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历史课堂也由原本教师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的“主场”,教学方法也由原本的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转变为多媒体的有效使用等。但诸多的课堂教学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许多的历史教学进入了误区。
误区之一:对教材和历史的知识点结构逻辑认识不清
初中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因此初中课程以普及基础历史为主,许多教师注重扎根教材,紧随其后。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进行历史知识点的整合。但许多教师往往认识不到教材的知识点结构逻辑和历史的原本逻辑有明显区别。
教材的知识点结构逻辑是编制者根据其个人理解对历史的再编制。历史的知识点结构逻辑则是把握历史的进程、阶段、背景、原因、经过、结果等。
如以《秦王扫六合》为例,根据教材的知识点结构,许多教师对此写了如下知识点结构
七上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事实上,如果教师仔细解读教材,他们会发现这节课其实都围绕一个关键词“统一”展开,故根据历史的知识点结构,我设计如下结构:
对教材重新进行整合,并没有过多的增加新的知识点,但呈献给学生的是一个条理清晰,结构完整,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误区之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增强
现在的历史教学都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不少教师误解了这一观点。历史课堂由原本教师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的“主场”,整节课变成由学生从头讲到尾。学生讲故事、分析人物、事件、讨论问题、进行辩论等,一切全部由学生包揽。
的确,以往的教师的一言堂容易使学生思维狭隘。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的确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课堂活跃气氛,但学生的“过度发挥”有时也会钻牛角尖或者偏离课堂教学主题。如在一节观摩课中学生大讲特讲他所了解的秦始皇事迹,除了了解到的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教材中的知识点外,还大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让学生继续讲解下去,恐怕一节课的时间都不够用,因此,教师在这时不要过多追求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而是要这时及时引导学生刹车。又比如在课堂中针对某一问题学生进行争辩,更是需要在旁边做“高人”指点,切切不能袖手旁观,听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谬论,相互争的面红耳赤,或敷衍了事轻轻带过,使双方都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容易走向极端化,甚至引发个人矛盾。
误区之三:教学中对教材的脱离
随着新课程改革,中考历史对于新型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常见,“材料在教材外,答案在教材中”。因此教师利用新史料,营造新的情境,培养学生灵活分析,归纳史料的能力就变成当前的任务。许多教师也相应产生了误区,淡化了对教材的使用,多使用课外资料,结果造成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陌生,基本能力不过关的困境。
如: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人民的普遍追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提问:漫画展示的近代欧洲“民主与专制”斗争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欧洲资产阶级最终取得的胜利成果是什么?
标准答案: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推动世界历史进程。(任答3点)
但学生的答案大多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了自由民主平等。建立了资产阶级比较民主的政体等。
由此可见,此题的出题目的“材料在教材外,答案在教材中”,但由学生回答答案的话,则失误较多,大多从材料中得出答案,而不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因此,片面的多使用课外材料,而忽视对教材的使用,学生会明显进入误区。
误区之四:片面追求历史教学与社会热点的结合
本人在前几年听了一节观摩课《收复新疆》,课标要求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按照传统的思路来说,应让学生了解新疆问题的由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等。但上课的教师为了讲求新意,从08年的新疆动乱引入,花了整整十分钟利用图片讲解此次动乱的的基本情况和女首领的介绍。诚然,这节课开头与历史现实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个亮点,但大篇幅的介绍不觉得明显偏离了主题吗?再把新疆以往的史实加入,新意是有了,但课标所要求的的到下课时间还没涉及到,最终这节课只能以失败告终。
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的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让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本人在讲授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时,如何让学生理解现在暂时的一超多强,将来的多极化趋势时,利用美国总统奥巴马现当政时对全球事物关注地区的转移如钓鱼岛事件中美国的态度,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美国的霸权主义。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其他的误区,限于时间和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学有学的误区,教有教的误区,身为师者,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走出自己的误区,带着孩子们走出他们的误区,以及教会他们如何不步入误区,这,才是真正的为师之道。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误区之一:对教材和历史的知识点结构逻辑认识不清
