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关中民俗记忆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ng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月27日,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勇超,当选中国民协副主席,成为自中国民协成立以来首位进入领导班子的陕西人。
  2011年2月24日,陕西省政府表彰“十一五”期间全省文物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王勇超创办的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成为唯一一家受表彰的民办博物馆。
  2010年,王勇超当选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这一年,他成功入选“第三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
  这些荣誉的获得,缘于王勇超创办博物院对传承中华文化的突出贡献和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影响,也是他20多年来痴心收藏、热心保护民俗文化遗产赢得的回报。
  
  散尽家财,痴情收藏
  
  进入收藏界,对王勇超来说其实是个偶然。
  1985年的秋天,为了寻找有关明清时期的建筑图样,从事建筑业的王勇超带着技术人员第一次走进关中腹地渭北地区进行古民居考察。在漫妊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陕西渭北地区作为北方游牧文化与关中农耕文化的重要交汇地,也是当年秦商、晋商的通商物流要道,保留了大批精美石刻、石雕、画像砖,还有在当地普遍存留的拴马桩、饮马槽等民间文化遗物。一天傍晚,王勇超路过一个村子,发现有文物贩子正要把一根拴马桩的头砸下来。石柱上方雕刻的胡人驯狮的形象夸张而传神,呼之欲出。王勇超当时就被震撼了,不假思索地出了双倍价钱买下了这根后来被专家鉴定为明代艺术精品的拴马桩。这是他抢救性收藏的第一件古代民间实物。这一次不经意的邂逅,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折,由此踏上了民俗文化抢救、保护事业的漫漫长途。
  一场关中民俗文化遗物大抢救工程就此在八百里秦川拉开了序幕。王勇超组织三十多人,分成六支队伍,行程数十万公里,展开了地毯式的普查征集工作。在澄城、大荔、蒲城、合阳、三原等渭北八县走村串巷,与群众广泛接触交流,将当地遗留下来的各种民俗物品,特别是拴马桩、饮马槽、石门头、石门墩、石人、石马、石羊等石雕,以及各种木雕、砖雕等进行“拉网式”普查,逐一造册登记。在四处征集民俗遗物时,王勇超发现许多造型古雅、雕刻精美的老房子,虽经风雨侵蚀,依然动人。他决定把散落于关中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明、清古民居院落,包括戏台、祠堂等一并尽力抢救保护下来。
  上自周秦汉唐,下及宋元明清和民国,王勇超征集的民俗遗物时代悠远、门类多样。包括关中深宅大院、古城墙、梨园茶楼、店铺餐馆、祠堂衙门等明清古建筑,拴马桩、饮马槽、上马石、门墩石、石人和各类石兽动物等石雕,匾额、古床、桌椅、门窗等木雕,古屋脊、砖墙、马头墙等砖雕,衣食住行、工程建筑等民用器物和陶器、铜器、铁器、碑刻、宗教礼器、名人字画、图照等。还有秦腔、老腔、眉户、线线戏等各种戏剧、皮影、木偶、鼓乐和各种民间生活坊作、技艺、造纸工艺演示、礼俗、乡规、民间故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众多藏品中以关中雄浑精美的明清古民居群和历代拴马桩的规模、价值最有影响。拴马桩每根高约二三米,重千余斤,多为青石雕刻。数千根被誉为“民间华表”、彰显门庭宅第的“望柱”犹如浩大军阵,参观者无不为之震撼,被专家学者称赞为“地上兵马俑”“世界奇观瑰宝”“天下一绝”。
  20多年来,王勇超把自己办企业赚来的钱全部投入到民间文化抢救保护事业上,累计达3亿多元,倾尽了所有积蓄。多年的实践使他深刻认识到民间文化的巨大价值,抢救保护渐渐成为了一种自觉行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的藏品渐渐形成规模。丰富的民俗文物和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同侧面再现了历史的原物原貌,见证了关中地区人们生存、繁衍、创造、审美的发展历程,反映数千年来关中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生动景象,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和艺术价值,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基因仓和标本库。
  
  珍藏历史,研究整合
  
   王勇超创办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坐落在秦岭北麓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下,占地500亩,规划面积10.8万平方米。目前已收集各类文物33600件(套),迁建明清古民居40院,建成民俗展览馆、展厅、展廊、文物库房、戏楼、店铺、工艺作坊、研究中心、人工湖、祭坛广场、园林景观等,形成了古镇游览区、民俗文化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区、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各具特色的不同功能区。
  随着藏品种类及数量的不断增加,王勇超在博物院专门成立了文物保管部,建立起藏品保护管理体系,在文物部门专家的指导下使馆藏文物的保管、建档工作逐步规范化。
