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后进生思想转化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教育现象,这是由后进生的认知状况和规律决定的。后进生经常缺乏一种正确动机,在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时,他们的认知就很有可能出现反复,从而导致他们的言行也有反复的过程。分析其反复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自满反复、畏难反复、外力反复。我们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应对症下药。
一、防止自满反复,帮助确立新的目标
自满反复类型的后进生在思想转变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和进步时;对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不能做出正确反应,常出现兴奋不已、自我满足现象,结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而重蹈覆辙,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懒于思考、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甚至逃学、弃学等现象。
我班小孟同学在一年级因考试作弊被处分,心情一直很郁闷,学习态度也很糟糕,出现上课迟到、睡觉甚至旷课的现象。但我了解到他很喜欢体育运动,就动员他参加班委干部的竞选,并起用他为班级的体育委员,他干得很出色。同时,我还细心观察发现他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有了较大的改观,每天晚自习他都能安静地在班上看书做作业,我多次在班上对他进行表扬,他的威信也就逐渐树立起来。可不到两个月,他又打架了,当时我真的很生气,甚至想放弃算了。但我认真思考,意识到我对他的表扬过于“慷慨”了,他有点骄傲了……
于是我找到他,谈了我的想法:“要进步一点很不容易,要退步很容易。”并鼓励他振作起来,自加压力,争取能加入校学生会体育部。后来他还真当上了体育部长,在全校也算是“知名人物”,师生们对他称赞有加。
像小孟这类后进生反复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学习还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二是由于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在取得成绩后不能自觉地制定新目标。针对这类自满反复类型的后进生,教师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帮助他们确立新的目标,强化自主意识。此目标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使后进生稍微努力,跳一跳就能够到。其次,制定具体的为实现新目标的分解计划,先易后难,由低到高,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实践锻炼的过程。再次,教师应掌握一些表扬、批评后进生的技巧,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并在表扬的同时向后进生提出一些适当的合理的要求,必要时可作出一些批评,但一定要掌握“火候”。
二、防止畏难反复,挖掘“闪光点”
畏难反复类型的后进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有愿望改正并已开始行动,但受到不良习惯及自身惰性的双重影响,他们或者因学习过程中日积月累的欠账太多,或因学习基础薄弱,短时间内进步不明显,从而对自己产生怀疑。
小符同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他是个插班生,厌学情绪严重,学习缺乏责任感,自控能力差,并染上抽烟等不良嗜好。我曾一次又一次地找他推心置腹地谈心,并留意他的点滴成绩和微小进步,及时在班上对他进行表扬,让他逐步树立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就这样他对学习渐渐有了兴趣,成绩也有了一些起色。可是好景不长,“反复”就出现了。他对我说:“刘老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可我学习基础太差,我也努力过,可真的不行。”我很灰心,但仍不死心,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来勉励自己。我试着去寻找他的闪光点,重塑他的自信并“对症下药”。我发现他的字写得很工整,就鼓励他参加校级英语书法大赛,最终他获得了校二等奖,他的作品在校园里展出时,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后来我还鼓励他写了入团申请书,争取加入团组织。
这类后进生反复的原因就是缺乏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常常存在一些“己不如人”的自卑心理,此外还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在家庭长辈等长期的宠爱下,一旦遇到困难就胆怯、退却。
针对畏难反复类型的后进生,教师应以一颗宽容之心来善待他们,用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后进生的感情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从而与他们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后进生成长非常重要。此外,要积极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找准后进生容易进步的切入点,逐步扩展,并及时予以精神鼓励,激发其学习兴趣,消除“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意识。同时,可通过一定的有意设置的考验方式,给予他们同诱因接近的机会,来锻炼他们同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从而进一步帮助他们巩固新的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防止外力反复,多种途径提高“是非感”
