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高雅艺术进校园”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y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举办了2006“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把京剧、话剧、歌剧、交响乐、民族音乐等高雅艺术送进大学校园。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交响乐团等10个国家级的剧团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3个省(市)的高校组织巡回演出,共计100场。
  
  真情感受 反响强烈
  
  中央歌剧院作为国家级剧院在此次活动中承担了2006年9月22日在北京大学的开幕式演出,此后又从2006年11月17日到12月7日,用了21天的时间,分别在杭州、武汉、重庆和成都4大城市的18所高校(包括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音乐学院、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音乐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进行了19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演出。其观看人数超过了5万,受欢迎程度更使人出乎意料。
  11月17日晚,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们首先把高雅艺术送进了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委副书记夏宝龙也专程赶到现场,与学校师生们共同观看了演出。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等当地媒体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巡礼艺术殿堂、领受文化盛宴、构建高雅校园、塑造健全人格”是浙江工业大学在演出现场挂出的横幅。它代表了新一代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渴望。
  “整个剧场沸腾了,全场师生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边鼓掌一边高呼‘Bravo’(意大利语,中译为‘好极了!’),为中央歌剧院的高水平演出喝彩、呐喊”。这段话出现在多所大学的网站上,这不是简单地报道中央歌剧院的演出,它反映的是演出的现场,19场演出,场场如此。
  在重庆大学的网站上有一篇名为《余音绕梁——观中央歌剧院重庆大学演出感想》的文章,文中说:“歌剧,或许是阳春白雪一般的高雅艺术,但是《你在普罗文察地方》竟然邀请了一名前排的男生扮演阿尔弗莱德,他有幸得到了明星签名的节目单,我突然觉得自己也应该坐在最前排,不过悔之晚矣!三位男高音歌唱家演唱了《今夜无人入睡》,完美的演绎,珠联璧合的声音,令场内爆发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不言而喻,歌剧之美,已经彻底虏获了观众的心。善良的茶花女,衣香鬓影,紫衣流苏,朱唇轻启,宛如玉珠落盘,琴弦绕耳,百转千回之后,又好似黄鹂出谷,夜莺晚唱,“为什么我心荡漾”?荡漾至今,久久不息?我唯有用我热烈的掌声和疯狂的‘bravo’来表达我对你的爱慕之情。”
  在武汉音乐学院的演出更是阵容强大,指挥家许知俊执棒,曹欢担任首席,在国际国内屡次获奖的著名歌唱家马梅、黄莉丽、王威、牛莎莎、杜吉刚、贺磊明、王立民、李兵、李想、关胜伟等纷纷登台演唱,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男中音歌唱家王立民担任主持并讲解当晚音乐会。”
  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彭志敏在音乐会前讲话。他说,在武音5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在校师生如此大规模、高规格地现场观看国家级艺术家演绎世界经典作品的机会并不多见,这些说明今晚的演出决不仅仅是音乐会本身,并不停留在与普通高校让大学生走进高雅艺术的本身,作为专业院校,我们全院师生都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和观摩的机会,从专业的角度,去感受和领会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意义和价值,从专业教学的角度观摩国家级艺术家对世界经典作品的经典演绎,全面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推动东方交响乐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
  中央歌剧院院长刘锡津在华中科技大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艺术本身并不是孤立单一的,它包含了人类的情感,是人类文化的积淀。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会对一个人影响终生。西方高雅音乐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文化积淀。随着社会发展,高雅艺术也渐渐地走进了大众生活。大学生虽然对音乐技术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总体的艺术概念还是有的。而且,大学生若对歌剧艺术有所了解,将来在和国际对手谈判时也能提高成功率。希望大学生能通过这场音乐会感受人类艺术的魅力,不仅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音乐技术也能有一定的提高。”
  
