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路径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gularit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同居住区的少数民族因其长期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导致这些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对该群体融入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城市社会时带来严峻的挑战。社会融入理论超越了传统的民族国家范畴,能够从宏观层面解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可以通过大学教育,提升社区服务、营造社会环境、创建公共生活,促进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
  【关键词】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融入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5-117-03
  【本文著录格式】王璇.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路径[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05):117-119.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研究——以甘肃省高校为例”(项目编号:2018A-096)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全面普及化发展阶段,非民族类高校招生计划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数量比例在逐年扩大。[1] 鉴于我国少数民族聚居主要是以乡、县为主的“小聚居”居住格局,不同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因此,成长于这些聚居区的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所经历的的社会、历史、文化等也就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对其自身在融入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城市社会时带来严峻的挑战。在这种现状之下,如何更好地促使少数民族的大学生顺利地融入高校所在地的本土社会,开展大学学习与生活,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促进民族融合、维护民族团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内外社会融入的研究现状
  社会融入(Social inclusion)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为了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使人人能够平等、全面地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生活,以促进社会包容,最终实现社会团结的过程,是人类发展追求的结果与目标。[2]社会融入研究在国内外都被研究者给予极大关注。国外社会融入研究主要是围绕移民群体展开的,主要关注了移民融入主流社会的阶段、目标、制约因素、途径、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同化论(Assimilation)和多元论(Pluralism)这两种对立的理论。从已有研究来看,国外对社会融入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移民社会融入测评因子的研究。比如J.Junger- Tas(2001)和H.Entzinger(2003)就分别提出了移民社会融入的三维度说和四个维度说。二是对移民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研究,这类研究主要关注影响移民社会融入的一些背景变量以及环境、政策等因素。比如Berry(1997)关注了性别、年龄、语言等因素对移民社会融入的影响,Wuthnow(2003)关注了文化程度和宗教信仰等因素对移民社会融入的影响。Fuente(2012)关注了不安全感、歧视和社会支持等环境因素对移民社会融入的影响。三是对移民社会融入效果的研究,比如Durkheim(1997)认为,社会融入能够促进移民的幸福和健康。
  国内研究者们对社会融入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对移民国外的华人群体的研究,这类研究主要借鉴西方已有社会融入研究范式,着眼于海外华人移民群体对当地社会的社会认同、社会适应、民族整合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继承等问题展开。[3]比如王春光(1999)和张戎(2000)等学者对移民法国和美国的华人群体所展开的社会融入研究就属于此种类型。其次是国内学者对于国内一些流动群体城市生活的社会融入研究,这类研究主要着眼于流动群体融入城市生活的现状、面临的障碍以及心理和环境适应、身份转换等。比如文锦(2004)和高秀琴(2004)对外来务工流动群体社会融入的研究,吴新慧( 2004)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研究,陈纪(2014)、徐勇志(2016)和孙军(2019)等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都属于此种类型。此外还有学者对退役运动员(王慧文,2020)、随迁老人(刘素素、张浩,2018)、返乡青年(蒋占峰、娄博华,2019)、残疾人(林建华、王力,2019)和搬迁移民(王善坤,2006)等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开展了研究。第三,学者们还关注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路径与策略。如袁波澜提出,应该从职业技能培训、语言训练、公共生活构建等方面入手,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姚文静(2019)认为,应从个体融入能力建设、政策制度的完善、加强宣传与社会管理等方面入手,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
  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对于社会融入的研究所涉群体较多,呈现研究群体多元化倾向,其中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研究在国内是一个研究焦点;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主要围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现状、影响因素和社会融入的策略与路径等问题展开。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作为少数民族群体中的主要成员,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开阔的视野,对于多元文化具有强烈的接纳意愿,探索该群体的社会融入对于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具有现实意义。已有研究为我们在全球化、现代化、城镇化背景下深入探索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问题提供了借鉴。本文试图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为关键抓手,探索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融入的路径与策略,以期能为我国的民族教育事业有所贡献。
  二、社会融入理论解释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融入的依据与视角
  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或概念的主要作用在于其对社会现象及社会规律的解释。社会融入作为研究社会政策的重要概念,其本身也是社会政策能够起作用的根源,其价值和目标的终极体现则在于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应用。[4]作为一个在社会学领域广为传播的理论和概念,用社会融入的概念和理论对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融入开展研究符合這一理论本身的旨趣,这也为大学生的社会融入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由于社会融入概念本身所具备的全球性视野。因此对这一理论的应用也就跨越了传统的民族国家范畴,这一特点对于我们从更宏观视角解释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本研究的主要关注对象——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我们除了考虑其少数民族的背景,更应该将其置于新时代背景之下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成员的位置加以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仅是由汉族构成,汉族仅仅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个组成部分,除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要成员,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国高校所处的位置基本上是以城市为中心,城市所具有的多元文化特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提出了挑战。为此,大学除了传授知识、传承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应承担社区的大部分职能,促使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角色转变、帮助该群体融入高校所在地本土社会,这是大学和社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以社会融入理论为依据,从学校社会生活、社区管理服务、社会环境等更宏观的视角出发关注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探索这一群体社会融入的路径与策略是本研究思考的主要问题。   三、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融入的路径
