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M,女性,18岁,未婚,大学生,因怕脏、反复清洁两年余,加重半年门诊求诊。
小M是一名大一新生,平日爱干净整洁,家中生活物品摆放整洁,文具收放整齐。高二开始逐渐出现怕脏情况,觉得外面环境脏,尤其是垃圾摆放处、公用垃圾桶旁脏乱,不敢靠近,担心靠近后被污染;在外玩耍时,遇到猫狗也要回避,不敢靠近,认为猫狗身上粘有垃圾、污染物。高三时逐渐加重,有时觉得家中垃圾桶也很脏,要离至少一米的距离绕开走,或者让父母把垃圾桶拿到门外;外出时尤甚,远远看到垃圾桶便绕道而行,看到拖把、扫帚、清扫车等都要绕开,保持至少5米的距离。
进入大一与室友同住,不敢用面巾纸,担心被他人弄脏,每次自用时都要换用新的一卷。之后逐渐发展为没有接触但仍觉得自己碰到垃圾桶或其他脏东西,尤其是看到血液,或者红色的垃圾敏感,看到便觉得自己已经触碰。看到手机里受伤流血的照片,也觉得自己可能碰到血液,担心自己被传染疾病,回到宿舍开始洗涤。若离垃圾桶距离较近,回宿舍便要洗澡换衣,持续时间2~4小时,难以出门。上课经常迟到,难以适应大学住校生活。回家后也需要洗手洗澡,换衣服。自觉这样做没有必要,但难以控制,内心痛苦,母亲陪伴就诊。
李箕君/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大量的研究证据支持认知行为治疗(CBT)作为强迫症的一线治疗的有效性。一项CBT治疗强迫症的荟萃分析显示,支持CET的疗效,并在后期随访时占优势,疗效得以维持。有证据显示,12到16周每周一次(或者更频繁)的治疗师督导ERP以及治疗期间的作业暴露练习更为推荐。对于清洁类强迫症,使用暴露反应预防(ERP)治疗疗效较为明显。针对此案例,持续病程,有一定性格基础,存在典型的清洁类强迫思维及强迫行为。ERP应当在对患者资料的详实收集及准确评估基础上进行,制定治疗目标,并建立暴露清單及主观不适感评分,逐渐增加暴露等级。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联合,进行基于循证的治疗,并结合患者及家属的主观意愿,形成治疗联盟,增强治疗依从性,预后更佳。
诊断:强迫症
诊断依据
患者为年轻女性,大学新生,总病程两年有余。进入大一环境改变后症状加重,存在被污染的不必要想法,并产生相应的强迫行为,反复洗涤清洁,以应对这种不必要的想法,并出现明显的回避行为。上课迟到,难以住校与室友共处,显著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治疗方案
与患者及家属协商,门诊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两周内快速滴定氟伏沙明300mg/日治疗。
心理治疗
暴露反应阻止(ERP)治疗,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初期治疗引入ERP治疗基本框架,并详尽评估,制定ERP暴露等级表格。经过两个月八次的治疗师辅助ERP治疗后,患者反复清洁的症状较前明显改善,时而存在被污染的想法,但能基本分清想象中的被污染和现实被污染的差异,能打破想象一现实融合(TAF),洗手洗澡时间有所缩短,但仍需要清洁洗涤,超过正常时水平。
继续坚持药物治疗,ERP治疗过渡为家人陪伴辅助的反复练习,两周一次来诊,继续心理治疗,再次过渡到自助ERP。
半年随访,患者逐渐恢复学业,暂未住校,但能基本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坚持去教室。时有被污染的想法,仍有回避;时有洗涤清洁,但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前下降。
小M是一名大一新生,平日爱干净整洁,家中生活物品摆放整洁,文具收放整齐。高二开始逐渐出现怕脏情况,觉得外面环境脏,尤其是垃圾摆放处、公用垃圾桶旁脏乱,不敢靠近,担心靠近后被污染;在外玩耍时,遇到猫狗也要回避,不敢靠近,认为猫狗身上粘有垃圾、污染物。高三时逐渐加重,有时觉得家中垃圾桶也很脏,要离至少一米的距离绕开走,或者让父母把垃圾桶拿到门外;外出时尤甚,远远看到垃圾桶便绕道而行,看到拖把、扫帚、清扫车等都要绕开,保持至少5米的距离。
进入大一与室友同住,不敢用面巾纸,担心被他人弄脏,每次自用时都要换用新的一卷。之后逐渐发展为没有接触但仍觉得自己碰到垃圾桶或其他脏东西,尤其是看到血液,或者红色的垃圾敏感,看到便觉得自己已经触碰。看到手机里受伤流血的照片,也觉得自己可能碰到血液,担心自己被传染疾病,回到宿舍开始洗涤。若离垃圾桶距离较近,回宿舍便要洗澡换衣,持续时间2~4小时,难以出门。上课经常迟到,难以适应大学住校生活。回家后也需要洗手洗澡,换衣服。自觉这样做没有必要,但难以控制,内心痛苦,母亲陪伴就诊。
专家点评
李箕君/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大量的研究证据支持认知行为治疗(CBT)作为强迫症的一线治疗的有效性。一项CBT治疗强迫症的荟萃分析显示,支持CET的疗效,并在后期随访时占优势,疗效得以维持。有证据显示,12到16周每周一次(或者更频繁)的治疗师督导ERP以及治疗期间的作业暴露练习更为推荐。对于清洁类强迫症,使用暴露反应预防(ERP)治疗疗效较为明显。针对此案例,持续病程,有一定性格基础,存在典型的清洁类强迫思维及强迫行为。ERP应当在对患者资料的详实收集及准确评估基础上进行,制定治疗目标,并建立暴露清單及主观不适感评分,逐渐增加暴露等级。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联合,进行基于循证的治疗,并结合患者及家属的主观意愿,形成治疗联盟,增强治疗依从性,预后更佳。
诊断:强迫症
诊断依据
患者为年轻女性,大学新生,总病程两年有余。进入大一环境改变后症状加重,存在被污染的不必要想法,并产生相应的强迫行为,反复洗涤清洁,以应对这种不必要的想法,并出现明显的回避行为。上课迟到,难以住校与室友共处,显著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治疗方案
与患者及家属协商,门诊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两周内快速滴定氟伏沙明300mg/日治疗。
心理治疗
暴露反应阻止(ERP)治疗,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初期治疗引入ERP治疗基本框架,并详尽评估,制定ERP暴露等级表格。经过两个月八次的治疗师辅助ERP治疗后,患者反复清洁的症状较前明显改善,时而存在被污染的想法,但能基本分清想象中的被污染和现实被污染的差异,能打破想象一现实融合(TAF),洗手洗澡时间有所缩短,但仍需要清洁洗涤,超过正常时水平。
继续坚持药物治疗,ERP治疗过渡为家人陪伴辅助的反复练习,两周一次来诊,继续心理治疗,再次过渡到自助ERP。
半年随访,患者逐渐恢复学业,暂未住校,但能基本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坚持去教室。时有被污染的想法,仍有回避;时有洗涤清洁,但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