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红岩精神铸忠魂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120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岩》讲述了1948年至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重庆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倾注心血,站在纪实文学的角度潜心创作,展现了一位位为新中国解放而不懈奋斗甚至牺牲的共产党员英雄形象,弘扬了他们的坚定意志和顽强信念。小说手法与众不同,有独到之处。
  首先,亲身经历再现真实场景,情节细致感人至深。这部长篇小说成功塑造了许云峰、江姐、华子良、陈然等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绣红旗”“江姐的故事”等经典红色故事均出自本书,作者为什么能如此真实地描绘这些场景呢?这些感人至深的情节又是如何构思的呢?这要从作者罗广斌、杨益言说起,罗广斌先后在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关押,杨益言当时被关押在渣滓洞,重庆解放前夕被营救出狱。建国初期,为了把这里的斗争告诉后代,他们先后写了《圣洁的血花》《江姐》《小萝卜头》等报告文学与革命回忆录《烈火中永生》,后来又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正是因为作者亲历了小说中叙述的诸多情节,才能够如此真实、饱含情感地塑造一个个鲜活的革命英雄形象。
  其次,英雄群像和反面人物强烈对比,激起读者阅读情感。江姐、许云峰、华子良、丁长发、刘思扬、余新江、双枪老太婆......《红岩》中的英雄人物,有工厂工人,有在校学生和知识分子,有农民等,他们虽然从事不同职业,拥有着不同的经历,但他们都具有坚定地共产主义信仰,对党的革命事业充满了无限的忠诚,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没有人会因为受酷刑而退缩,也没有人因为狱中的艰苦生活而放弃希望。虽然他们性格各异:具有高度党性的江姐、立场坚定的许云峰、忍辱负重的华子良以及有着传奇色彩的双枪老太婆等,但是每位英雄人物表现出来的高贵品质和崇高气节,确实共同的。书中刻画的反面人物形象也很典型,特务头子徐鹏飞,自认为对共产党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充分显现出他的阴险毒辣。叛徒甫志高的所作所为,一次又一次破坏共产党的计划,为解放事业的开展造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强大阻力,也是读者感到气愤的焦点。其他的人物如看守所所长陆清等,也都描绘的相当出色。正反人物的对比中,让我们更加强烈的感受到狱中的烈士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第三,三条叙事线索并行展开,谋篇布局独具匠心。小说共30章,其中的三条叙事线索分别是:白公馆和渣滓洞集中营的狱中斗争、重庆城内的学生运动和地下工作、农村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这三条斗争线索相互交错,彼此勾连:重庆城内的学生和地下工作者于新江、成瑶等投身革命,勇挑重担;江姐工作调动,带动华蓥山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中,双枪老太婆带领群众配合斗争;由于甫志高的叛变,导致成岗、刘思扬、江姐等被捕而引出的狱中斗争;许云峰保护组织,独担责任,从容就义。同时,作者用《挺进报》的有关情节,将以上三条斗争线索联结起来,汇聚到狱中的斗争上。并行展开的三条叙事线索,把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农民武装斗争有机地交织成一体,让读者不禁对紧张激烈的地下斗争产生牵挂情绪,变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结构。
  第四,细致入微传神表达,抓住人物个性特点。作者通过对细节的把控,成功抓住了一系列革命英雄人物鲜明个性特点,让英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江姐就是《红岩》中最具代表性的英雄人物之一。整洁的短发、蓝布旗袍、绒线衣或外套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江姐形象,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江姐分外从容,勇敢坚毅的共产党员形象跃然纸上。同样,成瑶的人物形象也运用了抓住典型肖像特点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从齐耳根短发高昂参加斗争的女学生到变为有端庄美观的烫发的女记者,其中显现出的青春年少,正是不同于江姐稳重温和的朝气与力量,象征着党的新生力量。小说中对华子良形象的描绘几次都是简单几笔,却通过他的外貌描写、疯癫的举动树立了一个“疯子”的形象,他在狱中几乎不说话,不与任何人交往,让敌人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在斗争最危急的关头,为狱中战友脱逃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一个为了革命事业忍辱负重的革命英雄的形象,逐渐在读者心中变得高大。
  《红岩》一书中发生的真实故事离我们逐渐远去,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和强起来,人民生活由温饱得不到满足到全面小康,整体脱贫,综合国力和社会地位显著提升,特别是疫情以来,中国已然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是老一辈的共产党人,是无数个为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牺牲流血的革命战士的顽强抵抗和艰苦奋斗,才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我們要继承《红岩》中革命战士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永保党的秘密的政治品格、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以及身处逆境却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在新的奋斗时期,我们更要用不懈奋斗镌刻时代担当,用人格力量塑造时代形象。传承红岩精神,使命光荣,也重任在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摘要:森田疗法又称为顺应自然的疗法,适用于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和神经衰弱的治疗。其治疗目的不是消除病人的症状,而是引导病人维持在“有症状也无所谓”“有症状也能工作”的状态中,不介意症状的存在,即对自己的症状及情绪变化采取不理、不怕、不抵抗的态度。本文引入躯体化焦虑案例,探讨森田疗法在躯体化焦虑中的适用性。  关键词:躯体化障碍、焦虑、森田疗法  1躯体化焦虑概念  有些患者
