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教材提升教学立意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ngyuan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材解读,教学立意,内化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3—0020—05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教学应立足于挖掘历史的学科思想,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达到“读史明智”的境界。然而,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一直存在一个尴尬的现象:教学注重史实的识记,忽视史论的升华;强调机械背诵概念,缺乏史法、史观的引领,这导致教学立意低下,完全背离了新课程理念。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材解读是教师素养的基本体现。然而,教材解读能力低下,却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通病。《宋明理学》一课,内容艰深,概念抽象。教师的教学明显存在两个极端:或理解肤浅,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学生不得其门而入;或只会就概念讲概念,云山雾罩,缺乏内化,学生不得其门而出。这些现象都是不能深入解读教材、读懂教材造成的。古人云:“得道深者,方能浅言。”越是精深难懂的教学内容,越需要教师深入解读、内化拓展,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化解教学的重难点、提升教学立意,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宋明理学》属于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的一课,它的课前提示这样表述:北宋五子开创了理学。朱熹建立了理学体系。陆王心学推进了理学的新发展。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点在哪里?陆王心学是怎样推进理学的新发展的?为什么说宋明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对教材作深入地解读,并且用通俗易懂的例子、简练清晰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儒家思想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心理性格的影响,思考当代中华文化发展的路径与意义。这样才能跳出就知识讲知识、就概念背概念的窠臼,提升教学立意。
  一、教材解读重在主题的把握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从书本中汲取知识,而是要从社会、现实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认识社会与现实的方法与手段。因此,站在主题的高度解读教材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培养严谨的思维与能力。《宋明理学》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的一课,首先应该从主题的高度来理解本课。
  宋明理学属于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为什么到这个时候会出现演变?讲述本课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让学生明确演变的含义以及造成演变的原因。我们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究竟是怎样的社会存在促成了宋明时期主流思想的演变?要让学生明确:通过魏晋南北朝和唐末的战乱,佛道思想对儒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唐末权臣跋扈、藩镇割据,造成纲纪紊乱,儒家的纲常伦理思想遭受极大挑战;加上当时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为儒学到宋明时期的演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这部分内容虽属于自学内容,但不对这个问题做一些思考,明显会影响后面内容的理解和教学立意的设计。
  儒学要复兴,说明它曾陷入困境,那么它是怎么摆脱困境,重新复兴的?讲述本课的第二个难题就是如何理解理学对儒学的传承和对佛道思想的批判性吸纳。儒学要复兴,就必须扬长避短,自我完善。理学家们通过扬长——继承和弘扬儒家传统道德与精神并将其精致化;补短——建立对世界本原研究的理论体系,改变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弥补其本体论研究的不足并将其哲理化;吸纳——吸纳佛道的自身修养方法,并将其世俗化,使改造后的新儒学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百姓的需要。“宋明学者都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任何一次主流思想的演变都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学习本课内容的第三个难题是如何理解主流思想的演变在历史与现实中的作用:理学家们重建儒家信仰,有利于巩固加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重视气节,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塑造。当然,他们遏制人的一些自然欲求,也禁锢人们的思想。“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二、教材解读贵在概念的理解
  历史课程具有独特的学科思维,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认识,实际上就是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发展社会的综合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认识,必须清晰解读概念,把抽象、枯燥的学科概念转化为立体、鲜活的学习素材。《宋明理学》一课概念繁多,抽象艰涩。概念解读不通,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2010年高考浙江卷曾围绕该课内容出过一道试题: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该题涉及格物致知、发明本心以及学问的“支离”与“太简”的理解,学生普遍反映试题不太容易理解,得分率也较低,关键在于概念的解读存在障碍,影响了答题的效果。我们知道,该题的情境取材于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在这里,发生了朱、陆两派学说的第一次面对面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认识论的问题。朱熹主张“泛观博览,而后为之约”;陆九渊则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这就是朱、陆两派的分歧点。朱熹认为陆学太简易——过于随心所欲;陆九渊则认为朱学太支离——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树立起对儒学价值的坚定信念,如此一解读,答案B就呼之欲出了。
  《宋明理学》一课的重点在于理解“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其中一些概念和哲理,不要说高中学生,即使教师也颇难理解。下面就以“朱熹与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对照表”为例,解读概念。
  要理解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基本观点必须认识何为“格物致知”,何为“发明本心”与“致良知”:朱熹强调的“格物致知”一般理解为——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明代罗钦顺解释道:“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认识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可见,朱熹等理学家们视“格物致知”为求学做人的重要功夫。其目的主要在于强调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学之真。但是,他们过于重视“格物”的追求,因此,最终难免于只埋头研究儒家经书,陷入“支离”的窘境。   陆九渊强调的“发明本心”出自“先发明人之本心然后使之博览”,其意为本心即天理,他反对埋首书册,日积月累地追求外在的知识。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用自己的体验来印证各种观点、命题。因此,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正心、诚意等修养功夫得到真善美,毋须在读书穷理方面过多地费工夫。