  精心策划 名曲动情 名家聚集
  
  为使此次南方高校巡演具有高质量,涵盖内容丰富,中央歌剧院对此次演出制定了周密的演出方案。
  首先是精心策划演出曲目。整台音乐会重点介绍两部世界优秀歌剧《卡门》和《茶花女》,以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唱段为线索,全面介绍歌剧的剧情、歌剧展开故事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在演唱《茶花女》中《你在普罗文察地方》时,邀请大学生扮演剧中主要角色辅助演出收到极佳的效果。以歌剧《托斯卡》中的著名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或轻歌剧《蝙蝠》旋律流畅中的《笑之歌》向大学生讲解歌剧抒发情感的最重要的手段和表达形式。用歌剧《游吟诗人》中的二重唱《你看我热泪双流》和歌剧《弄臣》中的混声四重唱《爱之骄子》向大学生介绍歌剧中反映不同人物性格的重要表现方式。这部分内容往往是歌剧中最出光彩的部分,因为重唱是几个人同时演唱,其旋律不同,唱词不同,刻画的人物性格与心情不同,但从听觉上又能使人感受到和谐统一,这点是最能体现歌剧优越于其它语言类舞台表演艺术的演唱形式。歌剧《游吟诗人》中的《铁砧之歌》是一首气势宏大的合唱作品,在音乐会这一作品场场演出都能得到热烈的掌声,这一作品的选用既能向同学们介绍合唱,又烘托剧场的气氛。歌剧《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入睡》是显示男高音演唱实力的作品,进校园的演出选用这一曲目既是展现中央歌剧院的演唱实力,又表达了每场演出后观众与演职员人员兴奋的心情。
  众名家云集,在此次中央歌剧院进行的南方高校巡演过程中,剧院动用最强阵容,女高音歌唱家么红、马梅、黄丽莉、柳红玲、王威;男高音歌唱家杜吉刚、王丰、李兵;男中音歌唱家贺磊明、王立民、王海涛等都参加了演出。此外,剧院还在演出过程中给许多年轻的歌唱家以舞台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连续的演出中能够迅速总结,不断经过再实践快速成长起来,这其中包括女中音牛莎莎、唐明珠、王璐璐;男高音李爽、刘怡然、关胜伟、李想,男中音李运宽、耿哲等。新人的培养与迅速成长是剧院在此次演出中获得的意外收获,这一收获为剧院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严谨周密 克服困难
  
  一切为了演出,一切为了艺术。这不是歌剧院的口号,但这是中央歌剧院每个人的行动标准。
  剧院北方人居多,大多不适应南方冬天潮湿、阴冷的天气,从杭州起140人的演出队伍就有很多人出现伤风感冒,而这种看似小病的病痛对歌唱演员来说就是致命的,咳嗽、失声让很多演员无法歌唱。这时,剧院领导用了各种补救措施,包括从北京调集演员、迅速医治生病演员、从合唱队员中选拔演员等办法使演出顺利进行。
  中央歌剧院演出的4个城市都是旅游的好地方,很多演员怕出现疾病从不去住宿地与演出场所以外的地方。演员们把观众的笑脸当成了名胜美景,把掌声化作了欣赏美景时的好心情。
  频繁地更换演出场所对演出的外联和后勤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每一场演出的成功,不仅回报给了舞台上风采的演员,也奖励了演出部和后勤人员的辛苦工作。
  
  一路播种 一路收获
  
  中央歌剧院此次南方巡演是一种“播种”,在高知人群中的“播种”。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很多交响乐团进入大专院校,以边讲边演的形式培养了大批青年观众。进入九十年代末期,我国许多优秀的交响乐团开始走职业化道路,他们有固定的演出日期、演出场所和大批固定的观众,使我国交响乐发展迅速。此次中央歌剧院的进校园演出也是为未来歌剧艺术的发展播种。
  听着掌声,看着欢呼,没有人能具体知道有多少大学师生为了歌剧而动情。但起码他们的热情说明他们接受、欣赏歌剧艺术。当娱乐成为国民消遣的主要方式时,不能说明高雅艺术没有市场,市场是打造出来的,谁能天生知道什么是艺术。高雅艺术是需要讲解的、是需要有知识的人欣赏,也需要有生存的土壤。可能会有很多人通过观看一次演出改变自己的休闲方式,既娱乐又欣赏,慢慢艺术起来,慢慢高雅起来。
  进校园演出是一件多方受益的好事。学生受益——得到了高雅艺术的熏陶。艺术家受益——获得了今天与未来的知音。社会受益——提高了大学生的素质,也提高了未来社会的整体素质。坚持办“进校园”这样好事,是学生的需要、是艺术家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热盼三大部委继续支持搞“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把这项活动长年坚持办下去。
  
