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另类婚姻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ul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一:
  80后25天6万元的“婚旅”
  家住武汉汉口百步亭的彭先生去年1月与相恋近4年的女友小陈结婚,而去新西兰蜜月旅行是从前年下半年就开始计划的。
  一个是旅行达人,一个是务实女孩。同样都是80后,相恋4年后谈婚论嫁。本该按照惯例,婚纱照、酒席、婚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但这对小夫妻选择了自己的方式——既没有钻戒也不拍婚纱照,仅为了安抚家人举办了一场简单婚礼后,前往了向往已久的新西兰,25天共计6万元,他们度过了一个最有意义,只属于彼此的“2人婚礼”。
  开着房车上路
  为了这次“婚旅”,小夫妻从前年10月开始办理签证,忐忑奔波了2个月才办理成功。为了有个更划算的旅行,两人早在半年前就在各大网站关注机票优惠信息。
  25天的旅行,他们没有跟团,只是租了一辆房车开始了自己的“两人团”之旅。在这一路上,因为妻子没有驾照,开车全靠小彭一人,时好时坏的房车动力、临时马桶里的污水、每天犯愁的简餐,这一切苦恼和麻烦,在夫妻俩看来,却都幸福满满,乐趣无穷。
  一个人负责开车导游,一个人负责做饭刷碗,就这样,25天的“婚旅”从忐忑、兴奋的开始,到痛并幸福快乐着的经过,最后是回忆起来依旧心潮澎湃、美好如初让人羡慕嫉妒恨的结局。这一路,他们并肩同行!
  让人羡慕嫉妒恨的随性生活
  小彭说到,他和妻子的婚礼没有彩礼,没有钻戒,就连婚纱照都没拍,最后为了“安慰”双方父母,才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花了30元钱照了张合影用来迎宾。这一切只是为了圆两人的“婚旅”梦。
  从新西兰回国以后,小彭在武汉本地一个论坛里发的旅行记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不少网友直呼“羡慕嫉妒恨”、“羡慕这样随性、自由的生活”、“很喜欢这样的自由式婚礼,毕竟婚姻是属于两个人的!”、“这才是80后应该追寻的婚礼”等等。
  这样令人感动的事例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已渐行渐远。说到感情,如今有些“爱情”已经变质了,婚姻不一定要爱情,但一定要幸福,这个已经是所谓理智一类人的择偶标准。
  故事二:
  多年的感情最终输给房子
  在沪打拼了7年的80后小伙为了满足女友“有房”才能结婚的要求,将一辆商用车精心改装成房车,以车代房,向女友求婚。然而,当他完成改装车求婚时,等来的却是分手的结果。
  为浪漫婚礼改装房车
  在沪打拼的王伟在老家有个女朋友,虽然身处两地,但感情还一直不错。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女友家里希望能买到房子再结婚,王伟开始到处看房,但仅凭他手里多年工作积攒的20万元,只能“望房兴叹”。他也曾想过贷款买房,不过最终放弃了。就在为婚房发愁时,王伟突然想到,以前在网上看过房车,现在想起来,觉得挺有意思,“是不是买个房车,这样既有房,又有车。”
  王伟认为此想法很浪漫,但未告诉女友。
  通过自己的搜寻、对比,他决定以房车代房,去完成女方父母的“硬性指标”,并在微博上表露了进一步想法,公开了自己的承诺,希望得到大家的祝福。
  随即在支持他的网友和一些专家的指导下,王伟与厂家的服务人员一同进行了房车的改装。车上加装了定制空调、顶部天窗,电视机、电冰箱、热水壶、灶台、水池、微波炉、卫生间、沙发床、便携式桌子、橱柜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王伟看着改装完毕的车有些激动,他满心期待着浪漫的求婚、婚礼和幸福的婚后生活。
  为实际房子断送感情
  双手捧着鲜花、拿着戒指,开着爱心房车的王伟,兴奋地出现在女友面前,然而他等来的却是女友的责怪。
  “浪费钱”、“不靠谱”、“做事冲动”等等字眼全部扣在了王伟身上。他花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去策划这次求婚,父母和朋友都非常支持他,可他满心欢喜等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女友过后在邮件中抱怨道,房子不是车子,一点不实用。
  最终,王伟跟女朋友分手了。谈起这段往事,他说,现在还在“疗伤”。在自己的微博里,他自嘲:“没想到这么多年的感情最终还是输给了房子……”
  感情虽然只在我们的内心,但它也反映着我们面对世人的态度,我们永远没权利拿自己的感情去迎合别人,也永远没权利拿自己的感情去改变他人。
  精神、物质、80后婚姻,你,究竟该何去何从?
