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文化身份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bornf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化身份理论
  (一)文化身份理论概述
  文化身份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美国精神分析家Eriksson首次提出。最初,文化身份被描述成“心灵的归属感”,强调特定民族的价值、背景、看法。并指出它“是在不同的时空顺应民族、族群的需要被构建和塑造出来的。” 该说法下的文化身份跟倾向于“民族身份”。
  荷兰学者瑞恩·赛格斯扩展了这个最初的界定,认为某一特定族群和民族的文化身份只是部分地由那个民族的身份决定的,“文化身份是一个比民族身份更加宽泛的概念”。所以,“通常文化身份可以被看做某一特定文化特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
  20世纪90年代,Collier成为文化身份理论的代表人物。并和Thomas一同对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身份的处理提出了重要理论。Collier和Thomas提出理论命题:文化身份越是自认定,它们在于其他身份相比时位置就越重要。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亦有学者把Cultural Identity翻译为“文化认同”。从语义理解,这种翻译强调了个体追求“认同”的心理。笔者在这篇论文中将不采用此翻译。因为“文化身份”不但包含着个体主观上的“认同”,也包含着由交际者的交际习惯、所处社会结构而带来的“从属”。也就是说,是外因和内因共同造就了个体的“文化身份”。
  (二)文化身份的特点
  1.多重性
  每个个体的文化身份不是单一的。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不同的对象,身处不同的场合,个人的文化身份都有着显著的不同,需要在复杂的语境之协商各自的文化身份。
  例如,A同学在的身份可以是:家中的独生女、虔诚的穆斯林、咖啡厅的兼职服务生、舞蹈团领舞、摇滚乐队歌迷等等。
  2.可变性
  个体处在社会中,环境会不断促使自身发生改变。从而使自身拥有更多或者更少的文化身份。郭晓川提出文化身份是“丰富的,内部有张力,包含着不同的,相互质疑的部分,因此也就能吸收来自外部的不同文化的营养,不断发展自己。”同时,在特定情境下,个体业可能被迫放弃或主动放弃文化身份中的某个部分。
  文化身份的可变性在移民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当移居地和原有文化产生冲突时,大多数移民希望继续忠于原有的文化。但同时,为了在新的环境中生活,他们也要做出改变。这种改变会让他们接受新的文化身份,也会放弃部分旧有的文化身份。
  (三)文化身份的显著度
  文化身份的显著度指的是某种特定文化身份在跨文化交流双方之间被重视的程度。在特定的语境,面对特定对象,每种文化身份的显著度都是不同的回到1.2.1中的例子,如果A同学想要和一个基督徒男性发展恋情,她穆斯林的文化身份显然是最显著的。如果A同学去应聘兼职舞蹈教师,她独生女的文化身份显然是相当弱的,而舞蹈团领舞的文化身份是最显著的。
  二、小说《同名人》中的文化身份
  (一)关于《同名人》
  长篇小说《同名人》是印度裔美籍作家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2005年的作品,它描述了两代流散者不同的精神体验。
  主人公果戈里是出生于美国的第二代移民。他的父亲艾休克出生于印度,22岁时的一次劫后余生让他决定来到美国,并将婚前只见过一面的新婚妻子阿西玛一同带到这片土地。夫妻两共同的习俗文化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相互依赖,彼此依存。
  儿子果戈里却和他们完全不同。生于美国,果戈里一派美国青年做派。他一直不理解并且烦恼于父亲给他起的名字。果戈里交往了一个美国女友,两人的恋情却因父亲艾休克的去世终止。后来,果戈里与同为印度裔的莫西玛成婚,而婚后生活也面临着移民身份带来的冲击。
  (二)主人公的多重文化身份
  比起第一代移民的离根之苦,第二代移民承受的文化冲击往往更加复杂,因为他们拥有更复杂的文化身份。小说主人公果戈里拥有多重的、变化的文化身份。是印度后裔、美国籍、建筑学博士、白人女孩的男友等等。
  对于父母来说,他最重要的文化身份是印度后裔。果戈里的父亲艾休克和母亲阿西玛都是较为传统的孟加拉人。虽然身在美国,他们仍然尽量坚持保留着原有的文化。尤其对于阿西玛,她鲜少与外界接触,坚持穿着印度纱丽,点吉祥痣,坚持做印度饭菜,为孩子举行印度教仪式。
  对于白人女友来说,果戈里最初只是一个“American Born Indian”,除了家族成员,其他方面与美国青年没有不同。这时候白人女友最看重他的文化身份应该是“生长于美国”。然而,自从去过果戈里的家,他“印度后裔”的文化身份在白人女友面前开始增强了。
  果戈里后来的妻子莫西玛与他有着相似的经历。莫西玛先后在巴黎、美国留学,由一个“书呆子”变得非常“性感”,十足美国做派。对于她,起初,果戈里“美国建筑学博士”的文化身份是很重要的。但婚后,果戈里也渐渐意识到他内在的“根”,果戈里“印度后裔”的文化身份开始凸显。
  三、文化身份显著度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一)“偏好”“抵触”“显著度”
  不同个体对他人的不同文化身份存在不同的态度。有所偏好亦有所抵触。在这一部分,笔者将以《同名人》为例探讨“偏好型”文化身份和“抵触型”文化身份的显著度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二)文化身份显著度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1.果戈里与母亲(阿西玛)