  费 斌 中央歌剧院摄影办公室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发表题为《学术打假,责无旁贷》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对音乐批评在学术打假中的功能、作用和业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从那时起至今,不觉四年过去,而当下音乐学界学术打假的形势如何?从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传媒近来揭露出来的一系列案例看,学术腐败现象非但屡禁不止,涉嫌的层次反而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造假的形式和手法也愈益新奇。  这种情况说明了两个基本事实:  其一,我
东汉乐是广东省的三大民间乐种之一,源于中原地区的古乐,后随宋人南迁而流传到广东梅县、大埔等地,已有700多年的历史。2004年,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被广东省文化厅正式授予“广东省文化艺术之乡·广东汉乐之乡”的荣誉称号。大埔县是广东汉乐特别兴盛的地方,从明代开始,就有“家诵户弦”的佳话。如今,走进大埔县,丝弦之声不绝于耳,人们在闲暇时候轮流到各家各户合奏,不亦乐乎。为了深入探究大埔地区汉乐的生存现状、
从19世纪以来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除了承继我国几千年优秀的传统遗产外,还面临西方音乐文化不断东移的影响。特别经过“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推动,到“清末民初”之后,这种“东西音乐文化交融”的发展,更日甚一日地影响着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前进航向。几乎所有中国的近代音乐家,都不同程度地对自己如何投入到国家的音乐文化建设做出了自己的历史抉择。如“辛亥革命”时期的沈心工、李叔同等对“学堂乐歌”的发展,萧友梅
指挥家、作曲家阎惠昌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1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族理论系指挥专业,师从指挥家夏飞云、作曲家胡登跳、何占豪等教授。毕业后任中国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兼乐队艺术指导,1987年被授予国家一级指挥。  除活跃于指挥舞台外,阎氏还积极从事音乐创作,如:交响音画《水之声》获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大赛一等奖和第三届全国音乐作品(民族器乐)评比二等奖,琵琶独奏《思乡曲》获全国首
如果说读一本好书会让人感到幸福,那么我有幸能够拜读到项阳老师《当传统遭遇现代》这本书,应该是种缘分。  《当传统遭遇现代》是一本学术类型的论文集,里面收录了项阳老师从1984年至2004年20年的著述。总起来说,这本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的内容,第一阶段基本上是前十年(20世纪80到90年代)的创作,以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为主线。第二阶段基本上是后十年(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创作,以音乐史学和
《得奖歌曲集》的激情问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之初,历经百年沧桑的国人,欢声笑语、载歌载舞,再也难抑内心的喜悦,以多彩的活动来庆贺这历史性的盛事。一大批作曲家和音乐家如王莘、刘炽、时乐濛、瞿希贤、贺绿汀等都积极投入歌曲创作,并且创作了许多影响巨大甚至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歌曲作品,如《歌唱祖国》《歌唱二郎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新疆好》等。  有了强烈歌唱的渴望和优秀的作品,新的歌声很快在工厂
一、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    中国民族管弦乐事业的蓬勃发展已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它所达到的时代高度纵向上已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横向上已扩展至世界华人居住的国家和地区。1927年“国乐改进社”成立时,刘天华即提出国乐“以期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宏伟设想。如今,国乐之名已有多重“符号”:大陆谓之“民乐”, 香港称为“中乐”,新加坡叫作“华乐”,台湾仍名“国乐”。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以“华乐
俄罗斯浪漫曲自诞生后佳作迭出,独具风貌,艺术魅力经年不减,在世界歌曲园地上闪耀着绚丽的光芒,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浪漫曲俄文为романс,曾音译为“罗曼斯”,来自西班牙语romance。  在16—17世纪的西班牙,“罗曼斯”是指用罗曼语写的世俗歌曲,以区别于用拉丁语写的宗教歌曲。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曾用“罗曼斯”一词作为与诗相结合的抒情歌曲的通称。  18世纪以后,这一用语有所变化。在法文中ro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中国音协管乐学会成立四周年,学会于2008年11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年会。笔者应学会主席、解放军军乐团团长于海邀请,于1 1月21日出席了在解放军军乐厅举办的“解放军军乐团2008乐队汇报音乐会”。  音乐会首先由青年优秀指挥家、国际指挥大赛“金指挥棒奖”获得者张海峰指挥解放军军乐团一队交响管乐队演出了指定曲目《飞溅的火花》,作品系比利时新生代作曲家汤姆·德·
中国音协主席、作曲家傅庚辰曾这样评价刘炽:“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刘炽一生创作了14部歌剧、上千首歌曲、多部器乐曲,以及舞蹈音乐、话剧音乐、广播体操音乐。  在聂耳、冼星海开创的中国新音乐道路上,刘炽行进了60年,他的足迹闪亮着,给人以启示。刘炽总结他的歌为什么受人们欢迎,说了两条,一是爱国情,二是民族音。也就是他创作的根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而在乐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