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挑战杯”竞赛为契机 提升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hod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不断深化,创新作为我们国家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其重要意义愈发突出。对于以文化传承为特色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更需要借助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一批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将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思潮相结合,推陈出新,推动中医药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文章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以“挑战杯”竞赛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此类创新创业竞赛对于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及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挑战杯  高等中医药院校  大学生  创新创业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b)-0230-02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处于创新链条的高端,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引领者和开拓者[1]。然而,作为集聚了千年文化精髓的传统中医药院校,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中的表现却并不突出。在当前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中医药文化继承创新,更需要通过创新思维来寻求新的突破。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仅对国家建设、民族振兴、经济发展、科技崛起和社会进步等宏观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对于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院校改革发展也具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1 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观念及就业心理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1.1 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应用性的激发
  大学教育虽然摆脱了点对点的传统教学模式,但师生之间教与学角色的差别本质上并没有转变,因此主动性的缺失仍然是当前教育的一大缺憾。如何弥补主动性的不足不仅关系到正常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影响了后续自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此外,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也是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的话题,当前,多数高校仍然以学分绩点作为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考察指标,而这一单因素的考察指标必然会带来片面的急功近利的效果,受此影响,教学的理论成果一般普遍大于其实用性,这就必然导致了学生课堂学习与实际应用的脱节。因此,客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以及应用性等发面存在着一定的制约。
  1.2 “继承中医药经典”的传统价值观,不利于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观念的培养
  中医药是我们伟大的文化瑰宝,它造福了几千年的华夏儿女,同时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造就了一代代的名医大家。继承名家经典,弘扬中医国粹,一直是我们中医药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它在为我们提供了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的同时,也逐渐影响了我们对传统医药的态度。中医药文化绵延至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理念已经将其更加理论化、科学化,因此我们很多人坐享其成,依赖经典,从而缺少了应有的批判性思维,尤其作为初学者的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一味的保持着赞同认可的观点,不愿想、不质疑、不敢问的现象较为普遍,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很难跳脱主观上“重研习传统,轻创新创造”的思维模式。
  1.3 中医药院校学生对于就业的“刻板印象”削弱了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就业是我们学习的最普遍、最实际的目标,就业需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重心以及积极性。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大学生而言,目前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医药卫生领域,相比较其他领域,医药卫生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安全,因此从宏观政策制度的制定到具体病人的寻医问药,其要求都及其严格,而在这种严格要求下推陈出新不仅是对专业技术的考验也是对个人風险承受能力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保守的就业观念便将我们推向利用现有制度和技术解决一切问题以求自保的格局。
  2 以“挑战杯”为契机,使比赛成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强大推动力
  2.1 “挑战杯”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积极参与“挑战杯”竞赛项目,一是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是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创新类比赛的“奥林匹克”盛会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通过组织、参与这两项赛事,我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教学模式也因此得以拓展。
  (1)加强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激发创新、创业激情。无论是“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还是创业计划竞赛,我校参赛作品灵感均来源于本校特色中医药文化,主要有两种将学科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方式:一是学生们以日常中医药专业学习中的课题为基础,探寻课题与当前社会热门问题、社会需求的关联性,从而对课题进行纵向深入研究;二是学生通过关注社会问题,在课堂所学中寻求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课上积累专业知识、课下与老师、专家就专业问题深入探求、结合团队分工协作进行自主性学习、走出校园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或者是进行与比赛相关的创业实践,不断寻求突破点、挖掘创新点,使中医药课题走出课本、走向现实生活;与此同时,参赛团队也发挥了本校的专业素质,利用中医药知识改善社会现状、解决一部分棘手的相关社会问题,造福全社会。创业计划大赛更是将专业与创业相结合,通过创业计划或者实践的历练,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有了更现实的认识。在备赛过程中,通过对自身专业的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也得以激发。
