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探索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m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素质的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具有开拓性、独创性和新颖性。能够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设想,它不是模仿前人已有的方法,而是要不断地突破前人设定的界限,开拓出新的认识。但是,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少年儿童,对他们进行“创新”教育,应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以及高等教育对象的“创新”,只能是培养他们从小就具有创新意识,学会自觉地观察,无拘束的想象,开拓性的猜测,通过验证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规律、新方法,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1把创造和想象的乐趣还给学生
  创造与想象几乎是人类的本能,我国文学巨匠鲁迅曾惊叹过孩子们的想象力,他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可是,现在孩子们进入学校学习以后,他们那种天真和本能的创新与想象,在枯燥的数学结论和呆板的数学规则束缚下,以及机械重复训练的限制下,创造之树枯萎凋零,想象之鸟不再高翔。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走出教育观念的误区,把创造和想象的乐趣还给他们。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我先板书:14400÷1600和14.4÷1.6,让学生观察想象今天要学习什么,学生很快猜想出今天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然后让他们对这个小数除法的式子,探讨计算方法,开展猜测、议论,学生们的情绪热烈,各抒己见。有的说这个题的被除数和除数都只有一位小数,根据14400÷1600的简便计算方法,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可以当作144÷16,所以商是9;有的说我用竖式计算商是0.9,各执一词相互争论。我让他们各自讲出理由,要以理服人。认为商是9的人,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说得有根有据;而认为商是0.9的人,理由是除法里商的小数点应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所以得0.9,似乎也找到了理由.可是立即被否定了.因为无法解释除数里小数点如何处置,这部分人自觉理亏,接受对方观点。就这样他们共同寻求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也就是运用“商不变性质”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接着又板书14.4÷0.12让学生再次讨论,用学生的话来说,转化时听被除数的还是听除数的,也就是按谁的小数位数来扩大成整数。孩子们经过动手试验,他们发现按除数的小数位来扩大倍数最佳,他们说除 数是“老大”,听它的最好。
  2在问题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为科学问题总是发生在已知与未知的交界处,并且用已知向未知提出问题,问题解决便意味着某种知识的创新。爱因斯坦认为:“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我们过去的教学主要是解决现存的问题,培养的是“应答式”的能力,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主动精神受到压抑,这无形中削弱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结合数学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得从相关事物中找差异性、不相关事物中找相关性着手,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态度。
  例如,当学生学完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以后,我出示了这四种图形,启发学生能不能用一个公式来计算它们的面积。开始有些怀疑,在他们看来这四个图形是不相关的。紧接着启发他们如果梯形的上底或下底是能够伸长或缩短的,想想看,将会形成什么?几个思维敏捷的学生顿时有所领悟,在小组里跟小伙伴比划着开展讨论,结果他们发现当梯形的上底缩短为零时,就变成三角形,代入梯形面积公式是:S=(a+b)h÷2=(O+b)÷2,即bh÷2,这一点突破以后,他们便顺利地用梯形公式来解决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我让学生从这个例子谈体会,他们都说从表面看这几种图形是不同的,如果用变化的眼光看,它们又是相同的。儿童们这种朴素的语言,反映出他们已萌发了不相关事物中的相关性的思想,这对于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后来在教学长方体体积公式V= sh以后,他们会发现三棱柱体体积同样也可以运用底面积(s)乘高(h)来计算,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是善于发现问题,也是知识的创新。
  3在比较分析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与独创
  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人的思维品质之一。一般将思维品质归结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并且认为人类获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思维的独创性,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能力,是在新事物或在困难面前采取对策的能力。思维的独创性可以概括成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两种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或者叫做求异思维,集中思维或者叫做求同思维。这两种思维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许多科学成就,它总是经过发散性思考、假设、试验,然后集中起来上升为理论,用这个理论去指导实践。以往我们在教学中偏重于把前人总结的结论、规则等,让学生作再造性思维活动,几乎没有提供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作独立的创造性的发散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停滞在“书云亦云”的再造性思维阶段,湮没了发散性的创新意识。当然,发散性的创新意识需要其它智力结构作支柱,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简单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等。所以,发散性创新意识与集中性再造思维两者不可偏废。为此,我在探索研究中,常常创造条件让学生先发散思维独自创新,再引导慨括。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预先让学生调查一件商品的价格,并用小数表示。上课时将这些商品连同价格公布出来,要求各人设想选购其中两种或三种,算出总价,也可以假定付出一笔钱,算出找回多少钱。这个题材贴近生活,学生兴趣浓厚,各人设想不同,计算的内容不同。他们在计算中遇到小数加减法,有人将单价化成“角”或“分”计算;有人用复名数计算,有人发现只要将小数点对齐,就是“元”对“元”、  “角”对“角”、“分”对“分”,可以直接计算,只是遇到“50元- 24. 35元”时稍有难色;也有人先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心算出结果再写在算式上,在此基础上再集中到小数加减计算法则。学生这样的学习,对于计算法则理解得更清楚。
  此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营造一个和谐、平等、友好、且带有竞争性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友好的集体里愉快地成长。
其他文献
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对侗族勾林文化的形成基础进行了初步探析,并就其内容特征做出分析.研究显示:经济活动的需要、山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运动本能和顺应自然生活节律的需
摘 要:对于初中生而言,历史知识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因而教师千方百计的讲解,较难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于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欠佳。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初中历史课堂,成为我们初中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教育教学领域改革频仍,素质教育应运而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课堂教学提升初
《论语》一书记述了“万世之师”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了教育家孔子的思想言论。《论语》中的许多言论越千年而不衰,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名言。曾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在读经典活动中,细读《论语》,发现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现代的教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一、因材施教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
摘 要:小学数学复习课要着眼于解决问题,突出练习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对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有针对性地,多种形式的习题,达到鉴别分化的目的。让学生通过题目的解答,建立起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经过不断尝试与探索后找到答案。传统复习课提供给学生的大多是一些封闭性题目,思考空间小,思路狭窄,数学复习题目应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合理选择信息、抽取问题实质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山东半岛的山东人和朝鲜半岛的朝鲜人是清末东北移民浪潮中的重要代表,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拓荒者和先行者.两地区移民,在迁入地东北的拉力和迁出地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的推力下,
生态旅游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已经成为了旅游行业的一个增长点.在茂兰自然保护区中开展生态旅游,不仅能够缓解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还能够大大的促进自
摘 要: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要将初中数学融于现实生活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数学应用能力。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及意义。探讨如何摒弃传统的把数学思维当作机械的技能来训练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全面要求,并从教学引入,教学内容和教学应用等方面提出初中数学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观念、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已经成为近年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继而成为各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视阈
随着“汉语热”的持续,我们对汉语教学的要求逐步提高,尤其是针对枯燥的语法教学.我们把中文歌曲引入语法教学中,通过歌词和语法点的结合,在导入、讲解、练习等环节加以应用,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等艺术元素,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观众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