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及时发现、敏锐捕捉有价值的内容,与学生产生积极的共鸣,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思维风生水起、不断的孕育学生智慧的成长,课堂才能灵动有实效。
【关键词】课堂;幽默;应变;情景;灵动
课堂教学是一个资源生成的过程,新的课程资源、新的生命信息,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智慧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敏锐捕捉住其中有价值的资源。智慧性地重构教学策略,营造鲜活灵动的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中,有时候,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与这堂课的内容不相符,但也有可能是个创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及时发现、敏锐捕捉有价值的内容,与学生产生积极的共鸣,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思维风生水起、不断的孕育学生智慧的成长,课堂才能灵动。
1. 幽默激趣 见机识经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能够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的火花,使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如果看过刘松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课,你一定能深刻的感受到刘老师的风趣幽默。上课一开始,学生们就被他开场风趣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灵活自如、表情丰富的教学深深吸引。他不但在课堂上把孩子们的注意力深深吸引,让欢笑充满真个课堂,还深深感染整个会场。有一本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趣是关键。老师作为引导者激趣很重要。
刘老师以“趣”引领,通过认识学生,让学生用一句话“xx”和“xx”都是我的好朋友的语句变两句“xx”是我的朋友,“xx”也是我的好朋友。但两者表达的含义相同,体会中国语言的美妙,奇特。接着话锋一转:“美丽的数学世界有没有这样的神奇的事情呢?”,夸张又不失真意的语言把学生的“胃口”充分调动了起来。3×(5+1)=5×3+1×3的意思:3×6表示3乘6的积,5×3+1×3是先相乘再相加,再说到“和”和“积”时用力跺地,通过肢体语言让学生深深记住了要点。整个教学,孩子们都在刘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引领加上“特定”的肢体语言,轻易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定律概念课上的生动有趣,孩子们在学习着,也在享受着,不知不觉的感受刘老师的幽默和睿智。
刘老师课后说:只有真正吃透教材,才能把握住教学要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你就能上好一堂课。说起来简单的一句话,如何在课堂上激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仍是目前一线老师所困惑的。刘松老师的课,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幽默的导入、循循善诱的激趣,还需要我们教学素养的厚重。
2. 活用生成 临机制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重复的生命历程。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时机,互动生成,让课堂灵动起来。
我们来看黄爱华老师执教的《24时计时法》
师:比较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有何不同?你比较喜欢哪种计时法?
学生观点不一,呈现平分秋色的局势。
黄老师“一筹莫展”:能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吗?看谁能说服谁?
生(甲方):用24时计时法比较方便,不用写上午和下午,而且应用广泛。
师:能举例说明吗?
生(甲方):可以,如肯德基的营业时间表、电视和手机屏幕上的时间显示、各种车票上的发车时间……
生(乙方)(没有等甲方说完):那平时我们说下午3点去公园玩,会不会说15点去公园玩呢?
师:会这么说吗?
生(甲方)(虽心有不甘,但仍尊重事实):当然不会这样说了!
生(乙方)(看到甲方退让了,也主动承认):你们说的也有道理。
师:看来那么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两种计时法各有优点,24时计法常用于书面表达,而口头表达则一般用12时计时法。
师(幽默地):这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孩子们会心地笑了起来……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推动过程,而这样的过程源于对教学预设的周全把握。走进黄爱华老师的课堂,我们可以感受黄老师善于捕捉发生在课堂情境中的每一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并不着痕迹地加以引导、点拨、放大、或引发一次争辩,或挑起一场探讨,或促成一次反思,或打开一种僵局。
数学课堂的价值体现在学生思维意识品质的提升,黄老师把这一宝贵的人文思想挖掘出来,使学生在争辩中探讨,在探讨中反思,在反思后明理。动态生成中幻化出灵动的教育机智。黄老师的教学有如“蜻蜓点水”,又见“明月照心”,可谓随机应变得心应手。在课堂的教学,教师要做到敏锐地捕捉、科学地重组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就要读懂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必须达到走进去的深度和具备跳出来的勇气,才能营造出鲜活与灵动的数学课堂。
3. 置景怡情 知机识窍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例如张齐华老师执教《圆的认识》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
生1:钟面上有圆。
生2:轮胎上有圆。
生3:有些纽扣是圆的。
……
师:见过平静的水面吗?我们往水里丢一颗小石子(播放课件,配以石子的入水声),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激动地):水纹、水纹、圆……
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伴随优美的音乐,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师:从这些画面中你找到圆了吗?
