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植物园进口胶合木材性试验及应用研究

来源 :建筑结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y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原植物园温室结构体系为胶合木网壳结构,胶合木构件全部采用欧洲胶合木,材质等级为GL-28h,与国内胶合木材性有差异,胶合木材料参数及设计强度均需要通过试验确定.对胶合木分别进行了顺纹抗拉、顺纹抗压和横纹抗压试验,得到试件的弹性模量、比例极限强度、极限强度;进一步计算得到规格材材料的强度标准值,最终确定胶合木的强度等级.此试验方法可作为进口胶合木材料参数选取和评级的方法,试验结果可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
其他文献
采用单纯加热处理、单纯丙酮浸泡处理以及加热+丙酮浸泡全处理等3种方式对石墨毡电极进行改性.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改性前后的石墨毡电极进行表征分析,并构建相应浓差电池协同处理电镀污泥和盐酸酸洗废液,考察浓差电池电化学性能及重金属去除能力.结果表明,加热+丙酮浸泡全处理相比单一处理,改性石墨毡电极表面更光滑,电极纤维排列整齐度更高,电极表面的O/C更低,表面附着污染物更少;其构建的浓差电池重金属综合去除率更高,可达57.12%,电池最大功率密度可达10.13 W/m 2.
生态修复是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方式,或体现为民事法律责任,或体现为行政法律义务.作为民事法律责任的生态修复体现了以环境权为权源通过民事法律规范以司法途径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方式,作为行政法律义务的生态修复体现了“行政命令+行政处罚+代履行”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方式.将生态修复作为民事法律责任是目前的主流做法,但将生态修复作为行政法律义务更契合生态环境损害的独特属性.需转变生态修复“权利侵害—责任追究”的民法思维,转向“义务设定—义务履行”,从生态环境损害行为人和政府在生态修复中各自应尽义务的履行角度构建生态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2022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点》提出,2022年标准化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把《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落到实处,深化标准化改革创新,着力提升标准质量效益,加强标准国际化工作,进一步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期刊
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先行启动区为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入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索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上海青浦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满意度、参与意愿和环境意识显著高于浙江嘉善和江苏吴江两地.总体而言,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主要受年龄、便利性认知、社区垃圾管理满意度和奖惩机制的影响.对青浦区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有效的管理政策及较大的实施力度超越了个体因素的影响,对垃圾分类意愿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据此,提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建议,以实现
在IEC 61000-3-2:2020中,对于电磁炉谐波电流测试要求使用平底钢锅作为负载锅测试,而在CISPR 14-1:2020中,对于电磁炉传导骚扰测试要求使用搪瓷钢锅作为负载锅测试.本文将就电磁炉传导骚扰测试中,使用平底钢锅和搪瓷钢锅为负载对测试结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并依据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对CISPR 14-1中关于传导骚扰测试负载锅提出修改建议.
湿度是大气环境的主要参数,利用湿度传感器对环境湿度的监测能够及时掌握环境状态.首先,分析湿度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湿度传感器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其次,选择SHT10系列湿度传感器作为湿度监测设备,开展湿度传感器的校准.最后,针对大气湿度进行湿度试验,分析试验结果.结果显示,监测显示误差小于0.354%RH,具有一定的监测精度,且P值均大于α,由此判断湿度传感器监测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能够符合大气环境湿度监测要求.
论文提出了一种集群测控系统,以高经济性地解决高压变电站母线测控装置无后备的难题.系统构建了全新的变电站测控系统架构,设计了实现数据同步采集、传输和上送的优化方案,并改进了数据遥测方法,消除了变电站测控装置冗余方案的空白.方案对参与功率平衡度的多间隔交流量数据进行同步采集、同步传输后,实现同步上送遥测值的功能,保证了各间隔遥测数据的同步性.为了从变电站源头辨识数据,将遥测算法改进为迭代计算,以保证上送队列能随时取到最新的遥测结果.最后,以某550 kV特高压变电站为例进行母线功率平衡仿真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
以太原植物园为工程背景,结构采用了胶合木网壳-拉索新型结构体系,网壳采用双向叠放木梁,沿主向间隔两跨在上部木梁对应位置增设一根加强木梁,形成双向三层叠放木梁新型节点.该新型节点采用钢销和高强螺钉进行连接,受力复杂,需要进行足尺节点试验.根据受力特点分别设计了沿主向木梁加载和沿次向木梁加载试验方案,分别对节点进行了主、次向加载试验,得到节点抗剪承载力和位移关系曲线,结合主、次向加载节点破坏现象分析了节点受力特征.结果表明沿主、次向加载节点延性较好,具有较大的延性变形能力.进一步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和试验
华润温州老港区二期主塔楼为高300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底部采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项目位于临江高风压地区,高宽比接近7.5,抗风设计难度大.方案阶段通过风天平对比试验进行了外立面风荷载优化,减小了风荷载输入,使结构体系更加简洁高效.由于场地岩层较深,卵石层厚达70m,桩基设计中在当地较早采用了旋挖成孔和C50水下混凝土,改进了后注浆技术措施,通过多桩型试桩比选确定了最优桩基础方案,实现了经济性和承载力的合理平衡.因建筑方案存在单侧退台收进,故对塔楼的水平变形进行了研究,计算分析中考虑了竖向荷载、
基于太原植物园大跨度胶合木网壳结构工程案例,针对支座处用于连接胶合木杆件与基础的销轴-钢插板节点,进行了两个单调加载及一个往复加载的抗弯试验,得到了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及滞回曲线,给出了节点的转动刚度及承载力,并给出了节点的典型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节点抗弯承载力相当于胶合木构件抗弯承载力的24.4%,具有半刚性特征,在结构设计中应当予以考虑;同时,节点破坏模式表现为延性,滞回性能良好.最后,通过试验结果计算得到节点的转动刚度,并与设计进行对比,验证了设计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