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之“道”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r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赞扬是有力量的,一个肯定的目光,一声惊喜的赞叹,一个满意的微笑,都会使学生无比温暖,充满学习的‘正能量’。然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却更热衷于批评错误和纠正错误,这会导致学生歧变心理的出现。正如蒙台梭利在《自卑感》这一节中所说的:“如果一个成人使得儿童相信他自身是无能的,那么一片乌云就会降临到他的心灵上,他就会陷入冷漠和恐惧的状态中。”作为直接抚慰学生心灵的教师真的应该好好反省:是不是我们漫不经心的行为加重了孩子心灵的创伤,从而变成了教育的阻力?
  事实上,不管是电视媒体的报道,还是亲身所见所闻,由于教师职业素养和心理学知识的匮乏导致的学生伤害事件不断冲击着道德底线。有的学生因为班主任声嘶力竭的训斥跳楼了,而仅仅是因为他没有将头发剪成学校规定的发型。当然,此类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极低,而更常见到的是:某个学生努力做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后,由于方法不当或学业基础不牢,教师不断地表达对任务完成效果的不满,而对学生付出的努力却视而不见,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该学生对学习任务表现为应付和懈怠。
  蒙台梭利显然也注意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人们对儿童心理的创伤知之甚少,但是他的伤痕大多数是由成人无意识烙上去的。”事实正是如此,以上的教育偏差都是因为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造成的,教师自以为是为了学生好,但事实却造成了相反的结果。
  受传统儒家教育方式的影响,在很多教师的头脑中依然根深蒂固地维护着所谓的“师道尊严”。他们时时刻刻准备去发现学生学习或行为方面的差错,穷追不舍地去说,期许用外部输入的形式改变学生的行为甚至心灵。然而,事与愿违的事情却常常发生:有些学生由于多次的挫折经历而没有来自教师真心的鼓励而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是不聪明的,学困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并不是因为教师纠正错误的次数少,恰恰是因为太多了。
  蒙台梭利认为:“沮丧的最大根源,是人深信自己没有能力做某些事情。成人由于不断地羞辱儿童,使他们感到自己软弱,从而抑制了儿童行动的欲望。”这句话切中要害,教师的语言暴力往往能影响学生行为的信心和独立,使他们强化这样的情绪观念:我不行,只能靠别人。
  那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就是多一些爱,少一些怨,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只有爱的教育,才是破解教育困境的良策,要知道,教育的最根本目的不是识记知识,而是人性的完整。
  在《童年的秘密》一文中,蒙台梭利为教师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的建议。首先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愉快的环境,在那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他自己的,这些东西对孩子很有吸引力。其次是教育者的沉静,一种空白,即人们所说的客观的心理,无需过多的语言和暗示。最后要给孩子特殊的作业材料,使孩子被吸引,从而使他们聚精会神,儿童就会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
  马克斯·范梅南和巴斯·莱维林教授认为:“家长和教师引导自己的孩子或学生走向成年的唯一恰当的途径,就是不要刨根问底地了解孩子们心里在想什么,不去了解孩子们到底在做什么。否则的话,孩子的个性就很难真正的发展。”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要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理解和感受被称为儿童世界的这种音乐,首先是光明愉快的曲调。不要只当儿童世界的听众、欣赏者,还要当它的创作家、音乐家。”问题是,教师应该如何去感知孩子的“秘密”呢?
  对于从事心灵抚育工作的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应该保持敏感性,“对生活的麻木”是生产一切冷漠和无视的罪魁祸首。怎样保持这种对生活的敏感呢?就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只有自己与学生达到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教师才能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做出最科学的判断,反之则是愚蠢的、断不可做的事情。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增加“你这么做的根据是什么”、“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等句子的使用频率。先有角色上的平等,然后才有思想上的碰撞趋同。教师的角色应该定位于教育舞台的营造者,而主角是属于学生的。
其他文献
在北师大学习时,曾经聆听过高金英老师的讲座。高金英老师独到的见解,高超的教学艺术,幽默的语言风格,快乐阳光的心情深深地影响着我。我想,高老师的课堂一定是灵动的、充满着活力的课堂,做高老师的学生一定是快乐的、幸福的,高老师本人更是充满着阳光、洋溢着快乐的老师。  为人师者,能够像高老师一样,做阳光教师,育快乐学生,这就是做教师的美好境界吧。  阳光代表着爱,代表着生命的热力,代表着对希望与理想的执著
期刊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文言文中优秀作品的学习,可以让今人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体会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同时,文言文也是今人与古人进行文化交流的桥梁。所以,如今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和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但是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距离较远,学生学习的障碍也大,学生一下子很难适应。再加之文言文学习的效果不是外显的,不能够立刻“学以致用”,生活中既不说文
期刊
材料是否丰富、典型、新颖,是决定一篇文章价值的重要因素。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基本等级”和“发展等级”中分别明确提出了“内容充实”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的写作要求。这可以考查学生视野是否开阔,思维是否流畅,文化底蕴是否丰厚。  那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并灵活运用,打造出绰约生香、卓然超群的美丽华章呢?下面,结合作文教学实践和多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期刊
从教十几年来,可以说经历丰富。面对的学生这个特殊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及现代化手段对生活和学习的渗透,也在每时每刻发生着变化。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的一些观念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老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也往往会有力不从心的烦恼与忧愁。今天的学生怎么了?今天的教育怎么了?  在从教中,每个班总有这样几个学生——题目再难或再简单,对他们来说结果一样,那就是不会。
期刊
研课标,说教材,是新学期全册备课的第一步。关于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全册备课设计思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来准备: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教学建议。  一、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是,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积累·整合——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感受·鉴赏——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
期刊
文言课文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起着传承文明的作用,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走进课堂会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的抵触情绪很大。很多教师也反映文言文难教,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躁,却是费力不讨好。为应付考试,文言课便成了字、词、句的翻译课。教师独霸课堂,忙于讲解、板书,学生则忙于抄抄写写、背诵,学生仅有的一点兴趣消失殆尽,文言课逐渐沦为语文教学中的“鸡肋”。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教师
期刊
班主任工作给我的最大的感受是:班主任不好当,而且是越来越不好当。但是,既然当了班主任就必须竭诚尽力,扮演好班主任这一平凡而又必不可少的角色。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的教师,都对班主任工作深有体会,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需要特别重视。  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俗语说,“打铁全凭自身硬”。 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品德性格和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相信“身教”胜于“言教
期刊
一、读  就是通读全文,借助文中关键词语、句子,快速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做题做准备。审读,是解答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选择类题目的第一步,第一遍阅读要全神贯注,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力争基本把握整体文意,阅读时要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并给每一段标上标号。  二、找  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找准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确定下一步比对的内容。对材料有了总体印象后,应根
期刊
教育环境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的整体系统,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息息相关,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进程。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环境的正向功能,实现教学环境的最优化,必须对教学环境进行必要的调节控制。调控教学环境是一项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有三点最基本的要求:教育性、经济性、实用性。那么,应如何调控教学环境,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呢?  一、要有全局观念,整体协调  影响教学环境的因素是复
期刊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是知识积累程度的反映。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由此可以看出,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把对二者的训练、培养结合在一起,融汇在一起,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这里,针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初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