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校中,后勤管理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而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决定了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准。随着高校后勤工作不断推进,对后勤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本文简要讨论了如何规范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式,并从后勤财务管理目标、管理方式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分析了后期财务管理的特点,研究了财务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
(一)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的变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首先对财务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打破了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由以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经营手段调节为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前,高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后勤财务属于高校的二级财务;改革后,高校与后勤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后勤部门的财务管理体制需要重新架构。 资产管理模式的变化
后勤社会化改革前,资产是作为学校的一部分,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一般属于无偿使用,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主要侧重于实物形态资产管理,而后勤部门则更侧重于资产的配置及使用,不会更多考虑资产管理。改革后,资产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资产由非经营性转化为经营性,学校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控制,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方面转变;同时,学校也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出了明确要求,后勤集团不仅要有效地使用资产,更应该管理好资产,并做好资产成本的核算。 会计核算体系方面的变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前,因后勤不具有完整的自主经营权、分配权,其财务核算仅局限于由高校所需而发生的部分费用,会计核算仅以事业核算为主,这些核算内容只占财务核算体系的一小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财务核算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事业财务核算逐步向企业财务核算转变),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体制也在由一级向多级化过渡。在此情况下,高校后勤财务必须改变管理层次不明,职能不清,信息不畅的现状,必须改变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增强成本意识,提高经济效益。 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的提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作为独立法人存在,其财务体系相对独立,但高校仍然要加强对后勤财务工作的全面监督。为了进一步强化改革后对后勤财务的监督,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学校应委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强烈事业心与高度责任感的会计人员监管后勤财务。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各种变化,高校财务管理要认准机遇,积极应对目前面临的挑战,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的财务关系,创建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模式,切实做到既有利于高校对后勤集团的财务监督管理。
(一)适应改革需要,建立决策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机制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管理的重心在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财务预测是向财务决策服务的。财务计划是财务决策的具体化,财务分析是为了肯定业绩并找出不足或失误,以利改进和正确决策。因此,后勤财务工作必须建立以决策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财务工作必须构建以决策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做到“三个主动”。
1.主动服务决策。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在决策时都离不开财务数据和市场分析等信息支持,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平时要切实把握这些信息,并主动为决策者服务。
2.主动参与决策。市场化、企业化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大多决策方案都需要从财务角度进行分析,这要求财务人员平时要站在领导和全局的角度主动参与决策论证。
3.主动执行决策。高校后勤各项工作都需要财务保障和服务,都需要财务部门的积极配合,这要求财务工作要仔细执行决策,并且从财务角度对其他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证决策顺利地得到执行,并使发生偏差的决策及时得到更正, 借鉴他人发展的经验,做好清查核算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要认真借鉴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其他高校发展的经验,明确后勤资产的产权关系,落实后勤实体分离之前的清查核资,以便后勤实体在与高校分离后真正按市场经济化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经营运作。高校后勤集团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行产权的多元化改革,合理优化产权结构,确实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后勤集团作为独立法人,要利用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可以面向社会和实体内部吸收优質资产、资金,确实增强后勤实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从而促进后勤实体的发展。 加强会计核算进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改革以前高校后勤财务与学校财务的关系是资金拨付关系,特别要重视完善有关制度,包括依法收费制度、核算成本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后勤服务收费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面向校内师生的基本后勤保障服务,在享受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应当采取不含税金的成本价收费;面向社会服务,必须以确保教学、科研行政工作和学生的生活下为前提,并实行市场定价。后勤服务是从高校整体责任中分离出来,长期以来形成的资金拨给、资金使用、不定价核算成本的观念,影响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因此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核算成本的观念,坚持收支配比原则,使成本核算制度化、规范化,要通过成本核算将原来的拨款驱动机制转变为市场驱动机制。后勤财务管理必须通过责任制规范后勤部门的经济行为,做到职责清晰,职能明确并且按需设岗,以岗择人,减员增效;对后勤所属经济实体要进行的统一管理,分户核算,定期考核,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各机构部门的积极性。 加强后勤财务队伍建设及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将后勤变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模式,这样的经营实体要按照现代会计制度进行完全核算成本。后勤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会计理论知识、会计方法、有关经济制度和政策全面地理解并准确地掌握,还要透彻地了解后勤实体的客观经济环境与经营管理目标,提高业务判断能力,当好领导的助手。后勤财务人员要加强会计专业学习,不断更新会计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从传统的记账会计向管理型、参谋型会计转变,以适应高校的后勤发展需要。(作者单位为榆林润泽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
