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点:万年场花郡
小区年龄:5年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麻将馆的扩张
“啪!”
跟随着买菜回家的老奶奶,“混”进位于万年场的某中型小区后,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是某个正在打麻将的男人发出来的。很明显,他胡了。
小区并没有一个像样的大门,5个门禁点位于东、西、北面。门禁卡并不是必需品,跟着前面的人混入,或者向门卫求助,多数时候都可以顺利“摸”进来。住在这附近的朋友告诉记者,他们常常以忘带门禁卡为由,来这个绿化设施完备的小区散步。
胡牌的声音就是从东门旁的单元楼底传出来的。透过贴着“机麻,订座电话XXX”红色招贴的窗户望进去,一个40来岁、穿着背心的男人,摊倒了自家的牌,正对着牌友哈哈大笑。很快,将牌倒入自动麻将机的声音,算番的声音,便盖过了他的笑声。沿着林荫小道一路朝里,几乎每栋单元的1楼窗户上,都贴着“机麻”的红色招贴。下午6点,麻将馆里仍然有没散场的牌友们,大力掷牌的声音,激动交流的声音,从每一块没被玻璃遮盖的缝隙里传出来。一路上穿梭交错的人流里,从老少妇孺到年轻白领,几乎没有人在意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只有记者一人在刻意且可疑地朝里观望。
不,还有一个人——对面单元1楼的中年女人,她几乎将半个身子探出了阳台栏杆,目不转睛地望着我这边。记者走过去,她家的麻将馆,没有生意。她家的窗户上,不仅贴着订座电话,还有其他内容:“瑜伽,肚皮舞,5栋2单元2楼。”
大树下上演的市井生活
下班时间,一部分人流从二十几层的单元里出来,结伴而行的两男一女,手里提着笔记本电脑包,边走边讨论着晚饭吃什么:“肥肠鸡还是小嬢(音)串串?”有行色匆匆的年轻人,提着蔬菜的老年人,消失在某栋楼的门厅里。有父母带着小孩在儿童游乐区玩梭梭板,游乐区正对的单元底楼是一家“托儿所”。
一大群人聚集在小区中庭旁一棵大树下,背景除了住宅楼,还有满足于各种生活需要的小卖部。理发店的小妹儿坐在门口嗑瓜子,洗好的粉红色裹头帕子挂在两根木架子支起的衣架上。旁边便利店里的中南海卖5块5,老板问:“你住在哪栋几单元?拿张名片,我们可以送货上楼。”隔壁不足8平米的“菜市场”生意正好,只穿T恤的老板在门外空地用凳子架起了“案板”,菜板上的鱼还在蹦,戴眼镜的年轻人下意识站远了些:“你这个案板稳当不哦,不要切到手。”老板娘在里间招呼着挑选蔬菜的顾客,不时调侃几句:“都几点了,还想挑?”更加狭窄的“修鞋洗鞋店”像是开在《哈利·波特》书中“对角巷”里的神奇小店,各种样式的鞋子堆得冲向了天花板,老板窝在最里面打着魔兽。在这里洗一双运动鞋加补胶,仅仅需要8元,2年前的价格更低,只需要5元。
干洗店的老板娘不知道去了哪儿,两个在店外下象棋的老人劝已经徘徊了2分钟的我等会再来“取衣服”,我翻起店外摆着的电视剧碟架,《后宫甄嬛传》的存货还有很多。然后记者走向最初吸引我走过来的人群,十几个人围起来的中央区域,黑白对弈已呈白热化态势,但围观者里没有一个人开口点拨。他们旁边立着一人高的易拉宝展架,欢迎光临XX瑜伽馆。
用水果姐的HIGH歌跳起肚皮舞
