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国内外学者、机构、高校等各方积极开发、建设和运用“慕课”,与传统高等教育相比,“慕课”创新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模式,为高等教育教学吹入了一阵清风,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备受学界推崇,有渐成医治一切高等教育教学问题灵丹妙药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分析“慕课”的建设主体、上线的“慕课”课程、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与特征,结合高职院校教学实践,研究发现了高职院校开展“慕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主张高职“慕课”开发、建设和运用不应该跟风,要三思而后行。
【关键词】“慕课” 高职 教学质量 三思而后行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49-02
“慕课”是MOOC的音译,其中M代表Massive,意思是大规模,第一个O代表Open,意思是开放,第二个O代表Online,意思是在线的,C代表Courses,意思是课程,基于此,“慕课”可以解释为“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该术语是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Dave Cormier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Bryan Alexander在2008年联合提出的。
一、国外“慕课”研究概况及趋势
2011年,“慕课”在美国迅速崛起。同年,斯坦福大学推出在线课程,以《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为例,当时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约16万人注册学习。
2012年,致力于推广开放在线学习课程的多家公司与顶尖大学合作,推出了Coursera、edX等“慕课”教育机构。2012年全年,Coursera吸引81所高校加盟,建设共享课程386门,1800多万学生注册学习。同年,针对“慕课”的意义、价值、规模、战略等问题,在线教育做了调查,公布了《变化的进程》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收集了美国“慕课”的最新数据,反映了美国“慕课”的最新发展状况。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美国“慕课元年”。
2013年,Coursera与多国机构合作,将部分课程翻译成阿拉伯语、日语、哈萨克语、葡萄牙语、俄语、土耳其语、乌克兰语和中文。2013年7月,Coursera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约,提供在线中文课程。2013年5月,edX引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亚洲名校的在线课程。
2014年1月,由 MITx 和 HarvardX 组成的研究团队率先公布了对两校 2012年秋至2013年春开设的17门课程的分析报告。2014年5月,哈佛大学和 MIT宣布释放2012年100多万学习者的学习数据,供“慕课”研究者调查研究。2014年,Coursera把50门课程翻译成西班牙语。此外,该机构还开设了教师培训系列课程。edX于2014年将目光投向EMBA和高中生市场,开设了“大学招生选择方法”等课程,致力于辅导学生成功地申请大学。2014年,全球有400多所大学和机构开发了将近2500门“慕课”课程,“慕课”得到长足发展。
短短几年,从萌芽到大规模开发培植到全球各地开花结果,“慕课”强势来袭,发展趋向成熟,“慕课”激发了知名高校、政府、企业的开发、建设热情,日渐成为未来教育的新曙光,“慕课”大量用在翻转课堂、混合学习中,日益成为某些知名学府师生追捧对象,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慕课”渐渐开始承载人们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期待与梦想。
二、国内“慕课”研究概况及趋势
国外“慕课”开发、建设方兴未艾,中国高校也开始摸索建设自己的“慕课”平台。2013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等海峡两岸5所交通大学推出“在线学习联合体(http://www.ewant.org)”,向中文学习者提供免费的在线课程。2013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九校计划共建中国“慕课”。2013年10月,清华大学推出“学堂在线”。
“慕课”热火朝天的开发和建设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很多从事本科教育的学者开始研究“慕课”。
张鸷远(2014)指出:“慕课”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和大众化的提供了路径,对大学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高校课堂教学范式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他还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应对“慕课”的不足有正确和全面的认知,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自己的“慕课”共享平台,政府应提供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与规范“慕课”[1]。
郭英剑(2014)认为中国“慕课”面临的困境来自三个方面:认识、制作和体制。认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们对“慕课”的复杂性及其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变革认识不到位。制作问题主要是:“慕课”制作需要摄影师、教学设计师、IT专家与讲台专家等专业人士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工作,目前,中国尚未形成这样的“慕课”制作队伍。体制问题主要指“慕课”平台如何保证注册的学习者获得学籍、课程证书、学分乃至未来的学位[2]。
卫志民(2015)指出了“慕课”本土化开发过程中将面临的一些障碍和诸多问题,一是思维模式僵化,管理体制落后;二是技术条件落后,优质师资匮乏;三是课程内容缺乏竞争力,中国特色文化缺失;四是校际间合作不足,跨校联盟尚未建立;五是宣传力度不足,运作模式单一。针对以上障碍和问题,他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包括,一要打破僵化的教育体制,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二要结合传统高校课堂,积极探索“慕课”课程模式的创新;三要重视特色课程资源开发,增强“慕课”课程竞争力;四要加强学校之间、学校同第三方运营商之间的相互合作,建立起“慕课”学习共同体;五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断完善商业运作模式[3]。
