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紫花苜蓿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及生长环境变化的影响

来源 :耕作与栽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b649666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行间生草对运城市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空气温、湿度以及害虫发生的影响,2017—2019年在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苹果试验基地,进行了果园行间种植紫花苜蓿,以清耕作为对照,测定其土壤有机质含量、硬度等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观察害虫发生情况,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果园生草每年可提高土壤的有机质,降低土壤硬度,提高土壤含水量,空间湿度增大,夏季高温阶段可降低10 cm土温2℃左右,害虫发生明显减轻.
其他文献
[目的]探明不同淋洗剂对铅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铅污染土壤恢复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以云南省兰坪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振荡淋洗技术研究草酸、酒石酸、氯化铁、柠檬酸、柠檬酸+EDTA、盐酸、乙酸对铅污染土壤中铅的淋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淋洗剂对土壤Pb的淋洗效果存在差异;随着淋洗剂浓度的增加,淋洗效果初期增长很快,后期逐渐趋于平缓;浓度为0~1.2 mol/L的淋洗效果为氯化铁>草酸>盐酸>酒石酸>柠檬酸>乙酸,其中氯化铁最大淋洗效率可达90%以上;在0~8 h内,淋洗时
刺梨是中国西南部山区特有的野生水果之一,是天然的药食两用水果,贵州省具有发展刺梨产业的先天区位优势,并出台了推进其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而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全面深化刺梨产业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与保障,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为发挥专利信息对刺梨产业发展决策的引导力,从专利的类型与法律状态、申请趋势、区域分布、主要申请人和技术主题等方面分析了刺梨产业育种环节专利现状,并基于知识图谱分析了刺梨产业育种环节专利的主题演化、异常空位与机遇,预测了刺梨产业育种环节的专利技术发展路线.
[目的]探明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种子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物酶活性,以期为黄精种子在食疗和康养等新兴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学测定方法,对滇黄精和多花黄精种子的淀粉、粗脂肪、粗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植物甾醇和抗氧化酶(SOD、CAT和POD)活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多花黄精和滇黄精的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甾醇含量分别为0.11%~60.94%和0.20%~65.20%,其中,滇黄精的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和甾醇含量均高于多花黄精,
[目的]探明不同类型片烟在充氮气调时不同氧浓度条件下醇化品质的差异,为密封气调醇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种香型(中间香型,贵州遵义C2F;浓香型,湖南郴州C2F;清香型,四川会理C2F)片烟为试验对象,采用3种氧浓度(21%、6%~8%和2%)密封养护方式醇化,分析20个月醇化过程中片烟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片烟pH降幅以21%氧浓度最高,2%氧浓度最低;不同片烟两糖比和总植物碱在不同氧浓度处理呈不同趋势;在2%氧浓度下,片烟的多酚和氨基酸消耗率最小,随氧浓度增加,消耗率变大
[目的]探明低效粮食玉米粗放种植改高效经济作物马铃薯/桃集约生产的综合效益,为贵州省粮改经综合效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投入产出、能量和碳足迹评价法对贵州省典型农业结构调整地区石阡县2个镇4个村进行农业生产的环境、经济分析,以论证“镰刀湾地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可行性.[结果]玉米、马铃薯和桃生产的总输入能量分别218656.5 MJ/hm2、251803.5 MJ/hm2和84901.5 MJ/hm2,总输出能量分别为121275 MJ/hm2、85500 MJ/hm2和54000 MJ/hm2,其中,
[目的]探明中式有机晒红烟“嚼烟”的生产工艺参数,为制作符合设计要求的中式嚼烟产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感官评价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中式有机晒红烟的感官和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结合晒红烟烟叶特性和嚼烟产品要求,设计嚼烟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其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晒红烟可作为嚼烟产品的原料;10% NaHCO3溶液处理可以调节烟草pH,改善嚼烟口感质量,提高晒红烟作为嚼烟原料的可用性;添加10%~20%的风味剂甘草可改善嚼烟的感官质量;采用烘干和蒸片+烘干技术均可提高晒红烟烟叶的烘烤香和
本试验在连续3年定位试验的基础上,设计4个施磷(P2 O5)处理:玉米季(0,120,240,480 kg·hm-2)、小麦季(0,75,150,300 kg·hm-2),探究不同施磷量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籽粒产量、氮磷吸收量、磷肥利用率及土壤磷素盈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施磷处理作物籽粒产量、生物量均增加,玉米分别提高8.3% ~27.4%、16.6% ~21.8%,小麦分别提高44.0% ~120.9%、50.1% ~144.5%.玉米-小麦氮、磷累积量均随着施磷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磷肥
为了探索新疆阿魏的组织培养技术,提高阿魏的繁殖效率和速度.本实验以多伞阿魏不同外植体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温度和激素处理组合,观察不同处理方式的愈伤组织及最终成苗情况,筛选新疆阿魏的组织培养的最优外植体和处理方式.结果表明,以幼嫩叶片作为外植体,在激素6-BA与2,4-D组合处理情况下,愈伤组织有明显的膨大,效果较好;以种子为组织培养材料,需先在4℃层积处理,打破休眠(以放置在冰箱门口的种子休眠解除最快),然后在22℃进行恒温培养,即可提高发芽率.采用不同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能够提高多伞阿魏的繁殖效率,将为野
[目的]探明辽宁省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变化及其满足度与干旱风险度,为辽宁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避干旱风险和农业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辽宁省3个气候区具有代表性气象监测站1951-2020年的降水和气温数据,采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选用积分湿润指数及其干湿指数研究降水量对农作物生长季的满足程度、干旱变化特征及干旱风险程度.[结果]1951-2020年辽宁省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呈显著减少趋势,1979/1980年发生减少突变,突变后平均减少约60.00 mm,其中辽东、辽中和辽西分别减少82.0 mm、5
本研究从槟榔茎秆主要成分出发,以灵芝为栽培对象,测定不同含量槟榔茎秆粉末对灵芝菌丝体多糖、三萜类物质合成量的影响,测定槟榔茎秆栽培灵芝不同时期生理生化指标并记载生育周期.结果表明,灵芝菌丝中多糖、三萜类物质的含量随槟榔茎干粉末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应用槟榔茎干栽培的灵芝生育周期远远小于橡胶木段栽培的灵芝.综合考虑槟榔茎秆的物质量,槟榔茎干干物质少,不宜作为灵芝栽培的主要基质,可作为辅助材料添加到基质中,缩短灵芝的生长周期,提高灵芝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