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最常见、最为广大班主任普遍运用的方法,就是“谈话法”。那么,班主任在跟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与学生沟通情感,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达到理想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呢?
一、 实事求是地谈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首先要注意态度和蔼,语气亲切。这样 ,学生易于接受,敢讲真话,会向你敞开心扉。学生虽然年龄小,都是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但他们对好话和坏话,真话和假话还是能听得出来的。班主任在进行集体或个别谈话时,千万不能用“哄一哄”、“吓一吓”来代替说理。一定要尊重事实,入情入理,甚至要设身处地。
与学生谈话,不可忽视情感的作用,因为情感是教育信息通向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要架设这座“桥梁”,关键在于教育要寓理于情,以自己积极的情感体验影响学生,努力创设愉快、宽松的谈话氛围。这样才能引起肯定性的情绪反应,使学生愉快地、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注意谈话的方式方法
正在成长中的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建立的关键时期,他们重视荣誉,着重面子,尤其是当自己犯了错误或与同学发生冲突后又十分懊悔以求对方谅解时,更需要与人倾诉、交谈,他们急于与老师交流,希望老师出面沟通,与同学和好如初。
(1)开门见山,直面事实。两把椅子,面对面坐着,给学生一种平等的感觉,这样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块。一次期中考试,一位同学成绩滑坡很大。放学后,我与他在教室里面对面坐着。开始,他有些惶恐不安,当我问他这次考试感觉时,他竟然双手抱着头,痛苦流泪,不能自已。一股脑儿向我吐露了真情。近来,他爱上了网络游戏,打游戏入了迷,连上课也潇洒玩几回,下晚自习回宿舍也不能静下心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和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经过这次谈话,他逐步走出困境,期末考试他重拾以前的辉煌。
(2)迂回曲折,旁敲侧击。当有些事情发生的时候,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方式,不能单刀直入,否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使问题朝更坏的方向发展。班上一位男生与另外一个班男生打架,继而造成群殴事件。事后了解到这件事跟班上一位女生有关系。处理这样的事,既要真凭实据,又要小心谨慎。找个机会,单独与那个女生谈话,从班级管理谈到文明守纪,从学风建设谈到精神面貌,从近来班上出现一些不正常的事情談到这次打架事件,渐入正题,这次打架跟你有关系吗?她说好像有关系。“究竟什么关系?”经过再三启发,她说明了真相,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保证以后同学之间正常交往。
(3)把握时机,见缝插针。学生性格各异,有的倔犟,既缺乏对错误的认识,又没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决心;有的直爽,乐意接受批评,知错就改;有的含蓄,多从自己利益出发,经过一番启发才能烟消云散。根据各自的性格特征,找准机会实施有效教育。对那些初犯,未造成影响的内向型学生,给予微笑,在与他散步,或当他交作业时,轻轻一提,既让他有所感触,又让他认为老师特别介意这件事,让他悄悄的改正错误。对那些外向型的学生,给予诤言,当同学们十分愉快时,以开玩笑的谈话方式,指出其缺点,既让他不感到难堪,又让他知道这话的分量。对那些屡改屡犯的学生,要严肃批评,加重言语的分量,要让他知道不改掉错误的严重后果。
(4)少动怒,多冷静,少批评,多表扬。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少动怒,多冷静,少批评,多表扬”。班主任和学生谈话时要冷静,如果向学生动怒,经常会带来矛盾的激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班主任对学生要多些表扬和激励的言语,少些批评和否定的话语,这样谈话的效果会更好。一次考试之后,我和学生进行谈话,用了这样的一些话语:“考得不错”,”潜力无限”,”要顶住,向前冲”, ”你圆了老师的梦”。这样的一些话,让学生倍感振奋。同时,班主任不要对学生使用一些否定性或结论性的话语。例如:“天啦,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 “你怎么脸皮这么厚”,“你回家去吧,在这儿也没用”,等等。可想而知,这样的话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三、因人而异地谈
