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张三丰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an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史料描述的张三丰
   张三丰名全一,又名玄玄、通一,出生于1247年或者1248年。出生地一说在今天的辽宁黑山县,一说在陕西宝鸡,还有的说在福建邵武市。据称,其人长相不凡,大耳朵大眼睛,“龟形鹤骨”,络腮胡子像钢丝一样,头上梳了个抓髻,喜欢在手中拿一方尺。无论寒暑,只穿一件百衲衣,在大街上四处游逛,人送外号“张邋遢”。
   张三丰的神异之处有两点。其一,他登山如履平地,隆冬季节躺在雪地里也可以安眠。其身体素质,在普遍不得温饱、体质孱弱的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其二,史载洪武初年,他在武当山建立了几个据点,使其弟子丘玄清住在五龙,卢秋云住在南岩,刘古泉、杨善登住在紫霄。自己则在展旗峰北设观,名为遇真宫,又在黄土城建屋,名曰会仙馆,令弟子周真得看守。
  二.朱元璋派人找张三丰
   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张三丰生于十三世纪四十年代,洪武初年(1368年)他已经120岁了。这么大年龄还能跑到深山中搞建设,着实令人惊叹。更令人惊奇的是,“洪武庚午,(三丰)拂袖长往,不知所在”,1390年,张三丰一甩袖子走了,不知去了那里。而此后不久,朝野上下掀起了一个寻找张三丰的热潮。
   先是朱元璋派人到武当山找张三丰,均不得见。有人说他可能去了山东青州的云门山洞窟中。朱元璋的马仔们行色匆匆追到青州,根本没看到什么张三丰张四丰。朱元璋找张三丰,据说是为了清理道教,“若能碰到张玄玄,就让他来一趟,跟我谈谈”,找寻的心情还不是很迫切,属于有一搭没一搭。
  
  三.要么找到张三丰,要么去死
   永乐登基以后,马上派侍读学士胡广去武当山访求仙人。胡广来回数次,问遍了所有人,弟子们要么回答说去了甲地,要么说去了乙地,总之就是没在武当山。十多年时间都没什么结果。
   后来,永乐告诉胡广:要么找到张三丰,要么去死。于是,胡广回报,自称见到了张三丰,但真人要到太上老君那里赴宴,不能奉召,请多多理解。
   不过,好歹也算给了永乐一个答复。永乐皇帝一高兴,给张三丰写了封信,非常遗憾又非常虔诚地表示,“朕久仰真人,十分想见你一面;您道德崇高,超乎万物,而我才疏学浅,德行菲薄。希望您有空的时候一定到京城来,我恭候您大驾光临。”
   据说,张三丰给永乐回了一封信,讲述养生之道,但这封信是否出自张三丰之手,就不得而知了。
  
  四.民间传说中的张三丰
   为讨好张三丰,永乐皇帝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为张三丰建造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按说像张三丰这么大岁数的人,用脚丫子猜也该猜到他或已不在人世,为何还要苦苦寻觅?原来,民间一直流传着张三丰在全国各地的行踪。
   杨溥著《禅玄显教编》中就说,张三丰曾经在陕西宝鸡死而复生:“本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九月二十日,(张三丰)自言辞世,留颂而逝,民人杨轨山等置棺殓讫,监葬发视之,三丰复生,后入蜀见蜀王”。 河南柘城县人张某,声称自己在一个道观见过张三丰。那年他十三岁,张三丰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他一一回答,对方告诉他:“我就是张三丰,当年曾在你家吃过饭。”
  