  随着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的逐渐增加,规模越来越大,作为高校和当地社区要深刻认识到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大学所在地本土社会既有利于大学自身地发展,也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有利于不同民族同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同时还要认识到促进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关键,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加强对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工作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在城市民族工作的实践和探索中可以发现,促进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不能只依赖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薄弱力量, 更需大学本身及其所在地社区的强有力支持。
  首先要关注大学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其主要来源于民族地区。因此文化、生活习俗、成长环境等与长期处于非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来说有着不小的差异,这对该群体的社会融入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大学教育是公众获取知识、传承文化的主要手段,良好的大学教育不仅仅能够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更能够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认知与思维方式。为此,高等院校除了传授正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如通过各种非正统的方式和平台宣扬平等、诚信、友爱等交往主体精神,使校园、班级充满活力与人气,给不同民族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交往与交流,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不同民族同学发挥自己的才能,使正确的交往认知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帮助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更新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与大学文化以及大学周边的社区文化顺利整合,从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素养,获得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让他们在一个更加多元和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体验到更多的获得感,促进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生成,助力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
  其次要提升社区服务。高等院校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社区。因此,身处大学校园的学生本身也就是一个身处社区的公民,所以高效、良好的社区服务对于帮助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融入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牵涉到非民族院校对于少数民大学生的服务管理工作。大学生虽然说身处大学校园,但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其社会化程度更高。因此作为育人机构的高等院校,其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也是其主要职能。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当地社区,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应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多层次、适时到位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合理的服务需求,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统筹考虑、区分对待,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妥善解决。高校所在地党委政府应该将大力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与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需求的特殊服务有机结合,除了高校本身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服务与管理,还应鼓励社区不同机构购买社会服务,注重以社区服务促科学管理,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将服务与管理巧妙结合起来,使非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切实感受到规范管理的好处,自觉自愿地融入当地社会。
  第三要营造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增进不同民族大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基本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情感的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物质利益的交换。当前社会上流行的“金钱至上”“一切凭关系”等不良社会风气也影响着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交往观,阻碍他们的社会融入。为此,社区和高校除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服务和管理,还要想方设法营造团结、友善、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和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交往氛围;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道德规范,倡导积极、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对生命终极关怀的人本精神,努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道德体系,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不同民族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创造健康的社会环境,进而促进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
  最后要创建公共生活。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故乡进入内地高校学习和生活,从形式上看虽然突破了地理空间的阻隔,但仔细观察大学校园的交往圈就会发现,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交往大多数仍局限于血缘和地缘关系,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大学校园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学习和创业的机会,但同时也对他们的社会融入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引导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融入大学生活的同时,还要加强校园公共文化建设,创建多民族大学生的公共生活空间。在宿舍分配、校园文化活动策划、勤工助学岗位设立和社团成员的纳入等过程当中,积极引导和实现不同民族大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格局,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公共文化生活纳入社区和校园公共文化生活建设,将少数民传统文化活动引入大学和社区的公共文化活动范畴,通过建立常态化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机制,拉近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心理距离,进而促进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
  四、结语
  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地发展,也影响着整个大学地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我国民族团结与进步的实现。鉴于社会融入理论所具备的全球化视野。因此跳出传统的民族国家范畴,应用该理论从宏观视角出发解释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成为可能。要想促进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融入,从宏观视角来看就必须要将大学教育和社区的管理服务融为一体,关注大学教育、提升社区服务、营造社会环境、创建公共生活,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化的角度认识和重视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融入的现实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使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融入城市社会当中,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陈龙涛,张洪峰.基于社会融入视阈下非民族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机制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7):134-138.
