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探讨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2825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内蒙古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旅游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景区建设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被内蒙古政府列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来发展。因此,加快旅游业的发展,确立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是21世纪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一、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思路
  
  (一)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1指导思想。在未来的10——20年间,内蒙古旅游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建立旅游创新体系;突出内蒙古特色,加大资源开发和市场开拓力度;以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重心,实现内蒙古旅游业的全面赶超和快速发展。
  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是内蒙古旅游业创新的思想基础。发展大旅游就是发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益的旅游产业。全方位就是要树立旅游业发展的三维空间概念。从旅游交通看,发展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从旅游饭店来看,要形成合理的星级档次结构。从旅行社来看,要从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全方位服务游客旅游的全过程;从游览的主要吸引物——旅游城市、景区(点)来看,要形成以旅游城市、旅游景点为核心,旅游交通为轴线,向四周扩散,对国内外开放的旅游网络。多层次,主要是根据内蒙古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不同层次的产品。要以国际客源市场需求为重点,但同时要考虑国内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开发多种旅游专项产品,如会议旅游、休学旅游等。在旅游产品经营上,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商多元投资经营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高效益就是实现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内蒙古旅游业应逐步从速度型发展转向效益型发展,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争取最佳效益组合和整体效益。实现内蒙古旅游业的全面赶超和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旅游大省和中西部旅游网络系统中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基地,使之成为自治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战略目标。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争取在2010年或更长的时间,使旅游业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进而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使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一流的旅游热点地区之一和旅游经济大省区。
  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应分两个阶段实施。
  一是加速发展阶段。从现在起到2005年,也就是在整个“十五”计划期间,是内蒙古旅游业实现赶超目标的准备阶段。重点是夯实建设中国北方旅游热点地区和旅游经济大区的基础。发展目标:“十五”期间,内蒙古旅游业要实现快速赶超战略目标,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要保持较高的水平,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赶超,达到旅游产业整体进位的目的。力争到2005年,全区接待海外旅游者达60——63万人次,年均增长8%——9%(全国平均35%——45%);旅游创汇21——25亿美元,年均增长10%——13%(全国平均 8%——10%);接待国内旅游者1300——1500万人次,年均增长12%——15%(全国平均8%——9%);国内旅游收入45——58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5%——30%(全国平均11%——13%)旅游业总收入达7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5%,旅游业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
  二是持续发展阶段。从2005年以后的10年时间,是内蒙古旅游业实现赶超战略目标的加速发展阶段。争取在2015年或更长的时间,使内蒙古旅游业的产业素质全面提升,竞争能力全面提升,实现整体进位。发展的重点:这一阶段是内蒙古旅游业加速度发展阶段。重点要抓好四方面的大事:一是优化大环境,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内蒙古的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全面提升。二是培育大市场,这一阶段是旅游产业规模扩张和旅游产出规模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要有足够的市场规模给予保证,因此,积极培育国内外旅游市场成为首要的任务。三是发展旅游企业集团。经过“十五”期间的优化组合,要建立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功能显著的旅游企业集团,形成内蒙古旅游的骨干和主体,从而增加内蒙古旅游业的整体实力。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全区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128万人次,旅游创汇78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7010万人次,旅游收入140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收入达29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4%,旅游业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使自治区成为中国西部一流的旅游热点地区和国家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二)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
  要实现内蒙古旅游业的全面赶超,创新是根本,是动力。旅游经济是特色经济,没有特色就不可能吸引游客,也无法在市场上树立形象。而特色就需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奇。内蒙古旅游业在长远发展中要实现两个赶超,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有新认识、新思路、新办法,坚持全面创新的主导方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真正发挥后发优势,做到后来居上。实施旅游资源开发、产品创新;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创新;旅游管理创新。
  今后二十年,内蒙古旅游业实施持续赶超战略,最终要实现旅游产业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高两大任务。只有产业规模的扩张,才能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只有旅游产业效益的不断提高,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要通过行业内部各种要素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通过结构调整来不断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内蒙古旅游业实施赶超战略最终要归结到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上;要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建设成为全国的旅游大省区,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增强全区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重点突破、逐级扩散的战略布局
  加快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布局框架,核心的思想就是“重点突破、逐级扩散”,即以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主要旅游城市、旅游景点(区)为基础,提升旅游产品的特色和质量水平,形成内蒙古旅游经济的增长极,实现旅游业发展首先在重点区域突破,逐步带动全区的发展。
  具体思路是:以三大旅游板块为基础,重点建设十个旅游开发区和八条旅游发展轴线,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旅游网络和增长极体系。
  1构建三个旅游板块(呼伦贝尔——大兴安岭旅游板块;锡林郭勒——赤峰旅游板块;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旅游板块)。
  2十个旅游经济开发区。在三大板块的基础上,以特色旅游资源集聚的旅游景区为核心,配套建设重点旅游开发区,成为自治区旅游业发展的增长极。十个旅游开发区是(呼和诺尔草原生态旅游区;成吉思汗陵园蒙古文化旅游区;锡林浩特草原生态旅游区;鄂尔多斯沙漠生态旅游区;乌兰察布草原民俗旅游区;满洲里边境旅游区;阿尔山温泉度假旅游园区;赤峰阿斯哈图石林生态旅游区;元上都草原文化旅游区;阿拉善盟贺兰山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区);
  3八条旅游发展轴。在上述三个旅游板块和十个重点旅游开发区的基础上,以各区的中心旅游城市为核心,以交通网络为基础骨架,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点)为节点,规划八条旅游发展轴线。这十条旅游经济发展轴线是今后若干年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增长极和核心带,旅游开发必须紧紧围绕这些轴线展开,逐步形成全区点、线、面有机结合、合理配置的旅游空间网络体系。全区各地要以十条旅游发展轴线为基础,根据旅游活动的时间、主题内容,再组合不同的旅游线路,形成联系全区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点)的旅游线路体系。八条旅游发展轴线是:哈尔滨——扎兰屯——牙克石——海拉尔——满洲里;长春——乌兰浩特——察尔森水库旅游区——阿尔山市;承德——宁城或喀喇沁——赤峰——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张家口——多伦县或太仆寺旗——正兰旗——锡林浩特——克什克腾旗;大同——集宁——呼和浩特——乌兰察布草原——哈素海度假村——包头;包头——东胜——伊金霍洛旗——准格尔黄河旅游区——托县——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四子王旗——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包头——临河——磴口——乌海——巴彦浩特——银川。
  
