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螈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n_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总是想着美西螈。我经常到巴黎植物园的水族馆去看它们,一看就是好几个钟头,看它们纹丝不动,看它们诡秘来去。而现在,我就是一只美西螈。
  我是在某个春日上午偶然来到美西螈那里的。那时的巴黎在漫长的冬季后如孔雀般绚烂开屏。我顺着皇家港大道往下走,走上圣马尔塞尔路,再转入医院大道,我看见一片阴沉灰涩中的点点绿意,便想到了狮子。我很喜欢狮子和金钱豹,却从来没有进过昏暗、潮湿的水族馆。我把自行车靠栅栏放好,接着去看了郁金香。那一天,狮子们一脸苦相,很难看,我的金钱豹则在睡觉。于是,我决定去水族馆,我避开那些毫无特色的鱼类,不期然见到了美西螈。我盯着它们看了一个钟头才离开,满脑子再想不到其他事。
  在圣热内维耶弗图书馆,我查了字典,看到美西螈原来是一种钝口螈属蛙类的幼虫体。我已知道它们来自墨西哥,那是因为它们本身的特色,因为他们那张阿兹特克式的玫瑰色小脸和水族槽高处的招牌。我看到字典里说在非洲发现了一些美西螈,它们旱季时可以生活在陆地上,到了雨季则又能栖息在水中。我找到了它们的西语名称:Ajolote。里面还提到它们是可以食用的,它们的油脂曾经(现在大概已经不这么用了)被当作鳕鱼肝油用。
  我不想多查有关专著,不过,第二天我又去了巴黎植物园。然后,我开始每天上午去那里,有时候,上下午都去。水族馆的门卫接过门票总是摸不着头脑地微微一笑。我倚在水族槽周围的铁栏杆上,开始看着那些美西螈。这也全然不出奇,因为,从一开始,我就明白我们是息息相关的,我知道有某种东西虽然完全失落了,虽然无比遥远,却仍然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在当初的那个早晨,我停在水中冒着气泡的玻璃槽前,这一点于我就已足够明了。美西螈都挤在水族槽底,那里布满石块和苔藓,既窄小又逼仄(只有我才知道有多窄小、有多逼仄)。美西螈一共有九只,它们大都将头靠在玻璃上,用金黄金黄的眼睛盯着走到近旁的人们。我慌了神,简直有点不好意思,我觉得探头盯着这些安安静静、一动不动地堆挤在水族槽底的小东西看好像挺不要脸的。我在心里把其中待在右侧、离其他美西螈有点远的一只分隔开来,好好地研究一番。我看到它玫瑰色的、仿佛半透明的小小身躯(我想到了那些乳白色玻璃的中国小雕像),有点像一只十五厘米长的小蜥蜴,长着一条极其娇嫩的鱼尾巴,这是我们身体上最敏感的部位。沿着脊背而下,长着一排透明的鳍,与尾巴连成一线。但是,最叫我着迷的却是它的腿,特别细致、轻盈,脚尖上是几个小脚趾,趾甲极小,但像极了人类。然后,我又看见它的眼睛、它的脸。毫无表情的脸上,除了眼睛再无其他器官。那双眼睛,就是两个如大头针头般的孔洞,完全是一片透明的金黄色,恍若死物,却仍在瞪视着周遭。那眼睛任我的目光深入其中,我仿佛穿过了那金黄色的一点,迷失在那一片透明的内里秘境中。它眼睛的四周绕着一圈极细的黑色晕轮,将眼睛与玫瑰色的皮肉、与它那如玫瑰色石头一般的脑袋区别开来。它的脑袋微微呈三角形,但边缘是不规则的曲线,这些曲线让它完全就像一尊被时间消磨腐蚀的雕像。它的嘴隐在三角形的脸下,只有从侧面看才可以窥见它的嘴其实是很大的;从前面看,却只有一条细细的裂缝浅浅划过那块没有生气、不见表情的石头。头的两边本该长耳朵的地方,长着三根红色小芽,就像珊瑚那一类植物型的分泌物一样,我猜那是鳃。那是它身上唯一活动的东西,每隔十到十五秒,那些小芽就会立起、绷直,再放松、下弯。有时候,它也会微微动一动腿,我看着那些细小的脚趾轻轻地停在苔藓上。我们确实不喜欢多动弹,水族槽太狭小,我们往前挪一点,就会碰到其他伙伴的尾巴或是脑袋,我们会因此争吵、打斗,累得很。如果我们一动不动,时间就不会这么难熬。
  我第一次看见美西螈时,是它们的静如止水吸引我着了迷似的弯腰观看。我莫名地自觉很明白它们内心的愿望,只希望自己就这么不动分毫、万事不惊,便能消弭时空。但之后,我知道不仅如此,因为鳃的收缩、细细的腿在石子上的轻踏、在水中的倏忽游动(有几只只需摆动一下身子就能游起来)都向我证明了,它们可以保持好几个钟头那种了无生气的倦态,但也有能力摆脱。它们的眼睛尤其让我着迷。在它们旁边,其他的水族槽里,各种各样的鱼类有着漂亮的眼睛,与我们的很相似,但其中却只透着愚蠢。美西螈的眼睛则对我诉说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生命体的存在,诠释着另一种视角。我把我的脸贴在玻璃上(有时候,门卫会不安地咳嗽一声),努力看清楚那些金黄色的斑点,那是个入口,能通往这些玫瑰色生物无比缓慢而遥远的世界。用手指敲敲就在它们脸庞跟前的玻璃是没有用的,从来看不到它们有一点反应。那一双金色的眼眸不住地闪着那种甜蜜却可怕的光芒,不住地盯着我,从某个令我头晕眼花的不可见底的深处。