  五.明朝皇帝纷纷赐封号
   张某后来入朝当官,跟永乐皇帝提起此事,永乐便派他跟随胡广一起到武当山找张三丰。还有人在笔记中称“(三丰)正统间犹在”,正统是永乐帝的曾孙、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亦有人说他“天顺末,或隐或现”,这就更远了。甚至,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有个叫汪梦九的人还自称遇到过三丰真人并与其交谈。
   这些真假难辨的消息像兴奋剂一样刺激着皇帝们的神经。若能找到如此一位仙人,向其当面请教长寿之道,岂不可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明朝的历代皇帝坚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三丰还活在世界上,并纷纷给其封号。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封其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六.关于张三丰的种种猜测
   那么,张三丰到底去了哪里,是死是活?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的作者李师融考证,张三丰卒年应在明代天顺二年(1458年),其寿为212岁。当然,这是根据零星的文字记载推断的,很多人也认同这个说法。我们不能因为事实超乎自己的想象,就断定事实不存在;也不能因为专家已经给出一个结果,就不再提不同意见。笔者觉得还有几种可能:
   其一,根本就没有张三丰这样一个人,是住在武当山的道士们虚构了这样一位长者,借用其传奇经历为自己撑腰打气。
   其二,确实有张三丰这样一个人,但他在洪武初年刚名声大噪时就已去世了,其信徒托词说他到外地云游,以此神化师傅。
   其三,有人故意搅浑水,编造与其见面的经历混淆视听;有人冒充张三丰借用他的名字在招摇撞骗。
   其四,三四百年中,有好几个叫张三丰或名字跟“张三丰”发音相同的人出现过,都有文字记载,人们把这些人混同为一人,炮制出一个叫做张三丰的神仙。
   无论如何,张三丰最后是死了。死在什么地方,没有人知道,人们只好当他还活着。或许,他至今还活在我们中间?
其他文献
一个月的战役   1月31日凌晨时分,驱车行驶在从长沙城区经长浏高速公路开往机场的路上的行人们照例会被一片迤逦数里且通宵开工的厂区吸引,在黎明前浓浓的黑暗衬托下,三一重工的整个厂区灯火辉煌。厂房面向高速路的墙体很多都是玻璃幕墙,可以清晰看到里面整齐排列的各类大型机械——泵车、挖掘机、起重机。这片厂区就如同三一重工一副动态的巨大广告牌,矗立在高速公路旁,吸引南来北往的目光。   这天,对三一重工
期刊
盯上了周恩来的司机    国民党对中共机关的破坏是想方设法、处心积虑和无所不用其极的。比如,国民党特务就曾对曾家岩50号周公馆的警卫人员用过“美人计”、对南方局青年组干部张黎群(公开身份是《新华日报》记者)用过反间计等等。为了从内部攻破中共堡垒,国民党中统还发明了一种叫“打入”、“拉出”和“短促突击”的策略。而国民党特务在曾家岩50号周公馆就曾经物色过这样一个人——他就是周恩来的司机祝华
期刊
姚文元一生“口诛笔伐”,害人甚多。但害人害到“点子”上,又名利双收的有三次:第一次是靠批胡风而崭露头角,第二次是靠《录以备考》成为“新星”,第三次是靠批《海瑞罢官》而步入政界。因为这三次都是他人生的“光辉”点,具有代表性,故而笔者称它为“三步曲”。    第一步:批胡风崭露头角    胡风在解放前就是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其著作和思想影响了当时一大批青年人。姚文元也是胡风的崇拜者。他写了一
期刊
郭汝瑰,常在蒋介石身边参与指挥作战的高级将领,在国共两党的大决战中,为我党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情报,最后在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指引下,以国民党二十二兵团司令兼七十二军军长的身份,率部在四川起义。   1945年4月,华灯初上,细雨纷飞,四月的重庆还有些微寒。郭汝瑰站在寓所窗前,看着窗外昏黄的路灯若有所思。    身兼国民党军务署署长和国防研究院副院长两项要职,目睹的却是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倒行逆施
期刊
在人们的印象里,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与蒋纬国一直都是手足情深,二人一个文能安邦,一个武能定国,兄弟俩十分团结。但事实上,蒋经国与蒋纬国也曾有过矛盾。    1964年1月21日,台湾国民党装甲兵副司令赵志华在湖口基地主持装甲第一师例行的战备检查。谁也没有想到,赵志华在向部队致词时突然发表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演说。演说的主要内容是:国际形势不利于台湾当局,世界各国争着讨好中共,国民党“外交”
期刊
1961年在庐山开会期间,繁忙的工作之余,毛主席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参加舞会。跳了一场舞后回到座位上休息时,他的一只白色鞋垫从皮鞋里露出一半来,他自己未曾发觉。当工作人员提醒他时,毛主席低头一看,忍不住笑道:“鞋垫总在脚板底下压着,见不到光明,怎么不闹革命啊?”说得在座的中央首长都哈哈大笑起来。      巧用俗语   1937年在延安,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穿了一双由边区医院的勤务
期刊
1928年2月6日,在广州红花岗畔的刑场上,两个青年革命者面对敌人的枪口,从容不迫地举行了“婚礼”。他们就是周文雍和陈铁军。这个故事感人至深,既壮烈,又浪漫,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和戏剧。     起 义   1927年11月,中共中央命令广东省委在广州发动武装暴动。当时,拥护蒋介石的广东军阀李济深,与拥护汪精卫的北伐军将领张发奎产生矛盾,张发奎发起“护党运动”,将李济深部队赶出了广州。张
期刊
1949年1月22日,在离开南阳次日,李宗仁发表代总统文告,宣称愿与中共进行和谈。后派出了以张治中、邵力子为首的代表团。中共代表团提出“最后修正案”,李宗仁不敢签字,谈判终告破裂,1949年4月,国民政府败逃台湾,结束了对大陆22年的统治。    1949年2月12日,国民党元老戴季陶服食过量安眠药自杀,死于广州东园招待所。戴季陶与蒋介石为结拜弟兄,两人之间关系可谓赤诚深厚。最早可追至192
期刊
许广平在1925年3月11日给鲁迅写的第一封信中是这样自称的:“谨受教的一个小学生许广平。”四天后,就是3月15日,她给鲁迅的信中便直接自称为“小学生许广平”了。    仅仅四天的时间,称呼便发生了变化,除了说明心中对鲁迅的情感加深之外,更可以看出爱情的魅力。亲密的称呼是彼此相爱的一个特征。又过了五天,她给鲁迅写信,自称又变成了“鲁迅先生的学生许广平”,这个称呼把自己和对方紧紧连在了一起。至4月
期刊
大诗人李白恃才傲物,除了对自己格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还特别有文人风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他让高力士脱靴挠痒,杨国忠磨墨摇扇,大出千古文人被权势压抑在心中的那口恶气。李白在认清官场的潜规则前不是这样张扬的,他也曾幻想以自己的才华干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当他知道有机会在皇帝面前展露才华时,志得意满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如果再向前追溯,他有更为出色的表现。那时的李白年轻得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