  在果戈里的多重文化身份中,“印度后裔”是阿西玛的偏好型,“生长于美国”是阿西玛的“抵触型”。
  在两人的交流中,果戈里的后一种文化身份的表现远远比前一种显著。例如,果戈里称父母为“家伙(guys)”;随父母到印度,果戈里称人力车是“旧社会封建传统”;交往白人女友。这些都是阿西玛的“抵触型”文化身份“生长于美国”才会有的举动。   而这样的举动为母子两跨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是:阿西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为这“简直像个陌生人”;难以忍受他对人力车的嘲讽;竭力容忍白人女友。
  这种“抵触型”文化身份的显著和“偏好型”文化身份的不显著导致了母子二人交流的不愉快。
  2.果戈里与白人女友
  对于白人女友(麦克斯)来说,“生长于美国”是她的“偏好型”;“印度后裔”是她的“抵触型”。
  两人交往伊始,果戈里的做派与其他美国青年没有太大区别。两人都热爱自由,喜欢浪漫,交往得十分顺利。然而,果戈里的父亲去世后,她的“印度后裔”文化身份开始变得显著。他剃了头发,回到印度为父亲办理后事,并拒绝麦克斯的参与,因为“这是家人的事”。而麦克斯则认为两人“早就是一家人了”。两人因此产生不快并最终分手,可以说是一次不成功的跨文化交流。
  可见,“偏好型”文化身份的显著令两人相处愉快,而“抵触型”文化身份的显著导致了交流的问题。
  3.果戈里与莫西玛
  莫西玛之所以与果戈里相爱并结婚,就是由于他“生长于美国”这个文化身份。两人有着相似的经历,并走到一起。然而,婚后莫西玛果戈里变得越发传统。他不希望莫西玛出去工作,而是当一个家庭主妇。这与莫西玛对于“生长于美国”这个文化身份的重视截然相反。最后,莫西玛说:“也许是我不满足于我们俩都是孟加拉人”并有了外遇。
  “偏好型”文化身份最初吸引了莫西玛,两人走到一起,而“抵触型”文化身份变得显著时,两人产生了冲突,交流失败。
  4.分析
  笔者用下面的表格将“偏好型”和“抵触型”文化身份显著度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做出汇总。其中“↑”“↓”分别表示对跨文化交流有利和不利。(见表1)
  由表1的总结可以看出,“偏好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高,越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偏好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低,越不利于跨文化交际。“抵触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高,越不利于跨文化交际,“抵触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低,越利于跨文化交际。
  四、小结
  跨文化交际中,首先遇到的就是“身份”问题。然而,在不同语境下,面对不同对象,“文化身份”不是单一的、不变的。每个个体都有多重的文化身份。民族、社会环境、行为习惯可以塑造人们的文化身份;同时,基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因素也能塑造文化身份。在不同的语境下,个体的每个文化身份的体现强度也不同,即显著度不同。
  在交际中,个人的总有受到交际对象偏好的文化身份和被交际对象抵触的文化身份。通过对《同名人》的分析,可以看出,“偏好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高,“抵触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低,越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反之,“偏好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低,“抵触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高,越不利于跨文化交际。
  作为多元文化最集中的国度,美国拥有大批各国移民。亚裔美籍文学中文化身份的研究是了解亚洲流散者在美物质精神旅程经历的重要部分。小说《同名人》中,作者裘帕·拉希莉并没有为她笔下的亚裔美国人提供一个明确的自我身份界定方式,而是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角色和读者都在这个未解的问题中寻求文化身份的多重含义。这也更彰显了当代移民在异质文化氛围中感受的复杂性,以及对此问题进行探究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成为明显的世界性趋势,跨文化交际将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非官方乃至个人领域。交流的跨文化性也给“文化身份”赋予了更深长的意义。一方面,越来越多不同文化之间的人开始互相了解交流;另一方面,移民(包括二代移民)也将受到不同文化身份转换的挑战。因此,对文化身份理论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蔡荣寿,金芳颖.跨文化交际通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2]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文化身份问题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5]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郭晓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7]梅晓云.名字的背后是什么——评裘帕拉希莉的小说《同名人》[J].西北大学学报,2008,38():157-160.
