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来源 :光明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jinlin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大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失眠的发生。失眠发病率高,危害巨大,西医治疗失眠大多采用镇静催眠药物,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反应,中医治疗失眠具有良好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此文从失眠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药治疗、针刺治疗、灸法治疗、推拿治疗、耳针治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大思政课”建设立足于“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树立“社会即课堂”教学理念,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把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提升融入具体生活和活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逻辑和深厚的价值底蕴。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要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规律探索、育人体系完善等方面入手,持续推进教学资源开发利用、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用好社会实践平台,
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通过"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五个方面的教育,积极构建"五位一体"的教育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的 探讨度普利尤单抗对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0例成人中重度AD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期于该院体检的2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度普利尤单抗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12周、16周后检测AD患者前臂掌侧皮损部位皮肤含水量与经皮水分丢失(transe
<正>在很多教研工作者和教师那里,对理想教学模式(或称教学范式)的追求是他们教研工作的重要目标,很多教学改革者也会把普及一种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教学模式当作他们的使命。教研工作者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总结规律,逐渐把一些有共性、可以普及的有益经验提炼出来,用教育理论作指导,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上课方式,这便是教学模式。比起某种教育理念的普及,教学模式的普及会更容易一些,特别是对一些新教师、教学能力
期刊
目的:观察在骨科创伤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治疗中,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实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收治行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治疗的45例骨科创伤患者为标准组对象,对该组患者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同时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同科室收治的且行相同治疗方案的骨科创伤患者45例为常规组对象,对该组患者在
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导向,培养本科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高校的职责,更是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教学由于文理分科教学造成学生人文底蕴与科学探索精神的兼顾缺失、重视教忽视学生的学、缺乏社会参与等问题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通过智慧校园环境赋能教学,充分运用网络技术,融合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环境与资源,形成支架式教学模式,连接课内与课外,整合跨领域教学资源,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
烟草专卖制度是中国烟草业推行的一项重要经济决策,专卖制度的实施能够为国家财政提供高额的税收利润,在这一发展条件下,需要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需要了解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制定出社会矛盾的解决方案,维护好政府、社会、市场和烟草行业各方面的利益,助力国民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经济新常态专卖制度下烟草业效率的提升,希
生物化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生命科学领域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和综合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过程性学习评价作为当前课程的普遍评价方式,多数研究关注“如何评”,而对有效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目标的具体教学环节少有探索。本文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基于课堂表现、课程论文、知识总结和课后作业的过程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以期在过程性学习评价中实现学生多元能力培养为国内同类课程积累经验
<正>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5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已经2022年3月2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第5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局长张工2022年3月24日为了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促进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同时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决定:一、对6部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
期刊
在幼小衔接阶段,儿童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有怎样的认识和需求,如何基于儿童视角科学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是值得幼儿园教师重新审视并深入研究的。文章立足儿童视角下的幼小衔接,通过多形式的自主表达、多渠道的心理疏导、多维度的实践体验等举措,为幼儿入学适应提供积极有效的精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