外力反复类型的后进生按老师的要求已取得明显的进步,但对已对人的行为缺乏正确认识,不知善与恶,荣与辱。对其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模糊不清,在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自拔。
我班小夏同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身体肥胖,自卑感较强,他的性格很内向,不爱学习,不善言辞,沉迷于网络书籍和游戏,甚至逃课去上网,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很差,家人也对他束手无策。有次我班的主题班会要参加南京市比赛,其中的短剧表演有个警察的角色,我建议让他来演,他的积极性很高,还特意借了一套警服。在比赛中他表演得很精彩,为班级赢得了荣誉,得到了大家的表扬。从那以后,同学们反映他性格变开朗了,有笑声了。可没过多久,他妈妈告诉我他离家出走了,我觉得很奇怪,在学校不是很好嘛。后来他妈妈不好意思地说:“我和他爸爸在闹离婚。”原来问题就出在这里,他本来就自卑的心理再次受到了伤害。因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我专门请教了我校心理咨询室的殷老师。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他慢慢接受了父母离异的现实,把注意力渐渐转移到学习上,性格也开朗了一些,成绩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学期末被评为校“最佳进步奖”。
这类后进生反复的主要原因是明辨是非能力差,自控能力差,个人的抉择能力差。在外部不良的诱因和内在不合理的需求动机下,他们往往会产生错误举动的企图,并不能及时辨别和制止。
面对外力反复类型的后进生,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来深入了解他们,向他们提供有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生动事例和文艺作品,通过启发讨论,灌输法律法规意识,强化道德观念的约束力,帮助他们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是非观念和是非感,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三观”,使之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此外,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不再迷恋玩游戏、看录像等不良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把握学生的不同的生长点,一点一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必要时还可以呼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他们配合学校在社会大背景下对后进生展开教育。
教师对后进生不良行为的反复要有一定的预知性,不能等后进生出现反复再抓,而要估计到可能出现反复,把工作做在前头,以防微杜渐,从细小处抓起、抓紧、抓早、抓彻底,减少出现反复的次数和减轻反复的程度。只有这样,当后进生的思想和言行出现反复苗头时,才能及时发现及时施教并有效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防止自满反复,帮助确立新的目标
自满反复类型的后进生在思想转变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和进步时;对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不能做出正确反应,常出现兴奋不已、自我满足现象,结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从而重蹈覆辙,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懒于思考、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甚至逃学、弃学等现象。
我班小孟同学在一年级因考试作弊被处分,心情一直很郁闷,学习态度也很糟糕,出现上课迟到、睡觉甚至旷课的现象。但我了解到他很喜欢体育运动,就动员他参加班委干部的竞选,并起用他为班级的体育委员,他干得很出色。同时,我还细心观察发现他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有了较大的改观,每天晚自习他都能安静地在班上看书做作业,我多次在班上对他进行表扬,他的威信也就逐渐树立起来。可不到两个月,他又打架了,当时我真的很生气,甚至想放弃算了。但我认真思考,意识到我对他的表扬过于“慷慨”了,他有点骄傲了……
于是我找到他,谈了我的想法:“要进步一点很不容易,要退步很容易。”并鼓励他振作起来,自加压力,争取能加入校学生会体育部。后来他还真当上了体育部长,在全校也算是“知名人物”,师生们对他称赞有加。
像小孟这类后进生反复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学习还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二是由于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在取得成绩后不能自觉地制定新目标。针对这类自满反复类型的后进生,教师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首先,帮助他们确立新的目标,强化自主意识。此目标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使后进生稍微努力,跳一跳就能够到。其次,制定具体的为实现新目标的分解计划,先易后难,由低到高,这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实践锻炼的过程。再次,教师应掌握一些表扬、批评后进生的技巧,实事求是,不夸大其词,并在表扬的同时向后进生提出一些适当的合理的要求,必要时可作出一些批评,但一定要掌握“火候”。
