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习作思维中的表达能力和思想能力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8620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习作中的表达能力
  发展习作表达能力,是儿童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习作表达能力是指写作者能够根据表达内容和表达对象,灵活选用适宜、妥帖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给读者留下良好感受和深刻印象的能力。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表达的内容,此谓表达之“意”;其二,表达的形式,此谓表达之“形”。良好的表达能力就应该以契合的“形”展现丰富的“意”,在表达过程中,学生应协调形意关系,实现语言表达的灵动自然。
  表达能力应该纳入儿童习作力的范畴,因为表达力正是衡量学生习作能力的显性标准。
  1.表达,美在妥帖。意思表达出来要让他人读后感到适宜、妥当。比喻恰是我们可使用的最便捷也是最重要的“修辞工具”。文学家努力寻找的是别人没有用过的创造性比喻,而我们日常写作用的多是约定俗成的比喻。比如,吃喜酒时,有人酒量大,就说他是海量,如海之量。类似的表达还有很多:“铁汉”,像钢铁一样的汉子;“山积”,(东西)堆积如山……生活中真可谓处处是比喻。
  2.表达,在于创造。我们在写作时,追求内容和形式都新穎的句子。然而实践中,我们都是在“内容旧而形式新”和“形式旧而内容新”两种表达之间奋斗。有时因为内容旧,必须琢磨新的形式以补救;有时因为内容新,姑且沿用旧的形式做“外衣”。在语文的世界里,创新的法则永远是“少数人创造,多数人模仿”。所谓“转益多师是汝师”,我们需要模仿他人有创造性的表达。
  表达的创新实属艰辛,我们如何能让自己的表达多一些新鲜感呢?运用比喻修辞正可以助作者“一臂之力”。因为比喻是同时描写两个东西,使它们相互辉映,互相衬托,互相形容,在某一点上合而为一,正是“双料”的描写、“复式”描写。比如,有学生写道:“每朵花都像打扮得美丽端庄的即将登台的演员。”这样的“比喻”,能让表达者尽兴倾吐,让读者感到新意。
  我们学习一些新词时,很可能同时是在学比喻。比如“兔脱”,若只解释为“迅速逃走”是不够的,只有理解为“像兔子一样逃走了”,才算解释得传神。同理,“学业荒废”并不是把功课忘记了而已,还带着因为如同田里没长庄稼只长野草一般的惋惜。进一步思考,既然许多词语是变形的比喻,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比喻性词语化作句子,便能收到“创新”的效益。仅举一例,“商店开张”,有学生写那老板:“他开了店,精神紧张得像一张拉足了的弓。”如此“反其道而行之”,我们就能让一个平常的词语重获新生,生成一种新鲜感。
  二、习作中的思想能力
  培养思想能力,是儿童写好作文的一种引领性力量。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儿童良好的习作思想能力呢?这无疑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种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学生勤于观察,乐于思考;需要他们博览群书,汲取营养;需要他们开阔视野,涵养价值观;需要他们提高认识,让精神世界更丰厚。比喻修辞,能为儿童思想力发展铺设出一条生趣盎然的通幽路径,伸向真诚而深刻的审美之境。
  钱锺书的《围城》中有数百个精彩绝伦的比喻句,令人回味无穷。比如,有位从美国留洋归国的张先生附庸风雅,喜欢在汉语里夹杂无谓的英文词,似乎汉语不足以表达他的意思。钱锺书先说这些英文词好比是一个人“嘴里嵌的金牙”,总是露出来给别人看,只为炫耀他的阔气。可随后再一想,“金牙”毕竟还能用于咀嚼,但这些“散装”英文除了令人厌恶之外,并无任何有助于表情达意的作用。于是钱锺书又作比喻:“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玩味之余,会心一笑,我们也能感受到钱先生反对崇洋媚外的思想。
  翻开习作能力出众的小学生的作文本,那一句句洋溢着思想生命力的比喻句真是俯拾皆是,令人目不暇接。比如,我们总是说“长江如带”,可有学生认为长江像一条带子,是削弱了长江的气势。他在飞机上俯瞰后,认为长江应该是祖国大地上流淌着的一根动力澎湃的血管。这个比喻句表达了小作者感恩长江、热爱祖国的思想。
  又比如,当一场足球赛胜利后,很多学生观察球员时,写下的大多都是“汗如雨下”。可有学生认为这些汗珠是为力争冠军而流的,凝聚着球员们的荣誉感,这是“雨水”所不能体现的,于是有的学生想到了“每一颗汗珠都是镶嵌在冠军奖杯上的珍珠”这样的表达。这个比喻句足可见小作者勇于拼搏的思想。
  再比如,有一位学生针对手表做了一个比喻:“看着表盘上逐渐扩大的两针之间的夹角,我便想到了那是一面徐徐打开的扇面。”不满足于此,他又由一块手表想到了整个钟表大家族,于是精彩的比喻又诞生了:“它们有一个庞大的家族,族长住在气象局。它们还有国际背景,跟格林威治天文台息息相通。它们有严密的指挥系统,每天中午十二时整,全族照例要向族长汇报、校正自己的错误。”瞧,这段文字里的家族、族长、国际背景、指挥系统都是比喻,没有丰沛的思想,如何能够驾驭这一系列的比喻?