期刊
摘要:尹宜公的《小河淌水》有着极富想象力的旋律和歌词,通过真挚的情感表现出了年轻女孩的活力和清纯,作品经久不衰。乐曲为羽调式,旋律缓慢悠扬,节奏从容自由、旋律起伏优美,极具云南民歌特色。在李谷一、龚琳娜、腾格尔的三个演唱版本中,由于风格设置的不同,旋律和律动上有着较大的区别。  关键词:小河淌水 旋律分析 演唱分析  一、作品及创作背景分析  《小河淌水》由尹宜公创作于1947年,作者根植于弥渡县
期刊
摘要:《穿越雨林之弧》(Through the Arch of the Rainforest)是著名的日裔美国女作家山下凯伦(Karen Tei Yamashita,1951—)的处女作。本文拟从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切入,分析《穿越雨林之弧》中玛塔考中景观遮蔽本体的现象,探寻小说人物主体性消散的主题,并揭露后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精神困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景观支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个体。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京派文学生存的现实空间即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空间的一个缩影,在这个文化空间中包含了由报纸、杂志等媒介所创设起来的舆论空间、京派文人独特的“沙龙文化”所创设出的公共领域和京派文学的私人交往、师从关系所搭建起来的人际网络空间,这样的“三重空间”为京派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条件。  关键词:京派文学 ;公共领域;三重空间  京派文学生存的现实空间即中国现代都市文化空间的一个缩影,在这个文化空
期刊
“咚……咚……嘚……嘚……”  我又听见了拐杖的声音,一回头看见身后一位老爷爷拄着拐杖,颤巍巍的在街道边缘一步步的移动着。注视良久,记忆里的爷爷和他的拐杖湿润了我的眼眸,一时间关于爷爷的记忆再次涌上心头。  爷爷是给乡下老人做拐杖的,因此家门口种了不少的小树,每当那些树长的差不多了,大小合适了,就会被爷爷砍下来做成拐杖。  每每砍下一棵树,爷爷会先把一些杂乱的树枝都砍掉,让这棵树变成一个光杆司令,
期刊
摘要: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来自世界的各个国家都在争相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尤其来自日本场馆“东方宝石”朱鹮故事的展出,使这种曾经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凈土的物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舞剧《朱鹮》最初的灵感就来源于此。舞剧借朱鹮曲折的繁育之路,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在“但愿,守望的不是人类自己的园,而是共同的美好家园”的主题下,传达社会正能量。  关键词:朱鹮;舞剧;舞蹈编导  在以上海歌舞团团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俄罗斯著名女作家的成名作《列祖依哈睁开了双眼》的文本分析,从女主人公的自我独立、对爱情的态度以及对儿子的爱而透视出一位被傳统观念深入骨髓的女性,从附庸走向独立,她的自我意识从迷失到回归的蜕变过程。  关键词:列祖依哈;女性意识;爱情;母性  古泽莉·雅辛娜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当代俄罗斯女作家,她的首部长篇小说《列祖依哈睁开了双眼》一经面世便夺得2015年俄罗斯“大书奖”的桂冠。雅辛娜出
期刊
摘要: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为黛西的女伴、尼克的女友和一名职业高尔夫球女选手,乔丹对同一件事,经常表现出和主要叙述者尼克相反的态度。她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尼克创造的男性叙述世界的颠覆和解构。性别视角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出读者对主要叙述者的主观性和可靠性的质疑,还能提供另一个女性视角的版本供读者评价。  在早期的史诗和大多数传统小说中,大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但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采用了一种
期刊
摘要: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本文主要从封建迷信的迫害、“贞洁观”的束缚、世人的冷眼旁观、自身的性格,四个方面来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成因,更深一层地理解《祝福》。  关键词:《祝福》;祥林嫂;悲剧成因  鲁迅在《祝福》中深刻揭示了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妇女所遭受的苦难,正如先生自己所讲,在作品中他也希望读者能够看到社会和国民身上的弊端并且以此自省。中学的时候,读不懂鲁迅先生。尽管听很多
期刊
摘要:资华筠前辈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业余学习舞蹈到成为专业舞蹈演员再到后来成为舞蹈研究员,这传奇的经历离不开前辈骨子里那种不服输的精神。身为晚辈,不仅要学习资华筠前辈那种上下求索的学术精神,更要学习前辈谦逊好学的学者态度,只有这样舞蹈届才会形成一种“江山代有人才出”的良性循环。也为舞蹈届有这样一位卓越的前辈而感到无比自豪。  关键词:舞蹈生态学;舞蹈批评;舞论  《舞思》这本书,是我国著名已故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