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

来源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s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分制的实施,使班集体的功能受到了很大的削弱,探讨学分制条件下的高校传统班级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试从班风、班级活动、寝室、网络、短期软性管理模式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力图探索出班级管理的新载体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班集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7-003-02
  
  随着高校以选课制、弹性学制为主要内容的学分制的实施,学生在横向(班级间)和纵向(年级间)上的流动性变大,班级概念弱化,集体意识淡漠,传统以班级为主要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框架逐渐被打破,这给大学生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如何在学分制下因势利导的进行班集体建设,探索出班级管理的新载体和有效途径呢?
  
  1、以班风建设为主渠道,创造良好软环境
  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制度文化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班级“软文化”的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内在的激励因素,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
  在班风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努力使学生在政治上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思想上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巨大的凝聚力,在学习上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浓郁的科研氛围;其次,要协调好合作和竞争这两个重要的变量,合作能增进集体的凝聚力,而竞争能使集体生活富有生气,避免学生对学习的单调感,增加他们对学习的乐趣。再次,要注意营造融洽、活泼、积极向上的班级民主氛围,从而激发班集体的整体合力、集体荣誉感:最后,要建立以理解人、信任人、尊重人、关心人为基本准则的和谐人际关系,及时准确地发现、研究和解决班集体成员之间在认识上的分歧、心理上的隔阂、思想上的矛盾、行动上的冲突。最终形成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和谐人际关系,从而调动班集体成员的内在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性。
  
  2、以班级活动为载体,加强班级间的竞争和交流
  马克思认为,活动是人的技能和存在方式,只有在活动中,人才能作为完整的人出现,又只有在全面、丰富的活动中,完整而丰富的人才得以形成和发展。通过开展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集体活动,使学生自然进入积极进取的状态,获得丰富的情绪体验,锻炼和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动机和需求,譬如,组织班级成员参加郊游、知识竞赛、有针对性的讨论会、创新作品展览等等,让学生在参加班级活动时感到愉悦、受到教育、思想境界得到提升,让学生在活动中使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还可以实行班级综合测评制度,增强班级荣誉感。其目的是为了使班级能够形成竞争,加强班风和学风建设,使同学们意识到自己与班集体的密切关系,班级的荣誉与自己息息相关。对班级的各个方面进行测评打分,并结合班级同学在各类科技竞赛成绩,具体活动参与率、获奖情况,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进行学期期末考核,做到每月有月测评,每学期有学期测评,每学年有学年测评,对优秀班级进行物质奖励,作为班费使用,将结果作为校级“标兵班级”参评的重要依据。通过“班级综合测评制度”,使每个同学都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平时的表现都与班级的测评密切相关,使得每个同学都想为自己的班集体争光,极大地增强了班集体的概念,同时依靠班级综合测评制度,开展了拔河比赛、年级篮球赛、水果拼盘比赛等以班为单位的各类赛事,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积极性和班级的凝聚力。
  
  3、以寝室为班级建设主阵地,丰富班级内涵
  寝室,虽是方寸之地,却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最外露的所在;寝室占据大学生生存空间的三分之一,还占有大学生将近二分之一的生活时间。学分制的试行,使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日见明显,学生主要的交流场所由教室转向寝室。因此,寝室在学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以学生宿舍为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立足点,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可以弥补学年制下以班级为基本教育管理单位的不足。
  如何在寝室中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第一,进一步加强寝室管理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寝室管理队伍的素质,努力做到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效统一;第二,树立环境育人的思想,全面完善寝室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寝室软、硬件建设,确保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重视寝室文化活动建设,完善约束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总之,搞好一个班级往往可以以寝室为桥梁,通过开创寝室内部与寝室之间的建设,化整为零,最终达到整个班级的凝聚。
  
  4、以网络为纽带,加强引导和服务
  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上网的人数和频率的增加以及网络信息的多而杂,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进网络已是迫不及待。在学校统一管理和指导下,实行班级学生自治正成为高校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网络(如“同学录”)就为实行学生自治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为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搭建了平台。利用网络进行教育管理,建立信息发布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情感交流平台,可以克服时空的局限,解决因学分制的实行而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带来的一些不便和;中击。
  全国部分高校都已开通了校园网,学校可以在网上开设理论学习,时事政策,心理咨询,生活服务等栏目,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收集教育对象的相关信息,便于及时沟通、交流和指导。对于辅导员工作而言,由于选课制的实行,其主要工作不再限于晚上、双休日等学生的课余时间,甚至于上午、下午、全天随时都有学生上课和休息,工作的难度增大,而通过网络设立辅导员邮箱。班级论坛,QQ群,同学录等,进行个别事务的处理和心理辅导,既可以克服时空的障碍,还可以避免某些问题当面交流所带来的尴尬,从而拉近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距离。
  
  5、以短期软性管理为突破口,促进班级管理合理化
  学分制的试行,给学生创造了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的机会,这就为实行短期软性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短期软性管理设想有二:
  一是实行行政班和课程班相结合管理模式,行政班和学年制下的传统班一样,主要归属于辅导员或班主任管理,而课程班则主要按照同一课程选择的学生组成一个新的班级,由任课老师担任“班主任”,负责学习指导和课堂纪律等;
  其二,则是实行“分体式分级目标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在生活秩序、行政事务等内容的管理上,主张以寝室、楼道为组合单位,打破年级、班级甚至专业的界限,实行统一的管理;第二,在学习、事务管理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低年级为管理对象,根据生理、心理、认知发展过程等特点以及所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需要,基本沿袭中学的管理模式,仍旧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重点完成基础课、必修课的教学以及基本的养成教育,第二阶段以高年级为管理对象,打破班级管理模式,实行“导师制”。实行“导师制”,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与自主选择和发展的权利得到了尊重,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责任心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导师制以共同的专业目标作为群体维系的纽带,明确而且稳固,有利于管理和发展。导师制所建立的关系是一种合同制的关系,渗透着竞争,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学分制的实施对班集体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班级管理面临重大改革。班级管理是高校育人工程中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机制,改变班级管理办法,使班级管理适应高教改革,确保班级管理育人功能的充分发挥,努力拓宽学分制下思政建设的渠道。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科学教学中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重视“说”的能力培养的策略,主要有:唤醒学生仿说的意识、提高学生对话的能力、实施学生真说的训练、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为人民服务”思想,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严格要求自己,显现自身先进性,为民办实事的奋斗历程的概括与总结,更是中国共产党
在新时期我国面对着新环境、新任务,这就要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规约的政策进行不断的创新以适应新的环境和任务。在新时期我国的政策创新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理论
轮南奥陶系碳酸盐岩基岩总体为非储层,有效储集体为岩溶作用形成的次生孔、洞、缝型储集体。东部斜坡带一间房组地层是该区主要的产油气层。通过对该区储层物性资料的统计分
本文通过对金融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图拓宽金融教学的范围,提高金融学培养模式的质量,拓展学生的视野,为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相
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变革,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强,形势更加严峻。维护高校校园稳定工作是一项涉及学校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重要工作,需要深入分析各
积累是学生作文成功的门径。文章用大量事实说明积累的功夫在平时的作文课堂教学、在平时的阅读课堂教学、在平时的课外学习活动。
深入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高等教育的第一位;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法纪教育;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加强学校、社会、家
田野,字,陋人,号,空凡,笔名,无字,陕西届县人,现居山东临清。国家一级书画家,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华文艺画报社特邀理事,世界百杰华人艺术家,中华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