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安翔的画,很吻合他的名字;安静地在心理飞翔。
情绪的火气,很难在他的作品中找着。范安翔企图通过绘画的行为,来达到对生活起落的熨贴,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也能充分体察到他对生活一种处之泰然的态度。
处之泰然,对于现阶段中国当代艺术家来讲,严格说;并非做不到。只是,在执行上确实有某种技术性的困难。毕竟,现在的这个环境艺术市场喧哗声音过大,远远盖过被放在作品里面的纯粹音,艺术创作者修的不再是作品内蕴学分;而是社会学分。可是,范安翔倒是在处理这个情绪与行为游刃有余,他远离北京或上海这两个艺术核心城市,这位1975年出生在湖北洪湖、1998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美术系的艺术家,即便是到现在生活与创作的重心仍旧以湖北为中心,这使得他能够避免掉接触或置身在繁闹漩涡,以安静的心来面对自己的创作。
湖北,古代属荆楚,拥有相当悠久的文化传统。苏轼在《念奴娇》所讲的“乱石崩云,惊涛骇浪”,应该说是他送给荆楚的最好名句。中国社会在提及湖北人的时候,多数会觉得湖北人个性比较火爆,情绪的表现是浓烈。而今天的湖北,同时也是中国相当重要一个工业城市,在任何一个地方举凡是工业城,都不免会涉及到都市建设与环境、人文的兴衰凋敝,城市的传奇不停在更新着。假若,从这些环境的因素,尝试来看范安翔的艺术特质,则会发现他个人对于传统的兴趣与湖北历史有较大渊源,而他的作品所表达出来环境衰败;也是来自他从现实所体察到的感触。差别的是,范安翔并没有在自己的艺术语言当中,植入传统社会对湖北人脾气的评价。范安翔的架上作品,总是一派沉着冷静、总会不自觉散发出一股远远观看的距离,现实情境的翻动,在范安翔眼中与心底,就好比是不沾尘的镜面,泛着幽光;淡淡且凉凉。
范安翔个性中的沉静,让他能够透过一种比较冷静的笔触来书写自己记忆,他的作品没有现在流行市场符码,相反的,他力图经由作品的本身来梳理个人对传统某种心理怀想,使得他的作品洋溢着一股“轻古典主义Light Classicism”。我之所以会使用“轻”这个字,并不是拿来区隔架上作品在笔触运用上的粗浓或纤细,也不是拿来比较新旧古典主义的表现语法,而是从范安翔的作品气韵上来分析,他的艺术隐藏着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古典性,可是,他并没有非常特意要去承袭那份旧古典气韵。相反的,他强烈保留自己对于绘画的笔触经营方式,那份当代情结本质上是出自他个人成长背景,使得他的艺术并不纯然是企图为古典主义做还魂动作,真确一点讲;范安翔为自己的艺术未来,铺陈了一条很自我性格的特殊性。
范安翔的艺术,有两个重点必须先加以归纳,也就是连环书与宋画。表面上,这是非常不能相提并论的两个载体。有趣的是,范安翔在取其两者精神性之余,同时也尝试为自己理出一个能够呼映现实环境的社会性,很自然就会导引着他的绘画能触击到当代节奏,成就很范安翔式的艺术面貌。事实上,宋代画风所透露出来情境,对于范安翔艺术的铺陈,有着很相当的启迪作用。宋代从唐代所沿袭下来的文化传统,征集擅长书写、图绘的人才进入翰林院任职,更且设立书学、画学、医学、算学四学,也因为设置了四学,使得绘画的地位从中获得极大提升。宋徽宗也调整了教育的内容,加入文字学及经义的修习,同时更以此来作为能否理解、表述画题的意境,来作为学生进入文官体系的士流;或者作为工匠的杂流判断依据。北宋初期全景式巨轴绘画蔚为主流,神宗之后则逐渐式微,取而代之是小景画全面流行。小景画风的形成,也有另一个说法。有说是受到北宋初李成的寒林平远山水、与惠崇汀渚水鸟画风的影响,作品惯常会采取一种平远及对角线的构图,并且会使用大气氤氲法及柔和的笔触,以期达到一种飘邈迷蒙的诗意情境,进而让观者产生潇洒、虚旷的视觉感。
