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教学有效性方法探究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tongzh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一直以来,古诗词都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古诗词与我们相隔久远,学生学习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结合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古诗词教学应抓住三个环节,即“读”、“悟”、“赏”。下面谈一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1 “读”——诗读百遍,其义自见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学生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读”是学诗词的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
  1.1 要注意读的方式。可采用下列方式:教师放录音带范读;分组读;男女生分别读;同桌合读;同伴表演读等等。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1.2 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①鼓励学生在朗读时要放得开,尽情投入;②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古诗词朗读的基本知识。例如:从节奏上和意义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③要融入感情。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达成。相信在读之中,学生定能对诗词有一定的感悟。
  2 “悟”——学法渗透,深刻领悟
  无可否认,多读是有其重要的作用的,但通过“读”,学生对诗词仍然处于感性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理性的高度,所以必须通过“悟”这一环节,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诗词的内容、感情、主题、艺术特色、风格等。“悟”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一定要讲清楚诗人写作的背景,诗人的志趣、性格等。要让学生对诗人有较全面的了解。因为这些为我们了解诗词有很大的帮助,如果脱离,有时分析诗词就可能出现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等情况。例如:《饮酒》、《行路难》、《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如果不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是不能深刻的了解作品本身的。二是教师要传授方法。学无定法,但贵在有法。只要对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掌握好,就能達到一个较为理想的自主状态。所以在教学诗词时,我都会时时进行学法的指导渗透,以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灵活掌握方法。例如学生在堂上第一次接触到古诗词时,我就会说说学习古诗词的一般方法的第一步是什么。当到某一相应环节时,我又会结合讲授内容提出方法。教授另一首诗词时,也会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回忆方法,解决问题,尽量让学生活学活用。当每一次利用一首诗词完整地讲完方法时,我就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学一到两首诗词,圈点批注,质疑,然后师生合作探究,进行互动的讨论。三是教师根据诗词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媒介,变换形式,加深学生对诗词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例如:《望天门山》、《书湖阴先生壁》、《次北固山下》等写景的诗词可以要学生画画。在教《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学生用绿粉笔画下了青山、绿水,用红粉笔画出了一轮从海面升起的红日,绿水中,一只挂帆小舟顺风飘行,诗人站立船头,仰望北归的大雁……通过画画,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同时他们也喜欢根据所画的画进行背诵,并且效果奇好。例如:《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情节性强的诗词,要求学生改写,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改变后的散文体会,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讲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要求学生补写对话,并进行表演等。
  3 “赏”——各抒己“见”,陶冶情操
  “赏”,是学习诗词的最高境界,是诗词教学的关键所在。诗词的教育功能也只有从这一“赏”字体现。“赏”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教师要给予提示,要学生从诗词的内容、主题、风格、修辞、写法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认识,谈一谈自己喜欢的理由,获得的启示等。二是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赏析。例如:我在教《行路难》后,要求学生赏析。学生甲:作者怀有远大的理想,但实现理想的道路坎坷艰难,作者因此苦闷彷徨,但作者却没有灰心丧气,没有意志消沉,仍对前途充满信心。这种精神时刻鼓舞着我,当我遇到挫折、磨难时,我从不轻言放弃。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生乙:用“停”、“投”、“拔”、“顾”连续的动词,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变化。在写作过程中,我一定会注意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运用。学生丙:用了比喻的手法,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出了自己实现理想的道路的坎坷、艰难。还有学生谈用典,表达了自己对未来仍充满信心。反复的手法的运用等。只有这样,学生才真正了解了诗词,并从诗词中得到了写作的启示,受到了情感的熏陶,才真正让学生领略了古代文化艺术的魅力!
  “读”、“悟”、“赏”,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牢牢抓住这三个字,相信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来帮助教学人员进行教学的功能,简称多媒体教学。当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趋势,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正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本文就如何发挥科学技术的威力,让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发挥得更加出色,實现数学课堂教学最佳效果,谈谈笔者一些认识和想法。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宽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
期刊
物理知识及其发展的本身有着诸多的德育教育因素,但在教学时却又要通过教师的思想、观点、方法和品德所取舍。中学时期正是从少年走向青年的时期,也是成长的重要时期。作为物理教师,通过物理教学,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研究问题,培养坚毅、顽强、钻研、创造、渴望求知、滿腔热情和实事求是等优良品质,应该成为他的一项基本教学任务。我们应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品德教
期刊
在新世纪里,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有大批高素质创新能力的人,而这些人的培养就必须从小学开始,所谓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  我就以创新思维能力来说吧,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包括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
期刊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结合工作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1 拓展教学空间,让学习有兴趣参与课堂  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实际相比,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难免会有滞后性。因此,教师就不能将教材作为惟一的课程资源,而
期刊
关于“工作就是游戏”的观点是当代文学作家郑渊洁提出的,他是一位改革开放时期新观念、新思潮影响最大的杰出的童话作家,以乐观主义的心态对待工作。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工作和游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是责任和使命,游戏是消遣和娱乐;工作重结果,游戏重过程;工作带来利益,游戏带来快乐;工作是必须的,游戏是可有可无的。  看淡结果、享受过程的“游戏心态”才是工作者应该拥有的,在快乐的状态下,才会有更好的工
期刊
回顾我们当前的教育,是不是还残留着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子?是不是受到了太多的社会影响而让教育的效率低下?是不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拉开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是不是教师难于接受的学生越来越多了?由此,我们应该总结一下自己的教育,也应该比较一下自己周围的教育,进而更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我觉得,我们需要走近学生,接受学生,让师生心灵走的更近。  1 走近学生,接受学生,选择尊重  曾经在一
期刊
青春是一树的繁花,每个花苞都蕴含着睿智的灵动,同学们渴望能用自己的笔墨观察独到的视角,记录各自的见解,抒写别样的感动。但却不知如何为文、怎样写作,近年来我一直尝试采用“落实解决几个什么的问题”进行作文教学,效果挺不错的,把它整理出来和大家共享。作为老师我愿用适宜的作文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写作,用我的知识储备教给学生写作的本领,让我去装饰你的梦!  1 细审题、辨题意,明确写什么  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语
期刊
1 中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理论基础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他人”的概念。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在1953年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一个人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生的不同阶段,重要他人會发生一些变化,以下的表格反映了人生不同时期中的不同的重要他人。    对于
期刊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课堂及时回忆要比六小时后回忆的效率高出四倍左右。好的课堂教学结尾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的纽带,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和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过渡的良机。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对课堂的导入很重视,却对课堂的收尾工作很少关注。那么,怎样才能给学生留下“铜钟一击,余音袅袅”之感,使课堂的结尾意味深长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此浅谈几种信息技术课中对
期刊
引言:艺术家需要艺术敏感,教师也同样需要有教学敏感。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上闪光的品质,心灵中隐秘的活动,脸上流露出的异样的神情等,犹如一股浮动的暗香,一般不会引起教师的注意。但对于具有教学敏感的教师来说,他就会利用这个时机,或因势利导,或防微杜渐,或巧加点拨,或妙加诱导,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升华学生的精神,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使教学达到师生之间“心有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