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辽宁传统文化,有效利用辽宁文化资源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辽宁的传统文化资源是辽宁历史上各种历史遗迹、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反映了辽宁地区独特的文化特質和精神风貌。对辽宁地区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对于辽宁地区实现"中国梦",开拓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也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辽宁省在传统文化资源利用上的不足,尝试性提出四点对策建议,以期对辽宁省发展文化产业有所裨益。
  关键词:辽宁;传统文化;开发与利用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辽宁地区自古就是中原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接壤和交融地之一,历史发展持续性极强,至今仍然留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果能够将这些已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取精去粗,并深入加以挖掘、整合,必然能够使辽宁的传统文化资源得以更有效的开发利用。
  一、现今辽宁省在传统文化资源利用上存在的不足之处
  纵观辽宁省对现有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整合形式也不够丰富:
  首先,挖掘力度不够。由于交通、通信的地理限制和研究广度和深度的局限,很多民俗遗产和历史遗迹掩藏于历史的尘埃之下,隐蔽于荒山僻壤之间,并不为世人所知。这些地区由于交流不便,保存有更为完整和真实的原生态文化内容,往往是难得一见的传统文化经典。对于这些实物和文化,目前开发的力度还很不够,这一方面是交通造成的阻碍,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对其了解不多,解读不深造成的遗漏。例如:在东北民俗中有很多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生活习惯、衣着和饮食,如今在城市生活中已不可见,即使是民俗村中的复制品也无法再现真实的场景,而这些特色习俗往往是很多农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自然习惯,如果加以适当开发,既能够直观反应辽宁的传统文化特色,又能够得以完善保存。又如,桓仁地区抗联密营遗址的整理、保护与宣传至今少为外人所知,这也是红色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
  其次,整合点少而呆板。历史遗迹和博物馆与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点大多固定在其历史史实方面。民俗村虽然将饮食、服饰、方言等传统文化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但更偏重视觉和味觉的体验而非互动。这样的整合虽然让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产业的结合迈出了初始性的一步,却无法支撑其长远发展。互动性差、游乐设施和自然景观承载的传统文化稀少都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很多历史意义丰厚、收藏文物众多的博物馆,更是只可眼观而无所谓交流,很难让参观者形成长期记忆并宣传推广。
  再次,利用范围小而单调。历史遗迹作为传统文化资源最为直接的承载物和标志性建筑,其承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外延自然而然的要多于其他自然的或非物质的景观。但现今比较常用的利用方式大多是在历史遗迹之上罗列曾经发生于当时、当地、当处的事件,生搬硬套历史课本,缺少更为广阔的外延和更为深刻的内涵。另外,在方法上也不够丰富,无非是导游讲解或附加文字说明和照片,形式都过于单一,内容很多也比较枯燥,对于旅游者而言,短短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的行程中,太多的景致一走而过,无法领略完全,甚至只有不明所以的惊鸿一瞥,时空便已急速转换。对于一些承载着纵向历史发展脉络的历史遗迹,在同一景区中并不容易被关联起来,单一的串联又很容易给人以无法衔接的割裂感,反而降低了人们对其本有的兴趣。
  最后,重开发轻保护。现今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使得更多的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走出大门,走出居住地去体验和感受新鲜的文化资源。然而,过多的客流量和不善的管理方法致使很多古建筑、古遗迹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商业化的短时高效也使得无法批量生产的传统手工艺濒临灭绝,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在没有合适载体的情况下悄然流逝,不为人知。单纯的任由市场主导的开发很多时候并不能够顾及全面,但是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一个需要传承的内容,一旦消逝就可能再也无法挽回。因此,需要有关部门和相关产业提高保护意识,适度开发,合理存留,不能万事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主导,应当提倡保护与开发二元并存。
  二、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
  辽宁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有别于其它地区独具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总和,对其深入的挖掘和整合,必然会为地方经济带来诸多新的增长点:
  首先,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有利于驱动创新,增强当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寻找更多新的突破口。辽宁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有别于国内和国外其它地方的特色内容,是不可复制甚至无法效仿的物质和精神的集成所在。深度发掘辽宁的传统文化并使之与旅游业相结合,能够让旅游文化产业闪耀出与他处不同的并且不会重复的光芒,是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创新的精神源泉。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产、经营、消费理念和深藏于其中的多方位日常观念及价值观,会给游客以无法从它处获得的新鲜感受,也是进一步创新发展自身特色的动力之源。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把持好基本思路基础上的创新正是一个地区旅游文化资源不断释放光彩的成长根基。因此,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必将大力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创造性发展,为辽宁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升级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可以更好的促进相关产业融合,有利于催生出新型高端产业业态,能够将历史、文化、民俗、语言、手工艺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与经济、金融、通信、传媒、网络、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结合起来,开发出更为优质的文化产品和传播路径,使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与文化产业相关联的周边行业之间都能够被带动起来,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再次,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有利于辽宁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作为传统文化有形载体的遗迹遗址在自然力和人为力的双重作用下,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道德的双重"压力"下,近年来已经拉响了危机的警报。偷盗贩卖文物、损毁遗迹古建筑等行为屡见不鲜,这一方面与其后蕴藏的巨大经济利益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当代人急功近利的心态也是昭然若揭。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让世人了解文物古迹在历史和文化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可以促使人们更加懂得和珍爱这些流传千古、得来不易的文物,进而自动自觉的加以保护。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做出许多有益的尝试。例如,福陵便是将清代的陵寝建筑文化与天柱山的自然风光和地理风貌充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秀丽的自然风光中观赏和感受古代帝王陵寝散发出的文化底蕴;沈阳故宫则将古代宫廷建筑、民族政治特色和带有浓郁满族风情的歌舞表演等融为一体,给游览者以具有浓郁民族、民俗、古代文化、建筑艺术和表演艺术风格的视听享受。