  [2]徐丽敏.社会融入概念辨析[J].学术界,2014(7):84-91.
  [3]向大有.论海外华人融入当地社会的若干关系[J].人桂桥史(季刊),1997(1):7-12.
  [4]王慧文.我国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20.
  作者简介:王璇(1978-),男,甘肃天水人,陇东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民族教育与心理。
其他文献
《唐传奇》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是一部研究唐代女性生存状况的短篇小说集,《谢小娥传》更是被编入正史《新唐书》.我们在唐传奇各篇章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与儒释道相关的内容.
1981年,中国男排北大同学在“3.20之夜”彻夜游行,并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为中国男排3:2战胜韩国男排取得历史性胜利而欢呼。随后,这一振奋人心的口号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共鸣。  30多年过去了,有关当晚游行的过程已有许多当事人十分详细的回忆。然而,这句口号为什么会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至今却鲜有人知。  3月20日那天是周五。第二天我从北大回家后在饭桌上作为一个趣闻向父亲聊起了此事
期刊
父子京剧情rn很难考证,我父亲这个河南人是如何迷上京剧的.想比之下,母亲续磊从小就跟着外公续范亭将军进戏园看京戏,久而久之就变成一个小戏迷.在延安鲁艺上学时,她还参加了
期刊
【摘要】水族石刻是水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吉祥纹样映射出水族的美好愿望,是现代标志设计内涵提升的素材源泉。本文以水族石刻吉祥纹样为着手点,分析其表现手法、表现主题与内容以及文化映射。同时,分析了现代标志设计表现形式多样性和更加注重文化内涵注入的趋势。在此基础之上,研究水族石刻吉祥纹样融入标志设计的可行性,从提炼重构-丰富标志设计内容、嫁接融合-拓展标志设计渠道和传承活化-提升标志设计内涵三个方面深入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记忆”,由传承人以“口传心授”的形式代代传递延续。对非遗文化地保护最重要的就是对传承人地保护和记录。对国家评审认证体系中出现的大量市级、区县级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言,他们代表着丰富、多样性的地域文化。把口述史实践方法引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领域,尤其是对数量庞大的地方非遗传承人群体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口述记录,是非常适当和必要的。在这过程中所形成的文本
【摘要】在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环境中,民族意识、认同与交融是存在于这个生活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每一个民族对于民族本身的认知都会有不同的情感,而民族意识的强弱在不同环境中也会有不同地改变和倾向,本文针对于一种自认比较特殊的群体,通过对其了解与访谈,希望得到其对于共同生活环境下民族交往和认同的观念及更好地民族团结问题。而这些特殊群体的良好发展我觉得会对民族之间的团结起不小的作用。  【关键词】族群;
【摘要】初中历史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导言的再编写体现了这一点。导言,顾名思义,就是具有引导性的言词,导言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绪论”。绪论即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的部分,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文章从导言编写的演变过程、导言的作用等几个方面来介绍,希望对初中历史教师了解导言有进一步的帮助。初中历史教科书导言的编写有一个过程,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导言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在
【摘要】美育是培养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医学生文化素质中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医学院校如何改进美育课教学方法,让医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认识到审美能力对一个人素养的重要性,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对加强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职业道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美育;审美意识;医学生;人文素质;医德;医学美学  【中图分类号】G6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崭新成就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早已不再单单是一个文学资料馆,更是在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文化场所,尤其是随着民族建
数字媒体技术发展使得互动广告的传播性、交互性和参与性逐渐增强.H5互动广告作为一种新形式,从内容到技术越来越注重互动性的设计,主要是让用户从被动的旁观者成为主动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