  不过,它们其实与我们很接近。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在成为一只美西螈之前,我就知道這一点。我在第一次接近它们的那一天就知道了。与大多数人的认知相反,一只猴子酷似人类的五官恰恰显示出它们与我们之间的差别之大。美西螈与人类之间完全没有相似之处,这却正向我证明了我的感觉是对的,我没有光看表面。虽然那一只只小手一般的爪子……但是,壁虎也有那样的爪子,而壁虎跟我们可没有一点相像的地方。我觉得差别是在于美西螈的脑袋,那个镶着金黄色小眼睛的玫瑰色三角形。那玩意儿对一切冷眼旁观,洞悉于心。那东西在抗议。它们可不是无知牲畜。
  要越想越玄乎似乎很容易,简直是必然的。在美西螈身上,我开始看到一种变异,但这种变异还没能将某种神秘的人类气息尽数祛除。我想象着它们是有自我意识的,却被这副躯壳所困,注定永远陷入无底的沉默、绝望的沉思。它们那种没有焦距的目光,那双虽然冷淡漠然却无比机敏的金色小圆球,深深看着我,仿佛传达着一个讯号:“救救我们,救救我们。”我惊觉自己正低声呢喃着一些安慰的话语,传达出一些天真的希望。它们还是看着我,一动不动,只有玫瑰色小芽状的鳃不时蓦地绷直。在那一刻,我仿佛感到一阵隐痛,也许,它们看见了我,感觉到我正努力探入它们生命中最不容侵犯的部分。它们不是人类,但是我从未曾找到过任何动物跟我自身有这么深切的关联。美西螈仿佛在为什么事情做着见证,有时候,又像是可怕的审判者。在它们面前,我自觉卑微、下贱,那透明的眼眸中有一种惊人的纯净。它们是幼虫,但是,“幼虫”这个词也意味着伪装真我的面具,还可以表示凭空而生的幽灵。那一张张阿兹特克式的脸庞,没有表情,却有种噬骨的残忍,在那背后是什么在等待着它的时辰到来呢?   我怕它们。我觉得,我要是感觉不到还有其他游客和门卫在旁边,我大概不敢一个人跟它们待在一起。“您要用目光把它们吃下去了。”门卫笑着对我说,他大概猜想我有点儿不正常。他没发觉其实是它们在用目光慢慢吞噬我,带着一种金黄色的嗜血残忍。离开水族槽,我除了想着它们再不干其他事情,就像是它们在远方对我发出感应。我开始每天都去,晚上则幻想着它们就在黑暗中一动不动,慢慢往前伸出一只爪子,立马就会碰上另一只美西螈的爪子。也许,它们的眼睛在暗夜中也看得见,而白天,对它们而言,一样没有尽头。美西螈的眼睛是没有眼睑的。
  现在,我已明白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这一切都是注定要发生的。每天上午,我每次在水族槽前弯下腰来,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一些。它们在受苦,我身体里的每一根神经都能感受到这种无言的痛苦、水底的酷刑。它们在窥伺着什么东西,一片久已失去的领地、一段过去的自由时光,那时的世界都归美西螈所有。这种表情如此可怕,它可以打破它们那张石头一样的脸上强装出的淡漠,它一定是传递着某种痛苦的讯息,证明它们在这水中地狱里经受着这种永生的刑罚。我徒劳地想要证明,我自己的感觉在美西螈身上投射出了某种并不真实的意识。它们和我都知道这一点。因此,发生的一切都没什么好奇怪的。我的脸贴在水槽的玻璃上,我的眼睛正再次尝试进入那双没有虹膜、没有瞳孔的金黄眼眸中的秘境。我看着极近处一只美西螈的脸,它一动不动地待在玻璃旁。突然之间,毫无意外地,我看见我的脸顶在玻璃上,我看见它在水族槽外,我看见它在玻璃的另一边。然后,我的脸移开,我就明白了。
  只有一件事很奇怪:我还像以前一样思考,能明白一切。发现这一点,在一开始就像是被活埋的人在坟墓中清醒时一样叫人恐慌。槽外,我的脸又靠近了玻璃,我看见我抿着双唇的嘴,我正努力想弄懂美西螈。我就是一只美西螈,我现在立刻明白,要弄懂是完全不可能的。他站在水族槽外,他的思想是槽外的思想。我了解他,我就是他,但我也是一只美西螈,我身处在我的世界中。恐慌是因为——就在那一刻,我明白过来——我认为自己被囚禁在一只美西螈的身体里,我转生成螈,却带着人类的思想,被活埋在一只美西螈体内,不得不神志清醒地与这些毫无灵智的生物一起生活。但是,当一只脚擦过我的脸,当我稍稍移过身子就看见我旁边有一只美西螈在看着我,我知道它也能明白一切,无法交流,但却心知肚明,那恐慌便因此消失了。也许,我也在它体内,也许我们大家都像个人类一样思考着,只是有口难言,只能靠着我们眼中的金黄色光芒,看着贴在玻璃上的人类的脸。
