  [4]王 兴,张震康.我国正颌外科的新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0,35(3):165-167.
  [5]Line PA,Steinauserr EW,Joachim TM,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in surgical orthodontic therapy[J].Am J Orthod,2004,66(5):378-385.
  [6]Proffit WR,Chan YH,Hsu PP,et al.Combined surgical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Proffit Contemporary Orthodontics[M].Louis:CV Mosby,1993:610-658.
  [7]Berger JL,Kulbersh V,Bacchus SN,et al.Stabmty of bilateral sagitral split ramus osteotomy:Rigid fixation versus transosseous wiring[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1,18(4):397-403.
  [8]房 兵,沈国芳,杨 驰.BSSRO 后退矫正下颌发育过度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7,11(5):418-422.
  [9]Antczak J,Popp R,Hajak G,et al.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indings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patients with residual sleepiness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J].J Physiol Pharmacol,2007,58(5):25-35.
  [10]Chew MT,Allan BP,Kogo M.Soft and hard tissue changes af ter bimaxillary surgery in chinese class Ⅲpatients[J].Angle Orthod,2005,75(6):769-773.
  [11]王晓荣,司新芹,鲍庆红,等.生长发育期骨性II 类错牙合高角型及低角型女性患者颅面部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9):10-14.
  
  [收稿日期]2011-11-16 [修回日期]2011-12-30
  编辑/何志斌
其他文献
皮肤缺损是整形外科最常见的体征,而这些缺损因创缘张力过大,常常不能直接拉拢缝合。为了减少张力闭合创面,常常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皮肤移植,软组织扩张技术、超前缝合、皮肤伸展术、皮下过度减张等方法。皮肤移植、软组织扩张技术因存在操作复杂、恢复周期长、费用高等不足而常常被用于修复大面积的缺损;超前缝合、皮肤伸展术,较前两种方法而言,操作相对简便、疗程较短,可用于较大的皮肤缺损,但因皮肤回缩,效果有时并不理想
期刊
眼睑闭合不全是面神经麻痹的主要功能性障碍之一,由于面神经损伤导致的眼轮匝肌麻痹会导致上睑退缩,下睑松弛外翻,使上下睑不能完全闭合,眼球随之失去保护,加之瞬目功能及泪泵系统受到损害,患者一般会出现眼睛灼痛、角膜干燥、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严重者导致视力丧失[1-2]。眼睑闭合不全不仅仅带来功能上的障碍,也严重影响了面部的对称性和美观,成为困扰患者和整形外科医生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认
期刊
[摘要]目的:验证阴股沟皮瓣作为岛状皮瓣在性器官和会阴区重建修复中应用的多样性。方法:本文报道了15例采用双侧阴股沟皮瓣阴道再造术(先天性阴道闭锁10例,女性假两性畸形3例,肿瘤切除术后阴道缺损2例);单侧阴股沟皮瓣修复直肠阴道瘘(1例)和会阴部严重瘢痕导致后尿道部缺损(1例)。结果:32例阴股沟皮瓣全部存活。其中,有2例患者的伤口部分裂开,2例患者阴道口处需要微小的矫正。虽然部分皮瓣处有毛发生长
期刊
[摘要]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医学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之一。继续医学教育是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临床教师培养过程中,基础医学知识的继续教育较少,致使临床教师在临床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合理地运用基础医学知识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案,从而限制了医学生对疾病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临床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临床知识和技能,还应具有相应的基础医学知识。通过自我学习、继续医
期刊
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ngeal insufficiency,VPI)是一些先天性疾病和继发性疾病经常出现的腭咽不能正常闭合而导致的发音和吞咽障碍。这些疾病包括先天性短软腭、先天性肌营养不良、软腭裂、腭裂及粘膜下裂、扁桃体或腺样增殖体切除术后、继发性肌肉麻痹以及某些职业性疾病等,另外涉及现在已知的400多种综合征,其中以腭心面综合征最多见[1]。在腭裂修复之后尤其要经常面临这样的情况,具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方式联合窄波UVB照射对于自体黑素细胞培养移植治疗白癜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稳定期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移植前进行窄波UVB照射20次;B组:移植后予窄波UVB照射30次;C组:移植前予窄波UVB照射20次,移植后再予窄波UVB照射30次;D组:仅进行自体黑素细胞移植,未照射窄波UVB。治疗后至少随访6个月观察复色效果。结果:共治疗221例白癜风患者,移
期刊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从脐带血中分离和培养的成体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这些特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学者的目光,目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采集分离、纯化及生物学特性及研究前景作一简要综述。  脐带血是指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靠近胎儿段内的血液。脐带血中含有两种干细胞: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
期刊
婴幼儿脉管性疾病是婴儿常见的良性肿瘤,早产儿发病率高达22%,所有病变在婴儿出生后几周内即可出现, 先天发病者罕见。具有明确的增生、稳定到消退的自然病程,尽管85%~90%的婴幼儿脉管性疾病在7~10岁时能自然消退,但一些因威胁生命和影响机体功能者则需要及时治疗[1]。目前,对脉管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基础不甚明了,治疗上尚无针对性强的措施。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冷冻治疗,放射与放射性核素治疗,激
期刊
腋臭治疗方法较多,如药物、激光、手术等,其中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唯一根除大汗腺治愈率最高的方法。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手术方法基本上放弃了传统的梭形切口,而主要采用微创隐蔽的小切口。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1月采用腋下美容切口联合搔刮术治疗腋臭178例,达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78例(男65例,女113例),均为双侧,年龄18~42岁,平均22岁。术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维吾尔族正常牙合青少年Steiner分析法的正常值,并探讨其颅面硬组织结构的性别差异以及同性别维吾尔族和汉族青少年之间的种族差异。方法:对1500例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中学生进行普查,从中选取正常牙合青少年70例(男34例,女36例),年龄12~18岁,平均15.4岁,拍摄牙尖交错位时头颅定位侧位片,并用北京医科大学口腔正畸科提供的头颅测量软件(华正头影测量软件)进行Steine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