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后的中31流行音乐市场变化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流行音乐现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的流行音乐也开始进入崭新的阶段。首先,中国流行音乐的创作与发行随着市场化在慢慢转向成熟;其次,随着网络的普及,音乐的传播速度与广度达到前所未有高的水平,磁带的时代早已成为往事,中国的流行音乐的承载平台也不会仅仅局限在CD光盘、广播电台与电视,电子计算机成为制作音乐与传播音乐的新平台;在中国各高等音乐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流行音乐也与音乐编辑、作曲、编曲与配器等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并形成新的电子音乐制作学科。音乐市场在不断成熟与完善的同时,也在不断吸收着欧美日韩等国流行音乐市场先进的发行、包装的运作方式和不同风格音乐的制作、编曲技术,最终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系统化的趋势。
  二、审美的缺失
  近几年中,中国大陆逐渐更多地引入国外的音乐真人秀节目,诸如引自荷兰的“好声音”、引自韩国的“我是歌手”等,在短时间内,在此类节目中对于经典音乐(歌曲)的大量翻唱,通过真人秀带来的新鲜感以及不同于以往的编曲,使得老歌新唱,重新把我们差不多遗忘的经典推到观众的面前,同时把大量的欧美最前沿的流行金曲通过翻唱或重新的编排引入国内,使更多的听众接触到更加新颖多元化的音乐形式,并且引领着中国行业内对于编曲技术、缩混以及舞台音效的重新定位和考量。由于中国市场化运作的不断深入和体制的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歌手和唱片公司寻求与欧美处于前沿的音乐机构(唱片公司、制作人、录音棚)合作,以求制作出的音乐作品更加与世界接轨。但在我们的音乐风格呈现多元化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音乐本质上的因素已慢慢变得边缘化,过度强调编曲的华丽、舞台风格的夸张、精致的歌手包装,却逐渐脱离了音乐艺术的精神内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金曲时代早已过去,现在的中国流行音乐缺失的是人文的关怀以及更深层次的思考,还有对社会对现实的批判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的反思。从审美上来说,流行音乐的创作,很容易模仿和跟风。跟风的作品层出不穷,以至于丧失了对于艺术以及更高思想的一种追求。我们鼓励创作,更鼓励创造,例如当周杰伦和王力宏开启了“中国风”和“ChinkedOut”,我们不要盲目跟风,指望在自己的专辑中放上一首类似的歌曲就能卖得出去。很多的作品出现后,我会非常轻松地把这一类作品的作者听成一个有代表性的“人”,当然,这个“人”已经具有客观的代表性,更可悲的是这类作品让人觉得似曾相识,在这里不在一一例举,但这样的流行音乐作品在我们身边的确比比皆是。同样,在流行音乐歌曲的创作中,歌词的重要性要再次被提及。流行音乐的歌词创作给予我们的框框大多数为爱情、离别等更多的个人情感,然而更多的隐喻以及更多的人文思考和现实问题往往被忽略。一个经典的且传唱度高的流行音乐作品,要想达到更高的层次,仅仅局限于情爱和复杂的配器编排是远远不够的,在作曲的基础上,除了包含个人的感情因素,更多的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哲学角度去看待音乐本质上的问题,而歌词所反映的更多是对社会、对自然、对人文本质的反思。在这里我们忽略掉摇滚乐,因为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不赞成将摇滚乐归纳到流行音乐的范畴,中国的摇滚乐由于国情,始终属于“地下”状态。但流行音乐的通俗性不允许我们忽视摇滚乐的存在,它们本身的话语权也不应被剥夺。中国摇滚乐的起点不低,崔健、“魔岩三杰”、唐朝乐队等为中国摇滚乐奠定了很扎实的基础,在作品的深度和质量上的优越是无可争辩的,现在的中国摇滚乐是流行音乐市场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市场潜力巨大,也不局限于欧美日韩风格的影响,诸如“二手玫瑰”、“脑浊”、“夜叉”等层出不穷的乐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中国摇滚风格。所以,中国流行音乐需要更多的元素融入进来,从而来弥补审美的缺失。当音乐市场成熟的时候,大众的品味提高并且多元化的时候,摇滚乐、爵士乐、电子音乐等更多的音乐形式不再小众,被市场容纳,被听众接受,审美上的缺失会最大化地还原。
  三、矛盾中的市场需求
