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钱砸不出来科学技术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ine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地震中,常会使用一种震源弹。震源弹在地下几十米深处引爆,所产生的振动波会因不同的岩层而出现不同的波速,据此,人们才能对地下深处的地质构造和物质组成做出合乎科学的判断。但震源弹有时也会出现哑弹,给勘探人员带来安全隐患。据说,每年仅石油勘探部门为排除这些哑弹,就要花费好几千万。
  一旦出现哑弹,如何既不耗时费帑,又能排除安全隐患呢?靠科技攻关。谁来攻关?自然是专家。专家从哪找?通常的做法是,到国内一流科研单位和一流的高校去找,而且要找重量级专家。可是,当有关部门把200多万的巨额科研经费砸进了“华约联盟”中的一所顶级名校后,却不见动静。问搞得怎样了?答曰有些进展,但即使研究成功,到了应用这一步,还需10年。10年?要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研制两弹一星那样的高科技,也不过10多年工夫,倘解决这样一个并非尖端的科技难题都要等10年,黄花菜都凉了,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后来,几番周折,课题又交给了一位在“二本”大学实验室里工作的高级工程师。该高工没有各种耀眼显赫的学术头衔,更没有一官半职的行政资源,连学历也只是个大专。而且他的实验室十分简陋,没什么像样的高端仪器。但是,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他搞科研是全身心的投入。很快,他就拿出了技术方案。于是,仅投入了40多万,一年多点时间,这位高工就把这项技术搞定,并很快用于实际生产,解决了生产勘探部门的大问题。
  我听到这个故事后,再次感慨万端:现在一说起我们缺乏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就说是国家投入不够。作为政府当然要加大投入,但仅仅是加大投入还不够,还要公平有效地配置资源。一些名校科研经费多得花不完,可以随意折腾浪费,投入和产出简直难成比例;甚至钱多得花不完,去办国际会议“烧钱”。(《中国青年报》,2011年3月7日)而一些非名校的“二本”,即使有研发能力,申请一点科研经费不是这个限报就是那个禁入,难于上青天。科研资源过于集中到十几家名校,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能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真正发展吗?
  而且,说起投入,当年钱学森研发导弹时投入多少?袁隆平在上世纪70年代研究杂交水稻的科研经费又是多少?前者据说还没有宝钢一期工程投入的多(聂力:《山高水长——忆父亲聂荣臻元帅》),后者每年仅600元!(《报刊文摘》2011年2月21日)说科研条件,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当年研发原子弹时又是一个什么条件?连他这样顶级的科学家也在零下20摄氏度的戈壁沙漠中住帐篷!(《科学时报》2011年2月28日)但那时却不乏另一种投入——广大科技人员怀着对国家、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事业心,全身心投入到振兴中华的科研事业上。而如今的科技界,又有多少人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呢?所以,只讲国家投入,不讲科技人员本身工作责任和热情的投入,是不全面的、搞不好科研的。即使是名校,是“重量级专家”,也不例外。
  还读到朱光亚院士的一则轶事:“一次,朱光亚在中大小礼堂组织各学院院长、系主任开座谈会……那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国家召开了第二次全国科技大会,很多人提出,科学的春天又来了。其实当时市场开始开放,科技界也出现一些不健康的苗头,很多人浮躁起来,追名逐利的人多……在座谈会上有教授直言,这不是科学的春天,而是冬天,言辞非常激烈。大家很担心,不知道朱光亚会怎么说。当朱光亚表态后,大家很惊讶,他说,大家的意见很好,‘我也有同感,但是不方便讲,靠大家努力克服!’”(《羊城晚报》2011年2月27日)由此可见,科技界许多人的不投入和人浮于事、追名逐利的流弊绝非自今日始!