与本科教育学者从宏观层面研究“慕课”不同,高职某些学者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慕课”的对高职教育改革的意义,探索了应用领域。赵亚伟(2014),吴凤彬(2015)探讨了“慕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他们均认为“慕课”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机遇,拓宽了新渠道[4][5]。陶莉(2015)研究了“慕课”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应用,讨论了“慕课”的教学模式与特点,指明了“慕课”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中应用的优势、出现问题以及解决途径[6]。潘伟男、邓水秀(2015)认为“慕课”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的新支点,他们论证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慕课”特色服务的可行性,列举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慕课”特色服务的内容[7]。 作为一种新的授课和学习方式,“慕课”浪潮已席卷全球,在不久的将来,高校、政府、运营商可能会认识“慕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制订“慕课”国家发展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跨校联盟,调动教师参与“慕课”建设的积极性,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慕课”平台和系统,让千万学习者受益。2014年“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应借助“慕课”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也指出:“这场在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其运作模式已在根本上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将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最终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
以上种种现象和论断似乎表明:传统高等教育因无力应对“慕课”的冲击必将面临土崩瓦解的命运,“慕课”必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剂良方,必将广泛影响未来的高等教育形态。这样的大趋势下,作为高等教育类型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似乎别无他途,只能奋力跟上这股潮流,积极开发、建设、推广“慕课”,依托“慕课”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果真只此一种选择吗?
三、高职院校开展“慕课”存在的问题
上表直观地告诉我们,国内“慕课”的建设主体主要是985、211等知名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参与较少。既然建设主体以本科院校为主,那么建成的“慕课”自然不会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发。2013年11月果壳网公布的“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的调查数据显示,“慕课”平台学习的人多数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学历水平相当高,本科及以上学历>80%[8]。
虽然“慕课”对不同学历、国界、年龄的学生均开放,但是“慕课”教育资源的提供方多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知名院校,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形式。“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的调查发现55%的学习者因为语言障碍未完成课程[9]。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因此,听懂全英授课有难度,阅读中不断查字典难坚持,用英语评价同伴难达意。国内“慕课”视频被分割成了10分钟左右的“微课程”,形式单调,吸引力不够,课程还设置了许多必须回答的小问题,只有回答正确才能过关继续听课,完成这样的挑战需要很强的毅力。“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的调查告诉我们,仅有6%的学生完成了所有课程学习,高达67%的学生一门课程都没有完成,阻碍完成课程的原因有55%的学习者选择了缺乏毅力[10]。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自律性差,没有了传统教学系统的支持和教师的督促、辅导,我们怀疑他们是否适应“慕课”学习,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国内的“慕课”课程,授课均以理论讲授为主,内容深邃,理解有一定难度。这样的课程无法满足高职院校重实践操作的需求。
四、结语
“慕课”是高等教育与最新的IT技术结合的新生事物,创新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模式,为高等教育教学吹入了一阵清风,对现行教育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有人将其视作医治一切高等教育教学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高职院校开展“慕课”存在的问题尚未解决,“慕课”尚不能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选择任何学校的任何教师的任何开放课程,尚未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征开发、建设,尚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基于此,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大力开展“慕课”的时机还不成熟,主张高职“慕课”开发、建设和运用不要跟风,要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116-121.
[2]郭英剑.“慕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8(3):29-32.
[3]卫志民.“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1):79-83.
[4]赵亚伟,李素芳,张静.“慕课”为高职院校教育拓宽新渠道[J].信息系统工程,2014(10):159-160.
[5]吴凤彬.“慕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3):44-45.
[6]陶莉,袁剑.“慕课”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中的应用[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2):117-120.
[7]潘伟男,邓水秀.慕课-----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的新支点[J].情报探索,2015(3):118-120.