几乎是在记者按下“0203#”的下一秒,门就自动打开了。刚迈入门内,两个30来岁的女人结伴走了进来,一样选择了爬楼梯。瑜伽馆的“门面”装修得十分欧式,哦,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她们柜台的区域应该叫做“门厅”,即摆鞋柜的地方。一名年轻女孩送记者身后的女人们进了内室,从门帘“偷窥”进去,“主卧”房间的地板上已经铺好了十几条瑜伽毯。另一名化着精致妆容的女孩开始向我推荐1888元的瑜伽年卡,在这家由一套二住宅改装成的瑜伽馆内,单是月卡已经卖到了480元。但设施确实相当不错,地暖设施让人在进来5分钟后就开始冒汗,而“次卧”更是已经被改装成了“高温瑜珈室”。“小区好多业主都在我们这儿练瑜伽,这个时间,差不多陆陆续续都要来了。”在记者逗留的时间里,门铃响了3次,陆续上来了5个女人。
高昂的“学费”当然让记者打了退堂鼓,我决定去另一家肚皮舞教室碰碰运气。有时候你会因为声音产生“我此刻身在何处”的幻觉,比如上一秒还在声音分贝正常的小区绿道上,下一秒,当我进入门禁大开的某单元门厅,记者发现自己身处KTV里,并情不自禁地跟着楼上传下来的音乐,哼起了水果姐姐katy perry的那首《ET》。
完全无法和“店员”在室内交谈,歌声实在太大,房间的光线也实在太暗。与隔壁单元的瑜伽馆相比,肚皮舞工作室的收费几乎打了7折,而小妹妹的口才也很棒:“你很瘦了,但是可以再塑形。”这句话听起来很受用,她随机双手叉腰扭了两下:“今天有个93年的妹妹刚办了卡,还把狗狗抱过来了,大家很开心。”
“但是噪音真的很可怕,会不会哪天,我穿得像美人鱼一样在里面扭得正高兴,被隔壁邻居撵出去?”
“这个你放心,这层楼里住家的没几户,”她看了看这楼的几家住户的门,“我们在这儿1年半了,即使是住家户,也很配合。”
这时,又有两个年轻姑娘,走进了肚皮舞教室。
小区年龄:5年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麻将馆的扩张
“啪!”
跟随着买菜回家的老奶奶,“混”进位于万年场的某中型小区后,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是某个正在打麻将的男人发出来的。很明显,他胡了。
小区并没有一个像样的大门,5个门禁点位于东、西、北面。门禁卡并不是必需品,跟着前面的人混入,或者向门卫求助,多数时候都可以顺利“摸”进来。住在这附近的朋友告诉记者,他们常常以忘带门禁卡为由,来这个绿化设施完备的小区散步。
胡牌的声音就是从东门旁的单元楼底传出来的。透过贴着“机麻,订座电话XXX”红色招贴的窗户望进去,一个40来岁、穿着背心的男人,摊倒了自家的牌,正对着牌友哈哈大笑。很快,将牌倒入自动麻将机的声音,算番的声音,便盖过了他的笑声。沿着林荫小道一路朝里,几乎每栋单元的1楼窗户上,都贴着“机麻”的红色招贴。下午6点,麻将馆里仍然有没散场的牌友们,大力掷牌的声音,激动交流的声音,从每一块没被玻璃遮盖的缝隙里传出来。一路上穿梭交错的人流里,从老少妇孺到年轻白领,几乎没有人在意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只有记者一人在刻意且可疑地朝里观望。
不,还有一个人——对面单元1楼的中年女人,她几乎将半个身子探出了阳台栏杆,目不转睛地望着我这边。记者走过去,她家的麻将馆,没有生意。她家的窗户上,不仅贴着订座电话,还有其他内容:“瑜伽,肚皮舞,5栋2单元2楼。”
大树下上演的市井生活