初中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又是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因此初中课程以普及基础历史为主,许多教师注重扎根教材,紧随其后。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进行历史知识点的整合。但许多教师往往认识不到教材的知识点结构逻辑和历史的原本逻辑有明显区别。
教材的知识点结构逻辑是编制者根据其个人理解对历史的再编制。历史的知识点结构逻辑则是把握历史的进程、阶段、背景、原因、经过、结果等。
如以《秦王扫六合》为例,根据教材的知识点结构,许多教师对此写了如下知识点结构
七上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
事实上,如果教师仔细解读教材,他们会发现这节课其实都围绕一个关键词“统一”展开,故根据历史的知识点结构,我设计如下结构:
对教材重新进行整合,并没有过多的增加新的知识点,但呈献给学生的是一个条理清晰,结构完整,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误区之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增强
现在的历史教学都强调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不少教师误解了这一观点。历史课堂由原本教师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的“主场”,整节课变成由学生从头讲到尾。学生讲故事、分析人物、事件、讨论问题、进行辩论等,一切全部由学生包揽。
的确,以往的教师的一言堂容易使学生思维狭隘。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的确有利于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课堂活跃气氛,但学生的“过度发挥”有时也会钻牛角尖或者偏离课堂教学主题。如在一节观摩课中学生大讲特讲他所了解的秦始皇事迹,除了了解到的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教材中的知识点外,还大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让学生继续讲解下去,恐怕一节课的时间都不够用,因此,教师在这时不要过多追求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而是要这时及时引导学生刹车。又比如在课堂中针对某一问题学生进行争辩,更是需要在旁边做“高人”指点,切切不能袖手旁观,听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谬论,相互争的面红耳赤,或敷衍了事轻轻带过,使双方都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容易走向极端化,甚至引发个人矛盾。
误区之三:教学中对教材的脱离
随着新课程改革,中考历史对于新型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常见,“材料在教材外,答案在教材中”。因此教师利用新史料,营造新的情境,培养学生灵活分析,归纳史料的能力就变成当前的任务。许多教师也相应产生了误区,淡化了对教材的使用,多使用课外资料,结果造成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陌生,基本能力不过关的困境。
如: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人民的普遍追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提问:漫画展示的近代欧洲“民主与专制”斗争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民主与专制”的斗争中,欧洲资产阶级最终取得的胜利成果是什么?
标准答案: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推动世界历史进程。(任答3点)
但学生的答案大多是: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了自由民主平等。建立了资产阶级比较民主的政体等。
由此可见,此题的出题目的“材料在教材外,答案在教材中”,但由学生回答答案的话,则失误较多,大多从材料中得出答案,而不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因此,片面的多使用课外材料,而忽视对教材的使用,学生会明显进入误区。
误区之四:片面追求历史教学与社会热点的结合
本人在前几年听了一节观摩课《收复新疆》,课标要求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史实。按照传统的思路来说,应让学生了解新疆问题的由来、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等。但上课的教师为了讲求新意,从08年的新疆动乱引入,花了整整十分钟利用图片讲解此次动乱的的基本情况和女首领的介绍。诚然,这节课开头与历史现实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个亮点,但大篇幅的介绍不觉得明显偏离了主题吗?再把新疆以往的史实加入,新意是有了,但课标所要求的的到下课时间还没涉及到,最终这节课只能以失败告终。
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的确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让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结合在一起,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本人在讲授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时,如何让学生理解现在暂时的一超多强,将来的多极化趋势时,利用美国总统奥巴马现当政时对全球事物关注地区的转移如钓鱼岛事件中美国的态度,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美国的霸权主义。
当然,在历史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其他的误区,限于时间和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学有学的误区,教有教的误区,身为师者,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走出自己的误区,带着孩子们走出他们的误区,以及教会他们如何不步入误区,这,才是真正的为师之道。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