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如何利用常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不断为之探索的课题。作者认为一堂教师精心设计的、合理调控的分组探究式课堂模式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课堂模式 备课 创设情境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平台。在新课程模式下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并不断摸索、探讨的重要课题。我就以我的一节公开课的准备、实施过程和反思谈谈个人见解。
一、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教学模式把教师放在主体的核心的位置,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把学习者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的对象。因此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一般是检验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数量和程度,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审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的育人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改变了过去生硬、呆板、单一的评价方式,而是对学生进行素质综合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必然要转变教学观念,深刻认识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二、确定课堂模式,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分组讨论式教学具有形式活泼、参与面广、贴近学生心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教学相长等优点,值得在这门课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推广。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杂交育种和有变育种》以小麦等杂交为例,介绍了杂交育种的概念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也介绍了诱变育种,引导学生思考两种育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本节课如果采用讲授式教学,由于内容多课容量大,很容易“一言堂”,为此我将这节课设计成了分组讨论、小组承担课题、小组间互助等课堂教学模式。我将班级学生平均分成5个课题小组,每组定小组长,组内学生互帮互学,有利于取长补短,增进友谊。我围绕本节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给每个小组设计了一个研究课题:根据要求设计合理的育种模式,每个小组有了自己的科研课题,课堂讨论就有了实际的可达成目标,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设计形成育种方案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形成设计方案后还要做育种方案的书面报告,提高了学生规范的书面表达能力;最后还要展示自己的方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一个小组展示本小组的方案后其他小组要分析评价此方案,提出疑问,进行指正。在教师的指导下最终形成正确方案,提高了同学们评价并改正实验方案的能力。
三、充分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合理地利用课堂45分钟,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充分的备课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备课标:我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充分认真地研究了新课标,确定了本节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难易适中,目标太高学生无法达成,体会不到达成目标的喜悦,目标太低学生不会有足够的成就感,提不起兴趣。其次要备教材,认真吃透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不仅要挖掘本节内的知识内容,而且要研究本节与其他章节的关系,研究本节课的切入点,使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教学内容连贯不冲突。另外要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盲目地依葫芦画瓢进行分组讨论式课堂教学,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课堂提问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五个课题的设计不是随心所欲,随机设计的,而是精心挑选合理布局,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课题和课题之间不仅有难度上的递进,而且有针对不同育种要求改进设计育种方案或运用其他遗传学原理。课题与课题之间不孤立,在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后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展示进行分析评价指正和进一步引导。
四、创设合理的情境模式。
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本节课经过认真的思考我决定采用分组讨论式、小组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了合理的教学情境:假设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育种科学小组,每个小组要通过讨论、设计一个育种方案,并派代表来展示本小组的科研成果。课堂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合理的课堂模式,为学生创造运用遗传原理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把握课堂节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
课堂上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师提出问题,不能要求学生回答,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尝试、书写与讨论的时间,在此期间内教师要深入到每组中去掌握学生动态,以便给予合理的解释和建议。对学生讨论后的结论如何形成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及讨论后的验收方式,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要求,否则学生漫无目的地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我给学生的时间是13分钟,有了时间概念学生自然积极。也不能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我很明确地告诉每个课题小组,根据本组所承担的课题,利用已经学过的遗传学原理,合理地设计育种方案,并将方案写在事先准备好的育种方案表上,方案形成后要派代表来展示说明。
参考文献:
[1]刘琪,刘丽娜.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义务教育,2006.8.
[2]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彭慧.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内涵解读[J]中国教育报,2008.12.26.
[4]王俊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技教育,2002.1.
[5]马长泽.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J]天津教育,2010.3.
关键词: 课堂模式 备课 创设情境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平台。在新课程模式下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广大师生和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并不断摸索、探讨的重要课题。我就以我的一节公开课的准备、实施过程和反思谈谈个人见解。
一、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教学模式把教师放在主体的核心的位置,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把学习者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的对象。因此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一般是检验学生接受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数量和程度,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来审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的育人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上,改变了过去生硬、呆板、单一的评价方式,而是对学生进行素质综合评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必然要转变教学观念,深刻认识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二、确定课堂模式,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分组讨论式教学具有形式活泼、参与面广、贴近学生心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教学相长等优点,值得在这门课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推广。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一节《杂交育种和有变育种》以小麦等杂交为例,介绍了杂交育种的概念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同时也介绍了诱变育种,引导学生思考两种育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本节课如果采用讲授式教学,由于内容多课容量大,很容易“一言堂”,为此我将这节课设计成了分组讨论、小组承担课题、小组间互助等课堂教学模式。我将班级学生平均分成5个课题小组,每组定小组长,组内学生互帮互学,有利于取长补短,增进友谊。我围绕本节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给每个小组设计了一个研究课题:根据要求设计合理的育种模式,每个小组有了自己的科研课题,课堂讨论就有了实际的可达成目标,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设计形成育种方案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形成设计方案后还要做育种方案的书面报告,提高了学生规范的书面表达能力;最后还要展示自己的方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一个小组展示本小组的方案后其他小组要分析评价此方案,提出疑问,进行指正。在教师的指导下最终形成正确方案,提高了同学们评价并改正实验方案的能力。
三、充分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合理地利用课堂45分钟,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充分的备课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备课标:我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充分认真地研究了新课标,确定了本节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难易适中,目标太高学生无法达成,体会不到达成目标的喜悦,目标太低学生不会有足够的成就感,提不起兴趣。其次要备教材,认真吃透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不仅要挖掘本节内的知识内容,而且要研究本节与其他章节的关系,研究本节课的切入点,使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教学内容连贯不冲突。另外要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盲目地依葫芦画瓢进行分组讨论式课堂教学,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备课各环节,如情境创设应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感受到学习渐入佳境的喜悦。课堂提问应注意难度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训练真正领悟到快乐的学习境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五个课题的设计不是随心所欲,随机设计的,而是精心挑选合理布局,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课题和课题之间不仅有难度上的递进,而且有针对不同育种要求改进设计育种方案或运用其他遗传学原理。课题与课题之间不孤立,在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后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展示进行分析评价指正和进一步引导。
四、创设合理的情境模式。
按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为学生将来谋生打下一定的基础。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本节课经过认真的思考我决定采用分组讨论式、小组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了合理的教学情境:假设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育种科学小组,每个小组要通过讨论、设计一个育种方案,并派代表来展示本小组的科研成果。课堂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合理的课堂模式,为学生创造运用遗传原理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把握课堂节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
课堂上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师提出问题,不能要求学生回答,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尝试、书写与讨论的时间,在此期间内教师要深入到每组中去掌握学生动态,以便给予合理的解释和建议。对学生讨论后的结论如何形成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及讨论后的验收方式,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要求,否则学生漫无目的地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我给学生的时间是13分钟,有了时间概念学生自然积极。也不能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我很明确地告诉每个课题小组,根据本组所承担的课题,利用已经学过的遗传学原理,合理地设计育种方案,并将方案写在事先准备好的育种方案表上,方案形成后要派代表来展示说明。
参考文献:
[1]刘琪,刘丽娜.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义务教育,2006.8.
[2]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彭慧.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内涵解读[J]中国教育报,2008.12.26.
[4]王俊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技教育,2002.1.
[5]马长泽.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势在必行[J]天津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