  三、对有效利用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几点建议
  第一、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加大创新力度。传统文化资源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确是应该大力融合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但传统文化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限之泉,文化产业的长足发展也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文化表象式的粘合与借鉴,否则依旧摆脱不了依赖性发展方式的发展怪圈。深度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使之贯穿并有机融入地方文化产业,进而随着时代的推进不断创新,才能使日后的文化产业不完全依赖传统文化资源,而是依赖有精神动力的创新来发展。这样不但可以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生生不息,更能够避免近年来某些地区出现的争夺历史文化名人、单纯模仿历史建筑甚至小范围篡改地方史实等现象和做法,让文化产业真正把真实传统文化作为根基,并走上原创的、不断创新的、独具创意的发展方向。
  第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传统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是文化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重要一环。有了好的整合点和产品,但无法接纳和满足更多游客的基本旅行需要则会使已有的努力大打折扣。因此,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交通业的发展首当其中。无论要形成何种产业链条,都要有发达、方便和快捷的交通作为基礎性保障,将辽宁地区的资源、文化产品和其它相关产业产品及服务输出省外乃至国外。继交通业之后,金融、医疗、保险、旅店、餐饮等行业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跟随发展脚步,提升现代化设施设备的应用,为辽宁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和有效利用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第三、拓展宣传方法,加大宣传力度。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时代,人们通过各种新型的传播途径不断获得和更新着自己的信息库。随着网络的发展,其传播知识的广度和迅捷度大为提升,传播的载体无论在大方向上还是小方法上都层出不穷。想要使结合了传统文化资源发展而来的文化产业能够为世人认知认同,就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加大现有的宣传力度。
  通过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广告和报刊)、互联网发布以地方历史文化风俗为设定背景的音乐、美术、小商品、建筑、影音文学等作品,建立和完善相关宣传网站,能够直观的提升宣传的速度和广度。通过博客、视频网站、音乐网站、文学网站等多种形式将无数个个人的切身感受公布于众人面前。音乐美术作品的传播力度近年来也是有目共睹,近年来,一曲《彩云之南》唱遍大江南北,无论是优美的旋律还是MV中秀丽的自然和民族风光,都让欣赏者对云南这片土地心生向往。另外,将地域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渗透到文学、音乐、美术和影视等作品中,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不但能够起到加大对当地传统文化宣传的作用,也可以丰富艺术作品的种类和题材、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尤其是其中的精品力作,更能够长盛不衰,甚至成为一个地区文化的标志。
  第四、加深传统文化研究,引进和培养相关人才。传统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内容总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深度发掘并提炼出其特有的精神内涵。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要想在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的结合品中体现出这种被众人所期待的特有文化内涵,就需要首先对其进行大量、广泛和深入细致的研究。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能够在提升本地区总体文化水平和理论层次的同时,对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研究,为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和发展提供优质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服务。
  辽宁的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有别于其它地区独具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总和,它反映了辽宁地区独特的文化特质和精神风貌,是辽宁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辽宁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的文化价值不仅深深影响着当时的辽宁,时至今日,对于辽宁地区实现"中国梦",开拓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也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郎元智,(1982-),男,辽宁鞍山人,辽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东北近现代社会生活史研究。
其他文献
一、何谓责任心责任心是指个体自觉做好分内事情和履行道德义务的心理倾向,是个性心理品质成分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对自己的责任心、对家庭的责任心、对他人的责任心、对集体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简称“新体系”,是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通过充分引进国际著名音乐教学体系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乐教理念,在广泛调
近年来,班级合唱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香港著名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先生曾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这也是香港童
在当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在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还改变了我们生活、生产方式.另外,信息技术还用到了各个行业中,使得行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一、案例描述课题:《长城谣》课型:唱歌课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执教教师:湖南省永州道县教师进修学校胡俊教学过程:1.欣赏歌曲,观看《长城谣》动画视频,整体感受歌曲表现特点
近年来宁夏物流业发展迅速,有力地保障了当地的生产和消费.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宁夏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技术优势,使发展O2O信息化物流平台成为宁夏物流创新的新途径.本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从真爱每一个孩子做起”,用自己的“真爱付出”换取孩子们的“真心对待”,真心对待老师、同学,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亚斯贝尔斯这是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在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往往缺乏有效的整合模式,以致于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显得苍白、空洞.有人说过:“道德的根本是实践”,道德的实践本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在适合学生的发展,教学模式及其的了落后.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而学习,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很大,而且是培养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