  他又来过很多次,但现在他来得少了。他常常好几个星期也不来看看。昨天,我看到他了,他看了我很长时间,然后突然离去。我觉得,他已不再对我们这么感兴趣了,只是习惯使然。由于我唯一能干的事情就是思考,因此,我能够常常想着他。我想到,我们一开始是相联、相通的,他觉得自己与令他痴迷的这个谜团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合一。但是,他与我之间的桥梁已被切断,因为他曾经的执念如今成了一只美西螈,与他作为人类的生活再无关联。我相信,我原本可以在某种形式上回到他身上——啊,只是在某种形式上——让他继续保有这种想要更加了解我们的愿望。而现在,我已完全是一只美西螈了,如果说我像人类一样在思考,那只是因为在那玫瑰色石头般的外表下,每一只美西螈都在像人类一样思考。我觉得,在一开始的那几天里,当我还是他的时候,我把所有这些信息都多少传达了一些给他。他已不再来了,在这最后的孤寂中,我欣慰地想着他也许会写些关于我们的事,他会以为是自己虚构出了一个故事,写下关于美西螈的这一切。
  赏析
  在20世纪60—70年代,拉丁美洲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最终帮助拉美文学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知名度。这波浪潮中的代表人物有我们所熟悉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也有本期的胡里奥·科塔萨尔。
  科塔萨尔从小身体不好,只能躺在床上看小说,或许身体受限制,其他的感官便会得到加强,如此熏陶出来的文学气息伴随了他之后的写作生涯。他总是观察力过于敏锐,他周遭发生的一切,所有的人物、事物、气味、颜色统统渗入他的皮肤,再经由作家揉碎之后重新构建,流淌于笔下。科塔萨尔在《南方高速》中将这一特點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者仿佛能透过作家的双眼获得航拍般的上帝视角,看了一出精彩的群戏。在本期节选的《美西螈》中,科塔萨尔将他这一能力收缩至唯一的主角上,读者的所有注意力被集中到美西螈身上,不过这次镜头换成了鱼眼,美西螈和作者本人的每个微小细节都被无限放大,每一个细节都延伸出无尽的思考。作者领着读者来到水族馆,在美西螈的池子前蹲下,眼睛几乎贴上玻璃壁——我们成了最专注最忠诚的观察者,殊不知被观察的对象也在观察我们。
  文章进行到末尾,带上了一丝奇幻色彩,作者的一部分与玻璃壁后的美西螈融为了一体,他与壁外的人类再也无法真正沟通。情节出人意料的发展其实带着卡夫卡和奥维德的色彩,文章收尾的几句发问对人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的边界进行探讨,颇有庄周梦蝶的意味。
  科塔萨尔曾在访谈中提到过,他将写作视为游戏。对他来说,写作或许更多是自我满足,而非单纯的交流工具,恰恰相反,写作的交流作用在科塔萨尔这儿估计并不重要。他的许多情节或灵感来自梦境,文章里也常常出现不合常理的现象,但作者笔下的人物却欣然接受,甚至在他的成名作《跳房子》中,科塔萨尔特意打乱故事发生的顺序和地点,造成阅读上的困难,甚至鼓励读者不按印刷顺序阅读,从而发掘故事的不同可能性。对于这样的文学作品,深究其内涵和象征意义恐怕会走入死胡同,让作者带我们踏上一段放大感官之旅,欣赏文字带来的美感足矣。
其他文献
好几年前就开始关注一位青年时评家的公众号——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光看这个公众号的名字,你首先感觉到的是“接地气”——“吐槽”嘛,大家都喜欢的;其次感觉到的是“正气”——“时政观察”,有些俯瞰全球的味道。其实他的时评也就是这种风格,从来都是语言新潮,一针见血,紧跟时事,海纳百川。对当下正在发生的鲜活事件反应迅速,评论的角度还别出心裁,常常会刷新你的三观。后来发现,他竟然是《中国青年报》的编委,
期刊
有哪些瞬间让你感觉到温暖?  有哪些画面让你回想起来就热泪盈眶?  生活的碎片拼凑起来成了现在的我们。有怅然,有微笑,也有苦痛和挣扎。  周三下午我请了假去看牙医,预约的下午两点,吃完中饭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不喜欢漫无目的地逛街,再加上天那么热,一层一层的热浪涌上来直让人头晕目眩,便坐在当当书店地下厅,随手拿了一本三毛的书。其实我此前的27年都没有看过她的书,只不过从众多人口中听说了她的传奇爱情,
