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折翼天使点亮希望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123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长阳特校)在办学过程中,深入理解特殊教育的本质特点,以“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为办学理念,以“崇德启智 博爱自强”为校训,以“用心浇灌,以爱呵护,补偿缺陷,育残成长”为办学宗旨,不抄袭、不借用,不好大喜全,不急功近利,稳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不断美化校园环境、开发课程资源、提升师生素质、增加人文积淀,逐渐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优秀资源中心”、宜昌市“花园式学校”“文明宿舍”示范校、“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長阳县“课程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突破“小”,着眼“精”,打造美丽校园。


  “小”是大多数特校的共同特点。一是办学规模小,学校师生人数一般都在百人左右;二是校园面积小,学校在布局和美化空间方面会受到限制。长阳特校面积只有4000平方米,为了摆脱“小”的局限,学校在“精”字上下功夫,精致巧妙布局,科学规划设计:在操场边栽上高大的桂花、香樟,树下安置各种健身器材;把篮球场以外的操场改为草坪,其间植以紫薇、银杏、红叶石楠、红玉兰、金弹子、中华蚊母等不同类型苗木盆景;教学楼前摆上花箱,根据四季轮回而变换花卉品种;其他不规则的地方因势造型设计花坛,植以紫荆、杜娟、山茶花、丁香球、红榉木等多个品种的花草灌木。科学的布局让校园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通过高低错落的层次,丰富了视觉景象,克服了面积小产生的局促压抑感觉,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四季有绿色,四季有花香”的景观效果,给校园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整个校园显得安静而不寂寞,优雅而不奢华,给残障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如家一样的温馨舒适环境。

分层次,接地气,美化廊道墙壁。


  廊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长阳特校没有张贴名人名言和名家名画,而是根据学生智力和认知水平,结合培育目标开发了“DIY”廊道文化,选择他们熟悉并能接受的内容,分层设计,立体布局,充分发挥廊道文化应有的陶冶情操和浸润心灵的作用。在一楼设计“校园明星长廊”,结合本校德育活动和综合评价,展出市级“文明少年”“宜昌楷模”等称号获得者以及其他各类优秀学生的照片,宣传他们的事迹,简单而直接地教育学生怎样争当好学生。在二楼设计“DIY”课程长廊,介绍学校开设的“DIY”特色课程,展出学生优秀手工作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在三楼布置“博爱助残长廊”,通过一幅幅照片、一组组数字,铭记那些关心、资助过学校和学生的人物,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习把爱传出去,用自己的方式来回馈社会和爱心人士。这些内容都来自校园,是学生熟悉的人和事,不仅美化了校园,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树立了典范,解开了自卑的枷锁,激发出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也积淀了学校文化。

重生本,育爱心,展现仁爱精神。


  如果说特殊儿童是折翼的天使,那么特殊学校就是爱的天堂。长阳特校从对残疾儿童的关怀以及对生命的敬重出发,以生为本,补偿缺失,呵护成长,致力于助残圆梦。一方面,积极招收各类残障儿童,办学规模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136人,对其中49名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师德教育,培养教师对残疾儿童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学生生病了,学校安排专车专人护送陪同就医;衣服脏了老师帮他们洗,衣服不够了老师从家里给他们带;师生在食堂同吃一锅饭菜,在操场一起游戏玩乐;组织教师开展家访,分批次进入每个学生家里,宣传助残政策,了解学生残疾原因、家庭困难状况,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康复,帮助他们完成微心愿。亲切的微笑深深地烙在孩子们的心底,培育了师生亲密无间的感情,心灵的沟通让家长的辛酸苦楚得以倾诉,拉近了家长与学校和老师的距离,让所有残障孩子及家长都真切感受到学校里特有的爱,也成就了学校文化中浓厚的人文底色。

挖掘潜能,发展特长,开发特色课程。


  有人说,上帝是公平的,在关闭一道门时就会打开另一扇窗。长阳特校在实践中开发残障学生潜能,培养他们的特长,从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劳动技能出发,重点考虑残疾儿童的将来,侧重于课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努力帮助他们找到并打开那一扇窗,在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之外,开设声乐舞蹈、手工串珠、绘画剪贴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DIY特色课程。

  学校从2010年起开设手工串珠课程,组织师生全员学习,由简到繁,做到人人会串,设置专门的手工制作教室和手工串珠作品陈列室,并通过串珠作品义卖,奖励串珠能手,激励自主学习,这一课程已发展成为兄弟学校争相学习的特色课程。为了整合资源,打破班级界线,根据兴趣和能力进行分组,择其长而教,开展声乐舞蹈、厨艺烹饪和绘画剪贴等课程教学,并聘请具有声乐舞蹈专业水平的社会爱心人士担任教师,定期来校辅导。特色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习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校多次参加省、市级残疾人文艺汇演,代表县残联参加各级残运会,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逐渐积淀成为一种课程文化。