  流行音乐的创作,很容易陷入一种貌似正常的被动——刻意去迎合老百姓的口味,从而在华语乐坛这个平台上追求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异常被动,音乐制作人和作曲者很容易陷入一种矛盾,那么这种矛盾就在于——“音乐的创作者在追求艺术上的高质量以实现自我超越和自身价值的最大化,还是去满足普通大众的审美和音乐消费的需要。”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呢,如何让中国的流行音乐在迎合市场的同时,又保持着高质量和高水准呢?流行音乐的确是一种大众的消费,但同时它的艺术性和技术性同样不能被忽视。中国的听众在消费流行音乐的时候,也是提高自身认知和接受水平的过程。我们的艺术家也不应一味地追求高投入和高标准的音乐创作,要明白,那些好的音乐作品和经典的曲目出现的时候,并没有高资金投入和炫丽的编曲。好的作品要流入人们的心里,要融入听众的生活。但并不是否定对于创作的严格要求和高标准,拿2014年最新的格莱美大热专辑《Random Access Memories》来说,这是有史以来制作最精良、投资最浩大、制作最耗时的专辑之一、有望成为年度最畅销专辑,并向当今音乐行业的观念发起了挑战,这是“对当今单曲销售模式的全面战争”。先发专辑,再上iTunes。这张专辑的作者Daft Punk还拒绝为新专辑巡回宣传,他们希望让专辑自己宣传自己。无论是编曲,还是后期,都偏执地追求完美,并且细节处理得异常仔细。对于中国的流行乐坛,这样的作品我们也许在技术上很难追赶,但这样叫好又叫座,的确值得我们深思。现在的音乐也许正处于“数字时代”的黄金期,但这张专辑重新又将世界最尖端的前沿音乐家的意识带回到“模拟时代”,的确,电脑不是乐器,人才是音乐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是艺术,也是大众消费品。解决矛盾就需要寻求平衡,把音乐做成可以让普通人消费的艺术品,不仅可以用来迎合人们的听觉品味,还可用来提高人们自身的音乐素质。诚然,每个人对于艺术的要求不同,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但作为音乐制造者,势必要有做出好音乐的责任,这样市场才能健康地发展。一句话,经典的作品不怕岁月的侵蚀和大众的审视。
  四、结语
  流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离不开创作者对于艺术的偏执追求和欣赏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体会。我们也不应该让中国流行音乐背离这个时代的精神,抛弃自我审视与思考。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制作音乐更加的便捷简单,成本更加的低廉,但电脑程序不是乐器,它很难模拟出人赋予乐器的感情和想法,还是那句话——人才是音乐当中最重要的部分。中国的流行音乐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所呈现出的繁荣和进步是值得欣喜的,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在同欧美日韩等流行音乐发达地区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一味地追求与模仿并不是最好的答案,我们自身的特色应该继续被发掘,有效地学习和借鉴,而不是过度地将大量的资源浪费在音乐选秀上,作为流行音乐重要的在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与大众的品味相结合,只有这样,中国流行音乐才能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保持活力,继续进步。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之于舞蹈恰似人的灵魂之于身体。音乐和舞蹈已日渐成为相伴而生的一对艺术形式,钢琴伴奏对于舞蹈专业的训练和教学起着巨大的作用。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发掘音乐和舞蹈这对姊妹艺术最完美的结合点,让音乐更好地服务于舞蹈,从而使得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钢琴伴奏;古典舞基训;古典舞身韵  随着舞蹈艺术品质的日渐提升,舞蹈伴奏这种艺术形式也愈来愈受到重视,钢琴伴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的舞蹈教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全唐诗》中与筝有关的篇目进行研读,通过诗篇中对唐代筝乐技术的描述,对当时的技法种类进行总结,并着重分析几种主要技法的艺术表现力及与当今所运用技法的相关联系。  【关键词】唐代;古筝;技法;《全唐诗》  唐朝的国力强盛,外交政策开明,文化艺术可谓是百花齐放,在文艺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全唐诗》,它像一面明镜一样,真实的给我们折射出了那一时期的社会各个领
期刊
【摘要】文章从1958年宁夏原创民族器乐作品着手,概述了近几十年民族器乐创作的历程和脉络,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宁夏各演艺团体的成立催生了一批优秀的具有宁夏地方特色的民族器乐作品,文章从创作的时间、体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梳理了宁夏民族器乐作品创作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关键词】体裁;创作;繁荣  宁夏回族自治区(下简称宁夏)民族器乐是宁夏民族音乐重要的资源及组成部分,从自治区成立至今,今天
期刊