北宋的山水画,在山水之间加入更多的人文活动,在所谓理想性与四季变化的情境推移之下,山水图绘成为抒情表志一大载体,也成为北宋山水画显具特殊的主调。另外,平远的视角构图、虚旷的画意,甚或至宋画对于水纹的处理,范安翔都赋予自己的诠释。2006年一件名为《长满了树》作品中,范安翔让整个山丘的山线占据画面一半,从宋画描绘江渚的皴法获得灵感,范安翔以简单的线与设色,点出山丘的层层迭映与绿荫的淡妆,但是却以对比性的手法来处理山丘上群树与人比率问题。范安翔让树的形身变得特别矮小,甚至很难令人联想到这眼前是一片树林,真确讲,那应该是稀稀疏疏长得很没有尊严的树。可是,这样的视角处理,正好也突出了画面的平远空间性,使得画里面背对着观者的男子,更流露出一股极深沉的落寞与孤寂。在另一件《長满了草》作品,水纹的那种既刻板又重复的形状,点出了生活心境的那种莫可奈何无力感,种满着绿草的黄色水盆,又是那么像是孩童洗澡的塑料浴盆,所谓一叶轻舟与清流,原本应该是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境界,但此刻只见行驶在呆板水波间的青春,多么像是在对自己已经远离的童真致上无言的唏嘘。范安翔个人非常喜欢宋代绘画的原因则是;他觉得,宋画往往在对情绪的保留处理上,显得是那么地具有折迭性情节,也就是情绪被收纳得非常妥当而不显得外放。如此的作法,也让作品本身所发散出来的空间性更具辽阔。这也就是说,范安翔也许并没有在画面上出现人的身影,但所欲传达的内心波涛则没有被减弱。例如,2006年有一件《奔马》作品,画面那件石刻的马,已经是伤痕累累再也担负不起任何重责,但?却昂头看着前方,石柱底下蔓草仍旧肆意滋长,让人份外想起那句老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那种不甘于被时间摆脱的执念。尽管,眼前的这匹马亦只不过是石刻马,但范安翔其实非常擅长在他的作品,铺陈一份生命活动的波折,尤其当他把人的身影抽掉,其实也相对把内心活动的空间波长给增添了力量。
宋画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虚旷韵味,真确讲并非是想要触击到一份寥落,在我的想法中,那应该是想要探求一种人内心与外在形势难以契合的落寞。这种内心的感受,亦深且重,但却是很难经由画面把情绪把握得恰到好处。范安翔固然年纪轻,社会经验的累积也还有限,但或许就在于他自己性格的沉静,使得他更能体会到其中况味,进一步把自己从现实所观察到的事物转换到作品身上,相互间达到某种心神默契的贴合。至于,我之前所提到他艺术当中受连环书影响的部份,这其实可从范安翔对于人物细节的讲究最能看出。范安翔成长的年代,也正好遇到中国经历外来文化大量进入的时间,尤其是面对流行文化、连环书,它们所带来的视觉愉悦、所塑造的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性,对范安翔来讲都提供了一个可以让思想奔驰、憧憬的空间。所以,仔细看范安翔2006年时期的画作,画面所出现的人物,发型、衣饰,都像极了连环书里面那种纯情唯美的男主角,范安翔一方面通过这样的书写方式,来传达自己成长的经验,但何尝不也是以这种笔触来建立自己跳脱从现实写人的技法;以个人独特的“造像写实”能力,来达到自己强烈风格的诉求。
2007年的新作中,范安翔的作品又作了些许调整,他不再透过大家都非常熟悉男主角来做为“接口”,范安翔把自己关注的焦点更定焦在眼前环境变化中,他尝试经由对象来抒发自己所关照的世界。比如说,他在编号《21》作品中,一棵已经失去繁茂树叶护持的枯树,只有一只孤单单小鸟栖息在枯枝上,这件作品已经超越以前他在描绘荒凉环境的那种冷肃情绪抒写,我觉得;他靠着简笔利落的笔触铺陈,清淡到几乎没有情绪的设色手法,范安翔让整个画面在一种水气的氤氲烘托之下,缓缓吐露生命一旦失去外在的粉饰;反而更见那份纠缠与卓然力道。新作當中的范安翔,感情的温度是比较让观者感触得到。 