注重融合,展示技艺,丰富校园活动。


  帮助残疾儿童融入社会,是特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生理和心智发育特殊的残障学生,学校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倡导社会关注关心他们,为他们搭建展示舞台,鼓励他们建立自信,树立勇气,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每年春季开展以“迎接全国助残日,关爱特殊儿童”为主题的爱心助残活动,倡导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事业,邀请爱心企业、社会团队以及普通学校师生来校与残疾儿童开展联谊活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特长技艺,汇报学校办学成果,让学生登上舞台表演,开展串珠作品义卖,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更加自信。秋季开展以“庆元旦、展技能”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结合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和康复教学,进行系鞋带、穿衣服、叠被子、削果皮、拼果盘等生活能力竞赛和趣味运动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学习技能,愉悦身心。活动的开展打开了学校的大门,让更多人了解学校的办学成果,关注残疾儿童的成长,助力大龄残障学生就业,成为学校独特的活动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更需要我们准确定位价值取向,从残障儿童的视角来科学设计,长期投入真情与爱心,在实践中精心打磨,才能建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让美、乐、真、善显现在日常生活中,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残障儿童的心灵,助力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点亮折翼天使筑梦未来的希望。
  (作者单位: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
  责任编辑/杨万军
其他文献
中国音协主席、作曲家傅庚辰曾这样评价刘炽:“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刘炽一生创作了14部歌剧、上千首歌曲、多部器乐曲,以及舞蹈音乐、话剧音乐、广播体操音乐。  在聂耳、冼星海开创的中国新音乐道路上,刘炽行进了60年,他的足迹闪亮着,给人以启示。刘炽总结他的歌为什么受人们欢迎,说了两条,一是爱国情,二是民族音。也就是他创作的根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而在乐歌里
为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举办了2006“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把京剧、话剧、歌剧、交响乐、民族音乐等高雅艺术送进大学校园。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交响乐团等10个国家级的剧团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3个省(市)的高校组织巡回演出,共计100场。    真情感受 反响强烈    中央歌剧院作为国家级剧院在此次活动中承担了2006年9月22日在北京大学的开幕式
丁鸣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音乐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文艺观,从事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评价文艺作品和指导音乐活动。他勇于探索,辛勤耕耘,为当代乐坛奉献了许多原创性学术观点,作为一位开拓者、领导者,他是辽宁一系列重大音乐活动的策划以及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人。他学养深厚,学术观点鲜明,为推动东北音乐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07年,丁鸣荣获中国音乐
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随着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作曲家王世光为电视片所作的音乐也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尤其是电视音乐的主题音乐,由于优美动听,琅琅上口,后来应广大观众的要求填上歌词成为一首歌曲,题名为《长江之歌》。歌曲不仅在当时风靡全国,一直到现在还是深得广大音乐爱好者和歌唱演员的青睐,经常出现在各种音乐会和群众歌唱的舞台上。  关于《长江之歌》的诞生,王世光在《往事难忘》一文中
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一般称“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是与高校培养适应学校音乐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一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这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就其整体素质的培养而言,由于在音乐教育学的学科与课程建设方面明显的不足,仅凭一、两项音乐表演技能,很难适应基础教育领域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这方面的问题,在国内2004年有关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学术研讨和所递交的论
2011年4月28日至5月20日,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  理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共同主办,上海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同承办的第28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申城隆重举行。为期三周的音乐节,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阿根廷、挪威、西班牙、法国、荷兰、芬兰、罗马尼亚、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的35台音乐会轮番登场,加之两个“节中节”:管乐艺术节
2009年10月12日在北京保利剧院聆听了邹文琴艺术生涯五十年学生音乐会。第二天上午又在中国音乐学院参加了她的教学研讨会。音乐会上由各个时期的毕业生和目前的在校生,包括已经成名的雷佳、龚琳娜、吴碧霞、韩红、梦鸽等人成功地演唱了民歌、戏曲、艺术歌曲、中外歌剧选曲等26首曲目。研讨会除了中国音乐学院的院长、书记、众多教师,还有来自沈阳、天津、上海、广东、山西、武汉等地众多同行专家出席。整个活动隆重、热
2008年深秋,上海音乐学院当代音乐周举办第一届,几乎没有引起大多数人们的关注,从温德清教授的《现代音乐演奏演唱》课程到“现代音乐演奏演唱音乐会”的形式转变,这个从课堂走出的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音乐周最初的形态,也集合了上海音乐学院不同专业学生的积极参与,当代音乐的通道出其不意为学院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作曲家与演奏家的对话,传统与当代的对话,小课堂与大课堂的对话由此展开,这种态势和动力在此后的三年
到《神雕侠侣》,不禁让人将其与武侠小说和金庸联系起来。金庸笔下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十四部小说,让数之不尽的武侠读者痴迷。作曲家阿镗(黄辅棠之笔名)梦为情生,以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为题材创作了《神雕侠侣民族交响曲》。他将这种痴迷化作音符,用自己特有的音乐语境诠释了《神雕侠侣》这个充满侠义豪情与凄美爱情的故事。  2010年1月16日晚,阿镗的《神雕侠侣民族交响曲》(下简称《神交
当今我们数以万计的声乐从业者涉足声乐理论建设的人并不多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少的实践者能够把自己的教学或演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文字给以表述出来。最近笔者有幸获得一本声乐理论著作——《喻宜萱声乐艺术》,阅后使我对喻宜萱教授更增添了几分敬意,这位早在上个世纪20世纪50年代就与黄友葵、周小燕、郎毓秀一起被誉为中国歌坛上的“四大名旦”的声乐泰斗不仅能够培养出诸如金铁霖、黎信昌、李双江、陈瑜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