  表达能力和思想能力,正如一个富有魅力的人,不仅需要有健康俊朗的形象,更要有谈吐不俗的气质和厚德载物的品质。良好的表达,一定蕴含着真诚的思想;诚恳的思想也需要适宜的表达。善教作文者,应当有前瞻意识,高度重视学生表达能力和思想能力的成长,着力激活儿童习作思维中的这两种引领能力,这也是教师习作教学素养进阶的引领力量。
  (作者单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其他文献
语文要以人为本,促进儿童的发展。语文教师应该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在文本中徜徉,回归本真的课堂教学。  一、精心设计预习闯关卡,把握学情  预习闯关卡是教师备课中的教学思路预设,是对文本中的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重点、难点做出的提示,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有针对性地自学文本。  预习闯关卡一般分为“过生字”“明内容”“做批注”“长知识”几个基本部分。“过生字”是学生在自主预习中学会
期刊
所谓“真实情境”,指的是情境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真实可感的。需要指出的是,使用“真实”的描述,并不是说情境一定来源于学生身边实际发生的,而是强调情境要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要与学生的真实好奇相联结。通过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就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问题。教师从经验入手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创设一个个精彩的情境,依据不同的情境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效果自然不
期刊
里面的年轻人,看着看着,神情变了,两行泪,缓缓地,从他腮边滚落下来。  你的父辈是否也是这样——他们生性含蓄,他们总是把爱深埋于心中,不予言说;但如果你需要,他们一定会站在你身后,做你最坚强的后盾,给你勇气和力量!   陪一个父亲,去800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兴兴的。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
期刊
天黑了,这只天鹅仍然没有离去,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任凭寒风吹拂。  下面是一对天鹅伉俪的故事,发生在德国。   天气转冷,这对天鹅双双南飞,去温暖的南方越冬。它们时而振翅,时而滑翔,时而一前一后,时而左右并行,始终不离不弃,亲密无间。俯瞰大地,静静的莱茵河,繁忙的铁道线,热闹的都市,温馨的村庄,它们均无暇浏览,只是迫切希望早点儿回到南方的家。   或许心情过于迫切,或许忙不择路,悲剧瞬间就发生
期刊
我坐在出租车里,怒气难消,觉得自己的颜面丢尽,我强烈克制着自己一触即发的情绪,想让自己冷静下来,头脑里一直闪现着一个问题,今天我是不是已经失去了她?我盛怒之下的行为是
期刊
那年,微博作为分享平台在中国刚刚兴起;  那年,猫叔还只是一只普通的喜欢眯着眼睛晒太阳的胖喵;  那年,什么是云吸猫,大家还都不知道。  后来有一年,一只来自日本的大白猫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广大微博网友的视线。你可能用它的照片做过头像,可能发过它的表情包,可能在微博上关注过它的动态。平平无奇的一只猫,治愈了无数曾在深夜中崩溃过的人们,它那悠然的生活态度也感染了许多焦虑的人们。作为网红猫咪初代目,这只大
期刊
你还没有成形,以最完美的状态存在着.在你的眼睛睁开前,我就是你的双眼.你还没有接触过空气、颜色、雪花,甚至也没有接触过妈妈——她可是我朋友!她在我面前躺下,准备生出你
期刊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宋有朱熹“三读”批注法;明清有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圈点批注法,自古以来就不失为一种指导学生阅读的好方法。圈点批注法中所谓“圈点”,就是阅读时利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标示出文章中重要的字、词、句、段,标示出文章的层次段落,点出疑难之处等。所谓“批注”,就是给圈点出的内容写文字性的批语,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为了让学生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掌
期刊
我会定期在位于华盛顿闹市区的《纽约时报》分局办公室附近,利用吃早饭的时间会见朋友,采访官员、分析师或外交官。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避免浪费早餐时间,把自己每天的安排填得更满一些。  当然,华盛顿特区的早高峰期的交通总是很拥堵,我的早餐伙伴往往会迟到10分钟、15分钟甚至20分钟。他们总是气喘吁吁地赶到,一边坐下一边说着致歉的话:“红线地铁又延误了……”“环城高速大堵车……”“我的闹钟没有响……”“我
期刊
一、在阅读教学中切入写作知识,运用课文实例支撑理论  要真正实现读写融合的目标,就需要语文教师能够调整教学结构和重新规划教学设计,在一个单元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本单元习作板块的教学内容,能够在课文阅读中找到相对应的地方,有效地切入相关的写作知识,并且可以直接利用课文作为案例支撑。在教材中,每一单元导读部分都有明确的语文要素,这就是阅读和写作的要点,教学要以此开展,读写结合的落脚点也在这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