班主任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看人下菜碟”。譬如,对领悟快、自尊心较强的学生,一般宜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言词要含蓄、婉转,对胆孝内向的学生,应化严肃于幽默之中,以班主任的态度、语气消除其紧张情绪;对个性强、脾气执拗的学生,则要“刚柔并济”,既不能让其任性,又要防止学生“顶牛”;对那些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的学生,应多肯定他们的长处,“长善可以救失”,用学生自身的优点,克服自身的缺点。
(1)针对优等生的自傲心理——找出自省点。学校的优等生其表现心态是充满自信,心情舒畅,但往往比较自负,有时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与这类同学谈话可采用提醒式。在肯定他们的成绩的同时,用暗示的言辞,较为含蓄的语言,指出其自省点,从而使被谈话的同学能意识到教师的意图,正确估价自己,扬长避短,向新的目标奋进。
(2)针对双差生的自卑心理——挖掘闪光点。学校的双差生是易被教师厌倦的一部分同学,他们在班集体往往自感抬不起头来,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沉默寡言,怕提旧事,表现出防御心理和对抗心理。与这些同学谈话应采用对话式的方法。老师要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场合,把握对方心理,用说理性强的内容,较严肃的语言和果断明快的语调来教育他们。既要挖掘他们的优点,树立“抬起头来走路”的信心,还要具体地带动他们寻找进取的途径和方法。
(3)针对中等生的无为心理——开启动力点。学校,特别是一般校的学生大部分还是处于中间状态,他们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100分太难,20分太悲,60分最好”。因此表现拼搏精神差,缺乏前进的动力,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态度的“轻视心理”。对这部分同学应采用触动式的谈心方式,以“刚”克“刚”,从而启动他们的思想,打气鼓励,使其猛醒。但这种“触动”不是居高临下,先入为主,而应掌握分寸,就像孔子所言,“温而厉,威而不猛”,也就是温和而又严肃,威仪而不猛烈,使学生能心悦口服地接受。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真正体现是师生之间的亲切“谈心”,而不是“我说你听”强行灌注。可以说班主任同学生谈话与其说是用口讲,不如说是用“心”。以心换心,人之常情,没有诚意,难以服人。一次成功的谈话所付出的劳动,不亚于一堂好课的艺术构思。课堂教学要讲究艺术,同样,与学生谈话也要讲究艺术。这样才能以语言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一、 实事求是地谈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首先要注意态度和蔼,语气亲切。这样 ,学生易于接受,敢讲真话,会向你敞开心扉。学生虽然年龄小,都是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但他们对好话和坏话,真话和假话还是能听得出来的。班主任在进行集体或个别谈话时,千万不能用“哄一哄”、“吓一吓”来代替说理。一定要尊重事实,入情入理,甚至要设身处地。
与学生谈话,不可忽视情感的作用,因为情感是教育信息通向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要架设这座“桥梁”,关键在于教育要寓理于情,以自己积极的情感体验影响学生,努力创设愉快、宽松的谈话氛围。这样才能引起肯定性的情绪反应,使学生愉快地、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注意谈话的方式方法
正在成长中的初中生,世界观、人生观正处于建立的关键时期,他们重视荣誉,着重面子,尤其是当自己犯了错误或与同学发生冲突后又十分懊悔以求对方谅解时,更需要与人倾诉、交谈,他们急于与老师交流,希望老师出面沟通,与同学和好如初。
(1)开门见山,直面事实。两把椅子,面对面坐着,给学生一种平等的感觉,这样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冰块。一次期中考试,一位同学成绩滑坡很大。放学后,我与他在教室里面对面坐着。开始,他有些惶恐不安,当我问他这次考试感觉时,他竟然双手抱着头,痛苦流泪,不能自已。一股脑儿向我吐露了真情。近来,他爱上了网络游戏,打游戏入了迷,连上课也潇洒玩几回,下晚自习回宿舍也不能静下心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和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经过这次谈话,他逐步走出困境,期末考试他重拾以前的辉煌。