  (2)多方合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挑战杯”竞赛,是一个需要多学科交叉、统筹的综合性竞赛。我校每个参赛队伍都聚集了各院精英:药学院主攻科研、第一、第二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主推卫生服务、经管院提供营销、财务分析、计算机和外国语学院则负责项目包装。众多学院的优秀学生强强联手,分工明确,协同创新,在备赛期间,各学院、学生抓住了这一平台,彼此交流、学习,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沟通与解决困难的能力得以提升,也兄弟学院队友的专业知识中,开拓了自身的视野。在与企业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更能切实了解到“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企业运营过程,这也是学生走出校园、迈向职场的重要积累。“挑战杯”无疑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大重要途径。   (3)产、学、研三位一体,实现多方位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第二课堂、实践、社会合作的企事业单位等要素[3]。通过总结我校“挑战杯”竞赛获奖经验,不难发现,只有将科研、教育、生产这三种不同社会分工进行功能和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才能实现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所做的竞赛课题不再是“为竞赛而竞赛”,而有了更多元的意义。 我校“挑战杯”参赛团队的众多作品创意来源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某些灵感的闪现,例如: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原有仪器、设备不尽如人意从而产生改造、创新的思路;因发现生活中某些产品、服务不能充分、切实满足社会需求而进行的深层思考和探寻。在确定创新创业主题之后,学生们自行组队,各参赛队伍网罗了不同专业精英,发挥各自所长。“挑战杯”从校选、省赛、到国赛的整个参赛过程,参赛作品经过层层选拔、修改、完善的过程,也是学生们团队协作意识、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过程。科研与比赛相结合,以比赛的高标准、严要求进行科研,更能提高科研水平;备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专业性问题难以寻求突破点,参赛学生会第一时间向老师请教。教师对此进行分析总结,在教课或实验时向所有学生就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对教学水平提高起到了正向刺激作用。对于各学院、整个学校而言,教学水平得以提高也是必然发展趋势;因申报并获得各类专利证书,我校众多参赛项目优势显著,也因此获得了很多企业的关注。许多企业将高校视作一大科研基地,将高校的创新能力,与企业的生产能力有效结合,能够把知识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4)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动力来源于学校强大政策支持。我校唐仲英科技楼以及栖霞区生命科技园,从先进的仪器设备到高专业素质的实验师辅助,为学生科研创新提供了优越的硬件、软件资源,“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参赛队伍大多都在此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参赛队伍在申请专利、查新报告方面也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2014年新改革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分设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一方面,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我校创业计划、创业实践竞赛参赛队伍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校园实践平台,有助于在经历切实创业过程之后的参赛项目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更易于在强手如林的比赛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此举可吸纳创业大赛中优秀参赛项目入驻我校创业园,能够为创业园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正外部性作用。“挑战杯”和我校创业园发展呈现并行发展、良性循环的良好势头。
  2.2 以“挑战杯”为契机,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1)学校应加大对创新创业类获奖作品的宣传力度。通过对我校往届“挑戰杯”及其他科创大赛的获奖项目宣传、介绍、公开展示等方式,吸引低年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兴趣,激发创新、创业新想法,并且提升学生对于本校科创实力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营造高校创新创业氛围,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这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首要步骤。此外,对应届落选参赛作品进行专家“坐诊”。“挑战杯”从校选、省赛、到国赛历经层层选拔,不免会有参赛队伍被淘汰。学校应组织校内、校外专家对落选作品进行分析点评、意见反馈,这样可以使落选队伍找出症结,进而完善作品,为参加下一届“挑战杯”或者同类比赛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对于学校而言,此举也可以为今后比赛积累优秀的项目储备。
  (2)转变教学模式,“先横后纵”式教学或更利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中国“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做到古代圣贤所期望的“因材施教”——学生们无论兴趣与否,都只能在任课教师为所有学生统一设置的教学计划下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选择的机会,抑制了学生的兴趣以及创新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高校、教师的使命应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为“创新”培育个性教育的文化土壤。所谓“先横后纵”式教学模式,即首先扩大学生的知识宽度,然后以课题研究的形式,鼓励学生组队自主选择所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发散性引导。教师可鼓励学生以提高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提升学术专业性为目的,对教材进行改编,使传统的单向教学转化为双向互动,帮助学生跳脱传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权威、创新创造的能力。
  (3)开设创业指导课程,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专业性指导。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等利于学生平稳衔接学校与社会的课程。但是,学校往往忽略了高校中的创业热潮。在高校中,不乏具有创业头脑但苦于缺乏专业性指导意见的学生,因此高校开设创业指导课程,能够给予学生专业创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更是学校为培养成功企业家打下坚实基础。
  (4)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实现互利共赢。学校可以针对本校创新或创业项目的性质和特点,为创新或创业团队与相关企业“牵线搭桥”。促进校企双方合作,既可以使本校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相应企业技术、资金支持,使创新创业项目更加成熟。对于企业来说,此举也便于企业在高校寻找好的科创项目投资合作,第一时间将高校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现实生产力,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 姜嘉乐.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设创新型大学——李元元校长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1-8.