[8] [9] [10] 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EB/OL].http://mooc. guokr.com/post/610667,2015-04-23.
【关键词】“慕课” 高职 教学质量 三思而后行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049-02
“慕课”是MOOC的音译,其中M代表Massive,意思是大规模,第一个O代表Open,意思是开放,第二个O代表Online,意思是在线的,C代表Courses,意思是课程,基于此,“慕课”可以解释为“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该术语是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Dave Cormier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Bryan Alexander在2008年联合提出的。
一、国外“慕课”研究概况及趋势
2011年,“慕课”在美国迅速崛起。同年,斯坦福大学推出在线课程,以《人工智能导论》课程为例,当时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约16万人注册学习。
2012年,致力于推广开放在线学习课程的多家公司与顶尖大学合作,推出了Coursera、edX等“慕课”教育机构。2012年全年,Coursera吸引81所高校加盟,建设共享课程386门,1800多万学生注册学习。同年,针对“慕课”的意义、价值、规模、战略等问题,在线教育做了调查,公布了《变化的进程》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收集了美国“慕课”的最新数据,反映了美国“慕课”的最新发展状况。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美国“慕课元年”。
2013年,Coursera与多国机构合作,将部分课程翻译成阿拉伯语、日语、哈萨克语、葡萄牙语、俄语、土耳其语、乌克兰语和中文。2013年7月,Coursera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约,提供在线中文课程。2013年5月,edX引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亚洲名校的在线课程。
2014年1月,由 MITx 和 HarvardX 组成的研究团队率先公布了对两校 2012年秋至2013年春开设的17门课程的分析报告。2014年5月,哈佛大学和 MIT宣布释放2012年100多万学习者的学习数据,供“慕课”研究者调查研究。2014年,Coursera把50门课程翻译成西班牙语。此外,该机构还开设了教师培训系列课程。edX于2014年将目光投向EMBA和高中生市场,开设了“大学招生选择方法”等课程,致力于辅导学生成功地申请大学。2014年,全球有400多所大学和机构开发了将近2500门“慕课”课程,“慕课”得到长足发展。
短短几年,从萌芽到大规模开发培植到全球各地开花结果,“慕课”强势来袭,发展趋向成熟,“慕课”激发了知名高校、政府、企业的开发、建设热情,日渐成为未来教育的新曙光,“慕课”大量用在翻转课堂、混合学习中,日益成为某些知名学府师生追捧对象,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慕课”渐渐开始承载人们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期待与梦想。
二、国内“慕课”研究概况及趋势
国外“慕课”开发、建设方兴未艾,中国高校也开始摸索建设自己的“慕课”平台。2013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等海峡两岸5所交通大学推出“在线学习联合体(http://www.ewant.org)”,向中文学习者提供免费的在线课程。2013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九校计划共建中国“慕课”。2013年10月,清华大学推出“学堂在线”。
“慕课”热火朝天的开发和建设引起了学者的注意,很多从事本科教育的学者开始研究“慕课”。
张鸷远(2014)指出:“慕课”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和大众化的提供了路径,对大学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对高校课堂教学范式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他还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应对“慕课”的不足有正确和全面的认知,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自己的“慕课”共享平台,政府应提供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支持与规范“慕课”[1]。
郭英剑(2014)认为中国“慕课”面临的困境来自三个方面:认识、制作和体制。认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们对“慕课”的复杂性及其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变革认识不到位。制作问题主要是:“慕课”制作需要摄影师、教学设计师、IT专家与讲台专家等专业人士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工作,目前,中国尚未形成这样的“慕课”制作队伍。体制问题主要指“慕课”平台如何保证注册的学习者获得学籍、课程证书、学分乃至未来的学位[2]。
卫志民(2015)指出了“慕课”本土化开发过程中将面临的一些障碍和诸多问题,一是思维模式僵化,管理体制落后;二是技术条件落后,优质师资匮乏;三是课程内容缺乏竞争力,中国特色文化缺失;四是校际间合作不足,跨校联盟尚未建立;五是宣传力度不足,运作模式单一。针对以上障碍和问题,他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包括,一要打破僵化的教育体制,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二要结合传统高校课堂,积极探索“慕课”课程模式的创新;三要重视特色课程资源开发,增强“慕课”课程竞争力;四要加强学校之间、学校同第三方运营商之间的相互合作,建立起“慕课”学习共同体;五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不断完善商业运作模式[3]。