在编号《86》作品中,一节身体已经被烧得逐渐崩溃成灰的树枝,裸露出来的树身还是有着温润的棕色调,或许没有鲜艳的生命容颜,但在树身周围还是被其他生命环绕着,所谓中止与开始,竟然巧妙汇聚在同一个时空,令人有点错觉终点是否也意味着另一个新生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目睹过被烈火烧炼的木料,那种火花所带起的湮灰漫飞,都成为新作里所出现的点彩纷飞表现。这来自生活的经历,使得范安翔更懂得在画面上,架构出自然生命所面对的冲击与改变,他不再只是去交待一种情境或煎煮出一种情怀,范安翔从这里开始把自己的情感逐渐释放到画意里,不再跟他所画的对象只保持远远冷冷距离,也让观者逐渐感受到属于范安翔自己的体温。
我们或许都很清楚时间的稍纵即逝,也或许都有自己的经验可以来观视时间留下的痕迹,问题是;却未必会有机会去看时间走动过后的静止情绪。我很喜欢看范安翔在自己的作品里面,尝试以自己的经验来探讨这个话题。在他的作品中,人经常是背对着观者,这个行为语言的本身其实已经点出“时间是不等人”、“时间总是往前走”的标准社会性,时间走动本身的抽象性,在他的画里,深刻地成为具象。另外,范安翔在作品主体事物安排上,不论是以人为主轴或败坏的砖石、雕梁,总会看到这些主体竟然都已经破败到筋骨(钢筋)裸露,范安翔非常细腻把这些主体表面处理得好像经过很长时间风吹日晒,在一种全然风化之后;整个身体变得干干脆脆,稍一碰,就会碰出个巨大伤口。我总觉得,范安翔在他的作品身上,就是很特意要把时间走动,那种带给环境生命掷注过后,不再有水分的丰泽,那种干、那种脆给呈现出来,而事实上,这就是时间走过最彻底的显影。如此的表现,教我想起中国瓷器因为年岁久远,胎体的光泽沉淀出一种泛黄、甚至有些许裂纹,但却因此成就出一种被妥善保管、冷冻起来的一种透明的光晕,那种光晕是被时间大力打进去之后;才焕发出来的一种透度,这就叫做“润”!其实,一个人年轻的时候,绝对不懂得也不可能拥有所谓“润”。这所谓“润”,指的是对所谓的曾经有了一种开朗豁达、一种了然于心的笃定。而,这不也是时间走动过后的余音吗?
选择在心理安静地飞翔,或许是范安翔的艺术与他的人,给人的一种直观。可是,我倒也在他的作品里,看到了海阔天空。
情绪的火气,很难在他的作品中找着。范安翔企图通过绘画的行为,来达到对生活起落的熨贴,使得观者在欣赏作品的时候,也能充分体察到他对生活一种处之泰然的态度。
处之泰然,对于现阶段中国当代艺术家来讲,严格说;并非做不到。只是,在执行上确实有某种技术性的困难。毕竟,现在的这个环境艺术市场喧哗声音过大,远远盖过被放在作品里面的纯粹音,艺术创作者修的不再是作品内蕴学分;而是社会学分。可是,范安翔倒是在处理这个情绪与行为游刃有余,他远离北京或上海这两个艺术核心城市,这位1975年出生在湖北洪湖、1998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美术系的艺术家,即便是到现在生活与创作的重心仍旧以湖北为中心,这使得他能够避免掉接触或置身在繁闹漩涡,以安静的心来面对自己的创作。
湖北,古代属荆楚,拥有相当悠久的文化传统。苏轼在《念奴娇》所讲的“乱石崩云,惊涛骇浪”,应该说是他送给荆楚的最好名句。中国社会在提及湖北人的时候,多数会觉得湖北人个性比较火爆,情绪的表现是浓烈。而今天的湖北,同时也是中国相当重要一个工业城市,在任何一个地方举凡是工业城,都不免会涉及到都市建设与环境、人文的兴衰凋敝,城市的传奇不停在更新着。假若,从这些环境的因素,尝试来看范安翔的艺术特质,则会发现他个人对于传统的兴趣与湖北历史有较大渊源,而他的作品所表达出来环境衰败;也是来自他从现实所体察到的感触。差别的是,范安翔并没有在自己的艺术语言当中,植入传统社会对湖北人脾气的评价。范安翔的架上作品,总是一派沉着冷静、总会不自觉散发出一股远远观看的距离,现实情境的翻动,在范安翔眼中与心底,就好比是不沾尘的镜面,泛着幽光;淡淡且凉凉。