【摘要】历史悠久的阆中古城是一座优美的城市,它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春节文化的发源地。民歌是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的结晶,是某种文化现象的反映,我们通过音乐可以感受到一种文化,进而去了解。阆中民歌始终保持着民族的艺术形态与特色,是人民的真实生活的写照,民歌的内容形式、调式调性、风格特征等等都体现了阆中人民的风土人情、人文精神,极具本民族的生活气息及风格特征。  【关键词】阆中民歌;歌词;名族调式;
期刊
【摘要】随着跳舞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广场舞越来越流行,其暴露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鼓励老年人走进舞蹈教室,让舞蹈教室与露天广场共同成为老年人舞蹈锻炼的场所,最大可能的消除广场舞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关键词】老年人;舞蹈;广场;舞蹈教室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认识剑健身的重要性。舞蹈作为陶冶身心、增强体魄的一种充满艺术的活动形式,受到广
期刊
【摘要】本文在主要对国歌剧的发展进行阐述,是从中国20世纪20,30年代到现代新时期这个阶段,对歌剧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对新艺术形式出现的历史和期自身原因进行了简要的说明。论述了歌剧《伤逝》选段《一抹夕阳》的文学、音乐、情感等特征,力求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使其引发情感的共鸣。第三章是对我国歌剧发展的思考,寻找中国歌剧的出路。  【关键词】民族歌剧;伤逝;一抹夕阳;音乐与情感特征  一、国
期刊
【摘要】音乐赏析课程是普通高校的公开艺术课,既是一个公开的、动态的、双向教学模式,更是满足了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学需求音乐赏析教学是以音乐为媒介,加强对学生从感悟作品的美中,逐步陶冶学生的性情,升华学生的境界。本文主要以电影音乐赏析课程为例,系统的分析出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策略,为高校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更为有利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电影音乐;赏析  引言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音乐教学是“艺术”中的艺术。其魅力就在于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内心,在情感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音乐课堂教学是展示音乐老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一节让学生喜欢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优质音乐课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艺术性指导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要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美感,要强调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
期刊
【摘要】云南地区设有音乐表演专业和音乐学专业的音乐类高校的钢琴课程目前大多只有钢琴课孤立开设,缺乏钢琴理论科目的支撑,在人才培养上显得过于单薄。缺乏钢琴相关理论知识的补充和丰富,不利于人才钢琴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本文就钢琴理论型科目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开论述,解析钢琴理论型科目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关键词】钢琴;理论型;科目;开设;必要性  一、钢琴理论型科目在云南音乐类院校的现状  云南省
期刊
【摘要】地处北部湾的钦州采茶戏于2006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但是它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钦州采茶戏,通过高校这一载体积极将钦州采茶戏引入教学体系中,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并与当地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可实现对钦州采茶戏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北部湾;钦州采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高校教学运用  近年来,笔者因T作与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