生(惊异地,慨叹地):找到了!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的如此美妙而神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大家知道张老师已经有了第三版《圆的认识》,但我最喜欢张老师这一段的导入情镜,宛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和音乐中,学生的学习心情经历了“注视-好奇-激动-惊羡-高涨”这一连串的复杂变化,课堂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圆” 如春风夜雨浸透学生的心灵,学生似乎隐约触摸到了“圆”跳动的脉搏,感觉自己正慢慢地融入“圆的世界”,有如进入诗一般的数学境界。学习成为美的发现、情的交融、快乐的体验。徜徉在张老师如诗如画的课堂中,我们能够强烈的感受到“教学是艺术,学习是享受”。
灵动的课堂,就是珍惜课堂的生成资源,教师要用好课堂生成资源,教师关键要做好课堂生成信息的“重组者”,把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转化为新的教学问题,纳入教学内容,成为教学的闪光点,并把它转化为学生智慧发展的“火种”同时,及时排除一些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信息,保证教学能够按自己原有的预设轨道正常运行,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方向性。
参考文献
[1] 2011年《江苏教育》10、12
[2] 2011年《福建教育》7、6、11
[3] 2011年《浙江教育》6、12
[4] 《新课程标准解读》
【关键词】课堂;幽默;应变;情景;灵动
课堂教学是一个资源生成的过程,新的课程资源、新的生命信息,对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智慧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教师要敏锐捕捉住其中有价值的资源。智慧性地重构教学策略,营造鲜活灵动的课堂,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中,有时候,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与这堂课的内容不相符,但也有可能是个创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及时发现、敏锐捕捉有价值的内容,与学生产生积极的共鸣,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思维风生水起、不断的孕育学生智慧的成长,课堂才能灵动。
1. 幽默激趣 见机识经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能够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的火花,使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如果看过刘松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课,你一定能深刻的感受到刘老师的风趣幽默。上课一开始,学生们就被他开场风趣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灵活自如、表情丰富的教学深深吸引。他不但在课堂上把孩子们的注意力深深吸引,让欢笑充满真个课堂,还深深感染整个会场。有一本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趣是关键。老师作为引导者激趣很重要。
刘老师以“趣”引领,通过认识学生,让学生用一句话“xx”和“xx”都是我的好朋友的语句变两句“xx”是我的朋友,“xx”也是我的好朋友。但两者表达的含义相同,体会中国语言的美妙,奇特。接着话锋一转:“美丽的数学世界有没有这样的神奇的事情呢?”,夸张又不失真意的语言把学生的“胃口”充分调动了起来。3×(5+1)=5×3+1×3的意思:3×6表示3乘6的积,5×3+1×3是先相乘再相加,再说到“和”和“积”时用力跺地,通过肢体语言让学生深深记住了要点。整个教学,孩子们都在刘老师诙谐幽默的语言引领加上“特定”的肢体语言,轻易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定律概念课上的生动有趣,孩子们在学习着,也在享受着,不知不觉的感受刘老师的幽默和睿智。
刘老师课后说:只有真正吃透教材,才能把握住教学要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你就能上好一堂课。说起来简单的一句话,如何在课堂上激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仍是目前一线老师所困惑的。刘松老师的课,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幽默的导入、循循善诱的激趣,还需要我们教学素养的厚重。
2. 活用生成 临机制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重复的生命历程。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教师应该善于抓住时机,互动生成,让课堂灵动起来。
我们来看黄爱华老师执教的《24时计时法》
师:比较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有何不同?你比较喜欢哪种计时法?
学生观点不一,呈现平分秋色的局势。
黄老师“一筹莫展”:能说说你们喜欢的理由吗?看谁能说服谁?
生(甲方):用24时计时法比较方便,不用写上午和下午,而且应用广泛。
师:能举例说明吗?
生(甲方):可以,如肯德基的营业时间表、电视和手机屏幕上的时间显示、各种车票上的发车时间……
生(乙方)(没有等甲方说完):那平时我们说下午3点去公园玩,会不会说15点去公园玩呢?
师:会这么说吗?
生(甲方)(虽心有不甘,但仍尊重事实):当然不会这样说了!
生(乙方)(看到甲方退让了,也主动承认):你们说的也有道理。
师:看来那么谁也说服不了谁。其实两种计时法各有优点,24时计法常用于书面表达,而口头表达则一般用12时计时法。
师(幽默地):这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孩子们会心地笑了起来……
理想的课堂是师生真实的互动过程,是动态生成的推动过程,而这样的过程源于对教学预设的周全把握。走进黄爱华老师的课堂,我们可以感受黄老师善于捕捉发生在课堂情境中的每一次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并不着痕迹地加以引导、点拨、放大、或引发一次争辩,或挑起一场探讨,或促成一次反思,或打开一种僵局。
数学课堂的价值体现在学生思维意识品质的提升,黄老师把这一宝贵的人文思想挖掘出来,使学生在争辩中探讨,在探讨中反思,在反思后明理。动态生成中幻化出灵动的教育机智。黄老师的教学有如“蜻蜓点水”,又见“明月照心”,可谓随机应变得心应手。在课堂的教学,教师要做到敏锐地捕捉、科学地重组有价值的生成资源,就要读懂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必须达到走进去的深度和具备跳出来的勇气,才能营造出鲜活与灵动的数学课堂。
3. 置景怡情 知机识窍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例如张齐华老师执教《圆的认识》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
生1:钟面上有圆。
生2:轮胎上有圆。
生3:有些纽扣是圆的。
……
师:见过平静的水面吗?我们往水里丢一颗小石子(播放课件,配以石子的入水声),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激动地):水纹、水纹、圆……
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伴随优美的音乐,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的美妙光环、用特殊仪器拍摄到的电磁波、雷达波、月球上的环形山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师:从这些画面中你找到圆了吗?
生(惊异地,慨叹地):找到了!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的如此美妙而神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大家知道张老师已经有了第三版《圆的认识》,但我最喜欢张老师这一段的导入情镜,宛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和音乐中,学生的学习心情经历了“注视-好奇-激动-惊羡-高涨”这一连串的复杂变化,课堂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圆” 如春风夜雨浸透学生的心灵,学生似乎隐约触摸到了“圆”跳动的脉搏,感觉自己正慢慢地融入“圆的世界”,有如进入诗一般的数学境界。学习成为美的发现、情的交融、快乐的体验。徜徉在张老师如诗如画的课堂中,我们能够强烈的感受到“教学是艺术,学习是享受”。
灵动的课堂,就是珍惜课堂的生成资源,教师要用好课堂生成资源,教师关键要做好课堂生成信息的“重组者”,把有价值的信息和问题转化为新的教学问题,纳入教学内容,成为教学的闪光点,并把它转化为学生智慧发展的“火种”同时,及时排除一些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信息,保证教学能够按自己原有的预设轨道正常运行,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方向性。
参考文献
[1] 2011年《江苏教育》10、12
[2] 2011年《福建教育》7、6、11
[3] 2011年《浙江教育》6、12
[4] 《新课程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