  [8]陈春霞.流散文学的文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其他文献
摘要:周作人和丰子恺二人的儿童观,是“研究”与“审美”的不同层次;是“理性”与“感性”的冲突;是“顺应自然,助长发达”与“拒绝入世”的分道扬镳,归根结底,是“儿童本位”与“儿童崇拜”的分歧。本文就二人观点展开对比叙述。  关键词:周作人;丰子恺;儿童观  哲学界和文学界对儿童的看法存在着两个彼此对立,此消彼长的阵营。一个是立于经验主义之上的儿童观,他们将儿童看成是未成熟的大人,强调教育和教训对于儿
期刊
摘要:老舍的兩部经典之作《四世同堂》和《茶馆》被人所熟知,本文就以这两部作品为例来讨论老舍在小说和戏剧之间在人物展览和表现手法上的贯通,从中可以看得出老舍笔下出现了小说化的戏剧和戏剧化的小说。他的这一创新开拓了文学界的新格局,对现如今很多优秀作品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四世同堂》;《茶馆》;人物展览;表现手法;穿插;铺叙;融合  小说和戏剧史老舍作品中占了重要的比重,单纯从写作手法上来看它们
期刊
摘要: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研究分析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技巧和目的,已经成为读者欣赏名著作品的主要原因。《野性的呼唤》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浓厚,二者的结合使这部作品更具魅力。本文以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野性的呼唤》为例,力图探索其笔下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全文共分为四部分:作品的写作背景、作品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作品中所体现的现实主义、作品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关键词:浪漫主
期刊
摘要:关公作为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其形象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地发生变化。从最初有勇无谋的武夫,到姿容轩昂、智勇双全的英雄,再到忠义勇武刚强的忠臣君子,最后到被普通民众尊奉为英勇善战的战神,镇妖除魔的驱邪神,呼风唤雨、治病救灾的保护神,招财进宝的武财神,这些形象的不断变化,都是封建社会发展的特定需求。  关键词:关公;有勇无谋; 智勇双全;忠义; 保护神  一、《三国志》中的关羽形象  关羽的生平据晋
期刊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2016年5月23日,中国最后一位以先生称呼的女性–––杨绛,带着对大自然以及艺术的眷恋,永远告别了这个她曾热爱的世界。  杨绛先生的一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沉浮命运的典型。在许多熟悉她的朋友眼中,杨绛先生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不大的寓所没有见过任何装修,就连室内也没有昂贵的
期刊
摘要: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后世学者对杜甫“诗圣”之因的论述多有涉及,但角度、观点各有不同,良莠不齐。本文结合杜甫人生经历及诗作特点从诗中圣哲、诗中圣手两个方面详细解读杜甫的“诗圣”成因。  关键词:杜甫;诗圣;忠君;格律;炼字  我國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分别被后人尊称称为“诗仙”、“诗圣”,有人说:李白是天授的奇才,杜甫是人能的极致。这神仙下凡,自然难以摹状,但是人能的极致
期刊
摘要:2000年以来,台湾青春电影突破了台湾传统青春成长主题影片固有的模式,在青春主题之下已出现和形成独具风格特点的母题,校园爱情题材、青春励志题材、同性恋题材等青春母题的出现,推动和完善台湾青春电影的广泛发展。台湾青春电影逐渐以类型化的发展模式,弥补和创新了台湾电影产业创作样式,为台湾青春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其中爱情、励志以及同性母题尤为凸显台湾新青春电影特性,本文通过这三大母题作为切入点
期刊
日出一  喷薄一出乱云散,  霞光万道映满天。  莫让美景等闲度,  萧瑟秋风又一年。  日出二  一轮金乌驻碧宫,  出巡先遣祥雲同,  喷薄一出山河壮,  借问天地谁为雄。  云  任意飘游无有根,  敢蔽日月与星辰,  若无狂风来激荡,  我为主宰尔为臣。  九一八祭  铁蹄一踏山河碎,生灵涂炭骨成堆。  倭贼侵我耻辱日,天地呜咽血泪垂。  前世不忘后世师,同仇不让敌意随。  常以此耻教万代
期刊
摘要:作为台湾新电影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杨德昌电影对于台湾社会现实的捕捉尤为深入。其电影极具鲜明的个性化美学特征,将错综复杂的现代台湾社会艺术而真实地呈现出来。主题上,他对于现代都市有着深刻的思考并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并将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或轻或重地融入作品中,透露出本人强烈的使命感及忧患意识;电影语言方面,更是独创了一整套属于他个人的影像风格,将纪实美学贯穿始终,通过还原生活的本来面貌探讨现实生活
期刊
摘 要:《达洛维夫人》是英国现代主义意识流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部代表作。意识流小说的理论来源之一便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达洛维夫人》这部小说中共有两个平行主要人物——克拉丽萨和赛普蒂默斯,这两个人承受着来自于生活不同的压力和精神的压迫,他们的心理呈现不同的变化,本文将从弗洛伊德心理分析角度分析克拉丽萨和赛普蒂默斯的心理变化,通过分析两个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他们最终面对人生所作出的最终选择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