  (二)产品创新、精品推动的产品开发战略
  旅游精品带动战略就是以旅游需求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依托,在突出各类型旅游产品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层开发和创新,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特色,优化旅游产品,形成具有观赏性、特殊性、参与性和文化内涵丰富的区域旅游拳头产品,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从而带动全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旅游精品带动首先是发挥旅游资源特色优势,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建设内蒙古旅游精品区,优先开发五大主题旅游产品,培育四条精品线路。其次是通过旅游精品的推出,带动一般,进而推动自治区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实施旅游精品带动战略的主要内容是:(1)突出“草原生态、民族文化”主题。(2)优先开发五大主题旅游产品。(3)加快培育四条旅游精品线路。
  以内蒙古的特色旅游资源——草原风光、蒙古族民族风情为依托,以各类旅游产品精品为基础,以北京市为全区各地的旅游客源集散中心,以干线交通网络为轴线、主要旅游景点和城市为节点,根据国际和国内客源目标市场,重点推出以下四条精品线路:一是北京——海拉尔——满洲里草原生态、民族文化与边境旅游线;二是北京——承德——赤峰——翁牛特——克什克腾辽文化、草原民俗、温泉度假与沙漠观光旅游线;三是北京——张家口——正蓝旗——锡林浩特草原民俗旅游线;四是北京——大同——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草原观光与沙漠旅游线路。使之成为国家级旅游精品线路。
  
  (三)形象带动、全方位促销的营销战略
  形象带动,全方位营销是通过塑造一个特色鲜明而有感召力的旅游形象来集中概括内蒙古的旅游特色,引起国内外旅游者的注意,并激发更多的旅游需求,而实现拓展旅游市场,增加旅游客源的目的,确立内蒙古在全国旅游地域系统中的地位和分工。内蒙古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但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最具特色,属于内蒙古特有的旅游景观,大草原、蒙古人成为内蒙古最具代表意义的形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因此,通过多种形式突出内蒙古的草原和民俗,是内蒙古旅游形象带动工程的主要内容。
  
  (四)政府引导、市场化的投资战略
  旅游业发展的多渠道投融资战略就是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战略。加快旅游业发展市场化步伐,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产出新机制尤为重要。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积极筹建旅游业发展基金,建立比较固定合理的导向性资金渠道,保证每年都有一定强度的投入,用于重点旅游区(景点)、重点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的宣传促销。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等之间的界限,国家、地方、部门、集体和个人一起上,内资与外资并用,吸引中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内蒙古旅游业的开发建设。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资产重组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组建一两个以资产为纽带,集一条龙服务的大型旅游集团公司。条件成熟时,把旅游企业集团化、网络化集约化发展结合起来通过股票上市募集资金。
  