下班时间,一部分人流从二十几层的单元里出来,结伴而行的两男一女,手里提着笔记本电脑包,边走边讨论着晚饭吃什么:“肥肠鸡还是小嬢(音)串串?”有行色匆匆的年轻人,提着蔬菜的老年人,消失在某栋楼的门厅里。有父母带着小孩在儿童游乐区玩梭梭板,游乐区正对的单元底楼是一家“托儿所”。
一大群人聚集在小区中庭旁一棵大树下,背景除了住宅楼,还有满足于各种生活需要的小卖部。理发店的小妹儿坐在门口嗑瓜子,洗好的粉红色裹头帕子挂在两根木架子支起的衣架上。旁边便利店里的中南海卖5块5,老板问:“你住在哪栋几单元?拿张名片,我们可以送货上楼。”隔壁不足8平米的“菜市场”生意正好,只穿T恤的老板在门外空地用凳子架起了“案板”,菜板上的鱼还在蹦,戴眼镜的年轻人下意识站远了些:“你这个案板稳当不哦,不要切到手。”老板娘在里间招呼着挑选蔬菜的顾客,不时调侃几句:“都几点了,还想挑?”更加狭窄的“修鞋洗鞋店”像是开在《哈利·波特》书中“对角巷”里的神奇小店,各种样式的鞋子堆得冲向了天花板,老板窝在最里面打着魔兽。在这里洗一双运动鞋加补胶,仅仅需要8元,2年前的价格更低,只需要5元。
干洗店的老板娘不知道去了哪儿,两个在店外下象棋的老人劝已经徘徊了2分钟的我等会再来“取衣服”,我翻起店外摆着的电视剧碟架,《后宫甄嬛传》的存货还有很多。然后记者走向最初吸引我走过来的人群,十几个人围起来的中央区域,黑白对弈已呈白热化态势,但围观者里没有一个人开口点拨。他们旁边立着一人高的易拉宝展架,欢迎光临XX瑜伽馆。
用水果姐的HIGH歌跳起肚皮舞
几乎是在记者按下“0203#”的下一秒,门就自动打开了。刚迈入门内,两个30来岁的女人结伴走了进来,一样选择了爬楼梯。瑜伽馆的“门面”装修得十分欧式,哦,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她们柜台的区域应该叫做“门厅”,即摆鞋柜的地方。一名年轻女孩送记者身后的女人们进了内室,从门帘“偷窥”进去,“主卧”房间的地板上已经铺好了十几条瑜伽毯。另一名化着精致妆容的女孩开始向我推荐1888元的瑜伽年卡,在这家由一套二住宅改装成的瑜伽馆内,单是月卡已经卖到了480元。但设施确实相当不错,地暖设施让人在进来5分钟后就开始冒汗,而“次卧”更是已经被改装成了“高温瑜珈室”。“小区好多业主都在我们这儿练瑜伽,这个时间,差不多陆陆续续都要来了。”在记者逗留的时间里,门铃响了3次,陆续上来了5个女人。
高昂的“学费”当然让记者打了退堂鼓,我决定去另一家肚皮舞教室碰碰运气。有时候你会因为声音产生“我此刻身在何处”的幻觉,比如上一秒还在声音分贝正常的小区绿道上,下一秒,当我进入门禁大开的某单元门厅,记者发现自己身处KTV里,并情不自禁地跟着楼上传下来的音乐,哼起了水果姐姐katy perry的那首《ET》。
完全无法和“店员”在室内交谈,歌声实在太大,房间的光线也实在太暗。与隔壁单元的瑜伽馆相比,肚皮舞工作室的收费几乎打了7折,而小妹妹的口才也很棒:“你很瘦了,但是可以再塑形。”这句话听起来很受用,她随机双手叉腰扭了两下:“今天有个93年的妹妹刚办了卡,还把狗狗抱过来了,大家很开心。”
“但是噪音真的很可怕,会不会哪天,我穿得像美人鱼一样在里面扭得正高兴,被隔壁邻居撵出去?”
“这个你放心,这层楼里住家的没几户,”她看了看这楼的几家住户的门,“我们在这儿1年半了,即使是住家户,也很配合。”
这时,又有两个年轻姑娘,走进了肚皮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