  在古民居迁建保护中,建档立案是重要的基础工作。每座古民居都由专人负责,收集迁建前、迁建中、迁建后的照片和资料,由专家组对古宅院原主人背景进行分析研究,撰写出研究报告,建立起迁建档案。抢救保护这些古民居,特别是年久失修的危房,是博物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妥善保护有数百年历史的木雕构件,经过各种防腐、防蚁工序处理后,将其集中保存在环境适宜、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博物院藏有大量寓意吉祥、内涵深刻的砖雕,由于部分已残缺、断裂,工匠们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力保留原貌,重新将它们镶嵌在墙壁中,供人们品评赏析。
  收藏的大量汉画像石、拴马桩、上马石、饮马槽、柱顶石等,雕工精美、年代久远,对其进行保护的工作十分艰巨。博物院严格依照文物保护的三防(防火、防潮、防盗)要求进行科学管理,选择环境适宜、密闭性强的专用库房进行分类保存,并及时用硅胶粘合、修复部分断裂文物,以防止酸雨侵腐。对大量的拴马桩——编录入档,建立藏品账目及数据库,定期由专人对文物进行清查,随时保持文物库房的整洁和通风。对收集的名人字画和有历史渊源的实物,系统整理出档案,并刻录存盘、整理成册。博物院一系列完善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制度,确保了大量珍贵民俗遗物都能安全保存并留传后人。
  博物院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大型优秀民俗文化展览、教育、研究基地的空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遗物保护展示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对发挥陕西文化资源优势、延伸文化产业链、促进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
  从2008年底对外开放以来,博物院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部委和外省市领导、专家学者、中外新闻媒体、国内外学生团体的一批又一批的考察参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70余万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博物院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俗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评为陕西省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先进单位、民间文化保护示范单位,列入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入选《全国博物馆名录》,被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咸阳师范学院等高校作为实践教学基地。
  在大规模征集收藏的同时,王勇超还对民间文化艺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系统整合。他创办了《西部民俗》杂志及《关中民俗》报,组织专家、学者举办“关中民俗艺术研讨会”、“抢救保护关中民俗文化遗产专家研讨会”,编辑出版了33万字的《关中民俗艺术论集》,并先后发表《抢救文化遗产更在民间遗物保护》、《珍藏历史,把根留住》等多篇论文,并编辑出版了《灏文堂书画典藏》(1-10卷)、《中华民俗文化典藏》(1—8卷)。勇于担当,加快步伐
  在谈到博物院未来的发展时,王勇超说,下一步要加快建设步伐,提升管理水平,做好宣传工作,积极将博物院申报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争取建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王勇超想更好地利用博物院这个平台,在民间文化发展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博物院为依托举办陕西省民间锣鼓大赛、陕西省民间美术大赛、陕西省民间书法作品展和陕西省民间曲艺展演等;邀请知名作家、学者、艺术家到博物院考察、采风和研讨,出版相关专著,进一步扩大陕西民间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王勇超说,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代表了全民族的精神思想、哲学观念、美学观念和艺术观念,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和根脉。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人类社会丰富多彩又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和珍贵文化遗产,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老百姓自己的文化。抢救保护民俗文化,已经融入热议到王勇超的血脉中。他自觉担当起了一份沉重的责任,那就是:收藏民俗历史记忆,留住民族文化之根。
其他文献
“2010年是玉器丰收年,玉器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玉器的买卖也有了海量的交易。买家卖家都皆大欢喜,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财富得到更多的增长,都希望玉器能够成为财富增长的阶梯。”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总结时,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明这样评价玉器市场。  然而,时隔半年,2011年春拍正在落幕,于明对2011年玉器市场却多了一份担忧:“除个别拍卖公司的个别专拍可圈可点外,放眼望去皆是普品。上半年