  (摘自《看世界》)
其他文献
养育小孩是“家庭”的责任,而不是企业或者其他人的。老有所养是培育小孩预期收益的一部分,既然受益人是家长,干嘛要把抚养小孩的责任推给其他人呢?如果认为养育小孩是全社会的责任,女性有薪产假应该是福利,那么长大的小孩,是否应该为社会服务?  最近看到两则饶有意思的报道,其一是中山大学一郑姓大四女生给国内500强企业首席执行官发信,呼吁他们要平等用工,取消就业性别限制,解除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对女性不公正的要
关键词 中外历史纲要,表述精准,四监司,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庆历新政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9-0007-05   统编本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新教材)即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使用,如何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具备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战。笔者在系统学习新教材期间,发现其略有“表述不清”之处,现以上册
据统计,每年有500万人因服药方法错误而住进医院,其中20万人更因此丧命;每年500万聋哑儿中也有近十分之一是服药所致。此外,还有很多服药危险近在眼前却被忽略了。    错误一:1日3次,就是简单地随着一日三餐吃就好了  杜博士纠错:“1日3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1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1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
每天夜班回家时,小区胡同口都可以看见一个卖麻辣烫的。摊主是个小伙子,他自己调的酱味道很特别,隔三差五会在他那儿吃一碗。小伙子很健谈,每次吃麻辣烫时,他总会和你聊半天。  问他收入高不高。小伙子说,还行啊,不比你们上班差,只是比你们辛苦啊。他说的没错,每天傍晚出摊,在夜市上卖,等夜市散场了,又转道我们小区门口,每天凌晨2点左右收摊。只要天气不是太差,小伙子基本每天都出摊,一个月下来,1万多块的收入。
近来一则标题为“民工拒答‘你幸福吗’走红网络”的新闻让人玩味许久。“你幸福吗?”“我姓曾。”这段奇特的对话出现在近日央视播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中,类似“鸡同鸭讲”的问答在网友的过度阐释下火速走红,被封为“神一样的回答”。  其实,若将“你幸福吗”与“你姓胡吗”联想起来,那可能只是一次误听,但网友们似乎更希望那是农民工大叔的急智与藏拙,更愿意将之视为一次不合作与不驯从——网友热捧“我姓
给我讲述这段往事的时候,她坐在一把老藤椅上,身着小碎花的真丝上衣和杭罗黑色长裤,沉静地微笑。让我倏忽间觉得,自己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位历经磨难的老人。  当年,高中毕业的她,凭着过人的聪颖被上海法租界一家电报局录用。译电室来了一位才女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单位。  电报员的生活伴随着枯燥的阿拉伯数字和一成不变的滴答声,她从17岁到22岁,一干就是5年。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丁锋的男人从黄埔军校毕业,成了她
生育意愿太低?  从现在往后看,中国一定是一个生育率偏低的社会,人口老化的社会,城市化的社会,人口流动的社会。这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缺乏认识,缺乏准备。  生育问题也是一个新的问题,原来我们觉得人口增长太快,就搞计划生育,号召大家避孕节育,放慢人口增长。整个人口工作的思路就是这样。  但是随着生育率下降,问题颠倒过来了,人们的生育意愿越来越低。这跟计划生育毫无关系,它是整个
半个多月前,张丽红(化名)开始在中介挂牌卖房,想在“国五条”落地之前把房子卖出去,她还四处给老朋友、老同学打电话,询问有没有人愿意买二手房。接到电话的人都很诧异:“你可是有名的‘地主’啊。大家一直很羡慕呢,不是总嫌自己房子不够多,要给儿子挣足家业么?”张丽红只有苦笑。  在北京打拼十多年,张丽红现在手中一共有5套房子。她一度觉得只有房子能给人安全感,可是随着房产政策不断调整,心里越来越不安,“交易
2013年3月30日晚,刚锻炼回来的吴新存(化名)坐在沙发上,老伴梅艳艳(化名)端来煮好的棒渣粥,俩人还没聊上两句,电视中有关北京“国五条”细则落地的消息立刻让老两口陷入了沉思。一个月前,老两口因担心自家两套房会因“国五条”被征重税,两人琢磨着去民政局办理了“假离婚”,从而通过分割房产实现避税,而这已是两人第二次为房离婚了。  过去的30年,老吴和老梅因为家里的房子已折腾了4次,离婚、复婚、再离婚
义和团事变发生后,围绕上海制造局的安全问题,上海中外双方互相猜疑,各有传谣,而为避免北方战火延及南方,双方又自我约束,并作了试探性的交涉。制造局的安全成为“东南互保”发起的一大诱因。  战争时期军火需求旺盛,而当时华北最大的军工生产基地天津机器东局被毁,同时外国对华实施武器禁运,上海制造局的地位遂愈发重要,长江内地诸省,包括本身拥有枪炮厂的湖北省,都极其倚赖于制造局枪、药输出。但在“东南互保”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