  顺便说一句,那位发明了排除哑弹隐患技术的高工是我的同事。故事的真实性绝对可靠。
  (作者系西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1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文献
胡德平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长子,1942年11月生于延安。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 1968年下放北京军区农场劳动,1971年到北京第二通用机械厂工作。1998年起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2008年3月起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父亲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必须要改】  “文革”之前,党
期刊
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现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其力作《中国在梁庄》用近似纪实的手法,展现了中国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作品在2010年获得第8届“人民文学奖”的“非虚构类作品奖”,香港《亚洲周刊》将该书列入2010年十大华文好书(非小说)名单。    《同舟共进》:费孝通曾说过“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中国传统社会的封闭与稳定开始,百年来乡村经历了土
期刊
尽管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中国的民族认同诉求问题却是辛亥革命要解决的重要的历史遗留问题。辛亥革命之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令人深思的是,其最大的成功却在于对明清易代的遗留问题做出了完满的解答,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多民族共和的国家体制构建问题,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集体认同。这是晚清对晚明作出的跨越时空的回应,是辛亥革命民族认同诉求的巧妙转轨。    明清易代,留下300年的难题    反思辛亥
期刊
党的历史中,有很多感人至深的事值得回味和传颂。其中,父子三人在党的“五大”上同时当选中央委员,就曾被传为美谈。  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27年4月末在当时的革命中心武汉召开的。大会选举的29名中央委员中,有3名是同一家人,这就是陈独秀与他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陈乔年当选中央委员时只有25岁,陈延年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时,也不到29岁。  按现在的思维方式,通常人们会猜想,他们这么年
期刊
《炎黄春秋》2009年7月号发表新华社资深记者庄重同志的《谁是〈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的作者》,文中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4卷的这篇《敦降书》的“真正作者,既不是毛泽东,也不是陈其五,而是我本人——庄重”。据我所知,原新华社记者陈其五早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当造反派向他宣读这篇《敦降书》,逼迫他尽快投降、交代问题时,他就敢于公开申辩:这篇《敦降书》在1948年12月间正是淮海前线司令部交给他
期刊
一  《聊斋志异夜叉国》中有惊人之问:“问何以为‘官’?”(我本想写“惊天之问”,后来想想,“天”居高,司空见惯,或不屑听此一问;人处卑,利害相关,闻之方惊。)书中答辞也妙:“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几千年来,中国为“官”者的自我感觉或老百姓对“官”的观感,大抵如此。    二  上世纪50年代初,共产党进城,同国民党的官员迥然不同,令人耳目一新。县里开
期刊
1.鸵鸟走马上任,担任新聞中心主任。狮子大王盛赞鸵鸟能言善辩,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最难能可贵者,当公众质疑、弹劾狮大王,群情激愤时,鸵鸟能毫不犹豫地拿出看家本领,把头埋进沙子,充耳不聞,面不改色,毅然将屁股对着公众,显示出对舆论不屑一顾、极度蔑视的豪迈气概,堪称动物王国之奇才也!  2.鸵鸟主任发布特大喜讯:狮王虽已年迈,且玉体发福,艰于行走,但经近日御前会议商定,鉴于王国内有种
期刊
1963年冬,毛泽东年届七十,在各方面的推动下,当然更重要的是出于政治家诗人自身的审时度势,在领导“反修”斗争的日理万机之中仍亲自编辑《毛主席诗词》。之前的1957年和1958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曾先后出版过《毛主席诗词讲解》之类的书籍,只是将1957年春《诗刊》创刊时发表的毛的旧体诗词18首,及以后零散发表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等作品汇编,并未获得作者的授权,更不用说经由作者校订了
期刊
近日,一部尘封了六十一载的电影《武训传》,不经¬意间解禁了。没有正式的官方解禁令,DVD版的《武训传》已在亚马逊中国网站等正规场所公开销售。也许是漫长的时间,使解禁令变得多余,何况电影的法定版权保护期限也不过50年。当然,比版权保护法更要紧的,是一种¾¬常托名为“政治”的权力元素,这种元素秉承怪异暧昧的传统,且历来对“坦诚透明”的做法不以为然。发行《武训传》的片商想必
期刊
在当今中国急剧变革的时代,思想界的活跃程度可与五四运动比肩,只是两个时期在媒体上的表现有所不同,关注的热点之一是社会转型中农村和农民的变化轨迹。这在大的社会转型洪流中看起来是小的支流,实则与社会转型成功的命脉息息相关。但我国社会各界对这一重大问题的认识远未取得共识,这种情形不仅是一个遗憾,更深藏着危机。    【认识农民问题要逻辑一致】  知识界需要把农民问题当作一个科学问题来对待,而不是把相关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