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伴随的是图像的泛化,人类进入全面数字图像时代,美术学作为以创作图像为传统优势的专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2015年10月21日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地方高等教育“重技重能”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对“手”的教育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图像时代;应用型;美术学;专业特色
美术学专业作为美术学科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是以造型为主要技术和艺术指标的专业。在数字图像技术的普及下,大量的图像生成器和低成本、便捷的传播,对以造型为主体的美术学专业有重大影响,在很多方面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和特色,尤其在国家提出向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作為传统美术培养的美术学专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在就业率的市场指标体系下,专业的转型和特色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
1 立足传统优势
自1839年达盖尔发明银板相机开始,图像技术对绘画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在写实绘画领域补充了绘画、发展了绘画,使得造型更加真实,也为主题性绘画留下了重要的影像证据;另一方面迫使绘画艺术观念的转变,成就了后期的各个绘画流派;如今数字图像技术的泛化,使造型艺又一次面临机遇和挑战。美术学专业的前身多数为美术教育专业,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是地方美术教育的基石。在向应用型转型和数字图像泛化的双重背景下,美术学专业的发展首先不能“随风摇摆”,更应坚守自己的传统优势,为地方培养中学或小学美术教师的主线不能改变;其次立足绘画本体的优势,做好地方的学术“领头羊”,坚持“造型”的传统优势,利用好数字图像技术,让其服务于绘画,或发展以数字图像为主体的新课程、新的造型艺术,从而适应市场对绘画的需求或开辟新的市场领域。
2 挖掘地方优势资源
应用型转型发展主要任务是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这就需要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发展上挖掘地方资源,实现人才输出与地方需求相一致。“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合作关系,使转型高校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美术学专业在立足传统优势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发现地方创新要素特色资源,依托经济建设的特色寻求融入企业发展的优势资源,抓住新产业、新模式的发展机遇,探索在教、学、用方面的特色培养模式。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多以软实力为主体。软实力的培养要具有特色,离不开地方传统文化的支撑。原因有三:其一,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地方传统文化的滋养;其二,地方文化建设需要熟知地方传统文化的人才;其三,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对地方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人才。
3 审视国内学科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的特色发展,需要对国内其他高校的学科专业特点、特色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也需要对本学科内的学术动态有清晰的认识,在具体的建设中要知道区域差异、学校差异、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这种差异的存在也正是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可以以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特色课程实现从“差异”转变为“特色”,“学校办学特色的实现一定是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和文化”。同时需要借鉴优势高校特色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建设应不同于专业的艺术院校,也区别于重点高校。《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4 科学利用市场杠杆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的就是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打通高校与市场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来说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人才与市场是相互杠杆的关系,一方面市场需求可以促进相关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人才的输出可以撬动更大的市场或未知的市场领域。因此,一所高校在地方市场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地方学术的高地,高校应该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立场,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和研究性的应用人才,不是培养单纯的技术工人。高校要避免人才培养全部跟着市场需求进行,被商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而失去自我,从而缺乏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也要避免根据教师研究方向或自我喜好领域而盲目发展严重背离市场需求的人才。
5 师资队伍有效引导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基础条件,也是根本保证。地方应用型高校中美术学专业一般都有比较充足的师资。这些师资多数毕业于本省的师范大学,有少数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作为专业特色的建设,需要对师资队伍进行有效的引导:其一,引导教师在学术研究、教学实践、专业创作层面向专业特色的方向靠拢,使教与研合为一体。其二,在引进新教师方面,引进与专业特色建设紧密相关的人才,尤其注重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具有较强专业实力的人才的引进,同时加强从企业聘请社会实践方面的一线教师,兼职进行课堂教学,实现学、教、用的无缝对接。其三,整合教师队伍板块。美术学专业的教师一般都有自己的专业绘画方向,需要整合教师资源群体,各取所长,在特色建设中分板块在不同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引导和培养他们向特色转变,从而形成“术业有专攻”的教学分工特色。
总之,数字图像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方向建设,需要科学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及其带来的新观念、新思路,读懂读透国家层面的政策,坚定自己的传统学科优势,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立场;科学地运用好地方资源、市场杠杆,有效引导师资队伍建设方向,从而实现应用型的科学转型和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天佑.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逻辑与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3(05).
[2] 黄家琪.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现状解析与思考[J].装饰,2007(04).
[3] 尚辉.图像时代造型艺术的困扰与重返[N].中国文化报,2017-10-22.