与本科教育学者从宏观层面研究“慕课”不同,高职某些学者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慕课”的对高职教育改革的意义,探索了应用领域。赵亚伟(2014),吴凤彬(2015)探讨了“慕课”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他们均认为“慕课”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机遇,拓宽了新渠道[4][5]。陶莉(2015)研究了“慕课”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应用,讨论了“慕课”的教学模式与特点,指明了“慕课”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中应用的优势、出现问题以及解决途径[6]。潘伟男、邓水秀(2015)认为“慕课”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的新支点,他们论证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慕课”特色服务的可行性,列举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慕课”特色服务的内容[7]。 作为一种新的授课和学习方式,“慕课”浪潮已席卷全球,在不久的将来,高校、政府、运营商可能会认识“慕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制订“慕课”国家发展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跨校联盟,调动教师参与“慕课”建设的积极性,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慕课”平台和系统,让千万学习者受益。2014年“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应借助“慕课”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也指出:“这场在美国发起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其运作模式已在根本上开始触动传统高等教育的根基,将引起大学的重新洗牌,最终形成全新的大学格局。”
以上种种现象和论断似乎表明:传统高等教育因无力应对“慕课”的冲击必将面临土崩瓦解的命运,“慕课”必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剂良方,必将广泛影响未来的高等教育形态。这样的大趋势下,作为高等教育类型之一的高等职业教育似乎别无他途,只能奋力跟上这股潮流,积极开发、建设、推广“慕课”,依托“慕课”开展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高职院校果真只此一种选择吗?
三、高职院校开展“慕课”存在的问题
上表直观地告诉我们,国内“慕课”的建设主体主要是985、211等知名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参与较少。既然建设主体以本科院校为主,那么建成的“慕课”自然不会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发。2013年11月果壳网公布的“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的调查数据显示,“慕课”平台学习的人多数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学历水平相当高,本科及以上学历>80%[8]。
虽然“慕课”对不同学历、国界、年龄的学生均开放,但是“慕课”教育资源的提供方多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知名院校,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形式。“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的调查发现55%的学习者因为语言障碍未完成课程[9]。和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因此,听懂全英授课有难度,阅读中不断查字典难坚持,用英语评价同伴难达意。国内“慕课”视频被分割成了10分钟左右的“微课程”,形式单调,吸引力不够,课程还设置了许多必须回答的小问题,只有回答正确才能过关继续听课,完成这样的挑战需要很强的毅力。“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的调查告诉我们,仅有6%的学生完成了所有课程学习,高达67%的学生一门课程都没有完成,阻碍完成课程的原因有55%的学习者选择了缺乏毅力[10]。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自律性差,没有了传统教学系统的支持和教师的督促、辅导,我们怀疑他们是否适应“慕课”学习,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国内的“慕课”课程,授课均以理论讲授为主,内容深邃,理解有一定难度。这样的课程无法满足高职院校重实践操作的需求。
四、结语
“慕课”是高等教育与最新的IT技术结合的新生事物,创新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模式,为高等教育教学吹入了一阵清风,对现行教育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有人将其视作医治一切高等教育教学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高职院校开展“慕课”存在的问题尚未解决,“慕课”尚不能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选择任何学校的任何教师的任何开放课程,尚未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征开发、建设,尚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基于此,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大力开展“慕课”的时机还不成熟,主张高职“慕课”开发、建设和运用不要跟风,要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1]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116-121.
[2]郭英剑.“慕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8(3):29-32.
[3]卫志民.“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1):79-83.
[4]赵亚伟,李素芳,张静.“慕课”为高职院校教育拓宽新渠道[J].信息系统工程,2014(10):159-160.
[5]吴凤彬.“慕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3):44-45.
[6]陶莉,袁剑.“慕课”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中的应用[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2):117-120.
[7]潘伟男,邓水秀.慕课-----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的新支点[J].情报探索,2015(3):118-120.
[8] [9] [10] 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EB/OL].http://mooc. guokr.com/post/610667,201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