(一)财务管理体制方面的变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首先对财务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打破了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由以行政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经营手段调节为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之前,高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后勤财务属于高校的二级财务;改革后,高校与后勤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发生了本质变化,后勤部门的财务管理体制需要重新架构。 资产管理模式的变化
后勤社会化改革前,资产是作为学校的一部分,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一般属于无偿使用,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主要侧重于实物形态资产管理,而后勤部门则更侧重于资产的配置及使用,不会更多考虑资产管理。改革后,资产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资产由非经营性转化为经营性,学校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控制,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方面转变;同时,学校也对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出了明确要求,后勤集团不仅要有效地使用资产,更应该管理好资产,并做好资产成本的核算。 会计核算体系方面的变化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前,因后勤不具有完整的自主经营权、分配权,其财务核算仅局限于由高校所需而发生的部分费用,会计核算仅以事业核算为主,这些核算内容只占财务核算体系的一小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财务核算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事业财务核算逐步向企业财务核算转变),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体制也在由一级向多级化过渡。在此情况下,高校后勤财务必须改变管理层次不明,职能不清,信息不畅的现状,必须改变原有的会计核算体系,增强成本意识,提高经济效益。 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方面的提高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作为独立法人存在,其财务体系相对独立,但高校仍然要加强对后勤财务工作的全面监督。为了进一步强化改革后对后勤财务的监督,确保后勤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学校应委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强烈事业心与高度责任感的会计人员监管后勤财务。
二、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各种变化,高校财务管理要认准机遇,积极应对目前面临的挑战,理顺高校与后勤集团的财务关系,创建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模式,切实做到既有利于高校对后勤集团的财务监督管理。
(一)适应改革需要,建立决策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机制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管理的重心在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决策,财务预测是向财务决策服务的。财务计划是财务决策的具体化,财务分析是为了肯定业绩并找出不足或失误,以利改进和正确决策。因此,后勤财务工作必须建立以决策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财务工作必须构建以决策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做到“三个主动”。
1.主动服务决策。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在决策时都离不开财务数据和市场分析等信息支持,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平时要切实把握这些信息,并主动为决策者服务。
2.主动参与决策。市场化、企业化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大多决策方案都需要从财务角度进行分析,这要求财务人员平时要站在领导和全局的角度主动参与决策论证。
3.主动执行决策。高校后勤各项工作都需要财务保障和服务,都需要财务部门的积极配合,这要求财务工作要仔细执行决策,并且从财务角度对其他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证决策顺利地得到执行,并使发生偏差的决策及时得到更正, 借鉴他人发展的经验,做好清查核算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要认真借鉴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其他高校发展的经验,明确后勤资产的产权关系,落实后勤实体分离之前的清查核资,以便后勤实体在与高校分离后真正按市场经济化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经营运作。高校后勤集团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要积极推行产权的多元化改革,合理优化产权结构,确实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后勤集团作为独立法人,要利用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可以面向社会和实体内部吸收优質资产、资金,确实增强后勤实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从而促进后勤实体的发展。 加强会计核算进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改革以前高校后勤财务与学校财务的关系是资金拨付关系,特别要重视完善有关制度,包括依法收费制度、核算成本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后勤服务收费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面向校内师生的基本后勤保障服务,在享受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应当采取不含税金的成本价收费;面向社会服务,必须以确保教学、科研行政工作和学生的生活下为前提,并实行市场定价。后勤服务是从高校整体责任中分离出来,长期以来形成的资金拨给、资金使用、不定价核算成本的观念,影响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因此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核算成本的观念,坚持收支配比原则,使成本核算制度化、规范化,要通过成本核算将原来的拨款驱动机制转变为市场驱动机制。后勤财务管理必须通过责任制规范后勤部门的经济行为,做到职责清晰,职能明确并且按需设岗,以岗择人,减员增效;对后勤所属经济实体要进行的统一管理,分户核算,定期考核,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各机构部门的积极性。 加强后勤财务队伍建设及发展。
高校后勤社会化将后勤变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模式,这样的经营实体要按照现代会计制度进行完全核算成本。后勤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会计理论知识、会计方法、有关经济制度和政策全面地理解并准确地掌握,还要透彻地了解后勤实体的客观经济环境与经营管理目标,提高业务判断能力,当好领导的助手。后勤财务人员要加强会计专业学习,不断更新会计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实操能力,从传统的记账会计向管理型、参谋型会计转变,以适应高校的后勤发展需要。(作者单位为榆林润泽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