  (五)区域联合、内外联动的发展战略
  内蒙古地跨三北,毗邻八省,由于部分省区间存在着资源互补,不仅能够组织适合旅游者需求的精选旅游线路和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选择,而且,可以变长线经营为长线与区域旅游相结合的区域联合发展,形成优势互补。根据内蒙古旅游资源分布特征、景区地与组合条件和其相关的交通、城镇、社会经济条件,内蒙古在构建三个旅游板块的基础上,要借助京津,连东晋蒙,协作东北,建立跨省区的生态旅游协作板块,开发组合跨省区的生态旅游线路,已达到资源、客源共享,内外联动发展。具体可构建四个旅游协作板块:东北协作板块;京北协作板块;晋陕蒙协作板块;西北旅游协作板块。协作板块的构建中着力解决线路主题、交通瓶颈问题。各板块应根据资源、市场分析,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重点旅游景区为支点,开发设计突出生态特色的专题旅游线路。
  
  (六)科教创新、科教兴旅的旅游促进战略
  科教兴旅战略就是通过旅游科技创新和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产业素质,增强旅游业发展的后劲,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业的创新和生命力,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业的科技创新,通过创新提升旅游特色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取决于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才能为旅游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不论是从旅游业发展趋势来看,还是就内蒙古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而论,都必须进行旅游科技创新和旅游人才的培养。实施旅游科技创新,旅游生产要素创新,管理体制的科技创新,旅游促销的科技创新。
其他文献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的关键一年。在刚刚结束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形势,明确提出了200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期刊
一、加快生态保护和建设步伐,共筑西部生态屏障    阿拉善高原四周群山环绕,狼山余脉罕乌拉山和雅布赖山等干燥剥蚀山地的插入,把阿拉善高原分割为大小不等的几个盆地,盆地中心以流动沙丘为主的沙漠覆盖,如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等。在全盟2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沙漠占28.10%、戈壁占34.16%、山地与丘陵占18.02%、滩地占19.71%。其中,黑河下游额济纳河沿岸绿洲、东西绵延80
期刊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随着“国资委”的成立宣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机构的成立终究只是组织结构层次上的变化,从形式上解决了国有产权的分散行使问题,属于“硬件”,更重要的是“软件”,即“国资委”,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如何确保所有者真正到位,真正履行所有权职责,使国有企业的管理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问题。本文为此试就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弊端
期刊
换一种思维看干旱是时代的要求。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同土地不断旱化做斗争的历史。旱化特征是阳光充沛,水份减少;植被覆盖面减少,土地裸露面增加;人类不合理开发受到惩罚,生态恶化的警报频频,人类在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的生存受到威胁。社会呼吁:寻找人与干旱区自然和谐共存的出路迫在眉睫。  我们认为,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就是探索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科学开发的规律。生态是重点,沙漠化防治是难点,突破口是产
期刊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深刻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正对全球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成为提高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对经济运作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方式的变革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成为关系国家整体竞争实力的战略技术,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先进、最具潜力的新的生产力。    一、信息技
期刊
一、引言:小故事的大启示    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测验,题目是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结果在成千上万的回答中,法国著名作家贝尔纳以“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一幅”的最佳答案获得奖金。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最佳目标不一定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城市化,
期刊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和留住人才比发达地区难    (一)从客观上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缺乏吸引人才的魅力  1、资本流动规律决定了人才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资本的流动总是从资本获利少的国家和地区向资本获利高的国家和地区流动,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资本同样是从获利少的部门或企业流向获利高的部门或企业。
期刊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的理论依据是源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源于两种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两种政策在宏观调控过程中是通过互相不同的途径和效果体现的: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社会结构,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而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供需总量平衡,间接地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从财政政策调节看,它是利用四大常用工具——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通过
期刊
通信、金融、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部门都是定期与用户结算的。将结算的数据反映在帐单上,定期通过邮政部门邮寄给用户,就成为帐单邮件。通过这种形式,经营者把消费情况和结算金额反馈给用户,使用户可以及时对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掌握自己的消费情况。目前在我区各盟市通过邮政部门已开始给用户寄发帐单的有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中国联通公司内蒙古分公司、中国网通内蒙古分公司、中国银行内蒙古分行、中国建设银
期刊
作为社会公用性职务行业的中国邮政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其提供的服务已从原来单一的信件、包裹传递拓展到实物流、货币流和信息流领域,在业务发展的同时,邮政服务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也不能否认,当前邮政服务质量仍存在一些问题,关于邮政服务质量的投诉仍时有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近些年来邮政服务质量内容没有及时根据业务发展而进行补充完善,造成企业和用户无法准确理解邮政服务质量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笔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