关键词:图像时代;应用型;美术学;专业特色
美术学专业作为美术学科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是以造型为主要技术和艺术指标的专业。在数字图像技术的普及下,大量的图像生成器和低成本、便捷的传播,对以造型为主体的美术学专业有重大影响,在很多方面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和特色,尤其在国家提出向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作為传统美术培养的美术学专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无所适从,在就业率的市场指标体系下,专业的转型和特色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
1 立足传统优势
自1839年达盖尔发明银板相机开始,图像技术对绘画就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在写实绘画领域补充了绘画、发展了绘画,使得造型更加真实,也为主题性绘画留下了重要的影像证据;另一方面迫使绘画艺术观念的转变,成就了后期的各个绘画流派;如今数字图像技术的泛化,使造型艺又一次面临机遇和挑战。美术学专业的前身多数为美术教育专业,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是地方美术教育的基石。在向应用型转型和数字图像泛化的双重背景下,美术学专业的发展首先不能“随风摇摆”,更应坚守自己的传统优势,为地方培养中学或小学美术教师的主线不能改变;其次立足绘画本体的优势,做好地方的学术“领头羊”,坚持“造型”的传统优势,利用好数字图像技术,让其服务于绘画,或发展以数字图像为主体的新课程、新的造型艺术,从而适应市场对绘画的需求或开辟新的市场领域。
2 挖掘地方优势资源
应用型转型发展主要任务是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这就需要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发展上挖掘地方资源,实现人才输出与地方需求相一致。“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合作关系,使转型高校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美术学专业在立足传统优势和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发现地方创新要素特色资源,依托经济建设的特色寻求融入企业发展的优势资源,抓住新产业、新模式的发展机遇,探索在教、学、用方面的特色培养模式。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多以软实力为主体。软实力的培养要具有特色,离不开地方传统文化的支撑。原因有三:其一,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地方传统文化的滋养;其二,地方文化建设需要熟知地方传统文化的人才;其三,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对地方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人才。
3 审视国内学科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的特色发展,需要对国内其他高校的学科专业特点、特色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也需要对本学科内的学术动态有清晰的认识,在具体的建设中要知道区域差异、学校差异、学生差异的客观存在。这种差异的存在也正是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可以以不同的地域文化和特色课程实现从“差异”转变为“特色”,“学校办学特色的实现一定是有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和文化”。同时需要借鉴优势高校特色发展的思路和模式,建设应不同于专业的艺术院校,也区别于重点高校。《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4 科学利用市场杠杆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的就是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打通高校与市场沟通的“最后一公里”。市场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来说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人才与市场是相互杠杆的关系,一方面市场需求可以促进相关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人才的输出可以撬动更大的市场或未知的市场领域。因此,一所高校在地方市场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地方学术的高地,高校应该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立场,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和研究性的应用人才,不是培养单纯的技术工人。高校要避免人才培养全部跟着市场需求进行,被商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而失去自我,从而缺乏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也要避免根据教师研究方向或自我喜好领域而盲目发展严重背离市场需求的人才。
5 师资队伍有效引导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专业特色建设的基础条件,也是根本保证。地方应用型高校中美术学专业一般都有比较充足的师资。这些师资多数毕业于本省的师范大学,有少数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作为专业特色的建设,需要对师资队伍进行有效的引导:其一,引导教师在学术研究、教学实践、专业创作层面向专业特色的方向靠拢,使教与研合为一体。其二,在引进新教师方面,引进与专业特色建设紧密相关的人才,尤其注重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具有较强专业实力的人才的引进,同时加强从企业聘请社会实践方面的一线教师,兼职进行课堂教学,实现学、教、用的无缝对接。其三,整合教师队伍板块。美术学专业的教师一般都有自己的专业绘画方向,需要整合教师资源群体,各取所长,在特色建设中分板块在不同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引导和培养他们向特色转变,从而形成“术业有专攻”的教学分工特色。
总之,数字图像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学专业特色方向建设,需要科学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及其带来的新观念、新思路,读懂读透国家层面的政策,坚定自己的传统学科优势,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立场;科学地运用好地方资源、市场杠杆,有效引导师资队伍建设方向,从而实现应用型的科学转型和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天佑.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逻辑与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3(05).
[2] 黄家琪.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现状解析与思考[J].装饰,2007(04).
[3] 尚辉.图像时代造型艺术的困扰与重返[N].中国文化报,201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