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3456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没有对课本和一些数学问题深究,仅漫游在题海里,全靠解答课本、试卷中的数学问题不能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学生应结合当前的知识提出数学问题,加深知识的理解力。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提问能力作出了相关阐述。
  关键词:提问;提问方法;提问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03-01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不将学生人为地划分为好、中、差等级,平时的每一堂课都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表达意见的时间。在解决问题的讨论中,师生应进行平等的、互为信赖的知识和情感交流,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无论简单与否,对错与否,稀奇古怪与否,教师都不应先发表意见,而应先“定调”,应先让学生讨论,大胆提出问题;同时又要设法使学生保持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清或表现不耐烦,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一、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三种现状
  (一)不愿提。
  学生不愿提问题不仅有主观的原因,而且还有客观的原因。以应试为目标的学生,往往提出与应试有关的数学问题,表现出明显的内容选择的心理倾向,他们提出问题的取向往往否定考试范围以外的数学问题。同时一部分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剥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和权利,使得一些学生没有形成提问题的习惯,久而久之,什么问题都不愿提,也不知道该怎么提问题了。
  (二)不会提。
  会不会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生疑能力,生疑能力越强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越有深度和意义,越有挑战性和创造性。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另辟蹊径,突破传统,大胆创新,使他们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三)不敢提。
  有些学生刚产生疑问时,感到自己根本无法解决,不去考虑就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有些学生怕提出的问题浅显无深度,会被其他学生或教师耻笑而不敢提;有些学生产生数学疑问时,自己尝试解决未果,就将其束之高阁,也不向人请教。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五种做法
  (一)因果分析法。
  引导学生对遇到的数学问题要善于提问,为什么是这个结论?怎样才能得到这个结论?对于所有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意识到“在解答数学问题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获得一个正确的结论,更应了解获得结论的过程、思路和方法等。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探索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强问题意识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二)逆向反问法。
  正面的问题,反过来问,结论会怎么样?思路与方法又会怎么样?由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三)发散思维法。
  发散思维法是指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中要求学生每做一道题后再思考一下,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鼓励他们打破常规思维,标新立异,提倡一题多解,以达到解答一道题连通一片的目的。这样学生经过主动思考和探索,展开联想的翅膀,综合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解题方案,从而有效的训练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创设情境法。
  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启发性问题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触景生情,激发其积极动脑,自己去寻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
  (五)联系实际法。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问题。例如,书的长和宽的比例有什么奥秘?家庭中烧开水,水电费怎么算?等等。在最初阶段,不必过多的顾及高质量的数学问题,只须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然后试着给予回答。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真正要解决它时,可能还要用到许多高深的数学知识,但正是这些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不断探索问题、追求卓越的精神,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内驱力。
  三、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四点措施
  (一)创设民主氛围,为学生提问留有叫大的自由度。
  所谓自由度,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自主提问,获得主动发展,体现主体性的程度。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不唯名师,不唯课本和教参,大胆质疑,善于批判,善做“学问”,培养学生自觉的质疑精神。
  (二)鼓励大胆质疑,增强学生提问的自信度。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清或表现不耐烦,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没,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应耐心、细致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提示,即使对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也能尽量找出所提问题的合理部分,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感,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勇气和信心。
  (三)适时启发点拨,提高学生提问的清晰度。
  所谓清晰度,是指提出问题的思路、研究对象、条件结论的清晰程度。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思路不清,方向不明,研究对象模糊,因而他们之间便会互相争论和补充,这就促使一些学生主动地翻阅课本,查找参考资料,向同学或教师咨询、质疑、阐明自己的观点。一堂课内学生之间相互争论,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修正错误,提炼观点,逐步提高质疑水平。同时教师还应启发学生思考哪些问题该问,哪些问题不该问,要注意在学生提问时给予适当的点拨,使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过于零碎,鼓励学生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清晰明确,提高学生认知效果。
  (四)运用数学美感,提高学生提问的审美度。
  所谓审美度,是指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时,进行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的程度。在数学教学中,美的因素有很多,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和发现,并能够感知、想象和理解。例如,帮一张正方形的纸分成四等份,有几种分法?这是一个结论开放题,笔者在初一使用课标教材课堂教学中尝试着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数学美感(如对称美、和谐美、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等),直觉观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比赛,很快得到一系列四等分法。学生在提问和解题过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和活力,审美度的提高已在不言之中,临近下课时,学生仍回味无穷。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运用板书来达到指导、引导学生的作用,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一门需要潜心研究的艺术。在语文课堂上,要让板书讲起来方便、写起来顺手、看起来美观、记忆起来印象深刻就要符合科学准确,简练精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布局合理,书写规范;灵活多样,整体美观这几个要求。  【关键词】初中语文 板书 艺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
宋代柳永开创的“柳永体”具有俗、雅两大属性,一方面将民闻词雅化和提升,另一方面又将远离民间词本源的文人词向源头复归.他是旧时代的结束者,也是新时代的开拓者.
摘要:语文课堂应该迎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不同的课堂练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提高语文课堂练习的效率:强化重点目标、发挥训练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要精当,宁少勿滥等几个方面来改变。  关键词:课堂练习;语文;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01-01  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2011年中,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完成了《北京蔬荣价格形成机制研究》课题和《北京市椰子产、眦产销报告》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与市发改委、市商务蚕芡同印发了《北京市
近期,农发行总行党委组织部在全系统开展了“党章党规在我心中”知识竞赛网上考试活动,这是农发行党建和员工培训工作紧密结合“互联网+”的成功实践。为扎实开展“两学—做
期刊
课堂教学总是以“设问——求解——反思——新问”为思维训练主线的.因为学生的求知欲望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
摘要: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学生群体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高。如何将网络语言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去,使其更好的服务与学生语文学习。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对中学生语文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趋利避害。  关键词:网络语言;中学生;语文教学;交流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04-01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令人应接不暇的网络语言现象在网络上
小学英语教学评估对英语的教学与学习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现有的教学评估体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小学英语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反映出社会多元文化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摘要:新课改是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城市逐渐向农村学校过渡,农村学校的教学一直处于低下水平。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感到自身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转轨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素质偏低,特别是年龄稍长些的教师,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很多人毕业于中专性质的师范学校。2.教育观念落后,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观、育人观上,不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不清
文人园林是诗情画意的化身,与山水画田园诗是相生相长,同步发展起来的,园林的主题表现的是对自然的热爱,园林中的一切情景都寄寓着文人自己的情操理想、意志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