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真的爸爸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的朋友,学业有成后回国发展,他把自己6岁的儿子冬冬送到了附近的实验小学就读。
  一天,朋友翻阅冬冬的语文作业本时,发现冬冬有一个组词的题目被老师打了一个叉。这个题目要求用“亲”字组一个词,冬冬组的词是“亲嘴”。朋友叫过冬冬,问:“冬冬,你知道为什么这个词老师给判错了吗?”
  冬冬撅着嘴说:“我也不知道,老师说这个词不文明。可是我觉得它是对的。”
  朋友认真地说:“你的老师是错的,你是对的。走,我们去找你的老师。”
  然后朋友连夜就领着冬冬到了他的语文老师家。
  年轻的语文老师虽然觉得朋友有点小题大做,但在他的坚持下,还是改判了那道题,重新在作业本上打了一个勾。
  事后,朋友对我说,他并不是仅仅为了这道题的对错去找老师,他只想告诉孩子一个做事的态度。你认为对的事情,你就要坚持到底,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事情的真相。即使最后你确实错了,你也会知道为什么。
其他文献
镜头一:  一天,小可妈妈的同事来家里谈事情,妈妈将小可安排进屋子里看动画片。刚坐定,小可就跑出来,向客人展示爸爸给他买的小坦克,接着又要为客人背诵刚学会的汉语拼音,还要客人陪他玩。在妈妈的制止下,他才悻悻地离开,可一转眼他又在客厅里疯跑起来……  孩子独白:终于来了个不认识的人。  解 析:  孩子的日常生活大都较有规律,当他一成不变的生活环境中突然出现新鲜的人或事时,往往会表现得很兴奋。而家长
期刊
都是超前教育惹的祸?  我儿子7岁,在小学一年级组织的科学识字比赛中,他识字过千,名列第三,不过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他觉得一年级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上课不专心,骄傲自满,还影响前后左右的同学。老师很有意见,直说是我们搞“超前教育”埋下的问题。现在我们该怎么维持他的学习兴趣?  珠海 赵 萍  赵萍读者:  对一年级小朋友而言,学习动力的重要性,的确超过他现在掌握了多少课本知识。对于像你儿子这样
期刊
错位一:让分享退居二线    小区的绿地旁,天天和妈妈拍球,球从妈妈手里传过来,天天没接住,跑着去捡。就在这时他看见了正在摆弄着玩具推土机的苗苗,顿时忘了球在不远处等他,上前一把夺过苗苗的推土机。苗苗正玩在兴头上,被这突如其来的“抢劫”吓了一跳,一时不知所措,但瞬间就反应过来了,生气地对天天说:“这是我的,给我!”天天一言不发,紧紧地把小推土机抱在胸前。苗苗伸手去掰天天的手,天天反而抱得更紧。苗苗
期刊
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为一点小事哭闹、发脾气;行为自控能力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承受力薄弱,遇到困难要依赖大人解决;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这些问题怎样解决?针对这些问题,广州光大同福幼儿园开出了“药方”:设立EQ教育模式实验课题,以科研为先导,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的完整心理。  情感教育是目前教育中最为缺乏的一种教育,但又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人格和情感的作用往往比智力更显重
期刊
今年8月,先生被公司选送到芝加哥总部培训,我和儿子浩浩也随同到了美国。由此,结识了邻居史密斯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卡萝。卡萝8岁了,是一个非常热情、活泼的小家伙。听史密斯夫人说,卡萝参加了社区的“童子军”,每天为各种事情忙得不亦乐乎:为流浪小狗寻找新家、帮盲人大叔彼得读信,还有给东区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募集图书……  “她这样做不会影响学习吗?”我问史密斯夫人。  “当然不会,何况做这些事情,本身就是学习
期刊
“孩子是不上课的,只是在园里玩……”这是大多数就读于东方红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对这家老牌名园的看法。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  以下是该园大班一个数学活动区的情景:一个女孩拿了一套学习单双数的材料,包括10个蘑菇、55个圆点,红、绿回形针各5个,她并不知道即将学习单双数。老师先要求她按蘑菇上的1~10数字分别摆上相应量的圆点,让她把圆点能成双成对排列的蘑菇和圆点不能成双成对排列的蘑菇分别排成两行,在圆点不
期刊
一次,女儿淳淳向我提出要给邻居莹莹买件小礼物,我故意表示不同意。淳淳急得哭了。我没有像以前那样迁就她:“如果你能说出理由,我就买,好吗?”淳淳苦思冥想,终于说出了两条理由:第一,莹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过生日时她送给我一盒彩色笔,她过生日,我也应该送给她一件小礼物。第二,莹莹最喜欢小白兔,我想买一只小白兔公仔给她,她一定会很喜欢。听了淳淳的理由,我非常高兴,说:“淳淳很会讲道理,你把妈妈说服了。”当
期刊
有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一次,父亲叫他画静物写生,对象是插满秋菊的花瓶。孩子很快就交上作业。在孩子笔下,花瓶是梯形的,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叶子则是奇怪的三角形。简直是“四不像”。然而父亲并没有向儿子发火,他告诉儿子什么是梯形,什么是三角形……并从此开始教他几何学和代数。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就是麦克斯韦。  这个小故事使我想起在日本进修时看过的一部教育纪录片: 一群孩子在
期刊
2000年,妈妈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我也跟着她在“超级大国”的一所小学里当了8个月的陪读。  入学第一天,我被分配到中国人最多的一个班:Sophia(我),Grace,Shark,Kevin,Michael,共有五个亚裔孩子。  第一堂课,老师讲加州金矿史,每个小组都起了个淘金队的队名。每答对一道问题,老师就发一团用金色油漆涂过的废纸作为该组的积分。我们组叫做“天使野营队”。课间,老师给
期刊
女儿不到2岁,我就开始教她识字。  教孩子识字,最重要的就是把学习过程作为游戏,而不是任务。为此,我拿来几个小纸盒,把它们剪成一张张的小纸牌,用彩笔写上汉字,说这是“字宝宝”,然后跟小家伙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我将要学的“字宝宝”藏到家里某一个角落,然后让她去找,找到了我就教她读,并把“字宝宝”奖励给她。女儿特喜欢这个游戏。通过找“字宝宝”,女儿认识了不少生字。  接着,我和女儿比赛在报纸上找“字宝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