  王阳明进一步论证了陆九渊“心即理也”的命题,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之说。他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一种贯穿于万事万物的普遍原则。没有良知,天地万物和社会人生都将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无。但是,“良知”就在人的心中,不需要向外探求。如果人人都有良知,则“满街都是圣人”。因此,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为了防止伪善流行,他特别标举“知行合一”之旨。“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王阳明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王阳明“致良知”的命题,更加明白简易,因此,也容易获得更多的信徒。
  三、教材解读意在逻辑的疏通
  作为科目内容的学科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往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严密的逻辑体系。但由于教材编写内容、顺序以及编写方式等因素的限定,学生把握起来较困难。教师如果照本宣科,必然会影响教学的立意,阻碍学生的理解。
  教材解读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疏通教材的逻辑,帮助学生构建学习的主线:
  除了宏观的学习逻辑主线外,教材解读还应该疏通学生心中的逻辑——学习的困惑与思考。“他(指朱熹)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围绕上述这则材料,学生肯定会有困惑:既然朱熹是对儒学进行重新解读,且有助于构建一套严密的社会秩序,为什么一开始会被认为是伪学?后来朱熹却被誉为仅次于孔孟的儒学代表人物——伪学又是如何被定为官学的?
  我们经过疏理,可以得出: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奉的儒家思想有许多的不一致,加上他的“格物致知”的观点在当时仍存较大争议,所以被确定为“伪学”。但他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以天理来克制人欲,以道心来主宰人心,完全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以保证封建王朝的统治长治久安。把儒学的基本精神提到天理的高度来认识,适合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所以朱学渐成官方正统儒学,朱熹被誉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一代宗师”,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样,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如此众多的不同点,为什么都统称为理学?应该让学生明确:两者的思想来源相同,同属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两者的根本目的相同,都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从而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况且,两者追求的最高范畴都是“天理”,虽然追求的途径不同,但不影响他们对“天理”的共同向往。因此,都属于理学的新范畴。
  四、教材解读难在内涵的挖掘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中介”。因此,解读教材不仅仅是梳理线索、确定主题,还应该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感悟蕴含其中的深刻哲理与人文精神。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因此,寻找教材中与社会现实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点,对教材进行拓展处理,对现实问题倾注历史的、人文的关怀是挖掘教材内涵的有效手段。
  如前文所述,朱熹的主要观点是“格物致知”,我们如何深入浅出地理解这一观点?它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实践出真知”有何区别?我们可以借用朱熹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观书有感》加以挖掘: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全诗虽以景抒情,但却深刻反映了朱熹的理学思想——“格渠水之清,致源头活水之知”。推而广之,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但是“格物致知”和“实践出真知”还是有明显的不同:“格物致知”思想的前提是“理”,是在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的。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实践出真知”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去认识、探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其前提是规律、真知是通过实践而发现、认识的,而不是人们思想中先天存在的。
  教材有很明确的表述:朱熹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但学生在学习中也会有困惑:为什么说朱熹是集大成者?他是怎么集大成的?通过下表,可以挖掘内涵。
  从下表明显可以看出:朱熹的本体论立足二程的理,融和张载的“气”,形成了最高的追求“太极”;朱熹的修养论提倡“‘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这是工程思想的深化,但他又把仁者的境界与佛道境界加以区分,在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彰显着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明显融入了自己“格物致知”的基本思想;他的社会政治理论则用“三纲五常”来重建儒家信仰,干预现实政治,把十分艰深的、只有少数圣贤才能修得并传承的儒家的道,简化为各层面的人都能理解、遵循的“三纲五常”,从而实现国治与天下平。通过这样的挖掘,朱熹对理学的贡献不言而喻。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都属于理学的范畴,都体现了对“理”的追求。但学生对他们追求的途径理解不够明了。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南北朝时期禅宗的两首诗作进一步的引导,帮助学生思考。一首诗是神秀所做:“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其意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这是一种人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与朱熹的格物致知说非常相似。一首诗是慧能所做:“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一种出世的态度,强调的是心的感悟: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与陆九渊的“发明本心”说也是呼应的。
  著名学者吕思勉在《理学纲要》一书中说:“哲学之根本云何?日:宇宙观、人生观是已。……夫宇宙者,万物之总括也。明乎宇宙之蕴,则我之所以自处者,不祈得其道,而自无不得其道矣。此宇宙观与人生观,所以二而实一;而各国哲学,莫不始于宇宙论也。”嘲宋明理学继承与发展了传统文化,他们对异质文化如佛道思想采取了以我为主,批判吸收的态度,积极地应对现实挑战,注重发挥人的主体性,会意于心、行在实处,迄今仍具有较强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教材的深入解读不仅体现了教师的素养,也影响着教学的立意。立意不高必然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解读教材,提高立意;专业发展,提升素养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附注:本文写作时参考了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郑怡老师和杭二中东河校区张学英老师的教学课件《宋明理学》,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朱可,男,1963年生,中学特级教师,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历史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艺术、教师专业发展、高考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参考文献:
  [1]http://www.1wlm.com/zhongguozhexue/201108/560143.htm.
