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sandc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新教学实践创新思维培训的内在要求
  1.强调立足于知识推解的过程,而非结论
  我国虽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新课改”的征程,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依然没有改变以“小学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往往小学教材的内容结构决定了教学的“封闭式”,在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许多学者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提出了诸如开放式教学、创新教学实践的理念,也进行了若干改革与实验。也就是不主张学生一味去模仿,而是探寻一直创新思维的发展路径——“发现式”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并不是要求学生只是记住书本中已经写好的知识,而是要自主思考为什么,懂得去求真,培养思考的习惯和行为。
  2.强调小学语文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这一系列的思考过程并不是依靠一味地模仿而形成的,寻求新知识的过程需要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例如世界上第一座拱桥“赵州桥”,世界奇迹“万里长城”,有巧夺天工的“马踏飞燕”,有现代化的信息设备等等,这些都会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得到体现,这是人们创新与创造的结果,这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最好的素材。
  3.发散性思维刺激自主创新
  创新思维具有发散性特点,也是扩散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比如灵感、直觉、顿悟都是典型的非逻辑思维的表现,创新并不都是逻辑思维的结果,往往非逻辑思维的碰撞往往会发现创新的路径,在同等的情况下个体所表现的思维创造性水平并不是固定存在的,需要在后天的不断实践与磨练中才能发挥出来。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讲究知识的灌输,在固定的教学框架下束缚了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比如在活动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引发孩子们思考。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都被提高,引导学生注重学习,探究学习。
  二、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模式培养的差异
  创新思维的培养实际上是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需要结合对知识掌握已有的水平,探寻新的解决思路,综合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创新思维本身属于应变性思维,其特点在于打破常规的同时,在思维上具有独创价值,这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视野,结合具体事务的发展的应变性思维。同时创新思维也是一种反定势思维,长期的学习经验没有形成常规和惯例,反对定势思维对创新的束缚。
  1.传统教学模式强调聚合思维
  之所以会展现上述的差异是因为传统教学框架内,教师只注重知识的单项传送,只是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探求如何更有效率地理解和认识知识,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聚合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散发式思维,这也反映了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实践深刻的思想根源的差异。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在知识的教授上卓有成效,但是不利于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充分尊重学生这个阶段发展的天性。
  2.创新教学实践突出发散性思维
  聚合思维的优点在于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记住知识,是在学习前任的经验基础上,往往容易获取前人的直接经验。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对权威迷信,认为老师说的、书本上说的就绝对正确,而不会主动对固有的知识提出质疑,也就不能发现问题的弊端,只讲聚合思维,知识也就一直停留于前人的经验上。缺乏创新也就扼杀了发散思维,也就很难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更新的成就。
  三、加强创新教学实践对小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1.小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手段
  教师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融入创新教学实践的理念,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明确而深刻的创新教学实践理念需要弱化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树立“教师为主导,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一次课堂教学立足点的根本转移,学生也会更主动投入到学习和集体游戏中来,这是“研究性地学”的根本教学目标。
  2.小学语文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因为围绕教师为核心,所以知识的传授是灌输型的,學生往往都是被动地学习。想要刺激学生主动学习,需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利于创新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往往有更高的投入度。教师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避免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策略中凸显“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融入多种教学手段,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积极和热烈,同时课堂内容在维度上也变得更加宽广。
  3.小学语文教师要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营造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学习氛围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创新教学实践理念的目标之一,教学氛围应该是和谐和民主的,学生的思想不应该受到教师“长官意志”的压制。教师需要保护学是的自主创新的精神,虽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见解都应该得到鼓励。学生也应该具备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教师应该保护学生应有的权利,学生所具备的批判精神有助于探寻知识的缺陷,突破常规,才能以学生为突破旧有的学术体系,在学术研究上才能独辟蹊径。
  四、结论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创新语文教学实践就是为了师生之间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与宽松的教学环境。总的来说,创新教学实践研究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本身,同时也希望把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明确化,教师在创新教学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参考意见的咨询者,不能因为存在既定的答案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空间。同时,创新教学实践更加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生的个性能在创新思维环境中得到充分发挥,这也是当前中学新课改提出的要求,符合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路径。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教学实践没有统一的模板,教学目标也不强求一致,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语文教学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其他文献
一、前言  当前,基础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体育课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灌输传授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自主锻炼,培养独立思考与改革创新能力。我校多年来应用的“导学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对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
期刊
让学生探究,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课堂生成,彰显课堂三维目标的着力点。探究性教学在推动课堂改革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附带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发现问题,寻找对策,提升改革成效,让学生在探究性教学中体会更大的“获得感”是课堂改革走向成功的新动力。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政治课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不断去研究寻找突破口,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我就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提出
期刊
新课程理念倡导要面向全体学生,作为教师,怎么才能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呢?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参与度来实现这一理念。课堂参与度是指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程度,包括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广度是指学生参与课堂的广泛性,如参与的人数多少,参与的时间长短等。深度是指学生参与课堂的深刻性,如是否是自愿参与的、是否是主动的情感体验等。孔企平先生及一些学者,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类型划分为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
期刊
在国家教委制订的《教学大纲(试用)》中第一次使用了“数学核心素养” 一词,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就是数学学习者在学习数学或者数学的某个分支时所应达成的综合性能力。《课程标准(2011 版)》将上述综合能力进一步明确为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10 项能力。笔者研读课标,并受周围前辈们的影响,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特别注重
期刊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除了科学、完整、有序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外,能否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掌握好来自学生的信息反馈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是初中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相反,教师如果只顾单方面地说教,而忽视学生的信息反馈,只会事倍功半,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获取信息呢?如何去把握与处理好信息反馈呢?如何去察言观色和左右决策呢?  一、强调预习,观察预习的效果  “新课标”将
期刊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在“问题解决”方面强调: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它强调应用意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在教四年级下册
期刊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经从理论研究层面逐步向实践操作层面转化,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所以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已成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分析”“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下面从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课
期刊
席勒曾说过:“若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先使他们成为审美的人。”可见审美教育对促进人才成长十分重要。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美育渗透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创造美。  一、立足教材,营造审美情境  审美情境的营造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有一种润物细无声之意境。所以,生物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应该充分渗透美育。  1.言传身教,
期刊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分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师生交流不畅通,学生发言不积极,语言的操练不足量,课堂的气氛不活跃。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害怕发言,不敢活动,生怕出错,遭同学耻笑,受老师责骂,被搭档责怪。所以,大多数同学采取默不作声,不动神色,缄默不言的态度在课堂上应对,而不少同学在老师提问的刹那间,焦虑不安,神色慌张,低头回避,生怕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安全感,更无
期刊
一、引言  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信息技术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照搬课本,没有其它的补充或解释;讲课只是机械地讲述课件的内容,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课件中使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片、动画、声音等,掩盖了主体知识的教学,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高中数学课堂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形式出发,分析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优点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