期刊
在我走上通往欧洲战场之路以前,我感到很幸福:莱纳·马利亚·里尔克将与我会晤。年轻的蕾吉娜·乌尔曼那浸透力量的诗篇与短篇小说当时已经引起许多人的兴趣,她曾经鼓励我,要我到工作室去探望这位诗人,他大多是在工作室度过下午的;他已经有准备,无须再通知。当我来到房前时,正好他也向这屋子走来。他用一种敏锐的但同时又十分心不在焉的目光看了我一眼,这使我觉得推迟这次访问是不得体的,因为我本是想这样做的。这位丝毫不
期刊
兄弟。村野上,遇到一个农民兄弟。大地上  我看清楚了,我的亲兄弟。一个衣衫褴褛的  拎着袋子捡拾大豆的兄弟。原来,除了写诗的我  四面楚歌,还有一个捡拾大豆的兄弟  与我栉风沐雨。阳光在空中铺陈金子  我们,捕捉劳动的快乐:诗歌和瘪豆  我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弯腰捡拾大地的人  叫我想起自己已经置身亲爱的故乡  世上哪片土地是故乡的?  一定有个人在你眼中弯腰捡拾田野中的什么东西  特邀点评|少
期刊
【作品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愤著书,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  原文  李将军列传(节选)  司马迁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①孝文帝十四年
期刊
打卡文化,好比正在种植一株橘子树。橘子皮软,色黄温润,也味浓尽兴。但它甜不甜,好不好,终究还是取决于其内核的种植之道。  对于打卡,我想说华丽从未只是躯壳,我们该拿出橘子本真的甜来,将打卡意义化、丰实化,而非只是一张橘子皮,内底酸到透。打卡的盛行,反映了人们对精致生活的极致向往,是一种对美的追求。的确,有一些人认为打卡是在作秀,但我认为这一观点本身就流露出了一丝“酸葡萄”气息。前者是对打卡的表象追
期刊
菊次郎的夏天  导演:北野武  编剧:北野武  主演:北野武/关口雄介/岸本加世子  上映日期:1999-06-05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总觉得夏天好像永远不会结束。考完期末考便进入了漫长的暑假,独自在家待着,看着风扇的三扇叶片重复转动、窗外藤蔓植物的影子,听着持续的蝉鸣,想着可以去楼下的小卖部买汽水喝,晚上冲完冷水澡再躺在凉凉的竹席上,用勺子挖着半个冰镇过的西瓜大口吃着,这些碎片就是我对于夏
期刊
入职快手前,我对乡村的生活、小镇的生活,保持着非常肤浅的理解。  当然我并不会认为乡村、小镇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的前农业社会。但对于居住在那里的人,他们的所思所想、每天的日常生活,我都不甚了解,仿佛他们与大城市居民是两个物种,但事实上,现在恐怕个人生活的差异和难以理解彼此已是既定事实。  互联网大部分时候是一堵傲慢的墙,城市居民垄断着互联网浪潮的话语权,把生活局限在大城市的喜怒哀乐里,
期刊
乘坐在时速350千米的复兴号上,你能否想象,就在中西部的大山中,一辆辆绿皮火车仍步履蹒跚?你又可曾知道,压在它们轮轨上的,是多少人民的便捷与希望?  在现代人行色匆匆的价值观中,这种速度慢、停靠站点多的绿皮火车,早已落后于时代。可对于偏远地区的人民,这种“慢”却饱含温情。价格低,是他们支付得起的金额;停靠站点多,则为他们做生意提供了便利。  这种“慢”,不仅体现在绿皮火车上,还体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期刊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如是说。  的确,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人早就脱离了对温饱的追求,转而投身于创造心灵的美好。殊不知,美丽只是面纱,而摘去面纱后的现实,是日益裸露的亚马孙平原、日益消退的南极冰川,是在未来的某一天,小说成为现实,我们被垃圾淹沒。  我们的确做出了行动,垃圾分类的号召响遍全国,然而垃圾分类桶本非形象工程,却亲眼见证了有的同学对垃圾分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