(2)迂回曲折,旁敲侧击。当有些事情发生的时候,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方式,不能单刀直入,否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使问题朝更坏的方向发展。班上一位男生与另外一个班男生打架,继而造成群殴事件。事后了解到这件事跟班上一位女生有关系。处理这样的事,既要真凭实据,又要小心谨慎。找个机会,单独与那个女生谈话,从班级管理谈到文明守纪,从学风建设谈到精神面貌,从近来班上出现一些不正常的事情談到这次打架事件,渐入正题,这次打架跟你有关系吗?她说好像有关系。“究竟什么关系?”经过再三启发,她说明了真相,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保证以后同学之间正常交往。
(3)把握时机,见缝插针。学生性格各异,有的倔犟,既缺乏对错误的认识,又没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决心;有的直爽,乐意接受批评,知错就改;有的含蓄,多从自己利益出发,经过一番启发才能烟消云散。根据各自的性格特征,找准机会实施有效教育。对那些初犯,未造成影响的内向型学生,给予微笑,在与他散步,或当他交作业时,轻轻一提,既让他有所感触,又让他认为老师特别介意这件事,让他悄悄的改正错误。对那些外向型的学生,给予诤言,当同学们十分愉快时,以开玩笑的谈话方式,指出其缺点,既让他不感到难堪,又让他知道这话的分量。对那些屡改屡犯的学生,要严肃批评,加重言语的分量,要让他知道不改掉错误的严重后果。
(4)少动怒,多冷静,少批评,多表扬。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少动怒,多冷静,少批评,多表扬”。班主任和学生谈话时要冷静,如果向学生动怒,经常会带来矛盾的激化,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班主任对学生要多些表扬和激励的言语,少些批评和否定的话语,这样谈话的效果会更好。一次考试之后,我和学生进行谈话,用了这样的一些话语:“考得不错”,”潜力无限”,”要顶住,向前冲”, ”你圆了老师的梦”。这样的一些话,让学生倍感振奋。同时,班主任不要对学生使用一些否定性或结论性的话语。例如:“天啦,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 “你怎么脸皮这么厚”,“你回家去吧,在这儿也没用”,等等。可想而知,这样的话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三、因人而异地谈
班主任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看人下菜碟”。譬如,对领悟快、自尊心较强的学生,一般宜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言词要含蓄、婉转,对胆孝内向的学生,应化严肃于幽默之中,以班主任的态度、语气消除其紧张情绪;对个性强、脾气执拗的学生,则要“刚柔并济”,既不能让其任性,又要防止学生“顶牛”;对那些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的学生,应多肯定他们的长处,“长善可以救失”,用学生自身的优点,克服自身的缺点。
(1)针对优等生的自傲心理——找出自省点。学校的优等生其表现心态是充满自信,心情舒畅,但往往比较自负,有时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与这类同学谈话可采用提醒式。在肯定他们的成绩的同时,用暗示的言辞,较为含蓄的语言,指出其自省点,从而使被谈话的同学能意识到教师的意图,正确估价自己,扬长避短,向新的目标奋进。
(2)针对双差生的自卑心理——挖掘闪光点。学校的双差生是易被教师厌倦的一部分同学,他们在班集体往往自感抬不起头来,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沉默寡言,怕提旧事,表现出防御心理和对抗心理。与这些同学谈话应采用对话式的方法。老师要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场合,把握对方心理,用说理性强的内容,较严肃的语言和果断明快的语调来教育他们。既要挖掘他们的优点,树立“抬起头来走路”的信心,还要具体地带动他们寻找进取的途径和方法。
(3)针对中等生的无为心理——开启动力点。学校,特别是一般校的学生大部分还是处于中间状态,他们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100分太难,20分太悲,60分最好”。因此表现拼搏精神差,缺乏前进的动力,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态度的“轻视心理”。对这部分同学应采用触动式的谈心方式,以“刚”克“刚”,从而启动他们的思想,打气鼓励,使其猛醒。但这种“触动”不是居高临下,先入为主,而应掌握分寸,就像孔子所言,“温而厉,威而不猛”,也就是温和而又严肃,威仪而不猛烈,使学生能心悦口服地接受。
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真正体现是师生之间的亲切“谈心”,而不是“我说你听”强行灌注。可以说班主任同学生谈话与其说是用口讲,不如说是用“心”。以心换心,人之常情,没有诚意,难以服人。一次成功的谈话所付出的劳动,不亚于一堂好课的艺术构思。课堂教学要讲究艺术,同样,与学生谈话也要讲究艺术。这样才能以语言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