二、防止畏难反复,挖掘“闪光点”
畏难反复类型的后进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有愿望改正并已开始行动,但受到不良习惯及自身惰性的双重影响,他们或者因学习过程中日积月累的欠账太多,或因学习基础薄弱,短时间内进步不明显,从而对自己产生怀疑。
小符同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他是个插班生,厌学情绪严重,学习缺乏责任感,自控能力差,并染上抽烟等不良嗜好。我曾一次又一次地找他推心置腹地谈心,并留意他的点滴成绩和微小进步,及时在班上对他进行表扬,让他逐步树立信心,感受成功的喜悦。就这样他对学习渐渐有了兴趣,成绩也有了一些起色。可是好景不长,“反复”就出现了。他对我说:“刘老师,我知道您是为我好,可我学习基础太差,我也努力过,可真的不行。”我很灰心,但仍不死心,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来勉励自己。我试着去寻找他的闪光点,重塑他的自信并“对症下药”。我发现他的字写得很工整,就鼓励他参加校级英语书法大赛,最终他获得了校二等奖,他的作品在校园里展出时,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后来我还鼓励他写了入团申请书,争取加入团组织。
这类后进生反复的原因就是缺乏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常常存在一些“己不如人”的自卑心理,此外还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在家庭长辈等长期的宠爱下,一旦遇到困难就胆怯、退却。
针对畏难反复类型的后进生,教师应以一颗宽容之心来善待他们,用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后进生的感情浪花,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从而与他们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后进生成长非常重要。此外,要积极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找准后进生容易进步的切入点,逐步扩展,并及时予以精神鼓励,激发其学习兴趣,消除“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意识。同时,可通过一定的有意设置的考验方式,给予他们同诱因接近的机会,来锻炼他们同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从而进一步帮助他们巩固新的正确的行为习惯。
三、防止外力反复,多种途径提高“是非感”
外力反复类型的后进生按老师的要求已取得明显的进步,但对已对人的行为缺乏正确认识,不知善与恶,荣与辱。对其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模糊不清,在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自拔。
我班小夏同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身体肥胖,自卑感较强,他的性格很内向,不爱学习,不善言辞,沉迷于网络书籍和游戏,甚至逃课去上网,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很差,家人也对他束手无策。有次我班的主题班会要参加南京市比赛,其中的短剧表演有个警察的角色,我建议让他来演,他的积极性很高,还特意借了一套警服。在比赛中他表演得很精彩,为班级赢得了荣誉,得到了大家的表扬。从那以后,同学们反映他性格变开朗了,有笑声了。可没过多久,他妈妈告诉我他离家出走了,我觉得很奇怪,在学校不是很好嘛。后来他妈妈不好意思地说:“我和他爸爸在闹离婚。”原来问题就出在这里,他本来就自卑的心理再次受到了伤害。因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我专门请教了我校心理咨询室的殷老师。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他慢慢接受了父母离异的现实,把注意力渐渐转移到学习上,性格也开朗了一些,成绩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学期末被评为校“最佳进步奖”。
这类后进生反复的主要原因是明辨是非能力差,自控能力差,个人的抉择能力差。在外部不良的诱因和内在不合理的需求动机下,他们往往会产生错误举动的企图,并不能及时辨别和制止。
面对外力反复类型的后进生,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来深入了解他们,向他们提供有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生动事例和文艺作品,通过启发讨论,灌输法律法规意识,强化道德观念的约束力,帮助他们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是非观念和是非感,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三观”,使之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此外,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不再迷恋玩游戏、看录像等不良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把握学生的不同的生长点,一点一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必要时还可以呼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使他们配合学校在社会大背景下对后进生展开教育。
教师对后进生不良行为的反复要有一定的预知性,不能等后进生出现反复再抓,而要估计到可能出现反复,把工作做在前头,以防微杜渐,从细小处抓起、抓紧、抓早、抓彻底,减少出现反复的次数和减轻反复的程度。只有这样,当后进生的思想和言行出现反复苗头时,才能及时发现及时施教并有效地达到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