期刊
张江舟艺术简历  张江舟,1961年出生于福建漳州,祖籍安徽定远。1986年毕业于中州大学美术系。现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一级画家,《水墨》主编,中国画研究院艺术交流中心主任。系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文化部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文化部优秀专家。  在当今画坛位于一线的中青年画家中,张江舟是以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齐头并进,学术文章与创作实绩相互映发而显名于世的。学术理论属
期刊
2011年4月19日上午,首卷《中国收藏拍卖年鉴》(2011年版)暨《藏书·记事·忆人:书画专辑》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与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为《中国收藏拍卖年鉴》和《藏书·记事·忆人:书画专辑》的首发式揭幕。原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刘纪原,北京市原副市长胡昭广,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熊大新,十届全国政协常委陈广文;潘惠忠、丁进攻、曹彭龄等多位将军;中国文联副
期刊
2009年以来,李铁夫、李超士、陈抱一、卫天霖、周碧初、常书鸿、余本、庞薰架、胡善余、孙宗慰、沙耆、艾中信、莫朴、苏天赐、丘堤等人的油画精品价格多数涨到了百万元以上。  ’线名家画作毕竟量少价高,撑起老油画市场半壁江山的还是二、三线的名家作品。就近年市场表现看,二线的关良、吴大羽、方君璧、潘玉良、朱沅芷、吴作人、丁衍庸、秦宣夫等人作品行情涨幅可观。吴作人、潘玉良作品主要收藏在吴作人基金会、安徽省博
期刊
方君璧1926年作品《桃衣少女》322万元拍出、1925年作品《恂恂》414万元成交,不仅创造了画家作品的新纪录,而且是所知内地拍场匕出现的20世纪里年代成文价最高的名家油画;常玉1930年的小幅作品《曲腿马》拍至1552.5万元,是历年内地常玉作品的最高价;周碧初1952年作品《塔里少女》也以132025万元创画家作品价格之最……   今年春拍,北京匡时推介的老油画拍品数量更胜往年,《19491
期刊
海外华裔现代画家常玉的油画《五裸女》以1.2832亿港币成交,创华人油画拍卖新纪录,价格直追西方的油画大师。这对于中国艺术市场而言,20世纪中国早期油画亦由此步入了“亿元俱乐部”的行列。    恰逢其时的市场环境    中国嘉德油画部业务经理李艳锋认为,中国早期油画取得这样的成绩应在意料之中。中国油画仅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而早期油画在艺术史的地位更是不容置疑。作为20世纪油画先驱作品市场的最早挖掘
期刊
春拍临近尾声,盘点半年来艺术品市场发生的事和人,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艺术品股票    在无国际成功前例和资本涌入背景下,中国迈出了艺术品证券化“创新”步伐。运营或筹建中的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陕西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北京文化产权交易所等文交所,多以权益拆分模式将艺术品改造成资产包即艺术品份额(俗称艺术品股票)投放市场,实行证券化交易。1月26日,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将天津
期刊
在日本留学期间参观过很多大中小博物馆,见过很多日本不同历史年代的陶瓷器,这些瓷器有些是从中国传入,有些是受朝鲜影响从朝鲜半岛传人并借鉴外来技术改良制作的,有些则是日本本土的陶瓷制品。总之,日本的陶瓷器大部分是使用日本固有的本地土壤为原料并自制釉料,经过艺术加工及技术改良生产出的,历代陶瓷器都有着日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和文化韵味。下面就日本古代的部分陶瓷器做点滴介绍。  日本陶器工艺起源于具有神秘审美意
期刊
5月30日,20世界纪早期油画家常玉创作于1950年的一幅《五裸女》在香港岁芙奥春拍中拍出1.2832亿港币,这是中国油画拍卖史上首次出现的超亿元画作。此画的成交,在业内音起巨大反响,有中国油画价格迈向亿元的重要标杆之誉,有行家称其“为华人油画建立了新的里程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行内人士对这‘价格普遍持认可态度,未出现相关质疑。一位画廊界人士指出,“近十年来,老油画的价格持续上涨,常玉的画价
期刊
以“瓷都”著称的景德镇所烧造的瓷器在明代达到鼎盛,特别是永乐、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清新优雅、气韵生动,足与水墨画并驾齐驱。而在官窑青花独占并亨通窑业的同时,民窑青花也渐渐兴起,并在明末占据了主要市场,成为士大夫喜爱的生活用品,也成为外销瓷的主要来源。民窑青花之所以常久不衰,就是因为她根植于民间的肥沃土壤,其朴素吉祥的民间题材和行云流水的笔法,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本文以旅顺博物馆收藏的大连地区出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