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下,在人生刚刚起步的小学阶段,就已经丧失了自信心。如何帮助这些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呢?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一些他人教学实例,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关键词】 小学数学注重自信心建立
所谓自信心是什么呢?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讲是 十分重要的,它为人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可是在我们教学中好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下,在人生刚刚起步的小学阶段,就已经丧失了自信心。如何帮助这些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呢?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一些他人教学实例,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1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增强自信
要创设这样的情感氛围,首先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形成和谐的共鸣,增进感情交流,建立师生同步的良好数学情感场,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1教师要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教态要亲切,语言要和蔼。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恩做了许多实验,最后得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率=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设想一个情绪不好、感情淡薄的老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
1.2教学要民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对别一部分人(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漠不关心;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见解。
1.3采取鼓励性的及时评价,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提问、做作业和其他数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保護学生创造的火花;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微小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许多教师的经验说明,通过鼓励性的及时评价,不但能调整学生认知行为,而且在情感上也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2从实际人手,树立信心
大多数学生对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不知道怎样去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要解决好这一问题,还是要从基础人手,从简单的应用题开始,从实际人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便于学生理解题意,理顺数量关系,易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建立数学模型,为解综合性更强的应用题打下基础。教育学和心理学指出:“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学生对学习会有兴趣。”在教学有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除了借助线段图,我还让学生扮演题中的车或人在教室里走一走,把自己融入到题目所描绘的情景中去,使学生通过联系自己实际走的情景,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教学方式多样,激发热情,学会自信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成正比,成功越多,自信心越强;挫折越多,自信心越弱。针对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道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
5.1怎样处理好发展性评价与阶段性检测、终结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重视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种评价注重个体自身的过去和现在的比较,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提倡学生与课程目标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这就不是简单分等排序所能实现的;另外,它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从对差异中的分析中去发觉适合个人发展的教育方法,从而记录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2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多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然如此,怎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难怪有人说,很多所谓“差生”是由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单一而“制造”出来的。因此,发展性评价必然关注到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于某阶段或某方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发展性评价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我们在实践中,曾给没考好的学生两次考试的机会,以最好的一次成绩记分,但发现对于一次就考好的学生不公平。还设计几套试题让学生自主选题,得发现增加了老师的负担,老师们的积极性很难提高起来。我们的这些探索,不能说很有效,但我们逐渐领悟到:只要我们从学生发展出发,采取一种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不断地总结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就一定在评价中增强自信,有所作为。
【关键词】 小学数学注重自信心建立
所谓自信心是什么呢?自信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深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来讲是 十分重要的,它为人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可是在我们教学中好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下,在人生刚刚起步的小学阶段,就已经丧失了自信心。如何帮助这些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呢?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一些他人教学实例,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1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增强自信
要创设这样的情感氛围,首先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形成和谐的共鸣,增进感情交流,建立师生同步的良好数学情感场,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1教师要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教态要亲切,语言要和蔼。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恩做了许多实验,最后得出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率=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设想一个情绪不好、感情淡薄的老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
1.2教学要民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对别一部分人(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漠不关心;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见解。
1.3采取鼓励性的及时评价,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提问、做作业和其他数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保護学生创造的火花;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微小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许多教师的经验说明,通过鼓励性的及时评价,不但能调整学生认知行为,而且在情感上也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2从实际人手,树立信心
大多数学生对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不知道怎样去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要解决好这一问题,还是要从基础人手,从简单的应用题开始,从实际人手,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便于学生理解题意,理顺数量关系,易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建立数学模型,为解综合性更强的应用题打下基础。教育学和心理学指出:“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学生对学习会有兴趣。”在教学有关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除了借助线段图,我还让学生扮演题中的车或人在教室里走一走,把自己融入到题目所描绘的情景中去,使学生通过联系自己实际走的情景,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教学方式多样,激发热情,学会自信
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成正比,成功越多,自信心越强;挫折越多,自信心越弱。针对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4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道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
5.1怎样处理好发展性评价与阶段性检测、终结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重视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种评价注重个体自身的过去和现在的比较,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提倡学生与课程目标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这就不是简单分等排序所能实现的;另外,它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从对差异中的分析中去发觉适合个人发展的教育方法,从而记录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2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多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既然如此,怎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难怪有人说,很多所谓“差生”是由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单一而“制造”出来的。因此,发展性评价必然关注到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于某阶段或某方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发展性评价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我们在实践中,曾给没考好的学生两次考试的机会,以最好的一次成绩记分,但发现对于一次就考好的学生不公平。还设计几套试题让学生自主选题,得发现增加了老师的负担,老师们的积极性很难提高起来。我们的这些探索,不能说很有效,但我们逐渐领悟到:只要我们从学生发展出发,采取一种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不断地总结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就一定在评价中增强自信,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