  [2]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文成公全书‘答陆原静书http://www.smda.net.
  [4]樊树志,国史十六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吕思勉,理学纲要[M].长沙:岳麓书社,2010.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形态解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7)19-0042-08  知识一般会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够用文字、图表、符号等加以表述的;另一类是不能够表述而能在行动中获得的。我们通常称前者为显性知识,称后者为隐性知识。实现历史知识传递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隐性知识显性化,让知识构建活动具有思维可视化的特征。  历史教学中的思维
[关键词]阅读方式,阅读常态,孔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09—0044—04    阅读,是知识分子生命的一种存在形态。然而,受条件制约,即使是“书虫”,一生所能读的书也实在有限。因此,在我们这个“读书无禁区”的时代,我逐渐形成“有限阅读,阅读无限”的认识。据“阅读与备课”征文的要求,本文以《孔子》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教学,冲突,真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42—02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会经常性地产生一些认知冲突,比如在学习新课程必修一(政治)的时候,中国古代的专制制度与西方雅典、罗马的民主与法制形成了鲜明对比,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强化出这样的认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弊端太大、太多,远不如同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优越。
新课程改革之初,官方大张旗鼓、民间积极跟进,新理念、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加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写道:“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但历史学科的特点是什么?历史教学的特点又是什么?历史教育的功能是什么?《标准》中都语焉不详。“乱花渐欲迷人眼”——道出了一线教师的尴尬和不适。如今,新课程改革进入沉积、反思阶段,少了些许喧嚣和功利。“回归
[关键词]思想生活化,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47一04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的确,人类的思想是精彩的,但这在中
近来学人不再试图以“积贫积弱”,以“保守”或是“改革”,“封闭”或是“开放”来简单涵盖宋代历史,而是注意到赵宋一朝存在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从政治史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君主集权、忠君观念逐渐强化,而对于君权的限制因素也在增强;当时既有官僚构成与进言路径的相对开放、有士人理念的“思想解放”,又有稳定至上的戒惕内缩和总体倾向的因循镇重;就基本格局而言,既存在“以兵立国”的长期方略,又呈现着“崇文抑武”的
编者按: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以来,围绕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材解读类的文章层出不穷,广大一线中学历史教师和教研员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刊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对这类文章的选用,为进一步深化这方面的教学实践,本刊将陆续刊登杭州教研室朱可老师围绕教学内容取舍、教学素材选用、教学立意提升的系列文章,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教学内容,牛顿,历史学科功能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抗战期间不仅是革命时期中共实力壮大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共形象得到正面提升的关键阶段。国民参政会作为战时中国各党派团结御侮之象征,国内政治风向演化之坐标,也是中共在大后方公开活动及形塑自身政治形象的重要舞台。中共在国民参政会成立及运转过程中,形塑了团结抗日的支持与合作者、反对投降与分裂的抗争者、民主政治与发展的引领者等多重形象。透视国民参政会与中共在大后方形象变迁的关联,为理解战时中共战略政略演
[关键词]高考,全国卷,《考试大纲》,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5)19-0043-06   《考试大纲》在明确了考试性质并概括说明了考试范围之后,接着对考核目标和要求做出了清楚、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以文本的形式也早已为师生熟知。  考核目标分为4个方面,每一个方面之下各有3项,共12项具体要求。目标和要求根据考查的思维力度和能力要求
“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二者的缺点和局限,决定了必须力图超越两种范式,重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范式。目前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思考,出现了多种替代性路径,其中有三种趋向最值得关注:  马敏指出:现代史学潮流是以“总体史”为指归,“总体史”范式是目前我们所能预见到新史学的根本范式,其更多是就方法论意义而言的,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态度和新的研究视角”。其中视角的转换和视野的开阔最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