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原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p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是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基础,而且是贯穿整节课的主线,因此问题设计得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强弱和一节课的成败。问题设计应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问题应精要,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思想性。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设计原则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会围绕学习目标,把教材内容设计成几个具体问题,指导学生借助教材、资料和地图册进行自学和讨论,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形成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初步认识。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仅是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基础,而且是贯穿整节课的主线,因此问题设计的是否合理、科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强弱和一节课的成败。问题设计应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设计的问题应精,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思想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对“问题设计”这一环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探索,认为问题设计应遵循“突出重点,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重视图表,有利于学生读图技能的提高;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知识构建;留有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这四个原则。
  一、突出重点,有利于实现学习目标。
  问题的设计要围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制定要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就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之前要准确解读课程标准,科学地设置学习目标。
  例如在《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进行问题设计时,最初设计的问题为:1.为什么说株洲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2.日本筑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城市地域形态怎样?3.不同时期嘉兴的城市形态是如何变化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由此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些问题确实是学生应该弄清楚的,但是,这样设问显然偏离了课标的要求和学习目标。其中第一题“为什么说株洲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和第二题“日相筑波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侧重考察城市的区位因素,而不侧重于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重点应该是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而并非是对城市的区位因素。
  修改后的设计为:1.株洲和筑波两个城市呈什么形态?为什么会呈这样的形态?说明了什么问题?2.嘉兴在历史时期城市形态经历了哪几次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该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修改后的问题设计思路可以看出,一节课的问题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突出重点即: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同时又用一两个核心问题将所有设问统领起来,使学生思维不断线,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
  二、重视图表,有利于学生读图技能的提高。
  地理新教材一大特点就是图表多,图表能增强教材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图表的信息量比较大。在高三的复习备考当中会有教师就图表问题做一个专题来讲,其实工夫在平常,从高一开始就应当重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把读图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的课堂中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例如高中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这一节中就有十幅图表,其中坐标系图就有三幅。很显然,如果学生读不懂坐标系图,就可能会影响到对教材的理解,如果读图方法不科学,就可能速度太慢或读错。因此在这节课的问题设计中,就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如何读坐标系图的?”或“你读坐标系图的方法是什么?”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在自学时对图表的重视,而且引导学生在阅读图表时注重对读图方法的总结。通过学生的回答,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读图水平,以便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读图力。
  另外,还有区域图、示意图、漫画等都应在平时不断强化,能力不是一天培养出来的,也不是一个专题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落实到每节课堂教学中。
  三、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二十世纪末心理学的成果揭示了关于学习的本质。认知学派和建构主义主张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是用已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建构自己意义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支架的作用、辅助的作用。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能把学生要学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是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例如在对“功能区有无明确分界”这个知识点进行问题设计时,如果设计为“功能区有无明确分界?举例说明”同学就可在课本上直接找到答案,例子课本上也有。这样的问题不能让学生把课堂中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见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到课本中所学内容与生活相距太远,不能激发兴趣。如果改为“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功能区有无明确的分界?”或“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对功能区有无明确分界的认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联系已知内容,就可以很快地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来的认知结构当中,有利于新知识的构建,加深对地理原理和规律的理解。这种方法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其实道理很简单,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因此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去研究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认识老问题。
  四、留有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
  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形式,但本质是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思想的自由,要千方百计激活学生思维——提出有思维力度的问题。
  例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这部分内容设计时,最初的设计为:1.比较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说明地形、交通条件有何不同?2.两图中居民点、商店的分布有何特点?3.分析地形、交通运输对商业网密度的影响。这些问题确实是学生应该弄清楚的,但是,这样设问显得问题太细,对学生限制得比较死,使学生失去了思维和探究的空间。另外,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也不明显。
  修改后的设计为: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分布特点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修改后的设计把原来问题中的地形、交通、密度这些词省略了,要求学生自己发现,就给学生留出了思维空间,加大了思维力度。“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是要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又给学生留出了一定的思维空间,加大了思维力度。
  在设计问题中可以把问题问得大一些,就会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以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和探究。
  总之,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但不好的问题,可能让学生毫无兴趣,也可能使学生稀里糊涂,不知所云,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多思考,多反思,力求问题设计得科学、合理。
其他文献
硒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抗炎抗氧化,防止衰老,保护心肌细胞等一系列重要的生理作用。正是基于这些含硒化合物的重要作用和核苷类药物良好的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的基础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案例教学法以其高度的实践性、鲜明的开放性和充分的自主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案例”的选用和设计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选好教学案例是打造有效课堂的第一步。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从选例的典型性、时效性和生活性三个方面就如何选择案例谈谈体会。  关键词: 高中政治教学 案例选择 典型性 时效性 生活性  思想政治课中的案
目的 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前列腺电切术后尿路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抽选作为分析研究目标,参考随机数
摘 要: 审美教育指的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情感上产生共鸣,性情上得到陶冶。中学历史教材本身就蕴藏着非常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审美教育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以此激励人们去付诸实践。结合审美教育的特点,作者认为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审美教育 学生能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
目的:对广西产红背桂花ExcoecariacochinchinensisLour.的植物形态及其茎、叶进行生药学研究;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制定红背桂水分、浸出物、灰分、重金属等检查项目
摘 要: 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需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采取多方结合法、人地关系主线法、指导定位法、针对练习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加以良好的课堂教学情绪管理,本文就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有效课堂 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 情绪管理  我在打造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的过程中,积极结合外地教师、专家的经验和自己的认识进行实践,得到了一些体会、认识和经验。我深感地理教师
目的: 药品食品安全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中药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为患者及体弱者所服用,且服用时间长,药材里的农药残留极易造成蓄积中毒。有机氯农药是一种性质稳
谁能忘怀用乳汁哺育你成长的亲爱神圣的妈妈;谁能对你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母亲不热爱、崇敬。面对祖国宏伟河山,我们不能不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我们不能不为我们中华民族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30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150例)与观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全过程,以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