范安翔个性中的沉静,让他能够透过一种比较冷静的笔触来书写自己记忆,他的作品没有现在流行市场符码,相反的,他力图经由作品的本身来梳理个人对传统某种心理怀想,使得他的作品洋溢着一股“轻古典主义Light Classicism”。我之所以会使用“轻”这个字,并不是拿来区隔架上作品在笔触运用上的粗浓或纤细,也不是拿来比较新旧古典主义的表现语法,而是从范安翔的作品气韵上来分析,他的艺术隐藏着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古典性,可是,他并没有非常特意要去承袭那份旧古典气韵。相反的,他强烈保留自己对于绘画的笔触经营方式,那份当代情结本质上是出自他个人成长背景,使得他的艺术并不纯然是企图为古典主义做还魂动作,真确一点讲;范安翔为自己的艺术未来,铺陈了一条很自我性格的特殊性。
范安翔的艺术,有两个重点必须先加以归纳,也就是连环书与宋画。表面上,这是非常不能相提并论的两个载体。有趣的是,范安翔在取其两者精神性之余,同时也尝试为自己理出一个能够呼映现实环境的社会性,很自然就会导引着他的绘画能触击到当代节奏,成就很范安翔式的艺术面貌。事实上,宋代画风所透露出来情境,对于范安翔艺术的铺陈,有着很相当的启迪作用。宋代从唐代所沿袭下来的文化传统,征集擅长书写、图绘的人才进入翰林院任职,更且设立书学、画学、医学、算学四学,也因为设置了四学,使得绘画的地位从中获得极大提升。宋徽宗也调整了教育的内容,加入文字学及经义的修习,同时更以此来作为能否理解、表述画题的意境,来作为学生进入文官体系的士流;或者作为工匠的杂流判断依据。北宋初期全景式巨轴绘画蔚为主流,神宗之后则逐渐式微,取而代之是小景画全面流行。小景画风的形成,也有另一个说法。有说是受到北宋初李成的寒林平远山水、与惠崇汀渚水鸟画风的影响,作品惯常会采取一种平远及对角线的构图,并且会使用大气氤氲法及柔和的笔触,以期达到一种飘邈迷蒙的诗意情境,进而让观者产生潇洒、虚旷的视觉感。
北宋的山水画,在山水之间加入更多的人文活动,在所谓理想性与四季变化的情境推移之下,山水图绘成为抒情表志一大载体,也成为北宋山水画显具特殊的主调。另外,平远的视角构图、虚旷的画意,甚或至宋画对于水纹的处理,范安翔都赋予自己的诠释。2006年一件名为《长满了树》作品中,范安翔让整个山丘的山线占据画面一半,从宋画描绘江渚的皴法获得灵感,范安翔以简单的线与设色,点出山丘的层层迭映与绿荫的淡妆,但是却以对比性的手法来处理山丘上群树与人比率问题。范安翔让树的形身变得特别矮小,甚至很难令人联想到这眼前是一片树林,真确讲,那应该是稀稀疏疏长得很没有尊严的树。可是,这样的视角处理,正好也突出了画面的平远空间性,使得画里面背对着观者的男子,更流露出一股极深沉的落寞与孤寂。在另一件《長满了草》作品,水纹的那种既刻板又重复的形状,点出了生活心境的那种莫可奈何无力感,种满着绿草的黄色水盆,又是那么像是孩童洗澡的塑料浴盆,所谓一叶轻舟与清流,原本应该是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境界,但此刻只见行驶在呆板水波间的青春,多么像是在对自己已经远离的童真致上无言的唏嘘。范安翔个人非常喜欢宋代绘画的原因则是;他觉得,宋画往往在对情绪的保留处理上,显得是那么地具有折迭性情节,也就是情绪被收纳得非常妥当而不显得外放。如此的作法,也让作品本身所发散出来的空间性更具辽阔。这也就是说,范安翔也许并没有在画面上出现人的身影,但所欲传达的内心波涛则没有被减弱。例如,2006年有一件《奔马》作品,画面那件石刻的马,已经是伤痕累累再也担负不起任何重责,但?却昂头看着前方,石柱底下蔓草仍旧肆意滋长,让人份外想起那句老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那种不甘于被时间摆脱的执念。尽管,眼前的这匹马亦只不过是石刻马,但范安翔其实非常擅长在他的作品,铺陈一份生命活动的波折,尤其当他把人的身影抽掉,其实也相对把内心活动的空间波长给增添了力量。