  [2] 贺才乐,周重浪.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浅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2):21-23.
  [3] 马新飞,郑晓红,黄海燕.试论推进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6):119-121.
其他文献
摘 要: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在近年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新形势下,积极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发现、分析新的问题并寻求良策,特别是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工作中,通过不断摸索、实践和积淀,逐步形成了“重组织、明动机、分时期、重全程”的教育、管理模式,来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确保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纯洁性,真正做到“把好门、保质量、出精品”,从而夯实大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简要
期刊
摘要: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及精神文化生活缺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已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严重阻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剖析,明确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尝试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出新思路。  关键词:新农村
期刊
摘 要:该方法利用同步荧光分析法中的导数-恒能量同步荧光法,基于上海棱光技术有限公司F97Pro荧光分光光度计产品,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简单的萃取处理,在选定的同步荧光扫描参数下直接测定,运用标准加入法定量计算,实现了对食品中苯并(a)芘的快速测定。该方法检出极限为0.1 ng/g。  关键词:同步荧光法 苯并(a)芘 应用导数 多环芳烃  中图分类号:0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期刊
摘 要:现在的职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太过于单一,顾此失彼。该文论述了如何基于引导文教学法进行《机械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开展,使现在的教学方式“活”起来,让学生当家作主。  关键词:引导文 专用能力 通用通力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b)-0144-02  随着生产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才市场已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积极应用并创新“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以及技术手段。“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主要以积件库作为数据支撑框架,借助多媒体数据集成技术这个组合平台,从而完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在积件式课件的协助下,运用先行组织者措施,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桥梁,形成全新的学习内容,实现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巩固以及迁移,从根本上提高高中思想
期刊
摘 要:焦裕禄同志是党员领导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的典范,焦裕禄精神亦是为民务实清廉的真实写照。焦裕禄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最感人至深的就是他的求实调研作风。他的这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真务实精神,正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所在,也启示当代领导干部要在提高调研能力上下功夫。首先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其次要善于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表现在一是“治假”——调研必须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和全貌
期刊
摘 要:实训基地建设是当前中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点工作。文章根据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多年在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实践的总体布局,系统的阐述在运行机制和保障制度方面的经验及措施。只有建立良好长效的运行机制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保障机制,才能保证实训基地的长期稳定运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质量的飞跃。  关键词:中职教育 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 机制建设 
期刊
摘 要: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是对传统行政审批方式的重大变革,必然要触及传统审批模式、审批核心和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不可避免地遇到一定阻力。该文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深入地分析了当前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存在着政务服务中心管理职能不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社会化程度不够等问题,该文作者从解放思想、明确法律地位,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加强监管等方面对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政务中心 行政审批
期刊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依托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构建集创业培训、项目孵化、创业指导、创业扶持于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以期不断完善该服务体系,为提高我院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学院将不断完善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在已有基础上,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制度保障、建立学生创业信息跟踪系统、完善学生创业指导体系等,推动我院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前进。本文就学院创业基地
期刊
摘 要:中国山岳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景观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文化、民间文化等,其文化载体主要有山体与环境、建筑与遗址、雕塑与石刻、器物、文献、口头与非物质文化载体等。从文化载体着手,深化中国山岳文化研究,可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当今社会发展进步提供文化资源与精神动力。  关键词:中国山岳文化 泰山文化 文化载体 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1
期刊