宋画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虚旷韵味,真确讲并非是想要触击到一份寥落,在我的想法中,那应该是想要探求一种人内心与外在形势难以契合的落寞。这种内心的感受,亦深且重,但却是很难经由画面把情绪把握得恰到好处。范安翔固然年纪轻,社会经验的累积也还有限,但或许就在于他自己性格的沉静,使得他更能体会到其中况味,进一步把自己从现实所观察到的事物转换到作品身上,相互间达到某种心神默契的贴合。至于,我之前所提到他艺术当中受连环书影响的部份,这其实可从范安翔对于人物细节的讲究最能看出。范安翔成长的年代,也正好遇到中国经历外来文化大量进入的时间,尤其是面对流行文化、连环书,它们所带来的视觉愉悦、所塑造的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性,对范安翔来讲都提供了一个可以让思想奔驰、憧憬的空间。所以,仔细看范安翔2006年时期的画作,画面所出现的人物,发型、衣饰,都像极了连环书里面那种纯情唯美的男主角,范安翔一方面通过这样的书写方式,来传达自己成长的经验,但何尝不也是以这种笔触来建立自己跳脱从现实写人的技法;以个人独特的“造像写实”能力,来达到自己强烈风格的诉求。
2007年的新作中,范安翔的作品又作了些许调整,他不再透过大家都非常熟悉男主角来做为“接口”,范安翔把自己关注的焦点更定焦在眼前环境变化中,他尝试经由对象来抒发自己所关照的世界。比如说,他在编号《21》作品中,一棵已经失去繁茂树叶护持的枯树,只有一只孤单单小鸟栖息在枯枝上,这件作品已经超越以前他在描绘荒凉环境的那种冷肃情绪抒写,我觉得;他靠着简笔利落的笔触铺陈,清淡到几乎没有情绪的设色手法,范安翔让整个画面在一种水气的氤氲烘托之下,缓缓吐露生命一旦失去外在的粉饰;反而更见那份纠缠与卓然力道。新作當中的范安翔,感情的温度是比较让观者感触得到。 在编号《86》作品中,一节身体已经被烧得逐渐崩溃成灰的树枝,裸露出来的树身还是有着温润的棕色调,或许没有鲜艳的生命容颜,但在树身周围还是被其他生命环绕着,所谓中止与开始,竟然巧妙汇聚在同一个时空,令人有点错觉终点是否也意味着另一个新生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目睹过被烈火烧炼的木料,那种火花所带起的湮灰漫飞,都成为新作里所出现的点彩纷飞表现。这来自生活的经历,使得范安翔更懂得在画面上,架构出自然生命所面对的冲击与改变,他不再只是去交待一种情境或煎煮出一种情怀,范安翔从这里开始把自己的情感逐渐释放到画意里,不再跟他所画的对象只保持远远冷冷距离,也让观者逐渐感受到属于范安翔自己的体温。
我们或许都很清楚时间的稍纵即逝,也或许都有自己的经验可以来观视时间留下的痕迹,问题是;却未必会有机会去看时间走动过后的静止情绪。我很喜欢看范安翔在自己的作品里面,尝试以自己的经验来探讨这个话题。在他的作品中,人经常是背对着观者,这个行为语言的本身其实已经点出“时间是不等人”、“时间总是往前走”的标准社会性,时间走动本身的抽象性,在他的画里,深刻地成为具象。另外,范安翔在作品主体事物安排上,不论是以人为主轴或败坏的砖石、雕梁,总会看到这些主体竟然都已经破败到筋骨(钢筋)裸露,范安翔非常细腻把这些主体表面处理得好像经过很长时间风吹日晒,在一种全然风化之后;整个身体变得干干脆脆,稍一碰,就会碰出个巨大伤口。我总觉得,范安翔在他的作品身上,就是很特意要把时间走动,那种带给环境生命掷注过后,不再有水分的丰泽,那种干、那种脆给呈现出来,而事实上,这就是时间走过最彻底的显影。如此的表现,教我想起中国瓷器因为年岁久远,胎体的光泽沉淀出一种泛黄、甚至有些许裂纹,但却因此成就出一种被妥善保管、冷冻起来的一种透明的光晕,那种光晕是被时间大力打进去之后;才焕发出来的一种透度,这就叫做“润”!其实,一个人年轻的时候,绝对不懂得也不可能拥有所谓“润”。这所谓“润”,指的是对所谓的曾经有了一种开朗豁达、一种了然于心的笃定。而,这不也是时间走动过后的余音吗?
选择在心理安静地飞翔,或许是范安翔的艺术与他的人,给人的一种直观。可是,我倒也在他的作品里,看到了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